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并蒂简介
芙蓉并蒂的意思
解释: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处:
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语法:
芙蓉并蒂作宾语;指夫妻相亲相爱。
示例:
他们如芙蓉并蒂,相亲相爱
芙蓉并蒂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并蒂芙蓉
成语造句
- 1.夏婉莹瞬间就水中站了起来,这一惊,美人出浴,芙蓉并蒂,萧风左右打量着正好打量到了她跟前,登时就张着嘴愣住了。
- 2.芙蓉并蒂云间月,花开双朵镜中缘。
- 3.只见秋姬发髻高挽,鹅颈雪白,一身粉衣艳绝人寰,与被她扶着的芙摇站在一处,恰如芙蓉并蒂,散发出一种高贵的气质,当真不愧是鬼王夫人。
- 4.那可要小心我芙蓉并蒂定死你了。
- 5.芙蓉并蒂盈满城,天下才子花恋人,琴棋书画淋璃尽,桃红柳绿燃宵魂。
芙蓉并蒂相关词语
- 1 果熟蒂落
- 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处: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语法:果熟蒂落作谓语、宾语;指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
- 2 哀喜交并
- 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语法:哀喜交并作谓语、定语;形容又高兴又难过。示例:我一时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 3 追根究蒂
- 见“追根究底”。出处: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八回:“追根究蒂,知道是我们父女所为,便要想替他报仇。”语法:追根究蒂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查根由。
- 4 并存不悖
- 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出处: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语法:并存不悖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或物。示例:要使它们并存不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5 无了根蒂
- 比喻无所凭依;没有本源。语本《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呼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出处:语出《汉书·叙传上》:“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独摅意呼宇宙之外,锐思于豪芒之内。”语法:无了根蒂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寺僧看见他无了根蒂,渐渐怠慢,不肯相留。”
- 6 出水芙蓉
- 芙蓉:荷花。刚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诗写得清新;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丽。也作“芙蓉出水”。出处:宋 洪咨夔《沁园春 用周潜夫韵》词:“濂溪家住江湄,爱出水芙蓉清绝姿。”语法:出水芙蓉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年轻女子。示例:如果用出水芙蓉来形容这个女孩的容貌,一点也不过分。
- 7 并为一谈
-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出处:唐 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语法:并为一谈作谓语;指混淆。示例:周作人《人的文学》:“但须全然出于自由意志,与被专制的因袭礼法逼成的动作,不能并为一谈。”
- 8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语法: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杜预《汝南记》:“李充兄弟六人,贫无担石之储,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9 钟漏并歇
- 比喻年老衰残。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语法:钟漏并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多乖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 10 感佩交并
- 感:感激;佩:佩服出处: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
- 11 恩威并着
- 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出处:诒语恩威并著,慑伏其心,务使可毒拱手降顺。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
- 12 连镳并轸
- 犹言并驾齐驱。镳,马勒;轸,车箱底部的横木。出处: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语法:连镳并轸作谓语、状语;同“并驾齐驱”。
- 13 水陆并进
- 水上陆上同时进兵
- 14 根牢蒂固
- 根基牢固。出处:《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从来说‘腊雪培元气’,把麦根培植得根牢蒂固。”语法:根牢蒂固作谓语、定语;比喻基础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