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亏一蒉简介
山亏一蒉的意思
解释:
《书·旅獒》“爲山九仞,功虧一簣”的节缩。喻功败垂成。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語曰:‘行百里者半九十。’井掘九仞,猶爲棄井;山虧一蕢,遂無成功。”
山亏一蒉相关词语
- 1 一面驱禽
- 把捕禽的网撒开三面,留下可以逃生的出路。比喻给罪犯留下一条改过自新的出路。
- 2 一事无成
-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出处: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语法:一事无成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员乃投镜于地,痛哭曰:“一事无成,双鬓已斑,天乎,天乎!”(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二回)
- 3 千载一圣
- 千年出一圣人。谓圣人不常有。
- 4 巫山洛浦
-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指巫山神女和洛水女神,也指男女幽会。亦作“巫山洛水”。参见“巫山云雨。”出处: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语法:巫山洛浦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一饱眼福
- 看到珍奇或美好的事物,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出处:现代成语,出处未知,待查明。语法:谓语示例:他从未让大家看过他的宝贝,今天总算拿出来让大家一饱眼福。
- 6 一夕三迁
- 一夜之间,几次迁徙。 谓居处不宁。《左传·哀公八年》:“ 微虎 欲宵攻王舍,私属徒七百人三踊於幕庭,卒三百人, 有若 与焉。及 稷门 之内,或谓 季孙 曰:‘不足以害 吴 ,而多杀国士,不如已也。’乃止之。 吴子 闻之,一夕三迁。”
- 7 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1回:“若说要我改邪归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难移。”语法:江山可改,本性难移作定语、宾语、分句;形容本性很难改变。示例: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27回:“俗语有道:‘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8 一山不藏二虎
- 比喻两人不能相容出处:欧阳山《三家巷》:“他跟展公有点一山不藏二虎的味道,这是他太狂妄。”语法:一山不藏二虎作定语、宾语;指不能相容。
- 9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出处: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语法:乱作一团作谓语、定语;指混乱。示例:他的队伍已经乱作一团,滚的滚下,栽倒的栽倒。刘流《烈火金刚》第27回
- 10 举国一致
- 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语法:举国一致作宾语、定语;指全国一致。示例: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
- 11 以一奉百
-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出处:汉 王符《潜夫论 浮侈》:“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语法:以一奉百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12 一蹶不振
-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语法:一蹶不振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可惜,到了这二十世纪的中叶,说什么也一蹶不振了。(梁斌《红旗谱》四十二)
- 13 一念通天
- 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指心念专一出处:汉·魏伯阳《参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语法:一念通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语法: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示例: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