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地补天简介
缩地补天的意思
解释:
指改造天地宇宙。比喻做非凡之事。
出处:
《旧唐书 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语法:
缩地补天作谓语、定语;比喻改革国政。
示例:
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四》
英语翻译
- 英语:
transform the heaven and earth
缩地补天相关词语
- 1 怨天怨地
- 抱怨天又抱怨地。后指埋怨不休。出处: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语法:怨天怨地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他做任何事都不顺利,不找找自身原因,反倒怨天怨地。
- 2 翻天蹙地
- 翻:反转;蹙:同“蹴”,踢,踩。形容迅猛势盛出处:唐·独孤及《招北客文》:“五月之间,白帝之下,洪涛塞峡,不见滟滪,翻天蹙地,霆吼雷怒。”语法:翻天蹙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广乐钧天
- 广乐:优美而雄壮的乐曲;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出处: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乃睹此广乐钧天,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语法:广乐钧天作主语、宾语;指天上的音乐。
- 4 达地知根
- 比喻根底清楚、明白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语法:达地知根连动式;作谓语;指根底清楚。示例: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经了些十死九生,万苦千辛,俺出身入仕,荫子封妻,大人家达地知根。”
- 5 草头天子
-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语法:草头天子作主语、宾语;指强盗头子。示例: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7回:“况且草头天子,他的命数修短,大则关系天下,小则关系一方。”
- 6 贫无立锥之地
-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语法:贫无立锥之地作分句;指非常贫困。示例:曹禺《永远向前》:“古人有一句话,‘贫无立锥之地’。”
- 7 天长地远
- 跟天和地存在的久远。形容时间悠久出处:宋·苏辙《息壤》:“天长地远莽无极,虽有缺壤谁能皗。”语法:天长地远作谓语、状语;形容时间长久。示例:明·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烝》:“对宝鼎香浓,芳心暗祝,天长地远。”
- 8 漫天彻地
- 漫:满;彻:透。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风,漫天彻地。”语法:漫天彻地作定语、状语;形容众多而密集。
- 9 改天换地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出处: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语法:改天换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示例:王朔《痴人》:“往塌鼻子里注射一管混凝土,起不到改天换地的作用。”
- 10 与天地同寿
- 寿:寿命。与天地一样长久。比喻寿命很长出处:战国·楚·屈原《九原·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语法:与天地同寿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昏天黑地
- 昏:黑暗。指天色漆黑;不能辨别方向。也形容昏昏沉沉;神志不清;糊里糊涂。出处:元 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没人将我拘管收拾,打秋千,闲斗草,直到个昏天黑地。”语法:昏天黑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加以象现在的昏天黑地,你若打开窗子说亮话,还是免不了做牺牲。(鲁迅《两地书》九)
- 12 气焰熏天
- 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出处:《群音类选 》:“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语法:气焰熏天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7回:“他此时正是气焰熏天,没有人敢违拗的。”
- 13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语法:旧地重游主谓式;作宾语;指重新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示例:我曾在1949年到过北京,时隔50多年后,旧地重游,倍感快慰。
- 14 桃李满天下
-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出处: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语法:桃李满天下复句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