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不上下不下简介
上不上下不下的意思
解释:
1. 犹言正好,恰恰。《新唐书·藩镇传·田季安》:“﹝王师﹞再举涉河,鉴前之败,必不越 魏 诛 赵 ,校罪轻重,必不先 赵 后 魏 是上不上,下不下,当 魏 而来也。” 2. 形容心情不安。 王安友 《协作》一:“ 刘妈妈 看看女婿脸上不是个正色,行动与往日大不相同……老觉得是个心事,上不上下不下的,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3. 比喻事情陷入窘困的境地,进退两难。例如:由于事先对这项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现在弄得上不上下不下的,不知如何了结?
上不上下不下相关词语
- 1 明赏不费
- 赏赐得当,就不浪费财物。出处:《商君书·赏刑》:“善因天下之货,以赏天下之人。故曰:‘明赏不费。’”语法:明赏不费作宾语、定语;指奖赏等。
- 2 同垂不朽
- 一同流传,永不磨灭。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语法:同垂不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画虎不成
- 画老虎画不好(画得像只狗)。比喻好高骛远;一无所成;反贻笑柄。出处:东汉 班固《东观汉记》:“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语法:画虎不成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有临摹而妙者,若合符节也。有临摹而拙者,画虎不成也。清·陆时化《书画说铃》
- 4 一定不易
-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语法:一定不易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然究竟半个明的,半个暗的,是一定不易的道理。(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
- 5 林下高风
- 同“林下风气”。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乃闺中名秀,又擅林下高风,诚当今之淑女。”语法:林下高风作宾语;用于女性。
- 6 李下不整冠
- 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 7 福不徒来
- 徒:徒然。幸福之事不会无故到来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语法:福不徒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不越雷池一步
- 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不敢越过界限,形容拘谨出处: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语法:不越雷池一步作谓语、状语;形容人保守拘谨。示例:王朔《枉然不供》:“虽无惊天地、泣鬼神、利国利民的大功德,也是乐天敬业,不越雷池一步。”
- 9 市不二价
-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出处:《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语法:市不二价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示例: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市不二价,四民常均。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
- 10 不知肉味
-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语法:不知肉味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示例: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小人已三月不知肉味矣。”
- 11 片甲不回
- 一个士兵也没回来。形容全军覆没。出处:《三国志平话》中卷:“张飞笑曰:‘吾用一计,使曹公片甲不回。’”语法:片甲不回主谓式;作补语;形容全军覆没。示例:西岐异人甚多,无怪屡次征伐,俱是片甲不回,无能取胜。(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七回)
- 12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出处:《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语法:不痴不聋,不成姑公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3 捷雷不及掩耳
- 犹迅雷不及掩耳。比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此捷济上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语法:捷雷不及掩耳作定语、分句;比喻来势凶猛。
- 14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箭:弓箭;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语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作宾语、定语;比喻情况危急。示例:《鲁迅书信集》:“至于我,其实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