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自豪简介
顾盼自豪的意思
解释:
见“顾盼自雄”。
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六回:“袁总统得此奇袭,未免顾盼自豪。”
语法:
顾盼自豪作谓语;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示例:
或猜拳,或赋诗,酒酣耳热,顾盼自豪。曹禺《北京人》第三幕
顾盼自豪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顾盼自雄
成语造句
- 1.几百双眼睛齐刷刷的射了过来;唐源努力的挺起大肚皮,顾盼自豪。
- 2.这支队伍威风,就连赶车的马夫,也昂首挺胸,顾盼自豪。
- 3.耶律洪基纵马上了一座小丘,立马丘顶,顾盼自豪。
- 4.一米三多的身高,在这群平均身高不足一米的小屁孩中是鹤立鸡群,顾盼自豪。
- 5.这位几个时辰前尚顾盼自豪的天下第一镖局总镖头,现下却苍老了太多,整个镖局命运的重担压得他难以透过气来。
- 6.赵王收得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顾盼自豪,欣然道这第二件事,便是一场宫廷比剑。
英语翻译
- 英语:
look about in a haughty manner
顾盼自豪相关词语
- 1 自惭形愧
-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后泛指因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 2 夫子自道
-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语法:夫子自道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弄巧成拙。示例:就在那一年所做的《湘累》,实际上就是“夫子自道”。(郭沫若《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
- 3 自说自话
- 独自决定,自己说了算。自言自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陈世龙心满意足,‘自说自话’地放下诺言:‘我五天以后来接你。’”语法:自说自话作定语、状语;同“自言自语”。示例:他自说自话道:没人能超过我的
- 4 巾帼豪杰
- 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代指妇女。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原来这就是十三妹姑娘。我尹其明今日无意中见着这位脂粉英雄,巾帼豪杰,真是人生快事!”
- 5 蚁穴自封
- 比喻以区区之地方自主独立。出处:清 照槤《啸亭杂录 缅甸归诚本末》:“且明置缅甸宣慰司,表内未称宣旧衔;又有蚁穴自封,夜郎天外之言。”语法:蚁穴自封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出处:《逸周书 观周》:“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孔晁注:“此言防患在微也。”语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7 自取其殃
- 自己招来祸事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也终防别生事故,休迟缓自取其殃。”语法:自取其殃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8 见怪非怪,其怪自害
- 怪:奇异的。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它就不会危害了出处:明·无名氏《白兔记·牧牛》:“见怪非怪,其怪自害。”语法:见怪非怪,其怪自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9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出处:《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语法:不能自拔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不能解脱。示例: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能自拔。(清 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 10 渊源有自来
- 有根据,有来源。出处:宋 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语法:渊源有自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至君凡四世,历百有余年,咸以医名授受,渊源有自来矣。清 冯桂芬《邵步青〈医学三书〉序》
- 11 破罐不顾
- “客居太原。
- 12 劬劳顾复
- 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出处:《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语法:劬劳顾复作宾语、定语;用于父母的恩情。
- 13 悠然自适
-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出处:宋·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得屋仅庇风雨,颓垣坏绉,悠然自适,读书旦暮不辍。”语法:悠然自适作定语、状语;指人的心情。
- 14 妄自菲薄
-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语法:妄自菲薄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单靠这几个人办不出什么大事。但对于自己,荪甫从来不肯“妄自菲薄”。(茅盾《子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