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兼肉简介
食不兼肉的意思
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出处: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若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语法:
食不兼肉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食不兼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食不重肉
英语翻译
- 英语:
not to take a second course of meat
食不兼肉相关词语
- 1 食不兼味
- 见“食不二味”。出处:《韩诗外传》第八卷:“大侵之礼,君食不兼味,台榭不饰,道路不除。”语法:食不兼味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示例:《梁书·江革传》:“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
- 2 不安小成
- 成:指成就。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论语四》:“据他之才,已自可仕,只是他不伏如此,又欲求进。----便是不安于小成也。”
- 3 小不忍则乱大谋
-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语法:小不忍则乱大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2回:“小不忍则乱大谋,赵谦想到这一点,便勉强挤出一点干笑来。”
- 4 交浅不可言深
- 交:交情。对交情浅的人不能说知心话。出处:《后汉书·崔骃传》:“骃闻交浅而言深,愚也。”
- 5 髀里肉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语法:髀里肉生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 6 着三不着两
- 指说话或做事轻重不当,考虑欠周,注意这里,顾不到那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语法:着三不着两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那珍大爷管儿子,倒也象当日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着三不着两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 7 磊落不覊
-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同“磊落不羇”。
- 8 毫不懈怠
- 丝毫不敢松懈懒惰。
- 9 锦衣玉食
-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语法:锦衣玉食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清 沈复《浮生六记 坎坷记愁》)
- 10 皇天不负苦心人
- 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出处:茅盾《子夜》十六:“再说一句笑话,内人保的寿险后天满期,要是当真今天出了事,就算皇天不负苦心人。”语法:皇天不负苦心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如今他总算熬出头了!
- 11 谨谢不敏
- 犹言敬谢不敏。用作自谦或推托之辞。不敏,不聪明,无能力。出处:夏衍《谈自己》:“对于话剧‘预演’,或者‘招待参观,请予指教之类’却还是常常谨谢不敏,理由还不很明白吗?”语法:谨谢不敏作谓语;用于自谦或推托之辞。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无奈胡雪岩自己也是人手不足,便只有谨谢不敏了。”
- 12 知无不言
-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出处:《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语法:知无不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
- 13 孜孜不息
- 孜孜:勤勉的样子。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出处:郭沫若《题画记》:“像他这样孜孜不息、力求精进的人,既成者业已大有可砚,将来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语法:孜孜不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勤奋。示例:曹禺《纪念北京人艺建院三十周年》:“我以为这和他们平时孜孜不息、提高文化修养,有莫大的关系。”
- 14 执意不从
- 执:坚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他人。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若执意不从,惹他性起,一时翻过脸来,骂一顿,打一顿,你待走上天去。”语法:执意不从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你们想明天就是交易的日期,劝他等一天,他一定不肯,再四相留,他执意不从。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