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而无朽简介
殁而无朽的意思
解释:
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
出处: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殁而无朽。”
语法:
殁而无朽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或功绩等。
殁而无朽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殁而不朽
殁而无朽相关词语
- 1 枕干而寝
- 干:盾。枕着盾牌睡觉。形容复仇之心急切而坚定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语法:枕干而寝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天道无亲
- 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出处:《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语法:天道无亲作宾语、定语;用于慨叹等。示例:唐·陈子昂《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骄奢自咎,天道无亲,思我松柏,恭俭是遵。”
- 3 悻悻而去
- 带着怨恨愤怒离开。示例:校长说话义正辞严,那几个无理取闹者讨了个没趣,悻悻而去了。
- 4 昧昧无闻
- 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出处:《剪灯余话·长安夜行录》:“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语法:昧昧无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声无息。
- 5 昏庸无道
-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5回:“言杨太后嗔恨陛下昏庸无道,悖伦逐母,召集故党,贿赂旧属。”语法:昏庸无道作谓语、定语;用于无能的领导者。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6回:“你能保证没有年轻官吏像你我当年一样,也跑去钟馗庙长歌当哭,骂我们昏庸无道。”
- 6 可望而不可即
-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出处: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语法:可望而不可即作谓语、定语;指不能实现的事。示例:在攀登科学高峰,赶上发达国家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 7 终无了局
- 局:结局,定局,指长久之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33回:“这绿林中买卖,终无了局。”语法:终无了局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心无二想
- 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上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7卷:“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语法:心无二想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等。
- 9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语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示例:大家的心境都已经达到绝望的程度了,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对着那浩浩的赣江,竟想喊出两声蹩脚的秦腔了。(郭沫若《南昌之一夜》)
- 10 一洗而空
- 宋·陈亮《谢同知启》
- 11 迷而不返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出处:汉 王粲《为刘表与袁尚书》:“若使迷而不返,遂而不改,则戎狄蛮夷将有诮让之言。”语法:迷而不返作谓语、宾语;指知错不改。示例: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程晓传》:“况奸回暴露,而复不罢,是衮阙不补,迷而不返也。”
- 12 一望无涯
- 涯:边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1回:“二人上了山头,千峰错落,一望无涯。”语法:一望无涯作谓语、定语;指无边无际。示例:施蛰存《鸥》:“一群白翅的鸥鸟从一望无涯的海面上飞过了。”
- 13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出处:《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语法:口无择言,身无择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民无噍类
-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语法:民无噍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老百姓没有活路了。示例:这地方让敌人搞得民无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