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寨夫人简介
压寨夫人的意思
解释:
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如今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道你‘眉黛青颦,莲脸生春,似倾国倾城的太真’,要掳你做压寨夫人。”
语法:
压寨夫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妻子。
示例:
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要不你怎能当我的压寨夫人呢!”
压寨夫人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成语造句
- 1.灯会期间,人们压寨夫人,络绎不绝。
- 2.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将我财帛尽情劫掳,把我父亲杀了,见我母亲有些颜色,拐将去做什么压寨夫人。
- 3.清一色:刚刚我在阁下的舌头上做了记号,现在你就是我的压寨夫人,以后有人谁欺负你,就报上我的名号。
- 4.看什么看,再看把你抢去做压寨夫人!
- 5.的心思,于是撺掇着给刘慕白找来个“压寨夫人”。
- 6.见完全占了上风,‘笑面虎’骄态毕露,一边贪婪地抚摩着康宁的脸蛋,一边纵声大笑道“小的们,给我上!活捉童婉,大爷要把她带回去做压寨夫人。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wife of the head of bandits in a mountain fasthess in novels and theatres
压寨夫人相关词语
- 1 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出处: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语法:村夫俗子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粗俗人。示例:清·李渔《风筝误·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2 春色恼人
- 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出处:宋·王安石《夜直》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语法:春色恼人作宾语、定语;用于春天的景色。
- 3 请人捉刀
-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语法:请人捉刀作谓语;指请人代做。示例:张贤亮《父子篇》:“他年轻时与人酬唱,多半也是请人捉刀吧。”
- 4 尽人皆知
- 尽:全部。所有的人都知道。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语法:尽人皆知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同家喻户晓。示例: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
- 5 耐人咀嚼
- 指耐人寻味出处: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语法:耐人咀嚼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6 三夫之言
-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 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语法:三夫之言作宾语、主语;指流言。示例: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后汉书·马援传》
- 7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语法: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常言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好自为之吧
- 8 人存政举
- 旧指一个掌握政权的人活着的时候,他的政治主张便能贯彻。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语法:人存政举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只这议论,都是认真担当天下事的文字,人存政举,便自易易。”
- 9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出处:《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语法: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0 以人择官
- 根据人的才能选授适当的官职。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以此推之,知国家以人择官,不为官择人也。”
- 11 汉人煮箦
- 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 12 名公巨人
- 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出处:唐·韩愈《徐偃王庙碑》:“自秦至今,名公巨人,继迹史书。”语法:名公巨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名人。示例:宋·刘麟《序》:“其余名公巨人之文,所传盖十一二尔。”
- 13 马肥人壮
- 壮:强壮。形容军威雄壮,精神抖擞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一折:“某麾下番兵浩大,猛将英雄,马肥人壮,不时在边抢掳。”语法:马肥人壮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 14 善人义士
- 善良之人,仁义之士。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土,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