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笔正简介
心正笔正的意思
解释:
书法的优劣与人品有关,心正写的字也端正
出处:
《旧唐书·柳公权传》:“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语法:
心正笔正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心正笔正相关词语
- 1 正直无邪
- 公正而无私心。出处: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语法:正直无邪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6回:“大概年愈久,则道益深,所行正直无邪,即可与天地同寿。”
- 2 两心相悦
- 两心:双方的心意。 形容两相爱悦。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小过》:“两心相悦,共其柔筋。”
- 3 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出处:《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语法:正本清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正本清源的工作是艰巨复杂的,必须下大力气抓好。
- 4 心花开爽
-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出处:明·王征《远西奇器图说序》:“种种巧用,令人心花开爽。”
- 5 秉正无私
- 主持正义,没有私念。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闻得包公秉正无私,不畏权势。”语法:秉正无私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正直。示例:可又俨然是为了工作,秉正无私!康濯《春种秋收 三面宝镜》
- 6 心无旁骛
-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出处: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语法:心无旁骛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照这样说来他应当是潜心戏内,心无旁骛的,但有两次他忍耐不住观众起哄。
- 7 甘心情原
- 谓完全愿意。
- 8 小鹿儿心头撞
- 像小鹿在撞心。形容十分惊慌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王生听了,惊得目睁口呆,手麻脚软,心头恰像有个小鹿儿撞来撞去的。”语法:小鹿儿心头撞作宾语、定语;指心绪不宁。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出来,也不知黑大叔待他是好是歹,心头不得主意,兀自小鹿儿心头撞。”
- 9 心手相忘
- 极言得心应手。出处: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语法:心手相忘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正色立朝
-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语法:正色立朝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1 宽心丸
- 宽慰别人的话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07章:“马老四连连摆手说:‘你别给我宽心丸吃了。’”语法:宽心丸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宽慰话语。示例:你不要给我吃宽心丸了
- 12 人心所归
- 众人所归向、拥护的。
- 13 椎心饮泣
- 犹言椎心泣血。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语法:椎心饮泣作谓语、定语;形容悲恸到极点。
- 14 正容亢色
- 谓神色严肃。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语法:正容亢色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