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惟重虑简介
深惟重虑的意思
解释:
犹深思熟虑。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今天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
语法:
深惟重虑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深惟重虑相关词语
- 1 鳃鳃过虑
- 鳃鳃:恐惧的样子。形容过于忧虑和恐惧的样子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语法:鳃鳃过虑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2 重手累足
-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出处: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语法:重手累足作谓语、定语;用于惊恐。
- 3 威重令行
- 权势大,有令必行。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语法:威重令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4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出处: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三册)第二节:“元诗矫宋流弊,而失于多学晚唐,……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附物切情,工整而流逸,清新而秀丽,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
- 5 昏镜重磨
- 昏镜:昏暗的铜镜。将昏暗的铜镜重新磨光。比喻重见光明。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见孔目哥哥呵!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磨。”语法:昏镜重磨作谓语;比喻重见光明。
- 6 重本抑末
- 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 、 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 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 胡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 7 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语法:轻身重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 8 变心易虑
- 改变思想;改变打算。出处:《荀子 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语法:变心易虑作谓语、宾语;指改变主意。示例:[寡人]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割地谢前过以事秦。《史记·张仪列传》
- 9 重床叠架
- 比喻重复繁多。出处:茅盾《清明前后》第五幕:“重床叠架的法令,何尝不严密堂皇,然而,解决了问题么?”语法:重床叠架作谓语、定语;用于重复。
- 10 缺月重圆
- 比喻夫妻离散后又重新团圆。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三
- 11 深山幽谷
- 见“深山穷谷”。出处:《列子·黄帝》:“寝吾庭者,不愿深山幽谷。”语法:深山幽谷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回:“仙姑必是深山幽谷之中修炼,道德深远,何必贪恋凡尘?”
- 12 死重泰山
- 比喻死得光荣。出处: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语法:死重泰山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不畏强御,忠肝沥血。死重泰山,名光日月。《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
- 13 千钧重负
-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出处:《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语法:千钧重负作宾语、定语;指非常重大的责任。
- 14 深沟壁垒
- 犹深沟高垒。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黑京布传》:“汉王收诸侯,还守成皋、荥阳,下蜀汉之粟,深沟壁垒,分卒守徼乘塞。”语法:深沟壁垒作宾语、定语;指坚固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