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问

再的笔顺和组词?

再的笔顺是横,竖,横折钩,竖,横,横。组词是:再醮、再刖、再育、再虞、再宥、再易。

出处《尚书多方》至于再,至于三。《荡寇志》九回,那厮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我之所以生气,是因为你再次地犯同样的错误。再字在中间的词语,可再入,一再行、徐再思、情景再现、以历再战、乾坤再造、思量再三、犹豫再三。再字在结尾的词语,不再、一再、壹再、复再、一言不再、时光不再、让三让再、青春不再、大福不再。

释义:

1、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用“又”,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用“再”:这部书前几天我又读了一遍,以后有时间我还要~读一遍。

2、表示更加:高点儿,~高点儿。~多一点儿就好了。

3、表示如果继续下去就会怎样:学习~不努力,就得留级了。离开车只剩半个钟头了,~不走可赶不上了。

4、表示即使继续下去也不会怎样:你~解释,他也不会同意的。

5、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咱们看完了这个节目~走。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6、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院子里种着迎春、牡丹、海棠、石榴,~就是玫瑰和月季。

7、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4:111

再生产的成语再生产的成语是什么

再生产的成语有:荡产倾家,枯木再生,再接再历。

再生产的成语有:再生父母,枯木再生,再接再历。2:结构是、再(独体结构)生(独体结构)产(独体结构)。3:注音是、ㄗㄞ_ㄕㄥㄔㄢˇ。4:词性是、动词。5:拼音是、zàishēngchǎn。

再生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再生产zàishēngchǎn。(1)以简单重复原规模或扩大规模两种方式增加生产的过程。

二、引证解释

⒈经济学术语。指生产过程不断重复和经常更新。可分为不改变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原有规模的扩大再生产两种。不断反覆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从企业说,以货币形态为起点,转化为生产形态、商品形态,再以货币形态结束。如此周而复始,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节,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前者为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后者是生产总量比原来增加。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三、网络解释

再生产再生产就是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从企业说,以货币形态为起点,转化为生产形态、商品形态,再以货币形态结束。如此周而复始,以维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节,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前者为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后者是生产总量比原来增加。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再生产首先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在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中不断再生产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关于再生产的词语

荡产倾家再生之德恩同再生倾家竭产再生父母枯木再生恩若再生不治生产分家析产

关于再生产的造句

1、本文认为,迪斯尼动画对经典童话的再生产方式属于仿作,而梦工厂则使用了戏仿手法进行文化再生产。

2、对保护公民的生活安全,提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再生产过程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

4、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走内涵式人力资本扩大再生产的道路,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力支撑。

5、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不仅要看到眼前的效益,更要学会透过今天某些地方品种的“劣性”,看到明天再生产的潜力。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再生产的详细信息

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4:111

初三上学期的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1 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

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

3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

4 电荷平衡,对离子方程式 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SO,(1)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

(2)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

5 还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

NerveM 2024-04-05 16:44:101

初中化学问题: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怎样判断物质反应不反应?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三、观察法

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1 有机物反应,先看H右下角的数字,而无机物先看O的数字,一般是奇数的配2,假如不够可以翻倍

2 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先看H、C,再看O,它的生成物一般为水和二氧化碳

3 配平的系数如果有公约数要约分为最简数

4 电荷平衡,对离子方程式 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SO,(1)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

(2)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

5 还有一些不用配平,注意先计算再看是否需要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在这里记住:“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具体用法是: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

拌三丝2024-04-05 16:44:101

再什么 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再:

东山再起、恩同再造、枯木再生、缺月再圆、时不再来、再接再厉、再不其然、再三再四、再三思量、再生父母、再做道理、再造之恩、一误再误、时无再来、断弦再续、白骨再肉

无尘剑 2024-04-05 16:44:101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2”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三角形“△”代替)

编辑本段(二)奇偶配平法(原理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条件高温)   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3Fe==Fe3O4 + 4H2

编辑本段(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g)==Fe3O4+4H2↑

编辑本段(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4NH3+5O2===4NO+6H2O

编辑本段(五)利用配平诗集配平

  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

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

  三种价态先标记,   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   悠然观察便配齐。   说明:   1.歧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歧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   KCIO3 →KCIO4+KCI   S+KOH →K2S+K2SO3+H2O   2.这首诗介绍的是歧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   解释:   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歧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如:   S0+KOH →K2S-2+K2S+4O3+H2O   2.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即为第三者的系数。   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S和K2S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前的系数为2。   在S和K2SO3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前的系数为4。   在K2S和K2SO3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S前的系数为6。   又因为2、4、6有公约数2,所以约简为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   3S+KOH →2K2S+K2SO3+H2O   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观察可知:右边为6个K,所以KOH前应加6,加6后左边为6个H,所以H2O前应加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S+6KOH = 2K2S+K2SO3+3H2O   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

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谁弱选谁切记清,   添加系数电荷等。   反应式中常加水,   质量守恒即配平。   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如:AI2(SO4)3和Na2CO3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   解释:   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AI3+是弱碱AI(OH)3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CO32-是弱酸H2CO3对应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   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   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n·H2O。   举例:写出AI2(SO4)3和Na2CO3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   AI2(SO4)3+Na2CO3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AI3+和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AI3+带3个正电荷,而在AI2(SO4)3中有2个AI3+,所以有6个正电荷;CO32-带2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CO32-前加系数3,于是得到:   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6个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

  出现最多寻奇数,   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   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解释:   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4,4若不行再用6,……   例一:请配平反应式:   Cu+HNO3(浓)——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该反应式中,Cu在反应前后出现了2次,H出现了2次,N出现了3次,O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H2O中的个数为1,是奇数,故应在H2O的前面加系数2,使奇数变为偶数:   Cu+HNO3(浓)—— Cu(NO3)2+NO2↑+2H2O   在H2O的前面加上2后,右边有4个H,所以应在HNO3前面加上4,左边加4后有4个N,而右边有3个N,所以应在NO2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例二:请配平反应式:   C2H6 +O2 ——CO2 +H2O   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H2O前加系数2,观ertetwrte察后不平,然后换4,但还是不行,再换6。观察配平如下:   2C2H6+7O2 === 4CO2+6H2O

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   FeS2+O2 ——SO2+Fe2O3   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   Fe+2S2-1+O20 ——S+4O2-2+Fe2+3O3-2   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1,S-1→S+4化合价升高数为5,又因为FeS2中有2个S,所以S的升价总数为5×2=10,故升价元素(Fe和S)的价变总数为1+10=11;O0→O-2化合价降低数为2,因O2含2个O,所以降价元素O的价变总数为2×2=4。于是得到下式:   11 4   FeS2 + O2 ——SO2 + Fe2O3   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6和9,则约简为2和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11和4是互质数,故可以直接交叉,于是得到下式:   11 4   4FeS2 + 11O2 ===SO2 + Fe2O3   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   4FeS2+11O2 === 8SO2+2Fe2O3   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Mg+HNO3 ——Mg(NO3)2+NH4NO3+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Mg的价变总数为2,N的价变总数为8,约简后为1和4,故Mg前系数是4已是无疑的,而HNO3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9分子的HNO3没有参加反应,故HNO3前的系数不是1,而是1+9=10。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   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   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NH4NO3 ——N2+O2+H2O   根据诗意分析如下:   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化合价降低数-3,是N0→N+5化合价升高数是5,故N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2,O0→O-2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4,化简交叉后。观察配平得:   2NH4NO3 === 2N2+O2+4H2O(反应条件点燃)   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2)变为偶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FeS+KMnO4+H2SO4 ——K2SO4+MnSO4+Fe2(SO4)3+H2O+S↓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Fe和S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3(奇数),Mn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所以交叉系数是3和5,但Fe2(SO4)3中有2个Fe(偶数),K2SO4中有2个K(偶数),故应将3和5分别乘以2,变为偶数6和10,即6和10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由此得出:   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   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 C·Cu(NO3)2+D·NO2↑+E·H2O……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A = C   E=2B   B = 2C + D   3B = 6C + 2D + E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   A = C   1 = 2E   1 = 2C + D   3 = 6C + 2D + E   解之得:A=1/4,C=1/4,D=1/2,E=1/2   将A、B、C、D、E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   1/4Cu+HNO3(浓)—— 1/4Cu(NO3)2+1/2NO2↑+1/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4得: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穷有万能。

编辑本段(六)电子得失法

  电子得失法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下面是配平的具体方法:   1.从反应式里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并标明被氧化元素或还原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情况,以便确定它们的电子得失数。   2。使得失电子数相等,由此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物质化学式的系数。   3.由已得的系数,判定其它物质的系数,由此得配平的反应式。

gitcloud2024-04-05 16:44:085

中考的时候一个化学方程式忘了配平 扣几分。

一分

按照空格的分值扣分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4:08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

1、最小公倍数法

适用条件:所配原子在方程式左右各只出现一次,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数配偶法

适用条件: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3、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4、分数配平法

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去分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5、代数法(又叫待定系数法)

适用条件:反应物或生成物种类较多,配平不知从何下手的比较复杂的反应。

6、观察法配平

适用条件: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九万里风9 2024-04-05 16:44:081

怎样配平化学方程式?初中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各个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式的前面配上合适的系数,使反应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等于生成物中对应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下面介绍一下“配分数系数去分母”法:

水元素sl2024-04-05 16:44:08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一定要简单明了

这个是不能“套公式”的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要分步完成,特别是对多反应物、多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首先,先找出那些不参与氧化还原的物质或元素,比如烯酸(一般情况只起酸化作用的),

然后,找出那些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在旁边标注出他的化合价升高、降低了多少,然后根究化合价升降相等配平,如果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分别只有一种,那就用.最小公倍数法(见楼上),如果有多个氧化物或者还原物,这时候最小公倍数法就可能不管用了

分两种情况

1.一种物质里面的两种元素都参与反应。这又可以细分为a.两种都升高或着两种都降低,这样就求他们总共升高或降低的化学价,然后使用最小公倍数法b.一种升高另一种降低,也是求最后的总和,看他是整体表现出升高还是降低,然后用最小公倍数法。

2.两种元素不是同一物质里面的。这种是最麻烦的,那就用“待定系数法”,分别设为A、B、C,根据的是电子守恒、元素守恒配平,解出ABC的值。

这个一定要多加练习,刚开始不会,没用信心也没有兴趣这很正常,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对这个越来越感兴趣。说到经验的积累,你应该在学会一种好的配平方法后反复琢磨他的妙处。还有就是,对于常考的化学方程式要熟记于心,做到“信手拈来”相信不久之后你的化学会大有长进。

西柚不是西游2024-04-05 16:44:084

初中阶段20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已配平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 加热 2CuO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O2 点燃 SO2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CO2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 点燃 2CO2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MnO2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CuO 加热 Cu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CuO 加热 Cu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O2 点燃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 点燃 CO2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点燃 2CO2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酸 -------- 盐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H2SO4 = ZnSO4 H2↑45. 铁和稀硫酸Fe H2SO4 = FeSO4 H2↑46. 镁和稀硫酸Mg H2SO4 = MgSO4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2HCl == ZnCl2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2HCl == FeCl2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6HCl == 2AlCl3 3 H2↑

(3)金属单质 盐(溶液) ------- 新金属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CuSO4 ==ZnSO4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Hg(NO3)2 == Cu(NO3)2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金属 -------- 盐 氢气(见上)

(2)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2FeCl3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2HCl ==CuCl2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H2O

(3)酸 碱 -------- 盐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NaOH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Ca(OH)2 == CaCl2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Al(OH)3 == AlCl3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2NaOH == Na2SO4 2H2O

(4)酸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H2O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CO2 == Na2CO3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SO2 == Na2SO3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SO3 == Na2SO4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SO2 == CaSO3 ↓ H2O

(2)碱 酸-------- 盐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盐 --------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CuSO4 == FeSO4 Cu

(2)盐 酸--------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HCl== NaCl H2O CO2↑

(3)盐 碱 -------- 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AgNO3 == AgCl↓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BaCl2 == BaSO4↓ 2NaCl

这是全部的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4:081

请问一下初中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尤其是分解反应和多种反应物生成多种生成物的化合反应)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

(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数最多、最复杂,其中三个SO4 进入Na2SO4,每个Na2SO4含有一个SO4,所以Na2SO4 系数为3;2 个铁原子Fe 需进入2 个Fe(OH)3,所以Fe(OH)3 系数为2,这样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确定NaOH 的系数,2Fe(OH)3 中有6 个OH,3Na2SO4 中有6 个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数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后把“—”改成“=”,标明Fe(OH)3↓。

(2)单数变双数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 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由于2H2O 中氢原子个数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数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② ①

又由于2C2H2 中碳原子个数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数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② ③ ①

最后配单质O2 的系数,由于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10,所以反应物O2的系数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② ④ ③ ①

核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已经相等,把反应条件,等号、状态符号↑填齐,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数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 个,右边2 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 和2 的最小公倍数是6,6 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 之比为2,所以KClO3 系数应为2。又由于6 跟O2 的氧原子个数2 之比为3,所以O2 系数应为3。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4:086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九上化学方程式如下:

1、磷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 化合反应 ) 。

2、硫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S + O2 ═(点燃) SO2 ( 化合反应 )。

3、碳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 C + O2 ═(点燃) CO2 ( 化合反应 ) 。

4、碳不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 2C + O2 ═(点燃) 2CO ( 化合反应 )。

5、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点燃) Fe3O4 ( 化合反应 )。

6、镁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2Mg + O2 ═(点燃) 2MgO ( 化合反应 )。

7、铝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4Al + 3O2 ═(点燃) 2Al2O3 ( 化合反应 )。

8、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 化学方程式 2H2O2 ═(MnO2)2H2O+ O2↑ ( 分解反应 )。

9、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 分解反应 )。

10、把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 分解反应 )。

11、水中通入直流电化学方程式 2H2O ═(通电)2H2↑+ O2↑ ( 分解反应 )。

12、氢气与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氯化氢化学方程式 2H2 + Cl2 ═(点燃) 2HCl ( 化合反应 )。

13、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 2H2 + O2 ═(点燃) 2H2O ( 化合反应 )。

14、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 H2SO4 ═ MgSO4 + H2↑ ( 置换反应 )。

15、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 置换反应 )。

16、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Zn + H2SO4 ═ ZnSO4 + H2↑ ( 置换反应 )。

17、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Fe + H2SO4 ═ FeSO4 + H2↑ ( 置换反应 )。

18、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2HCl ═MgCl2 + H2↑ ( 置换反应 )。

19、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2Al+ 6HCl ═2AlCl3 + 3H2↑ ( 置换反应 )。

20、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 Mg+ 2HCl ═MgCl2 + H2↑ ( 置换反应 )。

21、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 Fe+ 2HCl ═FeCl2 + H2↑ ( 置换反应 )。

22、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 H2 + CuO ═(加热) Cu + H2O ( 置换反应 )。

23、碳与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 2CuO ═(高温) 2Cu + CO2↑ ( 置换反应 )24、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C + CO2 ═(高温) 2CO ( 化合反应 )。

2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复分解反应 )。

26、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 复分解反应 )。

27、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H2CO3 ( 化合反应 )。

28、碳酸不稳定,受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H2CO3═CO2↑ + H2O ( 分解反应 )。

29、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Ca(OH)2]中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 Ca(OH)2 + CO2 ═CaCO3 ↓+ H2O ( )。

30、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CO + O2 ═(点燃) 2CO2 ( 化合反应 )。

31、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CO+ CuO ═(加热) Cu + CO2 。

32、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

33、乙醇(C2H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 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化学方程式

NerveM 2024-04-05 16:44:081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么用分式法配平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2、用奇数配偶数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3、观察法: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4、唯一元素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善士六合2024-04-05 16:44:081

配平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配平是一种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遵循两个原则: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客观事实。

配平方法:

1、配平系数,配平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

2、将单线改为双线,此为化学方程式中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3、如果是溶液中发生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沉淀的,在生成的沉淀化学式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的则在生成的气体右侧用“↑”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气体,则不用加任何符号。

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3→KCl+O2↑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2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

2KClO₃=2KCl+3O₂↑(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₂”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

无尘剑 2024-04-05 16:44:071

初三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我有一绝招,凡是能配平化学方程式都能配平,就是方程组法。只须三步,万能的。

比如:mno2+kbr+h2so4==mnso4+khso4+br2+h2o

溴的智取,够难吧。

1、先在每个反应物前加上字母,作为变量。从a开始,像这样:

amno2+bkbr+ch2so4==dmnso4+ekhso4+fbr2+gh2o

2、根据元素列方程,有几个元素就列几个方程。

比如根据mn,a=d

根据o,左边第一个物质有2个o,所以2a;第二个物质没有o,不管;第三个物质有4个o,所以左边是2a+4c。再看右边,第一个物质4个o,第二个物质4个o,第3个没有o,第4个物质1个o,所以右边是4d+4e+g。于是列出方程:

2a+4c=4d+4e+g

根据k,

b=e

br,

b=2f

h,

2c=e+2g

s,

c=d+e

有7个未知数6个方程,随便设一个为1,比如找个简单的f=1

3、解方程组。别看那么多未知数,别怕,其实不难。带入法加减法很快就能解出来。

f=a=d=1

b=e=g=2

c=3

好了,大功告成,带入方程式看看对不对。

mno2+2kbr+3h2so4==mnso4+2khso4+br2+2h2o。没错

第2步由于1是随便设的,所以可能出现分数情况,比如设b=1了,解方程组得

b=e=g=1

a=d=f=1/2

c=3/2

没关系,找到这些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乘以每个变量就化整了,结果跟刚才一样。

左迁2024-04-05 16:44:072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具体方法

如果是太复杂的可以列方程

就像要配平

FeS2+CuSO4+H2O--Cu2S+FeSO4+H2SO4就可以设有X个FeS2,y个CuSO4,z个H2O,则就有y/2个Cu2S,x个FeSO4,z个H2SO4,根据元素守恒就可以算出X=5,y=14,z=12

还可以用化合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4:071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求简单易懂的方法,不要复制!把一些名词解释一下。

首先由低到高配。比如 用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2FeCl3+3H2O。乍一看盐酸都到6了,以为很难,其实只要分析就行了。一开始没配的方程式是Fe2O3+HCl=FeCl3+H2o。首先找原子少的

(反应物) H和Cl 最少。再看生成物,H有两个,Cl有三个。就找H。在盐酸前加2这时平了,再找cl这时的cl有2个 而生成物有3个,就找最小公倍数6于是hcl前就变成了FeCl3就变成了2.但是h又不平了,再配h,很容易

H2o就配成 3了,这时再看都平了。一定要注意,化学方程式要 遵守质量守恒原理就好了

tt白2024-04-05 16:44:076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技巧 从哪个元素下手 元素顺序?

(1)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FeS2+11O2 =====2Fe2O3+8SO2

  (2)用观察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 

  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H2O+3Fe ========Fe3O4+4H2

  也就是,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

  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可桃可挑2024-04-05 16:44:075

初三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啊?要详细点!谢谢各位了...

1.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2.观察法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g)==Fe3O4+4H2↑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PS 这是我们初中老师教的方法,配完后可以用原子守恒来验证(也可用于配平)。我上初三时就用的这两种。当然其他方法很多,用着顺手就好(其它见链接)。

Chen2024-04-05 16:44:077

初三化学怎么快速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拌三丝2024-04-05 16:44:071

配平化学方程式

HCl+NaOH=H2O+NaCl ,物质的量的比为1;1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分数法。

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最后,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给你个范例,自己看看

配平碳与硝酸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C+HNO3→NO2+CO2+H2O

2,列出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在反应物这边 在生成物这边 变化量

C化合价 0 +4 升高4

N化合价 +5 +4 降低1

3,使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C+4HNO3→4NO2+CO2+H2O

4,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C+4HNO3=4NO2↑+CO2↑+2H2O

LuckySXyd2024-04-05 16:44:0711

初三,配平化学方程式方法,讲解

初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用的最小公倍数进行配平

1、写出反应与生成物 C2H8+O2--CO2+H2O

2、找出左右两边只出现一次,且个数不相等的元素,然后再在其中找出最小公倍数最大的。

本题中两边只出现一次的C H,这两种元素C左2右1,最小公倍数为2,H左8右2,最小公倍数为8

3、在含 所找的最小公倍数最大的元素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 数,使该元素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等于最小公倍数,如本题 H最小公倍最大为8,所以在C2H8前配1(不写),H2O前配4,使两边的H原子个数为8

4、再以此为基础配平其它元素(单质配在最后) C2H8+4O2=2CO2+4H2O

5、最后写上条件,或或气体沉淀符号

瑞瑞爱吃桃2024-04-05 16:44:061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求方式大全

ardim2024-04-05 16:44:061

初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初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如下:

1.选原子:选择式子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较多的原子入手配平。

2.配平方法是:求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值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注:若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时,则需要进行通分去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配平技巧

1.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2.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左迁2024-04-05 16:44:051

初三上学期的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先要背正负价如:正一氢纳钾银.正二。。

2H+O2=2H20

伱学会背之后就知道简单

H是正一(+1)价O是负二(-2)价

当H+02就产生H2O

因为2个氢就是2*(+1)1个氧就是-2所以就会H2O

左右的元素要相等

所以H+O2=H2O是不平等的

因为又O2就是2个氧元素。但H2O只有一个。所以就要在H20*2就等于2H2O

因为又有H2*2就是4个氢元素。。所以左边就要H*4=4H

所以元整的公式就是4H+O2=2H20

bikbok2024-04-05 16:44:052

化学方程式配平 待定系数法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寻找化学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原子,且原子个数相差最多的元素为配平起点。如P+O2-----P2O5中的两种原子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但O原子个数相差3比大于P原子个数相差1,故选择O原子当配平起点。又O原子个数2与5的最小公倍数为10,故在左边O2分子前面加上分数5,而右边P2O5分子前加上分数2,然后调节P前面分数四,即4P+5O2点燃
2P2O5。如Na+Cl2----NaCl
选择Cl原子为配平起点,配平分数为2、1、2即2Na+Cl2
2NaCl。
奇数配偶法:寻找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原子,且原子的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为配平的起点。将奇数的原子用2、4、4、8….等偶数配成偶数,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的个数。如C2H2+O2-----CO2+H2O。选择O原子出现次数最多,但H2O中的O为奇数的,然后用2将H2O配成偶数2H2O,再依次调节其化学式前的系数,即成2C2H2+O2
点燃
4CO2+2H2O。又如Na2O2+H2O——NaOH+O2↑选择H原子为配平起点,且NaOH中的H原子个数为奇数,故选用偶数2配不行,再用4配成4NaOH,然后调节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其各化学式前的系数为2、2、4、1,即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观察法:当反应方程式两边有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时,考虑用观察法。即观察分析反应式左右两边相关物质的组成,从中找出其变化规律来确定各自化学式前的系数;在推导其他原子的个数。如Fe2O3+CO-----Fe+CO2
分析得出由CO---CO2要夺取Fe2O3中的一个O原子,而每个Fe2O3分子中有3个O原子可供3分子CO转化为3分子的CO2,故3就是C原子的个数,因此推导出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为1、3、2、3,即Fe2O3+3CO高温
2Fe+3CO2。
待定系数法:化学反应的左右式子的各物质的分数系数均不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前的系数,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各种元素的原子相等的关系式,先令一个字母的数值进行求解,得出各字母的数值,最后代入原反应式中,即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人类地板流精华2024-04-05 16:44:05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哪些

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中配平化学方程式所用到的方法,大家快跟着我来学习一下吧。

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 3 →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 3 前系数应配2,O 2 前配3,式子变为:2KClO 3 →KCl+3O 2 ↑,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 3 =2KCl+3O 2 ↑。

奇偶配平法

口诀: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

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2)。

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 2 H 2 +O 2 →CO 2 +H 2 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 2 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 2 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 2 H 2 前2,式子变为:2C 2 H 2 +O 2 →CO 2 +2H 2 O,由此可知CO 2 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 2 为5,写明条件即可:2C 2 H 2 +5O 2 =4CO 2 +2H 2 O。

观察法配平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 2 O 3 +CO→Fe+CO 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 2 分子,而Fe 2 O 3 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 2 分子即Fe 2 O 3 +3CO→Fe+3CO 2 ,最后配平方程式Fe 2 O 3 +3CO=2Fe+3CO 2 ,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 2 O 3 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以上是我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水元素sl2024-04-05 16:44:051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希望说的详细 易懂一点 尤其是怎么找系数 最好举个例子

(1)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FeS2+11O2 2Fe2O3+8SO2

  (2)用观察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 

  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H2O+3Fe Fe3O4+4H2

  也就是,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

  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很高兴为你解答有用请采纳

康康map2024-04-05 16:44:05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哪些要点?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用的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其他方法都是这个方法的变形)。
简单来说,就是在等号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总和也都相等。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具体操作,可以简化成:
1、先配平等号两边原子数出现最多的元素的原子数量,
2、在上面基础之上,配平一次出现数量少的元素的原子个数,直到最少的那种元素。
3、注意:等号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总和是:化学计量数(化学式系数)x 这个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就是该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4、在配平后面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时,一定要注意先前配平时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即系数),这是就是已存在的数,不要丢弃不管。
5、不要落下任何一种元素的配平。
初中有几个特殊的配平----奇偶法(一种特殊的最小公倍数法----初中阶段)。
观察法 就是最简单的最小公倍数法。
这里只给你文字说明,就不举例了。
希望你能明白,因为你很聪明。
凡尘2024-04-05 16:44:042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

  初三有很多化学方程式,那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总结考生知道吗?想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二、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四、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六、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七、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拓展资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C2H5OH+O2——CO2+H2O

  选择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

  FeS2+O2——2Fe2O3+SO2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二、相应的练习

  1、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1、 Al + O2—— Al2O3 2、Al + Fe3O4 —— Fe + Al2O3

  3、 Fe + O2—— Fe3O4 4、Al + MnO2 —— Mn + Al2O3

  5、 N2 + H2—— NH3 6、Al + H2SO4 —— Al2(SO4)+ H2

  2、观察法

  (观察顺序: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C、Fe)

  1、 CO + Fe2O3—— Fe + CO2 2、 C+ Fe2O3—— Fe + CO2

  3、 CO + Fe3O4—— Fe + CO2 4、 C+ Fe3O4—— Fe + CO2

  5、 CO + FexOy—— Fe + CO2 6、 C+ FexOy—— Fe + CO2

  7、 H2 + Fe2O3—— Fe + H2O 8、H2+ Fe3O4—— Fe + H2O

  9、 H2 + FeXOY—— Fe + H2O 10、H2+ WO3—— W + H2O

  11、 CO+ O2 —— CO2 12、Fe + H2O—— H2+ Fe3O4

  13、 Al(OH)3+ HCl ——AlCl3 + H2O

  3、奇数配偶法

  (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基数一偶数)

  1、 FeS2+ O2—— Fe2O3+ SO2 2、 C2H2+ O2——CO2+ H2O

  3、 C+ Fe2O3—— Fe + CO2 4、 MnO2+ HCl—— MnCl2+ Cl2+ H2O

  5、 Cl2+ Ca(OH)2—— CaCl2+ Ca(ClO)2+ H2O

  4、归一法

  (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1、 C2H2 + O2 ——CO2 + H2O 2、C6H6 + O2—— CO2 + H2O

  3、 C22H46 + O2 ——CO2 + H2O 4、 NH3 + Cl2—— NH4Cl + N2

  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

  6、CXHY+ O2——CO2+ H2O

  5、题型变化

  1、3Cu+8HNO3==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

  2、R+3O2==2CO2+3H2O 求R的化学式为 。

  3、4K2Cr2O8==4K2CrO4+2R+3O2 求R的化学式为 。

  4、a C3H6+b O2==c CO2+d H2O 找出a、b、c 之间的等量关系。

此后故乡只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守恒或得失电子守恒,Fe降三,两个降六,CO中的C升二,由最小公倍数得给CO前配3,给Fe2O3前配1,再由元素守恒得方程式:Fe2O3+3CO=2Fe+3CO2

CarieVinne 2024-04-05 16:44:041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所有方法及窍门!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领与技巧

(一)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在化学用语系列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前有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知识,这是书写化学式的基础;后有化学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这又是以化学式为基础的,其中如有一个化学式错误,则全式毫无意义,若再以这样的错误化学方程式作依据进行化学计算,则错得更远,真可谓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可见,掌握书写化学式的要领,直接影响着其他化学用语、其他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初中化学中,出现的不同物质的化学式有一百多个。记忆和书写物质的化学式,绝不能靠死记硬背,而应掌握其书写要领,只要常写常练,便能较快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要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一是要熟练记忆元素符号,二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熟练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三是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要符合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四是掌握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方法。总起来说,这就是书写化学式的要领。

化学式的一般写法是:

(1)单质的化学式

除H2、O2、N2、F2、Cl2、Br2和I2七种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外,其余单质(惰性气体、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都是以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书写时一般规律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排好顺序,写好角号。一般将显正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右边。其书写步骤是:定位、标价、交叉约简和检验四步。

例如:写出氧化铝、磷酸、氢氧化铜和硫酸铁的化学式。

①定位:确定元素或原子团的顺序。

AlO、HPO4、CuOH、FeSO4

②标价:正确地在各元素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约简:将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写在对方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下方,能约简的要约为最简约数。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为1时,通常1省去不写。原子团在2个或2个以上时,应加上括号。

④检验: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之和为零时,化学式正确。

Al2O3、H3PO4、Cu(OH)2、Fe2(SO4)3

上述步骤是对初学者而言,写得多了,熟练了,便可得心应手一次写出。要注意的是,化学式表示某物质的组成,因此,只有某种物质是确实存在的,表示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才有意义。不是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都能化合成化合物,所以,我们不能随意写出一种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二)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巧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以书写碳在高温时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归纳步骤如下:

①根据反应的事实(该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在式子的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加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反应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反应”,生成物之间的“+”号表示“……跟……”),并在式子左、右之间划一条短线段。在这一步里,一定要注意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写正确,否则,写出的式子无意义!

C+Fe2O3──Fe+CO2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配系数的方法,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即配平),然后将短线段改为等号(等号表示“生成了……”)。应当注意,配平时只能选择适当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3C+2Fe2O3=4Fe+3CO2

③在等号上、下方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通电、高温、加热(用“△”号表示)、催化剂等,同时,标明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产物的状态。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产物是沉淀的加“↓”号。

3C+2Fe2O34Fe+3CO2↑

概而言之,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要符合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不能凭空臆造。书写程序一般是: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生成气体或沉淀,要用箭号来标明。

要写好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以及书写物质化学式的技能。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和重要步骤。这里,结合初中化学的学习,归纳一下两种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适用于初学者配平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着眼点,在于找出反应式中某一物质化学式中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最大的奇数原子个数,与相应的物质中对应原子的偶数个数的关系;

②求出最小公倍数;

③求出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将相应的物质化学式前面配上相应的系数。

例如,配平Al+Fe3O4──Fe+Al2O3

解:①从反应式看,最大奇数是Al2O3中的氧原子个数3,相应物质Fe3O4中对应氧原子个数是偶数4;

②最小公倍数为:3×4=12

③求相关物质的化学式系数:

④配平:Al+3Fe3O4──Fe+4Al2O3

上式中4Al2O3在满足3×4=12个氧原子的同时,将Al相应增为8个,3Fe3O4中Fe相应增为9个,则整个方程式配平为:

8Al+3Fe3O4=9Fe+4Al2O3

(2)观察-推理法

这是一种以奇偶法为基础,进一步加以推理来完成配平的方法。

观察-推理法应用较广泛,通常根据着眼点不同又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从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着眼。其配平步骤是:

①找出在化学反应式中出现次数最多且原子个数为最大奇数的元素;

②将含该元素最大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配上适当的偶数系数;

③以此为基础,逐步推理,算出其他物质化学式的系数,将方程式配平。

例如,配平FeS2+O2—Fe2O3+SO2

解:①由观察可知,氧元素出现的次数最多,且在Fe2O3中奇数3为最大;

②将Fe2O3配上系数2,则

FeS2+O2—2Fe2O3+SO2

③从2Fe2O3观察可知,其中Fe原子有4个,使两边Fe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FeS2前面配上系数4,则

4FeS2+O2—2Fe2O3+SO2

从4FeS2观察可知,其中S原子有8个,要使两边S原子个数相等,就要在SO2前面配上系数8,则

4FeS2+O2—2Fe2O3+8SO2

从氧元素着眼,再回到氧原子个数的计算上来。右边氧原子数为2×3+ 8×2=22个,因此,在O2前面应配上系数11,化学方程式两边就平衡了,即

4FeS2+11O2=2Fe2O3+8SO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除上述两种以外,还有代数法、化合价升降法及新观察法等等,今后,同学们会逐步学习到。

3.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常见错误简析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元素符号和化学式书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因而也是化学用语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和难度较大的部分。

hi投2024-04-05 16:44:048

怎么用最小公倍数法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啊?

一, FeSO4+ HNO3= x Fe2(SO4)3+ y Fe(NO3)3+ NO+ H2O (x,y一定要选在含元素多的化合物上)

二, (2x+y)FeSO4+ HNO3= x Fe2(SO4)3+ y Fe(NO3)3+ NO+ H2O

此处看到S的总量等式前后对比一下,得出(2x+y)=3x,所以x=y,所以取x=1,y=1

三,3 FeSO4+ () HNO3= 1 Fe2(SO4)3+ 1 Fe(NO3)3+ () NO+ ()H2O

四,3 FeSO4+ (A) HNO3= 1 Fe2(SO4)3+ 1 Fe(NO3)3+ (A-3) NO+ (B)H2O (设HNO3的前面系数为A,则NO的系数为A减去Fe(NO3)3的N的数量)

五,B中由等式前后H的差计算得H2的值为=A/2,B中由等式前后O的差计算得O的值为=3*4+3A-3*4-3*3-(A-3)=2A-6,即A/2=2A-6,计算得A=4

我的方法的另外一种例子:

一,x CO + y Fe2O3 = Fe+CO2

二,x CO + y Fe2O3 = 2y Fe + x CO2 (看C和Fe的数量)

三,看等号前后的O的数量,前后要相等:x + 3y = 0 + 2x

四,解得3y=x,取x=3,y=1

我的方法经常是用在下面这种例子:

一,x KMnO4+ y K2SO3+ KOH=== K2MnO4+ K2SO4+ H2O

二,x KMnO4+ y K2SO3+ KOH=== x K2MnO4+ y K2SO4+ H2O (看Mn和S的数量对等)

三,x KMnO4+ y K2SO3+ (2x+2y-x-2y)KOH=== x K2MnO4+ y K2SO4+ H2O (此步把KOH中的K的数量算出来,是由反应式后的K数减反应式前的)

四,x KMnO4+ y K2SO3+ x KOH=== x K2MnO4+ y K2SO4+ (A) H2O 此步A算两次,H的数量等于反应式前后的差,即A=x/2,O的反应式前后差,即数量=4x+3y+x-4x-4y=x-y,所以A=x/2=x-y,此共识解成x=2y,即可算成x=2,y=1.

注意,我的方法是预先设定系数法,然后根据每个元素计算出其他系数,最终是得出H,O之类的比值或者是等式的前后差,每步都不能错,算出系数的具体值后请核对一下等式前后的元素总量是否守恒,算一算电荷是否守恒。

康康map2024-04-05 16:44:048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具体方法

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

(3)找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化分数为整数,如果不相等,就是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化合价升高失去氧化还原剂”,分清谁的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再配平磷原子:配平Fe2O3+CO――Fe+CO2。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CH4+O2――H2O+CO2。与之对应的是“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氧化剂”: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

(5)化合价法:CH4+O2――2H2O+CO2,称为归一法,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2CH3OH+3O2==4H2O+2CO2: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在这里记住,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先进行配平,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然后配平氧原子,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将奇数变成偶数。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将其它的如水。

(2)观察法,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谁的降低。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P+5O2――2P2O5。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对该原子进行配平,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CH3OH+3/:CH3OH+O2――H2O+CO2:最小公倍数为10,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CH3OH+O2――2H2O+CO2,故称为观察法。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

(4)归一法,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在反应中,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4P+5O2==2P2O5。

(3)奇数变偶数法: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氧化还原方程式来说的: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

(4)配平,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

例如:

(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具体用法是,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例如;2O2===2H2O+CO2。

例如:CH4+2O2==2H2O+CO2。

(5)配合观察法,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1)最小公倍数法。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一般来说,是整倍数地差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初中化学该怎么学呢?我们必须先记住化学其中的知识点和方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有哪些

  1、分数配平法: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万能配平法”,即先将化学方程式中“单质外”元素原子配平,最后再添加适当分数配平“单质”元素原子。

  2、最小公倍数法: 找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计量数。

  3、定“1”法: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计量数为“1”;推求其它化学式计量数。

  4、奇偶配平法: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计量数。

   拓展阅读:如何提高初三化学成绩

  1、上课认真听讲,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课后及时整理、复习课堂笔记。

  2、每天理解背诵常用化学公式以及化学反应原理。

  3、了解相关化学方面的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

  4、认真完成并分析课本上的课后习题,以及上课时老师讲的经典例题。

  5、多做练习题,做完后认真分析试卷,找出薄弱项重点练习,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选择性作答。

  6、准备一个错题本,将每次考试及练习中的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分析错误原因,在之后的学习中避免再次犯错。

   学生成绩跟不上的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不合学生的知识实际,导致学生学习差

  许多教师备课时只注重教材分析,注重完成所谓的课时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学生实际水平,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分化,如在初中化学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经过预习、自学,有一定的化学基础,所以学得很好,而有些学生连最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式都不会写,常见的酸和碱在大脑中没有必备的知识贮备,何谈化学性质的学习,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唱独角戏,一味地灌输知识,导致差生跟不上。

   2.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失去持久的学习兴趣

  教与学是相互制约的,实践证明学生最先开始接触化学时兴趣很浓,学习效果很好,但有些教师容易把自己对知识的思维特点转移到学生身上,忽视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把握不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1)教好每一位学生、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这是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的愿望,但由于一些教师只是一味地顾及完成书本教学任务,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加之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一味追求课内损失课外补,进而加班加点,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累,导致学生失去持久的学习兴趣。

  (2)教学是一门艺术,然而有些教师所谓性格上的温和,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讲课没有激情,导致课堂纪律松散,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教学设计不到位,不能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进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新课程注重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增加了大量学生探究活动内容,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主观方面的原因,实验教学环节松懈,将学生探究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甚至只是讲实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3.评价方式单一,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数教师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化学学习的标准,将评价等同于考试和测验,将考试和测试全部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少数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挫伤了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综上分析,造成部分学生化学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很多,但其核心都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优化教学设计,适当组织教学活动,并采用有效的评价方法。

wpBeta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万能法

先假定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用字母表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各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列方程组。我为大家整理了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配平方法

1.选原子:选择式子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较多的原子入手配平。

2.配平方法是:求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值就是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注:若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时,则需要进行通分去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配平技巧

1.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2.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于1756年最早发现的。拉瓦锡通过大量的定量试验,发现了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也称物质不灭定律。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善士六合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最常用又最实用的配平的方法有哪些(要讲解的)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往往凑效。事实上就是有目的地凑数进行配平,也往往有奇偶法等的因素存在。这种方法对任何种类的方程式都可能用得着。

2、电荷平衡法:这种方法对离子方程式最有用。在离子方程式中,除了难溶物质、气体、水外,其它的都写成离子形式,首先让方程两端的电荷相等,再用观察法去配平水、气体等。这种方法一般不失手。但对氧化还原方程式却太好用。

3、氧化还原法:(1)在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的元素上部标出它的化合价,分清谁的升高,谁的降低。

(2)相同元素之间用线连起,找出并标上升高的电荷数或降低的电荷数。

(3)找最小公倍数,并分别乘在升高或降低的电荷数后。

(4)配平:把各自相乘的最小公倍数写在各自的化学式前(即系数)。并注意这些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化学变化前后是否相等,一般来说,如果不相等,是整倍数地差。

(5)配合观察法,将其它的确良如水、生成的不溶物等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初中阶段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下面我们再介绍一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分数法。

分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是:

(1)首先在单质存在的一边中,选定一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式,假定此化学式的系数为1。

(2)在其他化学式前面分别配上一个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除单质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3)然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可以是分数),把单质元素的原子数目配平。

(4)最后,把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同时扩大适当的倍数,去掉各系数的分母,化学方程式就配平了。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12 13:53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步骤,它是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同时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也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试题,一般其难度都不低,因此,掌握较好的解题方法,快速、准确地进行配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单、通用、快速、准确的配平方法。 一、电子守恒法 1、配平原理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还原剂失去电子、氧化剂得到电子。因为整个过程的本质好比是还原剂把电子给了氧化剂,在这一失一得之间,电子守恒。故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相等,结合二者化合价的改变情况,可以分别把氧化剂、还原剂的计量数计算出来,这样整个氧化还原反应就顺利配平了。 2、方法和步骤 ①标出发生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确定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向。 在配平时,需要确定先写方程式那边物质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左边反应物的计量数,有时先写出方程式右边生成物的计量数。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 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 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既可先配平生成物的计量数,也可先配平反应物的计量数。 ②列出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情况。当升高或降低的元素不止一种时,需要根据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将化合价变化的数值进行叠加。 ③根据电子守恒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的计量数。 ④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物质的计量数。最终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 3、实战演练 +7 -1 0 +2 ⑴ KMnO4+HCl ___________ Cl2↑+MnCl2+KCl+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Cl2和MnCl2,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Cl2和MnCl2的计量数。 +7 +2 降低Mn → Mn 5e × -1 0 升高Cl → Cl2 2e × 5 所以先配平为 KMnO4+HCl 5Cl2↑+2MnCl2+KCl+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2KMnO4+16HCl =5Cl2↑+2MnCl2+2KCl+8H2O -3 +6 0 +4 ⑵ (NH4)2SO4 __________ NH3+N2↑+SO2↑+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N2和SO2 ,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的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N2和SO2的计量数。 +6   +4 降低S → S 2e × 3 -3 0 升高N N2 6e × 1 所以方程式先配平为 (NH4)2SO4 ___________ NH3+1N2+3SO2+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3(NH4)2SO4 =4NH3+N2↑+3SO2↑+6H2O +1-2 +5 +2 +6 +2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2 19:11 ⑶ Cu2S+HNO3   Cu(NO3)2+H2SO4+NO↑+H2O 标出化合价,因该反应是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故确定先配平生成物Cu(NO3)2 、H2SO4和NO ,同时列出化合价升降的情况,配平化合价变化的物质Cu(NO3)2 、H2SO4和NO的计量数。(因为Cu和S的化合价均升高,且它们来自于反应物Cu2S ,Cu和S的原子个数比为2:1,按此比例叠加化合价变化数目) +5  +2 降低N  N 3e × 10 -2 +6 升高S S +1 +2 10e × 3 2Cu 2Cu 所以方程式先配平为Cu2S+HNO3  6Cu(NO3)2+3H2SO4+10NO↑+H2O 再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剩余的物质,并根据质量守恒检查配平无误。最终配平结果为 3Cu2S+22HNO3 =6Cu(NO3)2+3H2SO4+10NO↑+8H2O 检举

陶小凡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请观察法和原子分离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例如: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这个经常用在有机物燃烧的配平里面】

  3、观察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个是经常用的,一般的都可以搞定出来】

  找到这个反应里面参与了电子转移的所有元素,得电子的写一边,失电子的写一边。得到的得失电子总数后,再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对应那几种元素,分别乘上相应的数字等于那个最小公倍数,再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北境漫步2024-04-05 16:44:041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技巧

如下是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与一些技巧:

一、零价法

二、歧化反应的配平

所谓其化反应,就是在化学反应当中,同一种物质既作为氧化剂,也作为还原剂。此时我们只需要分氧化剂进行配平,再按也还原剂进行配平之后,将两次所得的系数相加,可以得到该物质的系数。然后再将其他物质的系数配平,达到原子种类和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可。

三、逆向配平法

逆向配平法主要是从生成物开始配平。其适用的情况主要是生成物当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较多。所以在进行配平时一定要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合的配平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逆向法使用的情况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具体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当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原子个数守恒法

这种方法和数学里的解方程有异曲同工之妙,以不同的未知数来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系数,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其数量相等的原则,然后列出数学的方程组,通过方程组的方式令其中一个未知数为一,而求出其他未知数的数值,就可以知道原化学方程式当中各化学式的系数。

五、离子电子法

离子电子法主要针对的是氧化还原的离子方程式,在初中阶段作为提升的内容来讲是比较方便的,其主要的大范围应用主要在高中化学部分,但初中部分这部分内容如果同学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是起到了比较积极的作用。

其主要是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式电子的总数相等来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对大部分同学来说,其难度较大,想要提升能力的同学可以进行自我突破,建议选择性学习。

六、分步配平法

分布配平法主要的应用范围为分解反应,但其具体的叙述主要是以酸性为介质的溶液进行反应时,因为酸的化学性质决定了生成水分子,所以其氧原子的个数可以以此来确定。在具体的配平中,其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建议复习的同学一定要掌握这一类的配平方法。

kikcik2024-04-05 16:44:041

初三化学方程式配平具体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6)检查:等号两端原子个数是否相等、原子种类是否相同。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P + O2——P2O5 Fe + O2—— Fe3O4 Mg + O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 C2H2 + O2——CO2 + H2O FeS2+ O2——Fe2O3+ SO2

3、观察法

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练一练:Fe + H3PO4 —— Fe3( PO4)2 + H2 KMnO4 —— K2MnO4 + MnO2 + O2

C3H8 + O2 —— CO2 + H2O Cu2(OH)2CO3—— CuO+ CO2+ H2O

CH3OH + O2——CO2 + H2O CH3COOH+ O2—— CO2 + H2O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用H2还原金属氧化物(RmOn):在左边的H2前配上n右边的H2O前配上n,R前配上m.

练一练: Fe2O3 + H2——Fe + H2O H2 + Fe3O4 —— Fe + H2O

用CO还原金属氧化物(RmOn):在左边的CO前配上n右边的CO2前配上n,R前配上m.

练一练: Fe2O3 + CO ——Fe + CO2 CO + Fe3O4 —— Fe + CO2

练 习

一、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1、 Al + O2—— Al2O3 2、Al + Fe3O4 —— Fe + Al2O3

3、 Fe + O2—— Fe3O4 4、Al + MnO2 —— Mn + Al2O3

5、 N2 + H2—— NH3 6、Al + H2SO4 —— Al2(SO4)3 + H2

二、观察法:

(观察顺序: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C、Fe)

1、 CO + Fe2O3 —— Fe + CO2 2、 C + Fe2O3—— Fe + CO2

3、 CO + Fe3O4 —— Fe + CO2 4、 C + Fe3O4—— Fe + CO2

5、 CO + FexOy —— Fe + CO2 6、 C + FexOy—— Fe + CO2

7、 H2 + Fe2O3 —— Fe + H2O 8、H2 + Fe3O4—— Fe + H2O

9、 H2 + FeXOY —— Fe + H2O 10、H2 + WO3—— W + H2O

11、 CO + O2 —— CO2 12、Fe + H2O—— H2+ Fe3O4

13、 Al(OH)3+ HCl ——AlCl3 + H2O

三、奇数配偶法:

(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基数一偶数)

1、 FeS2 + O2 —— Fe2O3 + SO2 2、 C2H2 + O2——CO2+ H2O

3、 C + Fe2O3 —— Fe + CO2

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

5、 Cl2 + Ca(OH)2 —— CaCl2 + Ca(ClO)2 + H2O

四、归一法:

(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1、 C2H2 + O2 ——CO2 + H2O 2、C6H6 + O2 —— CO2 + H2O

3、 C22H46 + O2 ——CO2 + H2O 4、 NH3 + Cl2 —— NH4Cl + N2

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

6、CXHY+ O2——CO2+ H2O

综 合 练 习:

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2H4 + O2 ——__CO2 + H2O

(2) Al + H2SO4 —— Al 2(SO4)3 + H2

(3) NH3+ O2 ———— NO+ H2O

(4) KClO3—— KCl+ O2

(5) H2O+ C—— CO+ H2

(6) MnO2+ HCl—— MnCl2+ H2O+ Cl2

(7) H2S+ SO2—— H2O+ S

(8) H2S+ O2—— H2O+ SO2

(9) Al2O3+ H2SO4—— Al2(SO4)3+ H2O

(10) Na+ H2O——___NaOH+___H2

2、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 写出化学方程式:

3、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并指出错误。

(1)H2 + O2 === H2O ( )

(2)C + O2 ==== CO2 ( )

(3)KClO3 ==== KCl + O2 ( )

(4) NaCO3 +2HCl === NaCl2 + H2O + CO2 ( )

4、由于上游河床含有的某种物质R在水中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使西班牙的瑞奥汀河成为一条酸河,其反应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为 。

5、物质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推求X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5OH C、CH3OH D、CH3COOH

6、要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2n D、2b=m+n

7、(1)在纳米技级的某种氧化物的作用下,可以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和 (填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何大量、廉价地制备氢气是各国正在努力研究的课题。目前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镍氧化物半导体粉末,将少量的这种粉末放入水中,用波长为402纳米的可见光照射,能够不断在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在上述过程中,这种氧化物粉末的作用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例如制化肥,纯碱,还可用于环境治理。

(1)氨气可用 法来收集。

(2)“候氏制碱法”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H3+CO2+H2O+NaCl==NaHCO3+A,则A的化学式为: 。其是氮元素的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在细菌的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5CO2+19H2O,则B的化学式为 。

(4)400℃时,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为N2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题 型 变 化:

1、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

2、R+3O2==2CO2+3H2O 求R的化学式为 。

3、4K2Cr2O8==4K2CrO4+2R+3O2 求R的化学式为 。

4、a C3H6+b O2==c CO2+d H2O 找出a、b、c 之间的等量关系。

六、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

1、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N2O4)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和水蒸气组成。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硫酸(H2SO4),所使用的原料是硫铁矿(主要含FeS)。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可生成硫酸。试写出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壁画颜料中的铅白[Pb2(OH)2CO3]由于受到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铅(PbS),影响画面的色泽。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试写出双氧水处理硫化铅的化学方程式 。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⑴、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

⑵、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

6、在通常情况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它在常温下可与一种叫高氯酸的物质发生反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黑桃花2024-04-05 16:44:048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如下:

一般原子数较复杂的原子配起,如有氧元素,可先从氧原子开始。

例:

第一步,铁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3,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铝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从氧元素开始配。

第二步,Fe3O4的系数=12/4=3,Al2O3的系数=12/3=4。

第三步,根据Fe3O4和Al2O3的系数来确定Al和Fe的系数。

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写反应条件。一般的在等号上方标记Δ。配平系数大多不可以是可以是分数(相互之间可以约分除外)。

2、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但是题目中的实验若有特定的条件,一律标注该特定条件(如加热)。

3、反应单一条件时,条件一律写上面;有两个或更多条件的,上面写不下的写在下面;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tt白2024-04-05 16:44:031

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分数吗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分数的。

化学方程式配平在初中阶段没有分数(因为原子是没有分数个的),高中阶段可以有分数(因为物质的量有分数)。

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

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u2083→KCl+Ou2082↑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u2083前系数应配2,Ou208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u2083→2KCl+3Ou208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

2KClOu2083==2KCl+3Ou2082↑(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u2082”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

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u2082Hu2082+Ou2082→COu2082+Hu2082O,此方程式配平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u208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u208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u2082Hu2082前2,式子变为:2Cu2082Hu2082+Ou2082→COu2082+2Hu2082O,由此可知COu208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u208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u2082Hu2082+5Ou2082=4COu2082+2Hu2082O

观察配平法: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u2082O──Fe3Ou2084+Hu2082,Feu2083Ou208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u2083Ou208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u2082O,则Fe前配3,Hu208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u2082O=Fe3Ou2084+Hu2082由此推出Hu208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u2082O(g)=高温=Fe3Ou2084+4Hu2082↑

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u2083的系数为:1 1NHu2083+Ou2082——NO+Hu2082O

第二步:配平H原子,由此可得:1NHu2083+Ou2082——NO+3/2 Hu208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左端Ou2082的系数:1NHu2083+5/4Ou2082——NO+3/2 Hu2082O

第四步:取分母最小公倍数相乘:4NHu2083+5Ou2082 = 4NO+6Hu2082O

FinCloud2024-04-05 16:44:038

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平衡。以下是一般的配平步骤:

1.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列出各个元素的原子数目。

2. 从左到右逐个元素开始配平,首先选择原子数目较多的元素。

3. 通过调整系数,使得该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边的原子数目相等。

4. 继续配平下一个元素,直到所有元素的原子数目都平衡为止。

5. 最后检查方程式是否平衡,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配平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但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原子种类和个数。配平化学方程式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有时可能需要多次尝试和调整才能得到平衡的方程式。

FinCloud2024-04-05 16:44:032

初中化学方程式怎样配平 求方式大全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正确书写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注意左反应右生成);

(2)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一般为整数);

(3)注明反应发生的外加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高温、通电等);

(4)用等号把反应物与生成物连接起来;

(5)生成物中的气体和沉淀要用“↑”和“↓”标明。

二、化学方程式配平和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例如:

4P + 5O2 = 2P2O5

3Fe + 2O2 = Fe3O4

2Mg + O2 = 2MgO

2、奇偶配平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这个经常用在有机物燃烧的配平里面】

3、观察法

配平思路:

第一步:从组成或原子数较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令其系数为“1”;

第二步: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4、分析法:主要运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个是经常用的,一般的都可以搞定出来】

找到这个反应里面参与了电子转移的所有元素,得电子的写一边,失电子的写一边。得到的得失电子总数后,再得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对应那几种元素,分别乘上相应的数字等于那个最小公倍数,再推求其它化学式系数。

一、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44.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新金属 + 新盐

52.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 -------- 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56.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3)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 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碱 + 酸-------- 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盐 + 盐 ----- 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缺少“=”,请自行加上。】

豆豆staR2024-04-05 16:44:013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一定要简单明了

对于一些常见的很容易配平。但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怎么配?如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化学方程式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配平。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

(1)观察法观察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找出比较复杂的一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如:

Fe2(SO4)3+NaOH-Fe(OH)3+Na2SO4

Fe2(SO4)3

所含原子数最多、最复杂,其中三个SO4

进入Na2SO4,每个Na2SO4含有一个SO4,所以Na2SO4

系数为3;2

个铁原子Fe

需进入2

个Fe(OH)3,所以Fe(OH)3

系数为2,这样就得到:

Fe2(SO4)3+NaOH-2Fe(OH)3+3Na2SO4

接下去确定NaOH

的系数,2Fe(OH)3

中有6

个OH,3Na2SO4

中有6

个Na,所以在NaOH

前填上系数6,得到:

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最后把“-”改成“=”,标明Fe(OH)3↓。

(2)单数变双数法如:

C2H2+O2-CO2+H2O

首先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并且一边为单数,另一边为双数的原子-氧原子。由于氧分子是双原子分子O2,生成物里氧原子总数必然是双数,所以H2O

的系数应该是2(系数应该是最简正整数比),如下式中①所示:

C2H2+O2-CO2+2H2O

由于2H2O

中氢原子个数是C2H2

的2

倍,所以C2H2

系数为2,如下式中②所示:

2C2H2+O2-CO2+2H2O

又由于2C2H2

中碳原子个数为CO2

的4

倍,所以CO2

系数为4,如下式中③所示:

2C2H2+O2-4CO2+2H2O

最后配单质O2

的系数,由于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总数为10,所以反应物O2的系数是5,如下式中④所示:

2C2H2+5O2-4CO2+2H2O

核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已经相等,把反应条件,等号、状态符号↑填齐,化学方程式已配平。

(3)求最小公倍数法例如:

KClO3-KCl+O2

式中K、Cl、O

各出现一次,只有氧原子数两边不等,左边3

个,右边2

个,所以应从氧原子入手来开始配平。由于3

和2

的最小公倍数是6,6

与KClO3中氧原子个数3

之比为2,所以KClO3

系数应为2。又由于6

跟O2

的氧原子个数2

之比为3,所以O2

系数应为3。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有不同版本:

①最小公倍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且原子数相差较多的元素入手配平。

例1

配平C2H5OH+O2--CO2+H2O

选择氢原子,最小公倍数为6(用①、②、③表示配平步骤。)

②奇偶数法:选择方程式两端出现次数最多,且一端为奇数,一端为偶数的原子为突破口,依次推断。

例2

配平FeS2+O2Fe2O3+SO2

第一步:选择氧原子为突破口,Fe2O3中氧原子为奇数,配以最小数字为系数,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

FeS2+O2--2Fe2O3+SO2

③观察法:从分子的特征变化入手,分析配平。

例3

配平Fe3O4+COFe+CO2↑

由观察知:CO+O→CO2,Fe3O4可提供4个氧原子,则

④归一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

⑤代数法:设各物质系数为未知数,列出它们的关系,解一元或多元代数方程式,进行讨论。

黑桃花2024-04-05 16:44:011

初三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初中化学前的知识点可是不少,大家总是犯愁这么零碎的知识点该如何记忆啊?。我在此整理了初三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u2192KCl+O2u2191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u2192KCl+3O2u2191,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u2191(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2”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 “△”代替)

  (二)奇偶配平法(原理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u219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 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u219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e.g.(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

  观察: 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即 Fe2O3 + 3CO——Fe + 3CO2 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即 Fe2O3 + 3CO——2Fe + 3CO2 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 Fe2O3 + 3CO == 2Fe + 3CO2(反应条件高温)

  例:配平H2O + Fe u2192Fe3O4 + H2

  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u2192Fe3O4 + 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u2192Fe3O4 + 4H2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 +3Fe==Fe3O4 + 4H2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g)==Fe3O4+4H2u2191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计量数为 ,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此可得1NH3+O2——NO+3/2 H2O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1NH3+5/4O2——NO+3/2 H2O

  第四步:取最小公倍数相乘 4NH3+5O2===4NO+6H2O

  相关阅读:初三必背方程式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u2191+ O2 u2191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u2191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u2191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u2191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u2191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u2191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 2Cu + CO2u2191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u2191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u2191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 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u2191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u2191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u2191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u2191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u2191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u2191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u2191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2AlCl3 + 3H2u2191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u2193+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u2193+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u2191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u2191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u2191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u2193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u2191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u2193+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u2193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u219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u2193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u2193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u219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u2193 + NaNO3

康康map2024-04-05 16:44:011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配平法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很多种,课本里只介绍了最小公倍数法,现在再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法。

  (1)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则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在该元素的原子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其变为偶数。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燃烧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生成Fe2O3和SO2 

  FeS2+O2——Fe2O3+SO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氧气是双原子的分子,无论有多少氧分子跟FeS2反应,反应物里总含有偶数氧原子。但在生成物里共含有五个氧原子,是奇数。在SO2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是偶数,它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无论怎样,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总是偶数。因此,只有变更Fe2O3的化学计量数才能使生成物里的氧原子个数变为偶数。我们可以在化学式Fe2O3前试写一个最小偶数2,再进一步配平。

  FeS2+O2——2Fe2O3+SO2

  生成物Fe2O3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应和反应物FeS2里所含的Fe原子个数相等,因此,必须在反应物Fe2S2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

  4FeS2+O2——2Fe2O3+SO2

  由此可以推知在化学式SO2前应写一化学计量数8。

  4FeS2+O2——2Fe2O3+8SO2

  生成物里所含氧原子的总数是22,那么反应物里氧的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11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FeS2+11O2 =====2Fe2O3+8SO2

  (2)用观察法配平

  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平的步骤如下: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里的三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原子,而Fe3O4里的四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化学计量数3。 

  4H2O+3Fe——Fe3O4+H2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的化学式前写一化学计量数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

  4H2O+3Fe Fe3O4+4H2

  也就是,

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

  有氢以氢作标准,无氢以氧为准绳;

  调整只能改系数,原子各等就配平。

  氢氧全无找一价,变单成双求配平;

  配平系数现分数,全式乘2必平整。

黑桃花2024-04-05 16:44:014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Ca +2o+2h+c+2o=Ca +4o+2h+c

左右相等

所以陪平后为1:1=1:1

就是Ca(OH)2+CO2==CaCO3+H2O

小菜G的建站之路2024-04-05 16:44:011

求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练习题,越多越好,附答案~~~~~~~~

CO+FexOy-Fe+CO2

C+FexOy-Fe+CO2

H2+FexOy-Fe+H2O

As2O3+Zn+HCl-AsH3+ZnCl2+H2O

CxHy+O2-CO2+H2O

高氯酸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答案:2yCO+2FexOy=2xFe+2yCO2

yC+2FexOy=2xFe+yCO2

yH2+FexOy=xFe+yH2O

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4CxHy+(4x+y)O2=4xCO2+2yH2O

HClO4=HCl+O2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u2022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u20225H2

二.

一.

二.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u2022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u2022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陶小凡2024-04-05 16:44:015
 首页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