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谦四益简介
一谦四益的意思
解释: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语法:
一谦四益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好处。
示例:
宋·苏轼《赐皇叔改封徐王颢上表辞免册礼许诏》:“过形抑畏,一谦四益,当克永年。”
一谦四益相关词语
- 1 一力承当
- 独自负责。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1回:“在晋侯面前,一力承当。”语法:一力承当作谓语;指独自负责。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亲家听了,自然是拍胸脯,一力承当,把他欢喜的了不得。”
- 2 一物降一物
- 指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语法:一物降一物主谓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
- 3 张三李四
-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百丈恒禅师法嗣》:“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语法:张三李四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某人或某些人。示例:问:“如何是佛?”师曰:“张三李四。”(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 4 一语成懴
- 不幸而言中。
- 5 一之谓甚
- 甚:过分。做了一次,已经过分。比喻错误不能重犯。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语法:一之谓甚主谓式;作谓语;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 6 一鞭先着
-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7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 谓一日不耕作,则百日无可食者。宋王楙 《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今鄙俗语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赵世家》曰:‘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史记·赵世家》:“ 肃侯 游 大陵 ,出於 鹿门 。 大戊午 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肃侯 下马谢。”亦作“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 8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语法:一哄而起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人。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然而也有并不一哄而起的人,当时好象落后,但因为也不一哄而散,后来成为中坚。”
- 9 千载一合
-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出处:《汉书 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语法:千载一合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机会极其难得。
- 10 一体相关
- 注释 1.守令者:府之长官称守,县之长官称令。守令者,知府,知县。
- 11 一以当百
- 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出处:清·李渔《比目鱼》第十四回:“楚玉也自领全军杀将前去。及至两不相对,真个人强马壮,一以当百。杀得那些山贼,抱头而窜。”语法:一以当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夷兵再却再进,我军无不一以当百,自辰至申,饥不得食,渴不得饮,誓死格斗。”
- 12 差三错四
- 颠倒错乱出处: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语法:差三错四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指颠倒错乱。示例: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元曲选 合同文字》)
- 13 四分五裂
-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语法:四分五裂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示例: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 14 一柱难支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语法:一柱难支作宾语、定语;指个人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