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如愚简介
大智如愚的意思
解释: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语法:
大智如愚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
大智如愚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大智若愚
成语造句
- 1.他不善交际,大智如愚,比起夸夸其谈之辈,强过百倍。
- 2.这位同志大智如愚,平日里闷声不响,其实却是位国内外享有很高名誉的专家。
- 3.老李是一个大智若愚、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应该多向他请教。
- 4.小慧看起来呆呆的,读起书来却过目不忘,难怪老师说她大智若愚。
- 5.这位长者的为人处世,令人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 6.我看老王是大智若愚,不相关的事,他都糊里糊涂,属他份内的事,却一清二楚。
英语翻译
- 英语:
Smooth waters run deep.
大智如愚相关词语
- 1 堆集如山
- 堆集:堆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形容极多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阗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辆不绝,场内堆集如山。”语法:堆集如山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多。示例:收购回来的棉花在仓库都堆集如山了
- 2 应接如响
- 响:回声。对答有如回声。形容答话敏捷流利出处:唐·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语法:应接如响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等。
- 3 视如敝屐
- 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 4 褚小杯大
-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出处:《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 5 如梦方醒
-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语法:如梦方醒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突然醒悟。示例:众人听了,如梦方醒,尽皆喜悦。(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回)
- 6 血盆大口
- 指野兽凶残吞噬的大嘴。也比喻剥削者、侵略者蚕食鲸吞的巨大胃口。出处:唐变文《叶净能诗》:“眼如悬镜,口若血盆,毒气成云。”语法:血盆大口作宾语;指嘴。示例:原来身后有个山羊在那里吃草,却被大虫看见,扑了过去,抱住山羊,张开血盆大口,羊头吃在腹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
- 7 雄材大略
- 杰出的才能和伟大的谋略。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赞》:“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语法:雄材大略作宾语、定语;指杰出的才智和谋略。示例:三国·魏·曹植《汉二祖优劣论》:“然彼之雄材大略,俶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
- 8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出处:《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语法:守如处女,出如脱兔作分句、定语;形容行动有章法。示例:这倒不是道家法术,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出其不备”的妙策。(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 9 贪如饕餮
-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像饕餮一样凶恶贪婪。形容非常贪婪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回:“而缙绅贪如饕餮,以百姓为鱼肉;官兵凶逾虎狼,视良民为仇敌。”语法:贪如饕餮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0 气喘如牛
-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脸是喝了个漆紫,连乐带忙,一头说着,只张着嘴,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语法:气喘如牛作谓语、状语;指出粗气。示例:那总办气喘如牛的说道:‘那贱人我不要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六回
- 11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语法:亦复如是作谓语、状语;指同样。示例: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功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
- 12 蜉蝣撼大树
- 比喻自不量力。出处:明刘昌《悬笥琐探恃才傲物》:“汤家公子喜夸诩,好似蜉蝣撼大树。”语法:蜉蝣撼大树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示例:假使你内省不疚,那小孩子的醉态就像蜉蝣撼大树,何损于你的泰山北斗呢?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
- 13 荦荦大端
- 荦荦:清楚、分明的样子。指主要的项目,明显的要点。出处:《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语法:荦荦大端作主语、宾语;指要点。示例:孙犁《与友人论传记》:“则多着眼其言行两方面的荦荦大端,显露其非凡之一面。”
- 14 呆如木鸡
- 见“呆若木鸡”。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语法:呆如木鸡作谓语、状语、补语;指呆板。示例:那几个军人和财主,一个个呆如木鸡。鲁彦周《廖仲恺》第六章八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