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这篇对联写的是谁?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蜀相>>--杜甫. 写的是诸葛亮.苏萦2023-07-03 10:57:21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人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泛指广大有志之士。 求采纳!阿啵呲嘚2023-07-03 10:57:2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吾以为汉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迁劫汉帝,残暴生灵。因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吾素知汝所行: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继统西川。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出自三国演义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善士六合2023-07-03 10:57:21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孔明。北营2023-07-03 10:57:214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意思
本诗是杜甫写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因为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五丈原.‘长"是通假字通‘常".这两句的意思是: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还有就是诗人借古人来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呀?拌三丝2023-07-03 10:57:2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含义
1、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3 10:57:2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杜甫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开,开创。济,扶助。【译文】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九万里风9 2023-07-03 10:57:20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诗
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余辉2023-07-03 10:57:202
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诗人谁对谁的惋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惋惜。这句诗的意思是: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出自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里寻找?锦官城外翠柏长得郁郁苍苍。碧草映照石阶自有一片春色,黄鹂在密叶间空有美妙歌声。当年先主屡次向您求教大计,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可惜您却出师征战病死军中,常使古今英雄感慨泪湿衣襟。《蜀相》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阿啵呲嘚2023-07-03 10:57:20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哪里
出自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tt白2023-07-03 10:57:20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谁
多年前学过的,应该是泛指吧。meira2023-07-03 10:57:191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谁
诸葛亮 吧。。。真颛2023-07-03 10:57:191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谁
诸葛亮北有云溪2023-07-03 10:57:19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杜甫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解】 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开,开创。济,扶助。【译文】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 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 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忠心耿耿。 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FinCloud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出自哪里的?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诗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壮志未酬”应是后人感叹所修改的,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表现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 (古诗)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里的“英雄”指的是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此后故乡只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意思是什么?
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建功,最后死于军中,后人想起此事,不由得潸然泣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杜甫《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求生,至蜀建兴十二念(234)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使得长久以来的英雄想到都哭得泪湿满衣袖(古人通常都用衣袖擦泪=_=) 诗人用“长使” 两字,就把后世所有英雄人物全包括进去了,当然也 包括诗人自己.,5,苏州马小云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写的是谁的故事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沉郁顿挫 统体浑成 ——杜甫《蜀相》赏析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 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韦斯特兰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全诗是什么?题目是什么?
原文是: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蜀相作者:杜甫朝代:唐翻译: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扩展资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九万里风9 2023-07-03 10:57:18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诸葛亮Jm-R2023-07-03 10:57:182
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bai相》,原诗句为“du出师未捷zhi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可惜出dao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壮志未酬”应是后人感叹所修改的,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表现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meira2023-07-03 10:57:189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诸葛亮。。u投在线2023-07-03 10:57:173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诗中提到的人物是?
指的人物是诸葛亮,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这首诗是杜甫在游览武侯祠的时候有感而发写的一首咏史怀古诗,借此诗表达了杜甫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Ntou1232023-07-03 10:57:1710
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于哪首
蜀相作者: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3 10:57:171
为什么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的忧国思想凝聚成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扩展资料: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联啊,一问一答,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气度不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看“丞相”、“寻”和“柏森森”三个词。丞相有什么特殊意义呀?要知道蜀汉自然只有诸葛亮一位丞相,但整个三国却不止诸葛亮一位丞相吧?诗人不说“蜀相”而直接说“丞相”,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在杜甫心目中,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是只有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丞相,就有一种特别的推崇和特别亲切的意味,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小视三分,抬高诸葛”。那杜甫这种抬高,当然有尊蜀汉正统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诸葛亮个人的敬仰,一个“丞相”已经体现出诸葛亮在诗人心中特殊的地位了。那“寻”字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寻”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寻找,它还隐藏着精神意义上的追寻。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李清照《声声慢》一开篇那个“寻寻觅觅”,或者说当代流行歌曲里头所谓“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既然是“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次随意的春游,而是一场虔诚地拜谒。那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下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锦官城外柏森森”,一方面固然是回答了武侯祠的位置,是在锦官城,也就是成都城外那个苍苍翠柏掩映之地,另外一方面他也讲了武侯祠的精神气象。什么气象呢?就是“柏森森”。要知道柏树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它苍劲伟岸,经冬不凋,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派,那这种庄严肃穆,不正是诸葛武侯的精神写照吗?所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开篇就以一个远景镜头勾画出武侯祠的整体气韵,同时呢,又形成一个浓重的情感氛围,起得堂皇庄重,让人肃然起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古诗)黑桃花2023-07-03 10:57:17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盛唐杜甫《蜀相》全文翻译赏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蜀相》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形容鸟的叫声好听,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著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人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好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此诗看似抒发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左迁2023-07-03 10:57:17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联中提到的人物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正对诸葛亮的挽叹。北有云溪2023-07-03 10:57:1610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说的是:诸葛亮诸葛亮一生始终抱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宏伟志望,所以他曾经六出祁山,以图统一天下。然而,事情不幸的是,当他在后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最后一次出师,占据五功县的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拒于渭水时,竟然病逝军中。“哲人云亡”,“将是遽陨”,成为遗恨千古令人“痛心酸鼻”的莫大憾事! “未捷”,是指可望奏凯而尚未奏凯,“身先死”,是说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苏州马小云2023-07-03 10:57:15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出处:该句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创作背景:《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北有云溪2023-07-03 10:57:15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蜀相》最后两句,主要是在感慨诸葛亮为了蜀汉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这首诗也是语文课本里的必背文章,原文引用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开国丞相,年轻时曾隐居荆州的隆中,后来因司马徽推荐,刘备知道了天下还有卧龙这号人物的存在,因为刘备苦于没有规划师为自己的未来指引方向,所以对诸葛亮就像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不惜三次亲自去诸葛亮家里求其出山。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恩,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并在出山前为刘备指明了方向,这也就是语文课本里另一篇非常著名的文言文《隆中对》,原文太长就不引用了,大意就是分析天下形式,让刘备认清自己,并先取荆州为家,然后东和孙权,西取巴蜀,南扶夷越,北据曹操,等待天时,时机到时,从荆州和汉中两路出兵北伐,则一下可定,大业可成。 这一席话让刘备茅塞顿开,于是拜诸葛亮为师,并用如鱼得水比喻自己得到诸葛亮的心情。后续的发展基本都是按诸葛亮的计划进行的,但就在刘备马上就可以等天时北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关羽丢了荆州,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把家底拼了个精光。正可谓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欲哭无泪的诸葛亮无奈之下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汉的天下,终日操劳,舍小家顾大家,废寝忘食。为了完成刘备的理想,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六出祁山北伐,最终病死在前线。 唐朝时的杜甫在游览到成都武侯祠的时候想起了诸葛亮的光辉事迹,于是由感而发,一气呵成,写下了《蜀相》这首千古名诗,表达了后人对于诸葛亮忠君爱国,一生坦荡,为国为民奉献终生的敬意。 因为什么时代都需要爱国人士,而教育又要从娃娃抓起,所以,这首可以激发人们爱国情怀的诗,就一直留在了语文课本里。豆豆staR2023-07-03 10:57:15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两句出自于杜甫的《蜀相》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铁血嘟嘟2023-07-03 10:57:15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形容什么?
本诗是杜甫写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因为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五丈原.‘长"是通假字通‘常"。这两句的意思是: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还有就是诗人借古人来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呀?人类地板流精华2023-07-03 10:57:15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出自,是写谁?为什么?
10位粉丝出自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wpBeta2023-07-03 10:57:156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
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看到诸葛亮的生平介绍时很是敬仰,被诸葛亮一生的励志精神所打动,顿时文思泉涌感慨万千,仰望长空即兴作诗,写下了这首自己一生之中最为悲壮的千古绝唱。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最为经典的便是结尾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整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之情。被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忠心耿耿所打动,以及对他没能一统天下而身先死所感到惋惜。每每想到这里,常常使古今的英雄豪杰感慨的湿泪了衣襟。诸葛亮虽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依旧是能够辅佐两代君王,施展毕生才华,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为天下第一忠臣良相。而自己呢,空有一腔热血,为诸葛亮所不及!拌三丝2023-07-03 10:57:14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谁的诗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原诗句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壮志未酬”应是后人感叹所修改的,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表现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茅庐频繁的商论天下大计,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赏析:《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 (古诗)墨然殇2023-07-03 10:57:14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人的忧国思想凝聚成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原诗:《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扩展资料: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定居在浣花溪畔。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这一联啊,一问一答,看似平平常常,其实气度不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要看“丞相”、“寻”和“柏森森”三个词。丞相有什么特殊意义呀?要知道蜀汉自然只有诸葛亮一位丞相,但整个三国却不止诸葛亮一位丞相吧?诗人不说“蜀相”而直接说“丞相”,意味着什么呀?意味着在杜甫心目中,三国时期虽然英雄辈出,但是只有诸葛亮才是真正的丞相,就有一种特别的推崇和特别亲切的意味,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小视三分,抬高诸葛”。那杜甫这种抬高,当然有尊蜀汉正统的意思,但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诸葛亮个人的敬仰,一个“丞相”已经体现出诸葛亮在诗人心中特殊的地位了。那“寻”字又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寻”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寻找,它还隐藏着精神意义上的追寻。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李清照《声声慢》一开篇那个“寻寻觅觅”,或者说当代流行歌曲里头所谓“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那既然是“丞相祠堂何处寻”,一个“寻”字,就意味着这不是一次随意的春游,而是一场虔诚地拜谒。那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下一句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锦官城外柏森森”,一方面固然是回答了武侯祠的位置,是在锦官城,也就是成都城外那个苍苍翠柏掩映之地,另外一方面他也讲了武侯祠的精神气象。什么气象呢?就是“柏森森”。要知道柏树可不是一般的树木,它苍劲伟岸,经冬不凋,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派,那这种庄严肃穆,不正是诸葛武侯的精神写照吗?所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开篇就以一个远景镜头勾画出武侯祠的整体气韵,同时呢,又形成一个浓重的情感氛围,起得堂皇庄重,让人肃然起敬。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相(古诗)可桃可挑2023-07-03 10:57:14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蜀相 杜甫 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导读】 《蜀相》是杜甫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这首诗写于公元760年安史之乱后的一个春天。诗人政治上不得志,生活上又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因此心情十分苦闷。所以,当他来到武侯祠时,缅怀诸葛丞相,吟诵《出师表》,羡慕刘备与诸葛亮如鱼得水的君臣关系,感慨万端,泪流满襟,于是将怀念诸葛丞相的心,化作笔底的波澜,诗中表达了自己因不能替国家出力而悲痛和爱国伤时的感情。 【原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①?锦官城外柏森森②。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 出师未捷身先死⑤,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①丞相祠堂:在成都府南二里。《方舆胜览》中说:“武侯初亡,百姓遇节朔,私祭于道”。李雄称王,始为庙少城内。桓温平蜀,夷少城独存武侯祠。②锦官城:即今四川成都,蜀汉故都,城外有锦江,故名。又诸葛武侯祠在先主庙侧,祠前有大柏,相传系武侯手植。③三顾:诸葛亮《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屡次。④两朝:谓武侯佐先主开基于先,辅后主立业于后。开济:开是开创大业,济是匡济危困。⑤“出师”句:《诸葛亮传》载,亮率大军,由斜谷出,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相持百余日,疾卒于军。 【译诗】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里去找寻? 锦官城外的古柏一片郁郁青青。 阶旁的碧草白白地展现着春色, 树上的黄莺空自发出动听声音。 三顾茅庐时已定好三分的大计, 辅佐两朝尽到了老臣一片忠心。 可叹北伐还未成功就中途病逝, 使天下英雄常常眼泪落满衣襟。 【赏析】 这首诗为杜甫在漂泊西南时,为追怀诸葛亮所作。首联二句自为问答,记祠堂所在,目的不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而是为了寄寓感情,所以用“何处寻”以显访庙吊古的急切。次联二句写祠堂荒凉之景,“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自春色”、“空好音”的叹息,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追念。颈联“三顾”句令人想起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等诸葛亮一生的一些感人事迹和英雄业绩,这是既能寄托作者感情、又能启发读者 *** 的诗化议论。尾联二句是叙事兼抒情,表现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敬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共同心声,极有感染力。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一是抓住祠堂典型环境特征来渲染寂静、肃穆的气氛,把诗人对诸葛亮的怀念表现得十分真切。二是用简洁的语言对诸葛亮一生的政治活动作概括描述,勾画出一个有为政治家的形象。三是写景抒情交相融汇,前半首写景,后半首叙事抒情。尤其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得苍凉悲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hi投2023-07-03 10:57:14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含义
1、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Ntou1232023-07-03 10:57:141
柴荣:大宋王朝的奠基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末经藩镇割据及朱温篡唐后,中国便进入了自秦统一后的又一个乱世,即五代十国时期,历梁、唐、晋、汉、周五朝,最终是由赵匡胤建立了大宋政权,完成了全国的又一次大统一。 与其他靠征战或传承上位不同,这赵匡胤的江山得来全不费功夫,一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将孤儿寡母赶下台去便北面称孤了,所以,这也是他一生被人诟病之处,而他篡的就是柴荣的后周。 柴荣即周世宗,出生于河北邢州下的隆尧县,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家境还算富裕,但身处乱世,兵燹四起,遍地烽烟,原本经商尚可度日的柴荣可能也为战火所累,也难以为继了,于是他便投靠姑父郭威,并在征伐时屡立战功,很得姑父欢喜,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 他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最杰出的君主,作为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郭威死后便传位于他,可惜的是天不假年,正值壮年之际便攸忽离世。 这里有个奇怪之处,后世一直称他为柴荣,从没有人叫他为郭荣,作为养子,按照“子随父姓”的礼制,也是古代的惯例,肯定是养子随养父姓,如何后来的书史之人却视而不见呢? 其实,这是后代文人为认证赵匡胤上位的正当性而故意为之,其潜台词是,既然你姓柴的能继承姓郭的产业,那我赵姓太祖来收编又有何不可。 这就如同阿Q调戏小尼姑说的话一般,“和尚摸得,我摸不得?”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嘛,其用意是为消弱柴氏继统的合法性,增强赵氏取而代之的合法性。 既然“柴”能代“郭”掌权后周,自然“赵”也能代“柴”执掌天下,只不过是一种正名的手段而已,小把戏嘛。 说穿了,是一种作祟心理使之然,把文字 游戏 加入政治 游戏 ,不过从此后,没人再叫周世宗郭荣的了,这也是欧阳修和司马光的功劳,而新、旧《五代史》都是称其为“本姓柴”,言外之意当然是姓郭。 但后人是不识得这些内幕的,也不是太重要,所以,就有了在《水浒传》中,施耐庵笔下那手握“丹书铁券”免死牌的小旋风柴进,就是柴荣的后代。 把江山赠与外姓,这在 历史 上是极少见的,即使无子嗣,也会从同姓同族之子弟中挑选,郭威是因为后汉皇帝刘承祐猜忌功臣而杀了他全家,“婴孺无免者”,所以造成了后继无人, 我不知道郭威的家族是如何一个情况,但史载他有四个兄弟,怎么说都是各有子嗣的,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这柴荣去当皇帝,不管怎么说,能传位一异姓之人,也足见其胸襟之阔大。 柴荣上位后的后周政权,于外,四面强敌环伺,危机四伏,于内,连年征战不已,国疲人乏,如何尽快地恢复生产,增强国力,进而完成全国的统一,这对当时威望并不是很高的柴荣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必须承认,柴荣真是一位难得的圣明君主,他怀揣宏大抱负,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于上位之初便广泛听取各方建议,他虚心纳谏的宏大肚量,绝对不在唐太宗李世民之下,在极短的时间中,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后周的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他似乎是部永动机,在短短的五年内,整顿吏治,裁汰冗弱;发掘人才,均定田赋;整军练兵,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招抚流亡、减少赋税,同时还修订刑律和历法,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他面对各地林立的敌对势力,制订了“平定江南,再图北进,直至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先是从从后蜀手中夺取了秦、凤、成、阶等四州之地,然后开始了对南唐的征讨。 打仗是打的是银子,需要大把的钱来支撑,而当时以后周的财力是无法支撑这场战争的,于是,他把目光盯上了佛教寺院。 自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后,发展迅速,各地建有许多的寺庙,僧尼人数众多,而随着帝王公主们的追捧,更是到了无以复加之地步,韩愈还因反对唐宪宗供奉佛骨差点送了命,最后是落了个“夕贬潮阳路八千”。 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其数量之多,这也是历朝战乱,民众苦不堪言,遂投于庙堂而寻求保佑、祈福,抑或是逃避现实所造成的。 南朝如此,中原亦是一样,当时后周境内大寺三百多处,小庙两万多所,僧尼数量竟然达到了百万之巨,所属庙田则更是数以万顷计,这一大批人,既不用缴纳赋税,又不用服劳役,他们的存在大幅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于是,柴荣一声令下,除了前朝帝王有赐与匾额的重点佛寺外,其它寺庙全部拆除,强令所有僧尼还俗,还田于民,增加税收,并将拆除的金属器材,包括佛像等,统统融化,或铸铜线,充实国库,或制兵器,充足军备,这便是 历史 上著名的“灭佛法难”。 此举在极短时间内,不但迅速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而僧尼还俗,亦增加了 社会 劳动力,赋税大增,短短几年,经济迅速恢复。人民安居乐业, 社会 出现繁荣,使得后周迅速成为一枝独秀的军事和经济强国。 说实话,柴荣的这一举措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地一着险棋,也必将给他带来万人唾骂的后果,于是后人便将他的离世同因果报应联系了起来,不过我相信,这是柴荣早就能预见到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倒是很佩服他这样的勇气。 按照柴荣的规划就是,“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如此的魄力和格局,不可谓不宏伟,说他是五代十国中首屈一指实在有些贬低他了,即使是在历代帝王中,又有几人能比肩? 然而,正当柴荣踌躇满志,厉兵秣马地准备攻打南唐,大干一场时,天不假年,一场重病将他的生命定格在39岁的时间上,南唐也得以苟延残喘,直到五年后方由赵匡胤攻取。 柴荣一生英明,可惜在最后关键时刻眼光有问题,在安排辅佐年幼皇子的重任上,所托非人,让这“大忠臣”赵匡胤毫不费力地弄了个皇帝来当。 赵匡胤的太祖之位来得实在是轻松,几如一场 游戏 般地便完成了,整个过程除了杀死了一个誓死不从、拼死抵抗的韩通外,包括柴荣生前的众多心腹,如李重进等等,都无一人能挺身而出,也很是诡异。 细想一下,人走茶凉实乃人世常情,中原分裂日久,全凭拳头说话,大家都习以为常,忠君的概念早就随了纷飞的点火消逝得无影无踪了,再说了,虽然柴进是郭威嘱托传的位,但郭威得来的皇位不也是以非常方式,杀了当时的皇帝得来的吗,所以,当时的军民对皇帝认同感是很有限的。 好在赵匡胤上台后,沿着柴荣的规划稳妥有序地实施,照猫画虎,成就了令国人最想穿越的大宋王朝,不过我坚信,要不是柴荣走得早,统一全国只是时间问题,而经济发展及军力肯定比赵氏的宋王朝要高出许多。 赵氏汲取了前朝教训,最重要的一项政策便是限制武将的权力,“重文抑武”,但此举也被后世指责为造成有宋一朝武备不足,从而导致 “靖康之难”,乃至最终惨遭灭国悲剧的灾难。 后人对柴荣的评价极高,史家称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可以这样说,虽然柴荣在位仅仅短短的五、六年时间,但他的雄才大略远非宋太祖可比,更是甩那宋太宗十八条街了。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这一联诗,冥冥中似乎就是给柴荣预备下的,人算不如天算,如果上天能再给他十年时间,必然能造就一个功比汉唐的伟大帝国。 而他本人也必将成为与秦皇汉武唐宗齐名的伟大君王而名垂青史,如果真是如此,何来“唐宗宋祖”一说! 可惜的是,现在人们只知道宋太祖,却少有人识得这柴荣,他成了“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典型,被赵匡胤偷偷地摘了桃子,在成王败寇的观念中,寂寞又无可奈何地走入了 历史 帷幄的深处……无尘剑 2023-07-03 10:57:13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对偶句吗
不是左迁2023-07-03 10:57:13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
杜甫悼念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成功,最后死于五丈原,后人想起此事,感叹诸葛亮,不由得潸然泣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苏州马小云2023-07-03 10:57:121
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表达诸葛亮怎样的
太犟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墨然殇2023-07-03 10:57:12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感情?
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功业未就的感叹。瑞瑞爱吃桃2023-07-03 10:57:12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
C【解析】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有感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师未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作。善士六合2023-07-03 10:57:12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该如何理解杜甫《蜀相》?
觉得自己跟诸葛亮差不多,但是却没有遇到一个赏识自己才华的人。拌三丝2023-07-03 10:57:1210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谁对诸葛亮的惋惜?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诗的名字叫《蜀相》。黑桃花2023-07-03 10:57:11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什么 蜀相原诗理解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诸葛亮。 2、原文: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FinCloud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所指的一件事是什么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tt白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指的是什么
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成功,最后死于五丈原,后人想起此事,感叹诸葛亮,不由得潸然泣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左迁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写的是谁的故事
此诗是杜甫悼念诸葛亮的诗句,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建功,最后死于军中,后人想起此事,不由得潸然泣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句,道出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唐代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民族英雄宗泽等人在事业失败时都愤然诵此句,可见这首诗思想内容与艺术技巧所铸成的悲剧美是如何历久不衰了。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CarieVinne 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尝试英雄泪满今适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事。
你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的是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豆豆staR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意思 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是谁
诸葛亮孔明可桃可挑2023-07-03 10:57:112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生肖
本诗是杜甫写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魏国,因为征讨未成功,就死于汉中五丈原.‘长"是通假字通‘常"。这两句的意思是: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还有就是诗人借古人来说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呀?大鱼炖火锅2023-07-03 10:57:11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含义是……
该名句出自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蜀相》。杜甫最欣赏就是诸葛亮,为他写出了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诸葛亮在五丈原的逝去时心情跃然在纸上。诸葛亮胸中有经天纬地之才。一直不能一展心中的抱负六出祈山,未建尺寸之功。而生命又同时走到了尽头,在秋风萧瑟的五丈原,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世。《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kikcik2023-07-03 10:57:10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语出()
唐·杜甫《蜀相》大鱼炖火锅2023-07-03 10:57:10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什么情感
杜甫的《蜀相》原诗如下: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如下: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首诗主旨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杜甫为诸葛亮鸣不平,尤其是诸葛出师未捷,这也暗示当时杜甫迫切的希望有诸葛孔明这样的将相良才镇压安史之乱,还百姓以和平安宁的愿望;后者是为自己感到羞愧,说自己和诸葛根本没法相提并论!至于艺术手法,前一首诗歌,是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设问的修辞是情感表达更加真切,后者则是采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壮志难抒的情感,让人印象深刻!黑桃花2023-07-03 10:57:10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含义
1、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阿啵呲嘚2023-07-03 10:57:101
(1)杜甫在追思诸葛亮一生时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出师未捷"所指的?
(1)七出祁山。 (2)竹九万里风9 2023-07-03 10:57:10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意思
出自杜甫的<蜀相>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814616.html?si=4拌三丝2023-07-03 10:57:094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__感叹__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去
杜甫,诸葛亮真颛2023-07-03 10:57:092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解释
网上找到的:杜甫悼念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六出岐山,未能成功,最后死于五丈原,后人想起此事,感叹诸葛亮,不由得潸然泣下。我的理解:诸葛亮六出岐山,不但没有成功,反而牺牲了;后人想起此事,不得由为他这样的英雄流泪。还有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85956.html?fr=qrl3九万里风9 2023-07-03 10:57:093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
意思是说诸葛亮丞相在的时候,没有觉得他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但是自从诸葛亮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能比得上他的了。这句话出自梁殷芸《殷芸小说》。卷六 吴蜀人118.桓宣武征蜀,犹见诸葛亮时小吏,年百余岁。桓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意颇欲自矜。答曰:“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正不见其比。”译文:恒温在出征蜀国时,看到诸葛亮当政时的小官吏,已经100多岁了,恒温问他:你觉得现在有谁比得上诸葛丞相吗?小官吏说诸葛亮丞相在的时候,没有觉得他跟别人有什么不同,但是自从诸葛亮死了以后,再也见不到能比得上他的了。诸葛亮简介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殷芸小说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诸葛亮善士六合2023-07-03 10:57:0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哪里?
出自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3-07-03 10:57:08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盛唐杜甫《蜀相》全文翻译赏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蜀相》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形容鸟的叫声好听,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著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 ……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镕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人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好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 「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此诗看似抒发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再也不做站长了2023-07-03 10:57:0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思
1、意思是: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豆豆staR2023-07-03 10:57:0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是什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释义: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作者: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hi投2023-07-03 10:57:0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看到诸葛亮的生平介绍时很是敬仰,被诸葛亮一生的励志精神所打动,顿时文思泉涌感慨万千,仰望长空即兴作诗,写下了这首自己一生之中最为悲壮的千古绝唱。长使英雄泪满襟全诗《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最为经典的便是结尾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整首诗表达了对诸葛亮的钦佩之情。被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忠心耿耿所打动,以及对他没能一统天下而身先死所感到惋惜。每每想到这里,常常使古今的英雄豪杰感慨的湿泪了衣襟。诸葛亮虽然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依旧是能够辅佐两代君王,施展毕生才华,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为天下第一忠臣良相。而自己呢,空有一腔热血,为诸葛亮所不及!拌三丝2023-07-03 10:57:081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全诗是什么?题目是什么?
同上mlhxueli 2023-07-03 10:57:071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原文是什么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gitcloud2023-07-03 10:57:072
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于哪首?
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自:1、原文蜀相唐代: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翻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3、赏析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CarieVinne 2023-07-03 10:57:071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什么意思
猪葛亮再聪明也被生老病死给打翻豆豆staR2023-07-03 10:57:076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意思
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Ntou1232023-07-03 10:57:071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原文_翻译及赏析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代·杜甫《蜀相》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诗三百首 , 咏史怀古 , 忧国忧民 , 赞颂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鉴赏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平。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诗人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平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生平,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 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gitcloud2023-07-03 10:57:061
小学生的关于国庆节的广播稿,600字左右,最好里面加点英雄小故事。
你不给我,稿费! 悬赏分0,你让谁帮你提供啊!稿费怎么算 战地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余辉2023-07-03 10:55:367
DOTA中所有英雄名字的英文简称?
剑圣是jugg,dk应该是死骑不是龙骑苏萦2023-07-02 09:40:532
《英雄杀》各个人物的技能口诀和死的口诀是什么?
看看这个是不是你想要的。 1.秦始皇集权: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休想全身而退!古代:合众连横,天下归一。现代:哼,小样儿。阵亡:.寡人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咳…咳…古代:寡人的天下,要亡了吗?现代:不!这不可能!2.铁木真骑射:无语音 强掠:全军冲击!闪过了古代:拿来!现代:出阵!阵亡:何人继承大业啊只识弯弓射大雕古代:壮志未酬啊。现代:不靠谱啊。3.刘邦驭人:知人善用,此乃王道。知进退,明得失古代:帝王之道,审时度势,物尽其用。现代:学管理的哦。阵亡:项庄,你…这是鸿门宴啊!古代:大风起兮云飞扬,只叹今昔要离场。现代:不想死啊,有木有?4.赵匡胤释权:你牌太多了。一物换一物。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现代:全人类都无法阻止我!阵亡:杯酒难以释兵权呀!古代:兄弟残杀呀!酒里,有毒!现代:辜负了全人类啊!5.勾践隐忍:我忍。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古代:小不忍则乱大谋。现代:千年等一回呐!图强:知耻而后勇何为仁,视为忍阵亡:忍不住了古代:大业未成啊!复国无望。现代:没忍住啊。6.朱元璋强运:岂能无牌!哈哈,柳暗花明啊!古代:大运昌隆,无道不公。现代:哈哈,我的特权。阵亡:来亦何哀,去亦何苦,朕乃万岁!古代:万事休矣。现代:嗯?朕你也敢杀!7.项羽霸王:挡我者死!杀~~~古代:看我横扫千军!现代:舍我其谁?阵亡:虞兮虞兮奈若何,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古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现代:四面楚歌啊。8.李世民控局:哼哼,一切尽在掌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古代:天下大事,尽为掌握。现代:运筹帷幕,决胜千里。阵亡: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贞观之治结束了吗古代:局势不妙啊。现代:啊?时代变了吗?9.武则天女权:无语音迁都:换个位置,换种运气。武媚娘在此,谁敢不服?阵亡:唉…何人懂我?古代:始终不是我的天下。现在:谁知女人心。10.慕容蝶魂:化仙入蝶魂以光之魂,抚平你的创伤古代:蝶舞影动。一缕香魂不断绝,化作蝴蝶飞舞。阵亡:世事如棋,我们都只是棋子。恰似风中残蝶古代:羽化成仙。蝶去人殇魂。11.曹操奸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再来呀…古代:兵不厌诈!现代:我说了算。阵亡:世人皆看错我曹操!谁能懂我?古代:谁来煮酒?现代:头,又痛起来了。12.陈胜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勿相忘古代:都是我的!现代:你懂的。阵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古代:虽有鸿鹄之志…………鸿鹄未至啊。现代:十八年后还是好汉。13.李自成鲁莽:来啊,单挑啊/怕了吧古代:李闯在此!现代:找抽啊?勇闯:怕了吧?自不量力!古代:挡得了我?现代:人挡杀人,鬼挡杀鬼。死亡:红颜祸水啊/大势已去啊古代:英雄难过美人关。现代:仰望苍穹,谁是英雄?14.吕雉鸠杀:汝今势孤,命必绝矣。非尽族是,天下不安。即刻斩首!古代:给你个痛快!现代:爱是解药,恨是毒药。蓄谋:谋定而动以静制动古代:厚积而薄发。现代:容我三思。死亡:天不助我吕氏,哀家不甘呐。毒酒自酿,害人害己古代:机关算尽太聪明。现代:比我还狠?15.康熙削藩 : 无语音明察 :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是圣子通。遇事,当如此处之。古代:勤政,实为君之大本。现代:弹指间,肩并肩。阵亡 : 三藩作乱吗?海疆不定,必为大患。古代:权臣不除,朝纲必乱啊!现代:啊,又被坑了!16.刘彻威强:乱臣贼子,不可窥测神器!古代:盖有非常之功,须非常之人。现代:走开,我先来。睿得:犯我者,虽远必诛!古代: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现代:(唱起来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阵亡:天不佑我大汉!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古代:大汉,怎能毁于我手?现代:打小报告去!17.李煜超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古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现代:淡定,是一种境界。后主:再来!没这么简单。天命所归呀。古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现代:高富帅,拯救世界。阵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古代:三十年来,梦一场。现代:这是赤裸裸的妒忌啊!臣共19人1.商鞅法家:留下罪证!我也不亏。古代:事,皆断于法。现代:还敢?变法:变变变!让我好好考虑一下。古代:穷则变,变则通。现代:看我七十二变。阵亡:就这样吧。作法自毙啊!古代:什么?车裂!现代: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结局。2.虞姬舍身:想要牌么?那好吧。现代:舍我之身~古代: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诀别:无语音古代:世间一死宁无惧?君为家山我为君。现代:哎哟。阵亡:大王,何以四面楚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古代:早知因爱生忧怖,无奈人间梦未稀。现代:我肿么了?3.刘伯温占卜:斗转星移,万物乾坤。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古代:谁言天命不可知?现代:让我算一算。归隐: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阵亡:残念~知天命,尽人事。古代:这就是天命?现代:躺着也会中枪。4.岳飞武穆:精忠报国!进可攻,退可守!古代: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现代:可攻可守。(可攻可受- -)阵亡:儿愧对母亲。报国无门啊。古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现代:挂了。5.孙武看破:兵者,诡道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代:以近待远,以逸待劳。现代:真相只有一个。兵圣:无语音阵亡:兵贵胜,不贵久啊!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啊。英雄气短呐!古代: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现代:我究竟是怎么死的?6.廉颇负荆:原谅我吧。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现代:老夫无惧!古代:啊,值了!阵亡 :真的老了么?吾已老矣。古代:不中用了吗?现代:唉,撑死我了。7.韩信兵仙:多多益善。何人能及?古代:此乃天助!现代:奇迹的时刻。攻心:哼,你猜一猜~哼哼,猜吧。古代:你觉得呢?现代:反正我是信了。阵亡:堪比胯下之辱。我~ 不甘心古代:可恨当年未称王。现代:再也没有奇迹的出现了。8.褒姒烽火:哼~呵呵~古代: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现代:火了!治愈: 啊,受伤了吗。你好我也好。古代:是时候补一下了。现代:小心一点嘛。阵亡: 幽王~怎么这样啊。古代:烽火不是我的错!现代:火不是我放的呀。9.花木兰迷离 : 嗯~你看我是男是女。古代:可恶!现代:没了,呵呵。易装 : 变身!只能这样了。古代:安能辨我是雄雌!现代:其实我是演员。阵亡 : 难道我被看穿了吗?被发现了!古代:只叹木兰终是女儿身。现代:父亲大人,女儿愧对你了。10.关羽单骑:无语音 补刀 : 匹夫受死!容我来补一刀。古代:嗯,尔敢再吃我一刀。现代:敢不敢嚣张?阵亡: 大哥三弟,我先走一步。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古代:吾悔昔日不用公言呐!现代:你们都是披着羊皮的狼啊!11.杨延昭天狼: 嚯!古代:拥旌一怒千军骇,瞋目三关万马嘶!现代:哈!(小颤音)阵亡 : 我宁死不屈!尽力了。古代:可叹杨门忠烈啊。现代:姓杨的得罪谁了?12.澹台名傲剑:因何而生,因何而战!哼!古代:一剑在手,天下我有。现代:剑走偏风,万剑归宗。阵亡: 我将步入永夜之黑暗。死亡不过如此。古代:妖孽四起一斩除,傲剑长吟难逆天。现代:剑在人在,剑亡人亡。13.秦琼反击 : 小儿,竟敢伤我。还你的。古代:休敢动我!现代:没那么容易。门神 : 放马过来吧。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古代:有我扛着。现代:都冲我来!阵亡 : 唔该休矣。该休息一下了。古代:扛不住了。现代:你…你…你…你…14.赵飞燕玉步: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掌中舞罢萧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古代:回屡鞠香散,飘山串想船。现代:不要红的!轻影 : 哼。体轻能为掌上舞。古代:犹似霓裳羽衣舞。现代:全是黑的!阵亡 : 爱美也是种罪过。奴家不是祸水。古代: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现代:奴家宁死勿胖!15.程咬金三板斧 : 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古代:吾乃混世魔王。现代:认真点,打劫呢。阵亡:哈哈哈哈哈,呃!古代:爷不干了!现代:竖着进来,横着出去。16.诸葛亮妙计: 亮,有一计。志,当存高远。静,以修身。古代:瑶琴三尺胜雄狮! 古代动态:淡薄以明志 / 宁静以致远现代:略懂,略懂。现代动态:胸藏千百计,腹中有乾坤洞察:无语音古代:琴声阵亡: 臣愧对主公托孤之重。出师未捷身先死啊。竭肱骨之力,效忠贞之节。古代:大江东去啊。 古代动态:这里是五丈原吗 / 鞠躬尽瘁,青史留名现代:卧龙一世,难逃一死。 现代动态:悠悠苍天,曷此其极。17.张飞斗神: 与我较量一番!燕人张飞在此!古代:戴矛屈安(音译)首级。现代:来吧~!阵亡 : 小心左右啊。饮酒误事啊。古代:唉,脾气是该收敛了。现代:唉,我还是洗洗睡了。18.杨玉环羞花 : 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古代:霓裳一曲前锋上,虎破中原始下来。现代:人生苦短,必须性感!丰艳 : 不错哟~还不赖嘛。古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现代:天哪,我的衣服又瘦了。阵亡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香消玉散。太没也是种罪过吗?古代: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现代:可不可以不要那么纠结?19.墨子非攻: 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以也,则同忧之。古代: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现代:那些年,我们一起的约定。 兼爱 : 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古代:别同异,明是非。现代:怎么回报我?阵亡 : 老夫为义而亡,足矣。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古代:赴汤蹈火,死不xuan zhu(听不懂)现代:何必呢?何苦呢?民共17人1. 武松醉酒: 打!古代:谁说三碗不过岗。现代:快,拿酒来!阵亡: 一世英名尽毁啊!酒呢?古代:喝酒伤身呐。现代:喝的太多了。2. 宋江疏财 : 乐善好施,能服于人。古代:有舍有得。现代:看好你哟。阵亡 : 算了,招安吧。杯具啊。古代:全被拿走了。现代:梁山泊dǎobì啦~3. 西施魅惑 : 请留步~休息一下吧~古代: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现代:官人~沉鱼 : 靠你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代:水袖击破双鲤跃,罗裙扫碎暗香疏。现代:不要迷恋姐。阵亡 : 东施,你机会来咯。妾身卖豆腐去了。古代: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现代:人情债,命来偿。4. 扁鹊疗伤 :养精蓄锐。恢复一下。古代:此乃医道!现代:要买医保哦。回春 : 补个~妙手回春。阵亡 :奶妈去也。无牌难以自医啊。古代:回天乏术啊~现代:坑老爹啊。5. 陈圆圆红颜 : 你们两个谁更厉害?比武招亲吧。古代:谁是真男人?现代:你们比比看嘛~楚楚 : 再给一张嘛。古代:此厢有礼了。现代:还要嘛~阵亡 : 我还是削发为尼吧。三桂!古代:还是要落得乱世骂名么?现代:做女人,难呐。6. 李师师曼舞 :可怜可怜我吧~来帮我一下吧。古代:我会记得你的好。现代:妹子我伤不起啊。红妆 : 啊?这样也可以啊。哈哈~古代:就这样嘛。现代:又有红的啦。阵亡 : 自古红颜多薄命啊。何必呢?古代:美人迟暮啊。古代;倾城已去,红颜易老。7. 任桓之侠胆 : 天下于我,不过是囊中之物。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古代:说英雄,谁是英雄。阵亡 : 玉京星阙杳然迹,无人唱彻大风歌。我,不信命!8. 荆轲刺客 : 古代:没想到吧!现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绝杀 : 同归于尽吧!我跟你拼了!古代:图穷匕见!现代:刀刀见血!阵亡 : 风萧萧兮易水寒。时不与我!古代: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现代:这个杀手不太冷嗯。9.时迁神偷 : 嘿嘿,看看是啥~ 嘻嘻~ 嘿嘿,借用一下。手到擒来,嘿嘿飞贼 : 呼呼~(风声)轰轰(雷声)轻敏 : 无语音阵亡:上得山多终遇虎啊。盗亦有道。 总有失手的时候啊。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9. 鲁智深 底力:爆发吧!哇呀呀呀呀呀呀。快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狂禅 : 无语音阵亡 : 贫僧去也。洒家去也。 洒家心已成灰啊!老子还俗了。10. 李逵复仇:小儿,伤我作甚?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竟敢伤我?作死啊?阵亡:做鬼也不服啊。不依! 混不下去了。 要杀要剐,随你! 12.潘安悼亡: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古代:相看何须尽解语,爱花最是惜花人。现代:这是一个奇迹。 姿容:美女,给力哟。助你一臂之力。古代: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现代:美女,来一个~阵亡:命也可奈何,长期自可比。抚襟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古代:白首所同归啊。现代: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了。13.鲁班鬼斧:你装备太多了。先拆再说。古代:会有更好的。现代:买一送一。神工 : 小菜一碟。易如反掌。古代:巧手可夺天工。现代:复制粘贴。阵亡:江郎才尽了吗?搞木匠的你们伤不起啊!古代:罢了,罢了。现代:木匠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啊。14.小乔国色 : 无语音 天香:需要帮忙么?唯妾懂你。古代:不要这样嘛。现代:不许动!阵亡:乍逝周郎,红颜黯香。小女子伤痛欲绝啊。古代:公瑾~现代:都怪周郎死得早。林冲豹头:吃我一枪!小儿,往哪跑?古代:我乃豹子头林冲是也。现代:你会死得很有节奏感!阵亡 : 官逼民反啊。奸臣当道!无遇明主,逼上梁山。古代:实不该一忍再忍啊!现代:菊花残,满地伤!16.貂蝉离间:将军,要替奴家做主。谁更勇猛呢?古代:一出连环计,千秋美传说。现代:哼,男人嘛。闭月:补充一下吧。哼,不怕你~古代:高贵典雅应为貂,歌声婉约当属蝉。现代:膜拜吧~阵亡:自古红颜多薄命,香消玉殒谁人怜?奉先,妾身随你而去。古代:随那清风去,化作一片云。现代:自古男人多受罪,自古女人多流泪17.李白妙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人生贵相如,何必金与钱?古代:长风破浪会有时。现代:落笔一样泣鬼神。谪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古代:将进酒,杯莫停!现代:站起来!阵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古代:人生得意须尽欢。现代:头可断,发型不能乱!gitcloud2023-07-02 09:06:031
关于英雄杀的作文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真颛2023-07-02 09:06:035
谁有英雄杀中的诸葛亮和潘安还有赵飞燕的台词语音啊?
诸葛亮: 妙计:亮,有一计/志,当存高远/ 静,以修身 洞察:无 死亡:臣愧对主公托孤之重/ 出师未捷身先死啊/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赵飞燕: 轻影:体轻能为掌上舞/哼~ 玉步:掌中舞罢萧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唯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挂掉:奴家不是祸水/爱美,也是种罪过... 潘安: 悼亡: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姿容:美女,给力呦 /助你一臂之力 死亡: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gitcloud2023-07-02 09:06:031
英雄杀武将台词
了下去发出噗噗声。当场就有数十上百人被击穿发出惨叫。meira2023-07-02 09:06:031
英雄杀人物台词
自己总结的,给点辛苦分吧秦始皇:集权:天下的一切都是朕的! 休想全身而退! 成吉思汗:强掠:全军冲击! 闪过了。 刘邦:驭人:知进退,明得失。 知人善用,此乃王道! 赵匡胤:释权:一物换一物! 你牌太多了。 勾践:隐忍:我忍!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项羽:霸王:杀~~~!!! 挡我者死! 李世民:控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一切尽在掌握! 武则天:迁都:换个位置,换种心情。 慕容:蝶魂:化光入蝶魂。 以光之魂,抚平你的创伤。 曹操:奸雄:再来啊!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陈胜:苟富贵,勿相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商鞅:变法:变!变!变! 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法家:留下罪证! 我也不亏! 刘伯温:占卜:斗转星移,日月乾坤!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亦缺。 归隐:大梦谁先绝,平生我自知。 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 岳飞:武穆:精忠报国! 进可攻,退可守! 韩信:兵仙:多多益善! 攻心:你猜一猜! 褒姒:烽火:哼~(笑) 治愈:你好我也好! 花木兰:迷离:猜猜我是谁! 嗯~~! 关羽:补刀:匹夫受死!!! 容我来补一刀! 杨延昭:天狼: 呵!再杀 詹台明:傲剑:因何而生!因何而战! 哼 ! 秦琼:门神:放马过来吧! 赵飞燕:轻影:体轻能为掌上舞 哼~! 玉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武松:醉酒:打~~! 宋江:乐善好施,能服于人! 西施:魅惑:请留步! 沉鱼:靠你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扁鹊:疗伤:养精蓄锐。 休息一下。 陈圆圆:红颜:你们俩谁更厉害? 比武招亲吧! 楚楚:小女子有礼了。 再给一张嘛~~ 李师师:曼舞:原来这样也可以啊! 来帮我一下吧 任桓之:侠胆: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 时迁:飞贼:呼~~~~~(风声) 神偷:看看是啥! 嘻嘻~~~ 鲁智深:底力:爆发吧~~~ 呀呀呀呀呀~~~~ 李逵:复仇:小儿,伤我作甚!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西柚不是西游2023-07-02 09:06: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