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绌方匮简介
计绌方匮的意思
解释:
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出处:
王闿运《与曾侍郎言兵事书》:“平贼之要领未得,计绌方匮,又必有变,纵不横决,凋丧可立而待也。”
语法:
计绌方匮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计绌方匮相关词语
- 1 遐方絶域
- 意思是指边远偏僻的地区出处: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后二年,出任宦,便有饭蔬衣餗,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名山大川,遐方絶域,固本治水作贡之文。”
- 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终身: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人才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语法: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青龙金匮
- 指六辰。谓良辰吉日。旧时星命家以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司命等六辰为吉神,六辰值日,诸事皆宜,为黄道吉日。
- 4 西方净国
- 佛教语。指西方净土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语法:西方净国作宾语;指西方净土。
- 5 好恶殊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殊方:不同的趋向。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异文志》:“时君世主,好恶殊方。”语法:好恶殊方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6 餬口四方
-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语法:餬口四方作谓语、宾语;指谋生。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6回:“老夫虽忝列胶庠,素日餬口四方,未能博览。”
- 7 方圆可施
- 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出处:《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语法:方圆可施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才能。
- 8 言听计从
-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出处:《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语法:言听计从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上下级或长晚辈。示例:邓对于他也就和刘玄德之于诸葛孔明,几几乎是言听计从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二十六)
- 9 殊方绝域
- 指极远的地方。出处:唐·吕温《地志图序》:“名山大川,随顾奔走;殊方绝域,举意而到。”语法:殊方绝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元史·揭傒斯传》:“殊方绝域,咸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为荣云。”
- 10 计穷力屈
- 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出处: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计穷力屈,反杀后主。”语法:计穷力屈作谓语、定语;指计策和力量都用完。示例:宋·张载《经学理窟·气质》:“人多言安于贫贱,其实只是计穷力屈,才短不宜营画耳!”
- 11 自以为计
- 自己以为计谋得逞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语法:自以为计作谓语;指自以为是,用来讽刺人。示例:请不要自以为计了
- 12 西方浄国
- 即西方净土。 清 龚自珍 《西郊落花歌》:“西方浄國未可到,下筆綺語何灕灕。”参见“西方浄土 ”。
- 13 方兴未已
- 见“方兴未艾”。出处:铁郎《二十世纪之湖南》:“世变茫茫,方兴未已。”语法:方兴未已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正在发展。
- 14 数以万计
- 数:数目。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出处:《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语法:数以万计作谓语、定语;指数量多。示例:这里的鱼儿数以万计,打捞十分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