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淆野湋简介
山淆野湋的意思
解释:
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同“山肴野蔌”。
山淆野湋相关词语
- 1 山栖谷隐
- 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隐居生活。出处:《魏书·肃宗纪》:“其怀道丘园,昧迹板筑,山栖谷饮,舒卷从时者,宜广戋帛,缉和鼎饪。”语法:山栖谷隐作宾语、定语;用于隐士等。示例:我还真想过着山栖谷隐的生活
- 2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出处:谢觉哉《关于独立思考》:“至于全体的事,不管好处多大,总是‘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语法:一指蔽目,不见泰山作宾语、定语;指头脑简单。
- 3 标枝野鹿
- 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出处:《庄子 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语法:标枝野鹿作宾语、定语;指太古时代。示例: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
- 4 观山览水
- 观:游览;山、水:指风景。游览、玩赏山水景物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4回:“我今主意,只教大官人多怀宝钞,远离家门,正好问柳寻花,又好观山览水。”语法:观山览水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旅游。
- 5 闷海愁山
- 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出处:元 施惠《幽闺记 三十二缨闺拜月》:“听说罢姓名家乡,这情苦意切,闷海愁山将我心上撇,不由人不泪珠流血。”语法:闷海愁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野蔌山肴
- 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 7 万水千山
-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出处: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语法:万水千山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路途艰难遥远。示例: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月程。(唐 贾岛《送耿处士》诗)
- 8 登山小鲁
-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语法:登山小鲁连动式;作谓语;指登高望远。示例:三皇内文,九鼎丹法,莫不究其条贯,犹登山而小鲁;践其户庭,若披云而见日。(唐 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主孟法师碑铭序》)
- 9 指山卖磨
- 比喻耍手段、说空话哄人。出处:元·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第一折:“出来的都关来节去,私多公少,可曾有一件合天道?他每都指山卖磨,将百姓划地为牢。”语法:指山卖磨作主语、谓语、宾语;指借此说彼。示例: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明·徐复祚《红梨记传奇》
- 10 木坏山颓
- 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03首:“今年闻委化之信,凡在士林,靡不异声同叹……有如木坏山颓。”语法:木坏山颓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孙雨林《皖江雪·拒敌》:“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 11 漫天蔽野
- 犹铺天盖地。形容盛多。出处:明·陈大声《普天乐·四景题情》:“倩南枝早报先春,飘绵坠粉,任漫天蔽野休阻闲人。”语法:漫天蔽野作定语、状语;用于数量多。示例: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山上又是一片漫天蔽野的白雾,天和地变成一片白茫茫。”
- 12 醉玉颓山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宋·秦观《满庭芳》词:“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语法:醉玉颓山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且赢取升平快乐,又何辞醉玉颓山,是处有人扶著。宋·史浩《瑞鹤仙·劝酒》词
- 13 大铁围山
- 佛教用语:指围绕世界的铁山,有大小之分。围绕大千世界者,云大铁围山。
- 14 山高路险
- 山又高又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示例:这里山高路险,曾经是土匪出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