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疏意广简介
才疏意广的意思
解释:
疏:粗疏;广:广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语法:
才疏意广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抱负大才能不高。
示例:
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且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宋 苏轼《孔北海赞》)
成语故事
- 东汉时期,孔子的第20世孙孔融才学很高,名声大,但缺乏政治、军事才能,因与董卓不合,被派去镇压黄巾起义军,经常被起义军包围,刘备帮他解围。袁绍的儿子袁潭率军攻打孔融,活捉了他的妻小,这个才疏意广的孔融吓得仓皇逃跑
英语翻译
- 英语:
One's talent is inferior but his idea high.
才疏意广相关词语
- 1 秀才人情半张纸
- 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谊。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出处:明·玩花主人《妆楼记·考试》:“自古道:‘秀才人情半张纸’,聊备一杯水酒,和你作别。”语法:秀才人情半张纸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2 意意似似
- 见“ 意意思思 ”。
- 3 情至意尽
- 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出处:唐 孔颖达疏《诗 大雅 板》:“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语法:情至意尽联合式;作谓语;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 4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语法:才高七步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才。示例:实有大通文理之人,学贯五经,才高七步,自持有才不肯屈志于人,好高使气,不肯去营求钻刺,反受饥寒寂寞之苦。《西湖二集·七妓佐夫成名》
- 5 无私有意
-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语法:无私有意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才高行厚
- 厚:不可轻薄,端谨。指才能高,品德端谨。出处:汉 王充《论衡 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语法:才高行厚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品性与能力。
- 7 不如意事常八九
- 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出处:《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语法:不如意事常八九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些委屈连自己父母都不好说,真正叫‘有苦难言’。”
- 8 神摇意夺
- 神:精神;意:心意;摇、夺:形容不能自持。神情为某件事物所吸引,不能自持。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语法:神摇意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神志不清。
- 9 生意葱茏
- 草木青翠茂盛; 形容树木茂盛。生机勃勃、生气勃勃、树木苍翠、苍翠挺拔。
- 10 心烦意燥
- 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出处:《卜居》
- 11 画意诗情
- 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出处: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语法:画意诗情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示例:杭州是历史上的名都,西湖更为古今中外所称道;画意诗情,差不多俯拾即是。朱自清《燕知草序》
- 12 枝叶扶疏
- 扶疏:繁茂纷披的样子。形容树木长势良好;颇为繁盛。也可用来形容家族繁盛;子孙满堂。还可用来形容文章内容充实。出处:汉 扬雄《解嘲》:“顾默然而作《太玄》五千言,枝叶扶疏,独说数十余万言。”语法:枝叶扶疏主谓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树木长势良好。示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 13 矜才使气
- 矜:自夸;自负;使气:意气用事。以才华自负;意气用事;盛气凌人。出处:清 昭槤《啸亭杂录 黄雅林》:“先生学问渊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语法:矜才使气连动式;作定语;含贬义。示例:先生学问渊博,矜才使气,医卜艺术之书,无不周览。(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五回)
- 14 七步奇才
-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处: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语法:七步奇才作宾语;比喻人才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