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貌辨色简介
监貌辨色的意思
解释:
监:通“鉴”,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别,明察;色:脸色。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语法:
监貌辨色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根据对方的脸色行事。
英语翻译
- 英语:
try to read somebody's mind by watching his facial expression
监貌辨色相关词语
- 1 五色无主
-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采;无主:无法主宰。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知分》:“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语法:五色无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 2 正色厉声
- 态度严正,言辞严厉。出处:明·方孝孺《王彪之》:“众情疑惧方若锋刃之迫肤,而能处之从容,正色厉声决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语法:正色厉声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3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语法:湖光山色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形容美好的自然风景。示例: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 4 以聋辨声
- 用聋的耳朵辨别声音。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语法:以聋辨声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5 勃然变色
-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语法:勃然变色作谓语、状语;指发怒。示例:重耳勃然变色,搁杯不饮。(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
- 6 貌合心离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出处: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语法:貌合心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我们不要做貌合心离的夫妻
- 7 辨物居方
- 居:在,安置;方:方位,地方。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出处:《周易 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语法:辨物居方作谓语、宾语;指要具体看待事物。示例:夫明哲之士者,威而不慑,困而能通,决嫌定疑,辨物居方。汉徐斡《中论·智行》
- 8 毫无逊色
- 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语法:毫无逊色作谓语、定语;用于比较。示例:这篇文章同大师的作品相比毫无逊色
- 9 面无惭色
- 惭:羞愧。脸上没有一点羞愧的神色。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若以爱民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语法:面无惭色作谓语、定语;指人不惭愧。
- 10 恶言厉色
-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语法:恶言厉色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表情。
- 11 水天一色
-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法:水天一色主谓式;作定语;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示例: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 12 黄金失色
- 黄金失去了颜色。比喻人倒霉时才能再大也不能发挥作用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顽铁生辉。”语法:黄金失色作宾语、定语、状语;指人倒霉时。
- 13 五色挂钱
- 长方形色纸上雕镂钱形花纹及吉祥文字的门签。俗称挂门钱。旧俗农历元旦贴于门首窗前,至二月二日摘而焚之。
- 14 学问思辨
- 学习,追究,思考,分辨。指做学问要学习、探究、思考、分辨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语法:学问思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