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不挂简介
一缕不挂的意思
解释:
原为佛家语,比喻没有尘世的丝毫牵挂。 现形容不穿衣服,全身赤裸。又作“寸丝不挂”
出处:
《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彭钉筋》:“潭上有一兔,在水中央。唐谓必致之,乃脱衣泅水,无何为泛波漂没而卒,所谓一缕不挂也。”
一缕不挂相关词语
- 1 不知死活
- 形容不知利害,冒昧从事。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7回:“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理说?”语法:不知死活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冒昧从事。示例:彼时日色将晚,前无行人,就把他尽力一推,推落崖下,不知死活。(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 2 决一雌雄
-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语法:决一雌雄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较量一下胜败高低。示例:来,再杀一盘,我们决一雌雄!
- 3 一脉相通
-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出处:鲁迅《花边文学·谁在没落》:“倘说: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语法:一脉相通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人们对《飞天》的喜爱和上面提到的那个鲁班故事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实际上有其一脉相通之处。秦牧《艺海拾贝·鲁班的妙手》
- 4 神色不惊
- 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灵》卷十:“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神色不动,如今何得恁么地?”语法:神色不惊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5 能不两工
-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两种技术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首时》:“天下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语法:能不两工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专长等。示例:现今能不两工的说法已经过时
- 6 一挥而就
-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语法:一挥而就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 7 事不关己
-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出处:《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语法:事不关己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 8 百听不厌
- 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语法:百听不厌作谓语、定语;指诗歌、故事、歌曲等。
- 9 功不唐捐
- 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 10 不夷不惠
-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出处:汉 扬雄《法言 渊蹇》:“不屈其意,不累其身,曰:‘是夷惠之徒欤?’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语法:不夷不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中庸温和。示例:晋·皇甫谧《高士传·李宏》:“乡人共送之,元无心就行,因共酣饮月馀不去。刺史使人谕之,仲元遂游奔不之官。惟扬雄重之曰:不夷不惠。”
- 11 一毛片甲
- 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12 一鳞半瓜
- 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苏涣》
- 13 看不上眼
-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出处: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语法:看不上眼作谓语、定语;用于不屑一顾。示例:张恨水《夜深沉》第九回:“丁老太道:‘到那个时候,只怕你对二和看不上眼。”
- 14 闻一知二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出处:先秦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语法:闻一知二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35回:“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说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