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蒙解惑简介
发蒙解惑的意思
解释:
发蒙:启发蒙昧;解惑:解除疑惑。指启发开导,脱离蒙昧,解除疑惑。
出处:
汉·枚乘《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语法:
发蒙解惑作宾语、定语;指启蒙。
发蒙解惑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发蒙解缚
发蒙解惑相关词语
- 1 放心解体
- 指人心离散、瓦解。出处:《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语法:放心解体作谓语、定语;用于团体。
- 2 细不容发
- 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出处:《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语法:细不容发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不差毫发
- 毫、发:都是古代的长度名,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形容细微。形容一点儿也不差。出处:唐 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语法:不差毫发作谓语、定语;指丝毫不差。示例: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若预算明白,不差毫发者,真要算做当今第一奇女子也!”
- 4 杯酒解怨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出处:《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语法:杯酒解怨作谓语、定语;指通过饮酒消除嫌隙。示例:杯酒解怨的方式现在还在使用
- 5 英姿勃发
- 英勇威武,神采四溢出处:赖少其《序》:“现在的画面上舍弃了两棵大黄桷树,把柏树从小改大,使其英姿勃发,昂首挺立。”语法:英姿勃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善解人意
- 善:善于;解:理解。善于理解别人的意图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7回:“他总不离杨妃左右,最能言语,善解人意,聪慧异常,杨妃爱之如宝,呼为雪衣女。”语法:善解人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为人处世。示例: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她与康老一样的善解人意,却很少将自己的事随便告人。”
- 7 横发逆起
- 横:不测,意外。指出乎所料,突然兴起出处:宋·岳珂《桯史·丹棱巽岩》:“吉凶祸福,横发逆起,有不可知,将合于道,其惟权乎。”语法:横发逆起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8 蒙以养正
-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语法:蒙以养正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 9 蛊惑人心
- 用谣言或诡辩来迷惑;毒害人们的心灵。蛊:相传是一种由人工培养的毒虫;用来放在食物中害人;蛊惑:迷惑;毒害。出处:《元史 刑法志》:“诸阴阳家者流,辄为人燃灯祭星,蛊惑人心者,禁之。”语法:蛊惑人心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却胆敢把这个反天逆地、阻碍进化、蛊惑人心的邪说谬论说将出来。(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 10 被发详狂
- 被发:披散头发。披散头发,装作疯狂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之吴,乃被发详狂,跣足涂面,行乞于市。”语法:被发详狂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发奋为雄
-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语法:发奋为雄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志向。
- 12 醉眼蒙胧
- 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只见美娘吃得大醉,侍女扶将进来,到于门首,醉眼蒙胧。”语法:醉眼蒙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酒醉的样子。
- 13 令人发指
-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出处: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语法:令人发指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历年以来,不知害了我们多少同志,说来真真令人发指。(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二回)
- 14 大发慈悲
-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语法:大发慈悲动宾式;作谓语;指有怜悯之心。示例:他说三天之内,照着祖爷爷的吩咐送过来。请祖爷爷大发慈悲,代他们打点打点!(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