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吊魄简介
惊心吊魄的意思
解释:
见“惊心动魄”。
出处:
清·无名氏《惧内供状》:“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语法:
惊心吊魄作谓语、定语;用于说明事物。
惊心吊魄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惊心动魄
惊心吊魄相关词语
- 1 随心所欲
-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语法:随心所欲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秦牧《艺海拾贝 》:“多画蛋,那就是训练眼睛去观察形象,训练手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
- 2 降心相从
- 委屈自己的意愿;放弃成见;服从别人。出处:左丘明《左传 隐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语法:降心相从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委屈自己的意愿去服从别人。示例:既料中国人必不失和,而孤拔以一水师提督,挟盛气而来,谓闽官必降心相从,船局因垂手可得。(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3 心悬两地
- 悬:牵挂。一心牵挂着两地地方的事情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03回:“怎奈此时是惊弓之鸟,又是心悬两地,记念着前山池大鬓,不知胜负如何。”语法:心悬两地作谓语、定语;指牵挂。示例:宗璞《南渡记》第七章:“她知道凌家小姐的心悬两地的痛苦,不愿打扰她。”
- 4 心摹手追
- 用心揣摩,追随仿效。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语法:心摹手追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惊心骇目
- 同“惊心骇瞩”。出处: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语法:惊心骇目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刿鉥心腑
- 形容穷思苦索,刻意为之。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第八卷:“夫刿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语法:刿鉥心腑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心慵意懒
- 情思倦怠,精神萎靡。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语法:心慵意懒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一个欲动情浓,仓忙唐突;一个心慵意懒,勉强应承。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六
- 8 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语法:一坐皆惊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吕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宋史·吕陶传》
- 9 惊心惨目
- 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出处:清·俞蛟《梦厂杂著·春明丛说·人骨箸记》:“骷髅累累,杂骨如竹头木屑,堆置墙角如阜……不禁惊心惨目。”语法:惊心惨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陈天华《狮子吼》第一回:“数种祸惊心惨目,述阴谋暮鼓晨钟。”
- 10 勾心斗角
-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语法:勾心斗角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个人心术不正,专爱干勾心斗角的勾当,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 11 披露腹心
- 披露:显露,展示;腹心:真诚的心意。形容以真心示人。出处:《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 12 心地善良
-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出处: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语法:心地善良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心肠。示例:王朔《空中小姐》:“她是个心地善良、十分容易原谅别人的姑娘。”
- 13 慧心妙舌
- 聪明的心灵,巧妙的口才。
- 14 爽心豁目
- 心神爽朗,眼界开阔。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一遇白描处,即爽心豁目,情余于文。”语法:爽心豁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