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单全收简介
照单全收的意思
解释:
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出处:
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语说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与他较量,照单全收了罢。”
语法:
照单全收作谓语;指全部接受。
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七回:“隆庆皇帝看后,顿时龙颜大悦,照单全收。”
成语造句
- 1.点唱成功陶吉吉照单全收,陶喆。
- 2.今年自治区党委巡视组的两次巡视,都列出了“问题清单”,被巡视者也都作了“照单全收”“立行立改”等表态。
- 3.在计算领域,中国狼吞虎咽地吞嚼着所有的一切,从台式电脑到网络服务器群,再到智能手机,中国人无分彼此,照单全收。
- 4.祝福不论多少,心诚就好;快乐别嫌多少,开心就好;幸福只多不少,照单全收就好;出入不计远近,平安就好;春节祝福趁早,愿你万事大吉,好上加好!
- 5.就是真正有价值的典籍,如果只是照单全收,不消化、不鉴别,不同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思考。
- 6.而在昨天他出庭接受关于那次黑客行为的审判的时候,检察官要求判处他六年徒刑,法庭照单全收。
成语故事
- 明朝时期,宰相严嵩专权,他贪污受贿是家常便饭,过生日时大操大办,官员们给他送上各地的奇珍异宝,如《清明上河图》等。有些拍马屁的官员担心自己送的礼品白送了,就把礼单递到严嵩的手里。严嵩毫不客气说:“照单全收。”
照单全收相关词语
- 1 全无人性
- 指丝毫没有人性语法:全无人性作谓语、定语;指丝毫没有人性。示例:敌人全无人性,连小孩都不放过
- 2 全国一盘棋
- 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出处: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语法:全国一盘棋作宾语、定语;比喻全国要统筹兼顾。示例:陈云《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使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3 忠孝双全
- 忠:效忠,忠君;孝:孝敬。忠于君主与孝敬父母都做到了出处:老舍《赵子曰》:“老人撅着胡子告诉他:‘忠孝双全,才是好汉!’”语法:忠孝双全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语法:全科人儿作宾语、定语;多指妇女。示例:她守着这全科人儿生活,觉得十分幸福
- 5 见好就收
- 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出处:余华《活着》:“赌场无赢家,我是见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语法:见好就收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柳建伟《英雄时代》第23章:“陆承伟决定见好就收。”
- 6 立此存照
- 立:立下;此:这个;指字据或文书;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凭证。出处:孙犁《谈头条》:“他所写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们作为补白,作者编者,均不以此为忤。”语法:立此存照连动式;作谓语;指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示例:这件事确系两相情愿,但空口无凭,特立此存照。
- 7 雨收云散
- 比喻某种现象已经消失。出处:宋·陆游《水龙吟·春日游摩诃池》词:“惆怅年华暗换。黯销魂、雨收云散。”语法:雨收云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刚待雨收云散后,凶徒恶党又依然。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
- 8 依模照样
- 按照模式样子描摹。比喻面貌、性格等十分相似。
- 9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2回:“执凭公文,在此存照。”语法:在此存照作谓语;指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10 面面俱全
- 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位单道台办事一向是面面俱到,不肯落一点褒贬的。”
- 11 兼收并録
-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傳聞異辭,記載别出,不能兼收並録以待作者之決擇,而私作聰明,自定去取,則此次之業難于憑藉者四矣。”
- 12 单丝不成线
- 一根丝绞不成线。比喻个人力量单薄,难把事情办成。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只是单丝不成线,孤掌岂能鸣。”语法:单丝不成线复句式;作分句;指力量单薄。示例:你放心闹吧,先还“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 13 犀燃烛照
- 犹犀照牛渚。出处:清 王韬《使才》:“使臣行辕宜设译官数员,汇观各处日报而撷取要略,译以华文,寄呈总理衙门;则泰西迩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烛照,无所遁形。”语法:犀燃烛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全受全归
-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语法:全受全归联合式;作谓语、分句;用于人。示例: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只闻古有孝子曾参,全受全归,发肤无有毁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