明堂正道简介
明堂正道的意思
解释:
犹明公正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
语法:
明堂正道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英语翻译
- 英语:
fair and square
明堂正道相关词语
- 1 守正不挠
- 形容为人、做事坚守正道而不屈从。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语法:守正不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6卷:“不以门阀自高,益能守正不挠,为时名相。”
- 2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出处:《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语法: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现在“弛”一下,同志们会清醒起来。(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 3 明弃暗取
- 表面上推辞放弃而暗中偷偷拿取出处:《海上花列传》
- 4 就地正法
- 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5回:“因为案情重大,并且是积案累累的,就办了一个就地正法。”语法:就地正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在当地执行死刑。示例:冰心《去国》:“现在到处都挂着他的相片,缉捕得很紧,拿着了就地正法。”
- 5 辞严义正
-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语法:辞严义正作谓语、定语、状语;同“义正严辞”。示例:所不同的,只是他总有一面辞严义正的军旗,还有一条尤其义正辞言的逃路。(鲁迅《华盖集续编 有趣的消息》)
- 6 净几明窗
- 净:干净;几:小桌子。形容房间干净明亮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净几明窗不染尘,图书镇日与相亲。”语法:净几明窗作宾语、定语、状语;指干净。示例: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声色娱情,何若净几明窗,一生息顷。”
- 7 娓娓道来
- 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示例:他把事情经过娓娓道来,不蔓不枝,大家听得很明白。
- 8 决胜庙堂
- 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出处: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语法:决胜庙堂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鹤亦败道
- 仙鹤败坏仙道。指万物皆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出处:《冷斋夜话》:“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语法:鹤亦败道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理正词直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出处: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语法:理正词直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1 彰明昭著
- 犹彰明较著。出处: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名目,叫做‘卖疯’,却是背着人在外面暗做的,没有彰明昭著在自己家里做的。”语法:彰明昭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他们开始时,暗地里偷窃,随后就彰明昭著地任意抢夺。冯至《伍子胥 昭关》
- 12 经明行修
-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左曹陈咸荐骏贤父子,经明行修,宜显以厉俗。”语法:经明行修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示例:《明史·太祖纪三》:“丁丑,遣人访经明行修之士。”
- 13 传道受业
-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处: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4 开佛光明
- 指雕塑或绘画佛像,最后点眼睛。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四:“渭选四月初八日,我佛诞辰,启建道场,开佛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