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非拒谏简介
饰非拒谏的意思
解释:
饰:掩饰;非:错误;谏:直言规劝。拒绝劝告,掩饰错误。
出处:
《荀子 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语法:
饰非拒谏作谓语、定语;指人不听劝告。
示例:
饰非拒谏,断自己意。(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
英语翻译
- 英语:
gloss over errors and reject representation <gloss over faults and reject good advice>
饰非拒谏相关词语
- 1 用非其人
- 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出处:《魏略》:“三公具赡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语法:用非其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为非作恶
- 见“为非作歹”。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为非作恶之人,前来扰乱我的公事,对也不对?”语法:为非作恶作谓语、定语;指做种种坏事。示例:洪深《青龙潭》第三幕:“骇得他们胆小葸葸地不敢为非作恶。”
- 3 颠倒是非
-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出处: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语法:颠倒是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希望这种颠倒是非的时代快些过去。(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4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语法:胡作非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示例:我们绝不允许坏人胡作非为。
- 5 今非昔比
-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出处: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语法:今非昔比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变化非常大。示例:“胜败军家常事”,何得为愧。今非昔比,不可欺敌。(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
- 6 非日非月
- 非:不论;月:月夜。不论白昼或黑夜。形容不分昼夜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赋篇》:“非日非月,为天下明。”语法:非日非月作定语、状语;指不分昼夜干事。示例: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与王僧辨书》:“非日非月,苍生仰其照临。”
- 7 爱非其道
-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出处: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语法:爱非其道作宾语;指溺爱。示例:教育子女要注意爱非其道
- 8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出处:《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法: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饰垢掩疵
- 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出处:《魏书·萧宝夤传》:“无不苟相悦附,共为唇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无所顾惜。”语法:饰垢掩疵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惹事招非
- 引起麻烦之事。同“惹是招非”。出处:元 无名氏《东平府》第一折:“哎,徐宁紧紧相随,生怕俺不遵依,向城中惹事招非。”语法:惹事招非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3回:“大奶奶却是利害得紧,谁敢与你传话,惹事招非?”
- 11 非分之念
- 分:本分;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头。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手上戴有两副赤金镯子,因此触动了一部分士兵的非分之念。”语法:非分之念作宾语;常与“有”连用。示例:你不能对她有非分之念。
- 12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族类:同族人;异:不同。不是我们同族的人,跟我们不是一条心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语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朱自清《爱国诗》:“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13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出处:汉 王充《论衡 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14 痛改前非
- 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语法:痛改前非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在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