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灭继絶简介
兴灭继絶的意思
解释:
谓使灭绝了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出处:
兴灭继绝《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后用"兴灭继绝"指复兴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的世代。也泛指使衰亡的事物重新兴起。 《汉书·牙戚恩泽侯表序》:"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 《东周列国志》二三回:"周室东迁纲纪摧,桓公纠合振倾颓。兴灭继绝存三国,大义堂堂五霸魁。" 《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庶不负朝廷伸义讨贼,兴灭继绝之初心。"
语法:
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兴灭继絶相关词语
- 1 出震继离
- 谓帝王登基即位。
- 2 兴致索然
-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语法:兴致索然作谓语、补语;指没有兴趣。示例: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兴致索然。
- 3 百废待兴
- 兴:兴办。许多已被废置的事情都需要兴办。形容面临着一场大规模的建设事业;有许多事要做。出处:王颖《海外赤子》:“百废待兴,一下子怎么能抓得过来?”语法:百废待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都有待重新做起。示例:地震过后,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百废待兴。
- 4 遣兴陶情
- 遣释意兴,陶冶情趣。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这首词说着人世上诸般戏事,皆可遣兴陶情。”语法:遣兴陶情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人。示例:经常吟诗是可以遣兴陶情的
- 5 难以为继
- 难于继续下去。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语法:难以为继作谓语、分句;指难以继续下去。示例:邓小平《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确是难以为继的状态,确实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人民不能容忍,我们党也不能容忍。”
- 6 败兴而归
-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语法:败兴而归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常与乘兴而来连用。示例:商店常搞有奖售货,许多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7 遐方絶壤
- 指边远偏僻的地区。同“遐方绝域”。出处:宋·陆游《上殿札子》:“庆历皇佑之盛,复见于今,虽遐方绝壤,皆当梯航而至矣。”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絶处逢生
- 意思是形容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找到希望。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喜得绝处逢生,遇着一个老者携杖而来。”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 9 后继无人
-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出处: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语法:后继无人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业缺少接班人。示例:任何一个学科都不可后继无人。
- 10 兴致勃发
- 兴致:兴趣。形容兴头很足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梨园子弟同宫女们,歌的歌,舞的舞,饮至半酣,兴致勃发。”语法:兴致勃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兴头十足。
- 11 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
- 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出处: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语法: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不絶如线
- 亦作“不绝如缕”。 1.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絶若綫。” 何休 注:“綫,缝帛缕,以喻微也。”《淮南子·要略训》:“ 齐桓公 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中国之不絶如綫。”《清史稿·礼志三》:“洎 朱温 以下,或起寇窃,或为叛臣,五十餘年,国统不絶如綫。” 2. 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降及 孝成 ,復加卹问,稍益衰弱,不絶如綫。”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之重,不絶如缕。” 清 戴名世 《<困学集>自序》:“自 孟軻氏 而后,学者不絶如綫,迨 宋 兴而诸儒继起,不可谓盛者歟!” 3. 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餘音嫋嫋,不絶如缕。”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年来笔下销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出处:《隋书·卷一·高祖纪上》:「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 13 去害兴利
- 去:除掉;兴:兴办。去掉有害的兴办有利的出处:唐·韩愈《国子助教河东薛君墓志铭》:“后佐河阳军,任事去害兴利。”语法:去害兴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自取灭亡
-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出处:《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语法:自取灭亡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指自己找死。示例:倭兵犯顺,自取灭亡。(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