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1厘米和英寸的换算公式

2023-08-05 17:46:45
康康map

该换算公式为:1厘米(cm)=0.3937008英寸(in)。

这个换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推导:

步骤1:确定1英寸等于多少厘米。根据国际标准,1英寸等于2.54厘米。

步骤2:将步骤1中的结果除以100,得到1厘米等于多少英寸。1英寸=2.54厘米1厘米=1/2.54英寸1厘米≈0.3937英寸。

厘米英寸换算公式

1厘米等于1/2.54英寸。根据查询国际单位显示,厘米和英寸的换算关系是1英寸等于2.54厘米,也就是说,1厘米等于1/2.54英寸。因此,将厘米化成英寸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地表示为:英寸等于厘米÷2.54。
2023-08-05 14:55:041

一厘米等于多少英寸

1厘米约等于0.3937英寸。1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而英寸则是英制长度单位。根据国际标准,1英寸等于2.54厘米,因此1厘米约等于0.3937英寸。该结果可以通过计算1厘米除以2.54(或者将1英寸乘以2.54)得出。此外,这个换算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比如在购买国外的商品、查看身高体重指数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英制和公制使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会产生误差。
2023-08-05 14:55:131

英寸换算厘米

1英寸等于2.54厘米。英寸是使用于联合王国(UK,即英国及其以前的殖民地)的长度单位,英文简写in。1英寸等于2.54厘米,12英寸为1英尺,36英寸为1码。厘米(centimeter)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英寸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英寸=2.54厘米。电子产品的显示屏的大小通常是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为单位。计算电子产品的屏幕有多少英寸的方法是:量出屏幕的对角线有多少厘米,然后用对角线的厘米的数量除以2.54,就可以知道屏幕有多少英寸了。“英制长度单位”的由来“英尺”在英语里写作“foot”,这个单词的意思是“脚”。原来,1英尺指的是一个成年男子一只脚的长度。可是,人脚的长度是因人而异的,这样就必须规定一个标准的脚长。这项工作由德国在16世纪完成。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有人把做完礼拜从礼堂走出来的前16名男子留下,将他们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得出了一个平均脚长。这就成为标准合法“英尺”了。英寸,在荷兰语中是大拇指的意思,它的长度相当于一节大拇指的长度。同样,人的大拇指又是长短不一的,14世纪英国皇帝爱德华二世颁布了一个法令,规定了1英寸的长度。它不是拇指的平均长度,而是从一把大麦穗中选取3颗最长的麦粒排成一行后的长度。
2023-08-05 14:55:221

厘米英寸的换算公式

厘米英寸的换算公式为1英寸等于2.54厘米,1厘米等于0.3937英寸。英寸和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公式为:1英寸=2.54厘米,1厘米=0.3937英寸。具体来说,要将英寸转换为厘米,可以将英寸数乘以2.54,即厘米数=英寸数×2.54。要将厘米转换为英寸,可以将厘米数乘以0.3937,即英寸数=厘米数×0.3937。英寸和厘米的换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用到,例如测量屏幕尺寸、衣服尺码等。
2023-08-05 14:55:381

厘米和英寸换算

你好,你是想问厘米和英寸换算吗?厘米和英寸换算是1厘米=0.3937英寸。厘米是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英寸是英制和美国习惯测量系统中的长度单位,1厘米=0.3937英寸,1英寸=2.54厘米。
2023-08-05 14:56:011

身高厘米怎么换算成英尺英寸 身高厘米如何换算成英尺英寸

1、1英寸(in)=2.54厘米(cm) 2、英寸(吋)是使用于联合王国(UK,即英国(英联邦)及其前殖民地的长度单位。 3、一般为1in=2.54cm,在英制里,12英寸为1英尺,36英寸为1码。 4、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2023-08-05 14:56:231

寸和厘米的换算(电视剧英寸和厘米的换算)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寸和厘米的换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视剧英寸和厘米的换算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寸和厘米的换算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夏1尺=10寸商1尺=10寸,1寸=10分周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新莽;后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东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十六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厘米和寸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呢答案是:1厘米=0.3寸。具体分析如下:1米=3尺;1米=100厘米,1尺=10寸;讲下面两个公式带入上面公式中,为100厘米=30寸,约分后1厘米=0.3寸。寸换算厘米1寸=3.3333333厘米。“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香港法例沿用古制,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2023-08-05 14:56:301

英寸和厘米怎么换算

1厘米=0.3937英寸
2023-08-05 14:56:522

寸和厘米的换算(电视剧英寸和厘米的换算)

寸和厘米的换算度--即长度,由于和生活密切相关,自人类有始就出现了,原始人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现代计量技术的出现,古代度制演变反映着历史的变迁。夏1尺=10寸商1尺=10寸,1寸=10分周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新莽;后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东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十六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厘米和寸之间是怎样换算的呢答案是:1厘米=0.3寸。具体分析如下:1米=3尺;1米=100厘米,1尺=10寸;讲下面两个公式带入上面公式中,为100厘米=30寸,约分后1厘米=0.3寸。寸换算厘米1寸=3.3333333厘米。“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香港法例沿用古制,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2023-08-05 14:57:461

英寸和厘米的换算器

1英寸=2.5399999961392厘米1厘米=1/2.5399999961392=0.393700788英寸英寸和厘米的换算为1英寸=2.5399999961392厘米
2023-08-05 14:58:471

寸和厘米怎么换算

100进律...
2023-08-05 14:59:494

厘米和英寸换算

乘以或除以2.54。1英寸=2.54厘米,1厘米=0.3937英寸,要将英寸转换为厘米,只需要将英寸数乘以2.54即可;如果要将厘米转换为英寸,只需要将厘米数乘以0.3937即可。英寸是英国及英联邦使用的一种长度单位,在荷兰语中本意原为大拇指,1inch指的是一般人拇指的宽度。
2023-08-05 15:00:071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溶于水吗?

氯酸钾:溶于水和碱溶液,缓缓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醇。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2023-08-05 15:00:191

二氧化锰是什么氧化物二氧化锰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

能跟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的就是碱性氧化物。能跟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的就是酸性氧化物。不能跟酸或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的就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指的是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由于酸性氧化物可看作是对应含氧酸脱水后的产物,所以也叫酸酐.一般来说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属于酸性氧化物;但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就是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碱性氧化物指的是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是碱性氧化物,而且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如Na2O;中性氧化物指的是既不与酸反应也不和碱反应的氧化物.如CO和H2O.
2023-08-05 15:00:282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全诗

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023-08-05 15:00:363

卖弄的文言文

1. 翻译 崔瑶的文言文《座右铭》 原文 译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不要揭别人的短。不要说自己的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隐身而后动,谤议庸何伤。(甘于幕后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2. 楚人养狙的文言文 【正文】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①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②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③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①树:种,栽种. ②俟:等,等到. ③道揆:法度,准则. 【翻译】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教老猴率领着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抽十分之一的税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数量不足,就鞭打他们。猴子们怕死了,觉得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小猴子问大家说:“山上的果子,是老头子种的吗?”大家说:“不是啊!是天生的。”又问:“没有老头子我们就不能去采吗?”大家说:“不是啊!谁都能去采。”又问:“那们我们为什么要仰赖他,还要被他役使呢?”话还没说完,猴子全懂了。 当晚,群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就打破兽栏,拿走存粮,一块儿跑进森林,不再回来了,狙公最后活活饿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中心】 通过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只要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 文学常识: 奉通“俸”,供奉 寤通“悟”,醒悟 道理 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只有谦虚谨慎,才能获得人们的敬重. 郁离子说:“人世间有以权术驱使民众而无道理和法度的,他们就如同狙公一样吧?完全是民众迷惑而没有觉醒,一旦得到启发,他们的权术就到头了啊 3. 掉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应该都会出现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基本字义 1、落下:~泪。 2、减损,消失:~色。~价儿。 3、遗失,遗漏:这一行~了两个字。 4、回转(zhuǎn ):~头。~转。 5、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文。~俏。~以轻心。~臂而去。 6、对换:~包。~换。 7、落在后面:~队。 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戒~。[3] 详细字义 〈动〉 1、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2、同本义 [sway;wag;shake]。 掉,摇也。——《说文》 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史记·淮阴侯列传》 末大未折,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3、又如:掉尾巴;掉荡(摇荡);掉眩(肢体摇动旋转);掉擘(甩着臂膊走,又谓攘臂奋起);掉舌(鼓舌,指游说、谈论);掉嘴弄舌(摇唇鼓舌;搬弄是非);掉栗(战栗)。 4、弄,卖弄 [show off]。 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南唐书·彭利用传》 5、又如:掉罨子(耍花招,卖弄花招)。 6、玩弄;搬弄 [play with;juggle with;dally with]。如:掉鬼(捣鬼;玩弄骗人的把戏);掉弄机权(玩弄权力);掉嘴口(耍贫嘴);掉经儿(瞎吹)。 7、落下 [fall;shed;drop]。如:掉眼泪;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了。 8、丢失 [lose]。如:别把钥匙掉了。 9、转回 [turn]。如:把车头掉过来;掉首;掉背脸(转过脸)。 10、调换 [exchange]。如:掉包儿(暗中偷换);掉忙功夫(方言。忙里偷闲;抽空);掉揽(设法弄走别人的东西);我要大瓶掉小瓶。 11、划 [paddle;row]。 见前面两个人,掉着一只舡来。——《水浒传》 12、鼓动 [instigate;abet]。如:掉舌(鼓动其舌,逞口舌之能。指雄辩或游说他人)。 13、落在后面 [drop;fall]。如:掉队。 14、减少,降低 [decrease;lower]。如:体重掉了五斤;掉价儿。 4. 使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使 在文言文中有很多种解释既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 〈动〉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故君使其臣。——《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史记·屈原列传》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 派遣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 致使;让;叫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清· 黄宗羲《原君》 运用;使用尚贤使能。——《荀子·王制》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 使唤;役使;支使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 耍弄;玩弄 。 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 *** ;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 出使 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 放纵,任性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注:“因酒而使气也。”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发脾气,任性) 可以,行。 如:使的(可以) 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名〉 使者 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战国策·齐策》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 使命 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 佣人;奴仆 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儒林外史》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 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 如:节度使;转运使 姓 假如;如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清· 刘开《问说》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2023-08-05 15:00:361

二氧化锰没有活化可以使用吗

可以。根据查询盖德化工网得知,二氧化锰没有活化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如果重复回收利用就需要活化了。二氧化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nO?,为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难溶于水、弱酸、弱碱、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
2023-08-05 15:00:401

文言文道作动词的意义

1.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原意有差别,如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 所谓名作动,其实是古文中一种简写的手法,以现代的语法看是名词,这是错觉而已。实际上古代并无此说法。因此在古文中所有的词汇都可以作动词,所有的名词都可以做动词。如: 吾书其中——书写,现在是书法的意思 尔饭否?——饭就是吃饭,现在是饭菜。 岂有此理哉?——理就是讲道理、理论,现代是道理。等等。 参考: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原为“名声”词意,这里为动词,出名的意思。) 2. 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2. 古文中道字的含义有几种 “道”在古文中有14种字义,分别如下: 1、用作名词,意思是:路;道路。 出处: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 释义: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 2、用作名词,意思是:途径;方法;措施。 出处:北宋·苏洵《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释义:因为争相贿赂倾国,导致自己国力下降,是灭国的道路。 3、用作名词,意思是:规律;法则。 出处:战国·庄周《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释义: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 4、用作名词,意思是:道理;事理。 出处: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释义: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5、用作名词,意思是:道德;道义。 出处:西汉·司马迁《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 释义:伐不义的暴君消灭残暴的秦朝。 6、用作名词,意思是:学说;主张。 出处: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释义:二十岁成人以后,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 7、用作动词,意思是:说;谈论。 出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好。” 释义: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8、用作动词,意思是:通“导”。引导。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论语u2022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义:治理有兵车千辆的国家(言大国),应该谨慎的处理国家的事务,要讲诚信,勤俭节约爱惜民力,安排百姓按照时节来种植。 9、用作动词,意思是:通“导”。疏通。 出处:周·先秦诸子《尚书u2022禹贡》:“九河既道。” 释义:九条河被疏通了。 10、用作名词,意思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 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 出处: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释义:史公以凤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 11、用作名词,意思是:简称道 家、道教。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u2022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释义: 道家这个流派,大概出于古代的史官。 12、用作动词,意思是:以为。 出处:明·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 释义:他还以为看一会就走,没想到这人在故意卖弄。 13、用作介词,意思是:从;由。 出处:先秦·管子《管子u2022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 释义:一切治乱的根源,都从上面开始。 14、用作量词,同“束”。 出处:唐·元稹 《使东川·望喜驿》:“一道月光横枕前。” 释义:一束月光照在枕头边。 3. “道”在古文中的意义 1 路,史记:会天大雨,道不通 2规律,道理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指道家,道教 三国志: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4主张,思想,学说 论语:吾道一以贯之 5从,由 管子:凡治乱之情,指道上始 6说,讲 盐铁论:饰虚掩以乱实,道古以害今 7引导 汉书:唯王使人到送我 8通,疏导 左传:不如小决使道 9量词 望喜驿 元稹:子规惊觉灯又灭,一道月光横枕前 10古代行政区域名
2023-08-05 15:00:441

什么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哪一首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2023-08-05 15:00:462

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二氧化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nO2,为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难溶于水、弱酸、弱碱、硝酸。
2023-08-05 15:00:491

为什么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和碳能用水鉴别啊

MnO2微溶于水,溶液呈淡黄色(极淡)KMnO4溶于水,呈紫色C不溶解,黑色固体由此来进行区分,如有疑问可以与我讨论
2023-08-05 15:00:572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全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全诗:子夜吴歌·秋歌,作者:李白,朝代: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声。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夫君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赏析: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2023-08-05 15:01:001

事出无奈什么意思?

词目 事出无奈 发音 shì chū wú nài 释义 事情出于无可奈何。指迫不得已只能如此。 引用 《隋唐演义》第09回 入酒肆莫逢旧识人 还饭钱径取回乡路 ...单二哥处去?”叔宝道:“小弟时当偃蹇,再不曾想起单二哥;今日 事出无奈 ,到二贤庄去,把坐马卖与单二哥了。”伯当道:“兄坐的黄... 《前汉演义》第三十五回 谋弑父射死单于 求脱围赂遗番后 ...使道:“汉帝也舍不得这个美人,并恐献于单于,有夺阏氏恩爱,惟 事出无奈 ,只好这样办法。若阏氏能设法解救,还有何说!当然不献入... 《隋唐两朝志传》第五十八回 休城敬德诈降唐 ...,异日腾身。”武周曰:“汝言虽当,只是羞见突厥。”君璋曰:“ 事出无奈 ,大王勿疑。”;  二人正在商议,后面...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并非细作。  张万户见他面貌雄壮,留为家叮程万里 事出无奈 ,只得跟随。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 《后西游记》第二十五回 莽和尚受风流罪过 俏佳人弄花月机关 ...你们男僧在家宿歇?”猪一戒道:“虽然不便,只是天黑了没处去, 事出无奈 ,求女菩萨从个权罢。况我家师俱是受戒高僧,我们三个徒弟...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第二十八回 长老误中吸魂瓶 破瓶走透金长老 ...,我等性命也是难保。”王爷道:“老公公之言深有理。只是这如今 事出无奈 ,空抱杞人之忧。”  马公道:“俺学生还有一... 《英烈传》第七十八回 皇帝庙祭祀先皇 ...于非命,抱了阿斗逃生。”太祖听罢,说道:“那时正在乱军之中, 事出无奈 ,还该进殿才是。”话未说完,只见殿外泥人,大步走进殿中... 《小五义》第九十九回 豹花岭胡列救主 分赃庭二寇被擒 ...林豪客何太多,偏是今时甚伙。也有生来贼命,也有图的吃喝。也有 事出无奈 何,到底不如不做。  且说二贼,一个是带伤,... 《施公案》第187回 县主徇情主仆疑忌 总漕折狱生死冤明 ...。木匠早已走了。急忙拿灯去看,穿廊下有把茶壶,里面却无金钗。 事出无奈 ,回到书房,真话实说。家主闻听,沉沉大怒,随手递我一个... 《乾隆皇帝》第二十四章 将相不和士气难扬 定谋欺君魍魉心肠 ...叫他满意!他不禁涨红了脸,无可奈何地叹息一声,说道:“我也是 事出无奈 ,请多体谅罢!”张广泗心里雪亮,他倒不是那种分斤掰两和... 《乾隆皇帝》第三十二章 巧言令色乞师报怨 以诚相见夫人释兵 ...  “嗯。”  “金川两次抗拒天兵,都有情不得已, 事出无奈 的情由。输诚是为了和好,因此朝廷不应再追究以前的事。”...
2023-08-05 15:01:011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的区别

高锰酸钾可制备氧气,二氧化锰可做催化剂。
2023-08-05 15:01:072

《阿娘使道传》结局是什么?

《阿娘使道传》结局内容如下:石铁做了使道,铃铛和酒母做起了生意,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玉帝赢得赌局,将银悟放回人间,并且特例让巫灵还生成为自己养得山羊,朱月成为了勾魂使者。铃铛的儿子便是银悟,他遇见了幼年的阿娘。两人共同长大,相爱,拥有最宝贵的现在的时光。剧集评价:剧初李准基身穿深蓝色韩服,展现了冷傲、理智的性格。而在思念母亲的回忆中身穿紫色韩服,表达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并且,在阿娘(申敏儿饰)的葬礼上,他身穿白色韩服亮相,表露对已故的人的悼念。然后和重生的阿娘一起生活在官衙时,他身穿蓝色、粉红色韩服,展现了既高贵又优雅的气质。由此可见,李准基用各种韩服,完美表演剧中人物的心情、性格、状态,展现时而优雅、时而冷傲的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2023-08-05 15:01:101

二氧化锰是否溶于酸溶液

  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溶于盐酸溶液。   二氧化锰是两性氧化物氧化性,和浓HCl作用以制取氯气,二氧化锰是自然界以软锰矿形式存在的物质。物理性状是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   二氧化锰它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弱酸,弱碱, 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2023-08-05 15:01:15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原文_翻译及赏析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代·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唐诗三百首 , 乐府 , 秋天 , 月亮 , 妇女 , 闺怨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 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 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著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著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创作背景 六朝乐府的《清商曲·吴声歌曲》里有《子夜四时歌》,李白这组诗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其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上窗风动竹,月微明。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2023-08-05 15:01:161

二氧化锰可以做水的触媒用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二氧化锰与纯水不会反应,也没有明显现象。因此二氧化锰不可以做水的触媒用。二氧化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nO2,为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难溶于水、弱酸、弱碱、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用于锰盐的制备,也用作氧化剂、除锈剂、催化剂。
2023-08-05 15:01:21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全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自唐代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名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作品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笼统而言,诗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王夫之评价说:“前四句是天壤间生成好句,被太白拾得。”(《唐诗评选》)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如田同之就曾说:“余窃谓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觉浑含无尽。”(《西圃诗说》)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正如沈德潜。
2023-08-05 15:01:231

论语名句: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

【 #能力训练# 导语】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下面是 无 分享的论语名句:多闻阙疑 慎言其余 则寡尤。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1)子张:姓颛孙,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解释翻译】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子张是孔子的弟子。郑康成批注里讲,他是姓颛孙,,字子张。『学干禄』这个干,就是求的意思;禄,就是禄位,也就是从事政治得到禄位。子张想学这个,想学如何从事政治。以下夫子的回答,『子曰』,这是孔子教子张求禄之道,说『多闻阙疑』。这四个字,邢昺的注疏说,多闻就是博学,学无止境。虽然是博学,仍然有不完全了解的事情,这就叫疑,有疑、有疑惑。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里面,这个阙当空字讲,就是把疑空出来。就是有疑惑,可以先存着,存疑,不要急于妄加论断,这叫阙疑,所以阙疑就是存疑的意思,那么这是一种讲法。下面我们看朱子的解释,会有另外一种讲法,我们待会会讲到。   这个『慎言其余,则寡尤』,包咸的批注说,「尤,过也。其余不疑,犹慎言之,则少过」。在多闻博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有疑惑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存疑。所以古德讲,「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这是未来开悟的因,遇到一个缘猛然醒悟,这疑就破了,这叫开悟。对于没有疑惑的,真正已经明了了,这是属于其余的部分,其余的是不疑。对于没有疑惑的部分,我们还要慎言之,也就是说话恰到好处。对自己所知的不能够故意炫耀,也不能够多说,就变成强不知以为知了。多说话,不能慎言,就难免有失,这就有尤,尤就是过失,所以慎言就能够少过失。这是讲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的意思。   底下讲到『多见阙殆』,包咸《批注》说,殆是危的意思,就是危而不安,心不安。这个不安也是因为有疑惑,多见就是见得很多,对所见的事情,有可疑之处,就有疑惑,这叫做有心不安,心不安就不敢行,这个是慎行。一直到疑惑都解决了,疑虑都没有了,我们才能安心去行,这是讲到「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这个其余就对没有疑惑的这部分来讲,我们心能安的这部分。对于这部分没有疑惑,能安心去行的事情,我们也要慎行。谨慎的去行,不能够骄慢,不能够放逸随便。行是以中道而行,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这叫慎行。对于自己有疑虑,心不安的事,我们不行,不去做。对于没有疑惑的,安心能做的事情,我们还要谨慎的去做,这样就寡悔,就很少后悔的事情。这是教我们慎言、慎行。   然后底下讲,『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言语少过失,寡就是少。言语少过失,行事少后悔,没有什么做错的事,就没有后悔。那么禄位即在其中了,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就可以办政事了。这是雪公老人在《论语讲要》里给我们所说的说法,这是平易而踏实,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关键在于慎言、慎行。   朱子他的解释,他引吕氏,就是吕大临,他是程颐的弟子,属于程门四先生,跟游酢、杨时、谢良佐合称程门四先生,就是程颢、程颐的大弟子。他精通六经,而且尤精通于礼,也是宋朝的大儒。朱子引述他的话讲,「吕氏曰:『疑者所未信,殆者所未安』」。「多闻阙疑」,这个疑是讲还没有信的这一部分,这就是属于有疑。有疑就是未信,信了就没有疑。「殆者」,殆是讲未安,这是心未安,心里拿不定主意。这是对于所做的事,拿不定主意。那拿不定主意,就别做。没有信的,你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是有疑点,还没弄清楚,那你就先别说,所以这就是慎言、慎行。   依他的这个解释,「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就是说我们多闻博学,如果有疑虑的这些内容,不足信的,还未生信的,我们先不说,先考证之后再说。考证了的部分,我们已经没有疑虑的,可以令人足以生信心的,我们才慎而言之,就是慎言其余那部分,其余是没有疑虑的那部分。「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就是我们见得很多,对于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心里有疑惑,心不安,拿不定主意,先别做。所做的是其余的部分,其余是没有疑虑,能拿定主意,决定了的事情,我们才去谨慎的去做。那么朱子讲,这是选择所说、所行的这些事情,要非常的精思熟虑,你自然就少过失。   程子解释说,朱子也引用程子的话,「程子曰:『尤,罪自外至者也。悔,理自内出者也』」。寡尤寡悔,这个尤是讲过失、罪过,罪过是什么?从外头来的,这叫罪过。譬如说你说错话、做错事,人家看到,表现在外面了,这属于罪过。悔是讲内心的,跟理不能相应,就是我们讲的,自己违背了天理,受良心责备,这是悔,从里头出来。   朱子对这段话的评说,他讲到「愚谓多闻见者学之博,阙疑殆者择之精,慎言行者守之约。凡言在其中者,皆不求而自至之辞。言此以救子张之失而进之也」。愚谓就是朱子自己谦辞,说这是我认为。「多闻见者」,多闻多见是什么意思?博学,学得很广博,见闻丰富。「阙疑殆者择之精」,这个阙疑殆,阙疑阙殆,刚才我们也解释了。对于那些有疑虑的话,我们不说;对于我们有心不安的事,拿不定主意的事,我们不做,这是在选择来讲,选择上非常谨慎。精是讲精思熟虑,那么你就避免了过失。「慎言行」,这是讲到要说话,说的都是你很有把握的,没有疑虑的话。所行的一定是你拿定了主意,有把握的事情你才去做,这是慎言行,还得慎、谨慎,这是「守之约」,约是简约,就是没有那些多余的话,没有做多余的事。   这里讲「禄在其中」,在其中是什么意思?就是不求而自至,就这个意思。所以禄位,我们现在讲官位、富贵,要不要有心去求?孔子这里说不需要,不求而自至。所以我们细细去体会「禄在其中矣」这句话,我们就能够体会得,真的不用有心去求禄位。你真正能做到夫子这里讲到的德行,你能慎言行,你能寡尤寡悔,少过失,少后悔,你自然就有禄位了。那么说这话对子张来说,也肯定是对治他的毛病。那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有没有子张的毛病?大概也有。子张什么毛病?有一点急功近利,大概他想学得到禄位,求禄,想得到功名富贵的话,不能急功近利。孔子告诉他,你自己好好修身,你能慎言行,你还怕没有禄位?这是帮助他改正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毛病。你要成大事,必须要有大德。   圣人求功名富贵,这个求不是为自己求,是因为有这样的禄位,有这样的机会帮助天下苍生。如果为自己求,这私心,自私自利,那难免就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求得的是命,命中有,就有;命中没有,求不来。那我不为自己求,为一切大众去求,我真有德行学问,我能帮助众生。那要不要有心去求?其实也不必。如果众生有福,你自然有机会出来;众生没有这个福分,感应不了圣贤出世。那么你大可学孔子一样,从吾所好,你自己干你自己喜欢的事就好了。完全把名闻利养,从心里洗除得干干净净。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什么叫不义?不义是自利,就是不义,自私自利。义和利,这是相对的,你要求利,那义就没有,求自利,就显得不义。所以孔子他也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也担任官职,也希望诸侯任用他,他可以为百姓服务。可是他这个求不是为自己,早把自己的功名富贵放下了。   朱子又引程子的话讲,「程子曰:『修天爵则人爵至,君子言行能谨,得禄之道也。子张学干禄,故告之以此,使定其心而不为利禄动,若颜闵则无此问矣。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惟理可为者为之而已矣』」。程子的话讲,「修天爵则人爵至」,这个天爵跟人爵是出自于《孟子·告子上》篇。孟子说,「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这个话讲得太好了,说我们要求爵位,你要知道爵位有两种,一种叫天爵,一种叫人爵,天授予你的爵位和人授予你的爵位,这两个不同。   什么叫天爵?你能够有仁义忠信的德行,你能乐善不倦,就是助人为乐,断恶修善没有疲倦,这个德行是天爵,天尊敬你。公卿大夫叫人爵,这人授予你的爵位、官位。古人,他是修其天爵,修他的德行,自然就有人爵授予给他,有其德就有其位。人家看到他这么高的德行,无不钦佩尊重,所以推举他出来当官,他就能够真正为民服务。   那么现在的人?孟子说现在人,那是讲到战国时代的人。战国时代距离我们二千多年,那时候人心还是比较纯朴,现在人更是如此,远不如那时候的人,怎么样?「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那时候的人还算不错了,他的目标是得到人爵,得到公卿大夫的这些官位,功名富贵,所以他来修自己的德。知道什么?有德者,才有其禄位。这样也算不错了,他明白因果,明白什么?你修善才有善报。所以他为了要人爵,他也去修他的天爵,修仁义忠信,乐善不倦。   现代人?就要人爵,天爵都不要了。用贿赂的手段去买官位,你看这个,为了人爵把天爵丢掉。实际上能不能得到?能得到还是你命中该有的。本来就有这个因果,你不用那种卑鄙手段得到,也能得到,但是你失去的是天爵,那真是太愚痴。天爵失去了,人爵也会失去,我们的德行要是没有了,禄位也跟着消亡。所以古人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求福避祸的道理,要知道唯有断恶修善,也就是孟子说的修其天爵。   孟子批评现在人,为了人爵才修天爵,如果没有人爵,他就不想修天爵。那么得到人爵,他满足了,他也就不再修天爵,把天爵给遗弃掉,也就是不再讲仁义忠信,为善的动力没有了,这是大疑惑。最终天爵失去了,人爵也消亡,这叫双失。如果能修天爵者,人爵自然得到,这叫双得。   所以程子是引孟子的这个话来讲,「修天爵则人爵至」,你真正修德行善,你必有禄位,你就有这个福,你的禄位是你的福。福得修,不修哪来的福?所以讲福德,福是建立在德的基础上。「君子言行能谨」,就是孔子讲的慎言慎行,这是得禄位之道,得禄位的方法在这里。这里程子讲到的「得禄之道」,他还有一个心要得禄位,这是落到孟子讲的第二个层次的人,是什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的人。心目中还有人爵,还有功名富贵,然后去修天爵,能够言行谨慎,这个能得到禄位。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种善因得善果,但是这落到第二层次了,为什么?心中还有禄位的念头。   子张就有,子张他想跟孔子学怎么样求得禄位,所以孔子把这个道理告诉他,这是什么?随机说法,既然你喜欢这个,我就告诉你怎么得到,你只要如理如法的求,能求得到。正所谓「命自我作,福自己求」,但是你求,一定要如理如法。不如理不如法,你是妄求,求不到。明朝的《了凡四训》就说明这个道理,说得太清楚了。了凡先生他就是要求福求禄,命中无子,他求儿子;命中无功名,他求功名,求不求得到?求得到,他成功了,怎么求?就是断恶修善。把命里头无福、无禄、无子的相给洗刷掉,你就有福、有禄、有子了。这里讲到的「立命之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真正能帮助世间人离苦得乐,所谓有求必得。   那么子张想要求,孔子把他的心定下来了。首先不能够妄求,不能够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所以告诉他慎言、慎行,这才是求禄位之道。但心中不能为利禄所动,虽然你想求,你要被它转了,你求不到。你得真正修那个因,才能得那个果。所以要如理如法求。   如果是颜回、闵子骞,这是孔门弟子里面德行第一的,他们有没有会提出这种问题?没有,绝对不会问子张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不想求得禄位。他们能安于箪食瓢饮陋巷的生活,真正把功名富贵看作浮云。自己喜欢隐居,喜欢深入圣学,所以他不会有心去求禄位,当然也不会被利禄所动,他们所修的纯是天爵。那么有人就疑惑了,「或疑如此亦有不得禄者」,像颜回,像闵子骞,他们没有得到禄位。譬如说颜回,这一生这么贫穷,箪食瓢饮在陋巷,而且三十岁就夭折了。他修的天爵是的,这么多弟子里面,为什么他有天爵而没有人爵?不得禄位,在我们世间人看没有这个福报,为什么?   程子在这里举出一点来讲,说「孔子盖曰耕也馁在其中」,这是出自于孔子的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大意是讲君子,他的心目中所求的是道,他的人生目标是成圣成贤,绝对不会为衣食所担忧。绝对没有贪图功名利禄的心。「耕也,馁在其中」是讲什么?真正君子应该是专心求道,其心在道,而不在食。那他为什么要耕种?这耕种,那肯定是起心动念了,担心如果不耕种,自己会受饥馁之苦,馁是饥饿,饥馁之苦。这个其中就讲到心中,为什么他去耕种?因为他心中想到,可能会挨饿的问题。这一念起来了,他心就在食不在道了,那他是不是真君子?按照孔子的标准就不是了。   这个「学,禄在其中」,君子求道,求学。求学也是为了求道,志在求道,志于道,学是为了求道的。但是,如果说学当中夹杂着求禄、禄位的这个目的,把禄位放在心中,然后去学,这也是君子所不取。所以孔子最后讲,「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所忧的,是道存不存在,自己能不能成道、能不能弘道、能不能卫道?使道常在人间。他不会忧虑着自己会不会贫穷。也就是,他不会为吃的而去耕种,不会为利禄而去求学,他只求道。那么能不能得禄位?程子讲,「惟理可为者为之而已矣」。理可为者,就是按理应该得到,就是可以去做的你才去做。   譬如说,得到禄位这桩事情,从政这桩事情,按照天理来讲,可以做你才做,不可以做的就不做。夫子讲,「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就是按照天理讲。天下有道,理可为者,按天理来讲,可以去做你就出来,出仕为官,为人民百姓服务。天下无道?则隐,隐君子,这时候不可为,我们就不为。这不可为是什么?是命,一个是众生的命运,他们没这个福分,感应不出圣贤出世。另外一个是自己的命,自己没有这个机会。像孔子,他很希望能够在各个诸侯国推行周公之道,他的方法就是从政。希望在从政当中,能够帮助国家,帮助人民,但是他得不到,诸侯的这些国君都不敢用他,这是命。   所以回答刚才所提的问题,颜回为什么他有天爵而没有人爵?第一个是理可为者才为,为之。颜回他不愿意出来给那些国君做事,为什么?天下无道。春秋那时期,已经是人心诡诈,他宁愿做隐君子,隐居在陋巷当中。第二个也是命,他的命运,这命运是讲到前生的因果,人生来这个世间为了酬偿业报。虽然他的德行已经学得非常好了,可是因果,这就不能不遵守,这所谓不昧因果。颜回对自己的命非常了解,对自己的因果非常了解,所以他能在陋巷当中心安,他不改其乐。如果是子张他肯定心不安,为什么他要求禄位,就是他不知命。不知命,就不可以为君子,不知命什么意思?不明因果,可求的才求,不可求的不要去求。颜回连可求的心都放下了,这又更高一层了。他这一生修德行、行善,将来有没有果报?肯定有,有其因必有其果。他修的天爵到哪去受?到天上去享受。这人间的人爵,不足以加给他,他的德太厚了,他的福太大了,人间没有爵位授给他,他只能够到天上去受爵位,天上去享福。   这在佛经里面讲到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刚生下释迦牟尼佛,七天之后就死了。在人间我们看到,这很悲痛,怎么生了这个孩子七天就死了?人间以为她没有福,哪知道她是生了佛,佛母!这个福报太大了,人间没有给她受的福了,她到忉利天上享福,她享天爵了。如果不懂三世因果的道理,我们这个也想不通。程子在这里讲到,只是稍微点到一下,还不太清楚。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他的批注说,「何日无闻?何日无见?闻见不患不多,患不能阙疑殆、慎言行耳。禄在其中,是点破天爵天禄,乃吾人真受用处。若作有得禄之道解释,陋矣陋矣」。这个「得禄之道」的解释,就是刚才讲到程子的解释,当然也是朱子的解释,程朱一脉相承。程朱都将这一章《论语》解释为慎言慎行是得禄之道,你要得到利禄吗?慎言慎行。这种解释,蕅益大师说是很浅陋的,「陋矣陋矣」。   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解?说「何日无闻?何日无见」?这多闻阙疑,多见阙殆,多闻多见,讲到闻讲到见,天天都会做的事情,天天都有闻,天天都有见,每天都有很多见闻。所以「闻见不患不多」,你所见所闻,不是怕不多,你每天都有所见所闻,不怕不多,怕什么?「不能阙疑殆、慎言行耳」。这个阙疑殆、慎言行,就是我们心有疑则不言,心有疑则不做,所做所说都是有把握的。所以阙疑殆、慎言行,就是讲你慎言慎行。慎言,包括没有把握的不说,和有把握的还要谨慎的说,这是慎言。没把握的就不做,有把握的还要谨慎的去做,这两方面才叫慎行。就是这里讲的「阙疑殆」,阙疑殆是没把握的。慎言行是有把握的,还要慎。所以你所见所闻,如果都能够用这种原则,那就是真正是修慎德。   禄在其中,是点破天爵天禄。孔子讲你能如此慎言慎行,你就能够少过失,少后悔,禄在其中。这禄在其中,是给我们点破孟子讲的天爵、天禄,天爵是因,什么因?孟子说的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这叫天爵。天禄是果,善因善果,这是「吾人真受用处」。你修善因得善果,这就是受用,你就得到利益。那么我们要不要有心去求利禄?不需要,我们的心不是求利禄,而是求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等果报现前了,也就不亦悦乎。可是心绝不求果报,心远离名闻利养果报,而去行善,而去修德,这才不亦悦乎,这才是真受用处。但问耕耘不问收获,收获?自然而然,何必去求?所以蕅益大师说,你要把禄在其中解释为得禄之道,这得禄之道的说法,是有心求,禄在其中,无心去求。只是修好因,善果自然,何必去求?   所以「禄在其中矣」,不能解释是你想要得到禄位这个方法,这真的是浅陋了。从这里我们就体会的,正如古人讲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为什么行好事?因为这是符合性德的。为什么不问前程?因为我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什么?乐善不倦的心,不住于利禄,而修天爵,这就是《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在儒家的一个说法。   我们再看江谦先生对蕅益大师的《补注》说,「干禄谓求福也。言是口业,行是身业,慎是意业。身口意三业勤修,外则寡尤,内则寡悔,即是自求多福。故曰:禄在其中」。这个解释很容易懂,把蕅益大师的意思给我们用平实的语言讲出来。「子张学干禄」,干禄,简单说就是求福,怎么求?身口意业上去修。慎言是口业,慎行是身业,这个慎字就是你的意业,意上要谨慎。身口意三业,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自然会少过失,少后悔。刚才讲过失是在外面的,表现在外面,后悔的这个意念是在内心,这叫自求多福,所以说禄在其中。自求多福,这个自,自己求什么?就求修好身口意三业,多福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多闻多见,而不能阙疑阙殆,随波而流,随风而靡,则灾祸堕落之所由来也,可不慎与!」如果我们所见所闻,言语造作不能谨慎,这就是会随波逐流,就会随缘去造业。这一个不慎的心就是放逸,就是迷惑颠倒。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报,这受报就是灾祸,就是堕落,跟着就来了。懂得因果,那能够不谨慎吗?所以这里强调要我们明信因果,谨慎言行,不可造业。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2023-08-05 15:01:291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什么诗

《竹枝词》作者:唐代刘禹锡诗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释义: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2、《子夜秋歌》作者:唐代李白诗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释义: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2023-08-05 15:01:291

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

一种两性氧化物遇还原剂时,表现为氧化性。如将二氧化锰放到氢气流中加热至1400K得到一氧化锰;将二氧化锰放在氨气流中加热,得到棕黑色的三氧化二锰;将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则得到二氯化锰和氯气。遇强氧化剂时,还表现为还原性。如将二氧化锰,碳酸钾和硝酸钾或氯酸钾混合熔融,可得到暗绿色熔体,将熔体溶于水冷却可得六价锰的化合物锰酸钾。在酸件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大量用于炼钢,并用于制玻璃,陶瓷,搪瓷,干电池以及用作催化剂等可作为干电池的去极化剂。存实验室常利用它的氧化性,与浓盐酸(HCl)混合加热制备氯气(Cl2):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另也可作为催化剂与过氧化氢、氯酸钾等反应产生氧气。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推荐于 2017-11-26查看全部2个回答2020年电竞学校录取条件_招生简章根据文中提到的化学为您推荐哈尔滨新华电脑学校,专业电竞培训,mod,FPS,FPP,RPG专业培训,小班教学,分组实训,赛训制教学,大神带领,就业有保障m.hebxhdn.com广告氧化铈 厂家直销 最新价格详情根据文中提到的一氧化锰为您推荐承龙化工-专业生产销售各种优质化工原料,厂家直销,价格低,现货供应,支持全国发货,欢迎致电咨询商丘市承龙化工有限公司广告—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电催化氧化怎么样?电催化氧化怎么样?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电催化氧化的特点,供您参考。技术特点,1,催化电极使用寿命长。2、设备少,控制点少,工艺简洁,操作简单。整个氧化段仅需要一台电催化氧化反应器即可。3、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催化氧化反应时间一般在10~30min,30%双氧水加入量在100~300mg/L(进水COD越高,相应的反应时间的双氧水量越大),吨水的直接运行费用在0.15¥~0.45¥。技术优势,1、氧化性:是臭氧的1.36倍,与芬顿反应的氧化性相当。2、清洁性:无添加铁盐,不调酸碱,无固体颗粒催化剂…
2023-08-05 15:00:123

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颉颃以傲世。什么意思?体现什么情感?百字之内。

路过,恰巧看见,不早不晚让你问到我。
2023-08-05 15:00:051

汉字“_”的意思是什么?_字怎么写

决jué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决江疏河”。堤岸被水冲开:决口。溃决。断定,拿定主意:决定。决断。决计。决然。决胜。决议。犹豫不决。一定:决不后退。决定最后胜败:决赛。决战。执行死刑:处决。枪决。绝笔画数:6;部首:冫;笔顺编号:415134笔画顺序:捺横折横撇捺详解冲chōng【动】同本义〖surgeup〗冲溶沅_。木华《海赋》直上〖shootup〗又如:冲天;冲汉以水、酒等浇注调制〖pourboilingwater〗。如:冲鸡蛋;用酒冲服;冲茶〖会计〗收支账目互相抵消,或两户应支付的款项互相抵消〖cancelout〗幸而后手里渐渐翻过来了,除了冲账的,反赢了好些《红楼梦》又如:红字冲销使曝光过的照相材料显影〖develop〗。如:冲胶卷用水或其他液体冲洗〖rinse〗。如:把盘子冲一冲;冲厕所;秧苗给大水冲了冲chōng【形】深远〖deep〗。如:冲迈;冲音通“盅”。空虚〖empty〗又如:冲室;冲寞平和;谦虚〖humble〗又如:冲融;冲和淡泊〖withoutworldlydesires〗。如:冲虚;冲衿;冲静通“僮”。幼小〖inmature〗又如:冲弱;冲年;冲幼;冲眇冲_chōng【名】同本义〖thoroughfare〗及冲,以戈击之。《左传·昭公元年》。注:“要道。”冲风起兮水横波。《楚辞·河伯》。注:“隧也。”太冲绝。《素问·至真要论》。注;“肝脉气也。”又如:冲衢;冲途;冲境古战车名。用以攻城〖akindofwarcarriage〗与尔临冲。《诗·大雅·皇矣》主人焚冲。《左传·定公八年》折冲万里。《淮南子·说山》隆冲以攻。《淮南子·泛论》又如:冲车;冲隆山区的平地〖flatland〗。如:翻过山有一个很大的冲〖天文〗∶一个天体与另一个天体在天空中的相反方向或距角等于180度的一种行星动态〖opposition〗。如:大冲;冲日冲_chōng【动】冲击;冲撞〖charge;assault〗稍近,益狎,荡倚冲冒。柳宗元《黔之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冲激;冲打;冲阵直朝某一方向而去〖dashonward〗。如:冲蒙;冲斥破除;毁坏〖break〗。如:冲波;冲溢冒。多指不顾危险或恶劣环境而向前行进〖giveoffense〗。如:冲雨;冲炎动〖touch〗。如:冲心;冲心钱冲刷;灌注〖washout〗。如:冲注另见chòng冲冲chōngchōng〖inastateofexcitement〗情绪激动、高涨的样子兴冲冲怒气冲冲冲刺chōngcì〖spurt;sprint〗赛跑临近终点时用全力向前冲;奋力向前,做最后关头的努力向终点冲刺冲打chōngdǎ〖chargeandattack〗冲锋攻打冲淡chōngdàn〖dilute〗∶稀释把酒冲淡〖qualify〗∶改变〖液体的〗浓度或风味用白兰地酒冲淡咖啡〖weaken;playdown〗∶使减弱冲淡戏剧效果〖modest;humble〗∶谦虚淡泊冲荡chōngdàng〖dash〗冲击荡涤洪水冲荡了整个村庄冲动chōngdòng〖impulse〗∶神经受到刺激引起的兴奋性反应〖getexcited〗∶理性弱于情感的心理现象没有必要那么冲动冲犯chōngfàn〖offend〗∶冒犯〖上司、长者〗;言行跟对方抵触,冒犯对方〖charge〗∶冲锋进犯〖mutualpromotionandrestraintamongthefiveelements〗∶指五行上的冲克;行动冒犯了鬼神或犯了某种忌讳,迷信的人认为会带来不祥。冲锋chōngfēng〖charge〗突入敌阵,以短兵冲杀冲锋陷阵chōngfēng-xiànzhèn〖chargetheenemylines;chargeandshatterenemypositions〗∶勇猛进击,杀入敌阵〖fightbravelyforajustcause〗∶奋不顾身的勇敢行为冲服chōngfú〖takeaftermixingitwithwater〗用开水混合后口服冲昏头脑chōnghūn-tóunǎo〖turnsb."shead〗由于过分高兴而失掉理智,任性做事年轻人可不能让爱情这玩意儿冲昏了头脑。孔捷生《姻缘》冲击chōngjī〖lash;pound〗∶冲撞碰击。多指风威水势海浪冲击着岩石〖charge;assault〗∶冲杀进击。指肉博战斗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pinch〗∶痛苦的打击外国货冲击国内市场〖strike〗∶冲犯攻击。指精神上的刺激、肉体上的伤害受到群众运动的冲击冲击民主的基础的一些思想冲击波chōngjībō〖blastshockwave〗指核武器或炸弹等爆炸时由爆炸中心向四周传播具有很大杀伤力、破坏力的高压高速气浪。也指某种事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冲积chōngjī〖alluviation〗水流速度减小的地方,水冲击的泥沙沉积下来冲剂chōngjì〖medicinetobetakenafterbeingmixedwithboilingwater,wine,etc.〗开水冲化即可服用的中药剂型,由中草药煎熬浓缩成颗粒状制得感冒清热冲剂冲决chōngjué〖burst〗反复冲刷,形成决口冲决大堤冲克chōngkè〖wutualpromotionandrestraintamongthefiveelements〗同“冲犯”冲口chōngkǒu〖blurtout〗指说话不加考虑,直率说出一位中年女社员冲口说:“吴劳模,你给指点指点吧。”冲扩chōng-kuò〖developandenlargeprint〗指照相中的冲洗扩印冲浪板chōnglàngbǎn〖surfboard〗冲浪游戏中用的狭长漂浮板冲力chōnglì〖impulsiveforce;momentum〗运动体的惯性冲击力投掷或摆动物体的动力攻城锤猛击城墙的冲力冲凉chōngliáng〖takeashower〗[方言]∶洗澡运动之后冲凉很痛快冲破chōngpò〖breakthrough;breach〗冲击突破冲破难关冲散chōngsàn〖unyoke〗受冲击而分离散开大木筏在急流中被冲散成几块冲杀chōngshā〖chargeandfight〗冲锋拼杀勇猛地冲杀上去冲刷chōngshuā〖washout;scour;erode〗水流冲击,使土石流失或剥蚀土壤受雨水的冲刷用水冲着洗刷冲塌chōngtā〖causetocollapse;burst〗水流使被冲倒冲腾chōngténg〖rushout〗冲而直上,急速腾起鸽子出笼,冲腾入云冲天chōngtiān〖towering〗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斗志冲天冲天的怒火冲突chōngtū〖assault;attack〗∶冲杀奔突选精骑八千,率先冲突。《南史》〖conflict〗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力量或性质的互相干扰革命与旧势力相冲突以争吵、摩擦和对立为特色的持久的不和儿子与继母之间常有冲突〖dissonance〗∶意见不合,发生争执过去的挫折,和偶然的冲突仍然可能在他与她之间发生冲洗chōngxǐ〖wash;rinse〗∶用水冲,去掉附着的东西冲洗瓶子〖develop〗∶把已经曝光的胶片,进行显影、定影等的总称冲洗胶片冲喜chōngxǐ〖saveaperson"slifebygivinghimaweddingtocounteracthisbadluck〗旧时迷信风俗,家中有人病重时,用办理喜事等举动来驱除所谓作祟的邪气,希望病人转危为安冲陷chōngxiàn〖chargetheenemylines;chargeandshatterenemypositions〗发起冲锋,攻破敌阵冲销chōngxiāo〖chargeoff〗∶减去账面上资产价值的部分或完全损失的数额把已废弃的存货从账面上冲销〖cover〗∶在商品交易所或证券交易所卖出原先买进的期货和证券冲霄chōngxiāo〖towering〗高冲入霄汉壮志冲霄冲淹chōngyān〖drown;flood;submerge〗被水冲走淹死或淹没余夷脱逃者,或被坑水冲淹,或为失路饥毙,悉无漏网。《广东军务记》冲要chōngyào〖strategicallyimportantcrossing〗军事上或交通上重要的地方。同“要冲”连年出塞,讨击鲜卑,还复各令屯列冲要。《后汉书·南匈奴传》防遏冲要冲账chōngzhàng〖strikeabalance〗〖会计〗∶在借贷记账制中,由于借或贷一方多记发生额而用红笔在相同方向另记一笔加以订正冲撞chōngzhuàng〖bump;collide〗∶互相冲突撞击前面的防护板在冲撞石墙上时被撞坏了〖giveoffense;offend〗∶唐突冒犯我的话冲撞了她冲_chòng【形】猛劲大〖fullofvigouranddrive〗。如:有股冲劲儿;水流得真冲气味浓烈刺鼻〖strong;irritatingthenose〗。如:酒味儿冲冲_chòng【动】用冲床进行金属加工〖punch〗。如:冲床;冲模冲_chòng【介】对着;向〖faceto;towards〗。如:冲着;大门冲北开凭;根据〖accordingto〗。如:就冲着他,我也不得不出面解围另见chōng冲床chòngchuáng〖punch〗用冲压方法使金属板成形或在金属板上冲孔的机器,又叫冲压机冲盹儿chòngdǔnr〖dozeoff〗[方言]∶打盹儿冲劲儿chòngjìnr〖withvimandvigor〗∶敢做、敢向前冲的劲头儿这小伙子真有股冲劲儿,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儿〖strong〗∶强烈的刺激性这酒有冲劲儿,少喝点儿冲孔chòngkǒng〖punching〗∶打孔〖punchedhole〗∶被打出的孔冲压chòngyā〖impactextrusion〗∶用快速冲击使金属在冲床上变形的工艺〖rampressure〗∶对航空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观测到的进气口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差冲子chòngzi〖punchingpin〗用金属做成的一种打眼器具亦称“铳子”出处[①][jué][《__》古穴切,入屑,_。]“_2”的被通假字。亦作“决1”。排除壅塞,疏通水道。谓掘堤放水。冲破堤岸;堤岸溃破。指堤岸溃破之处,决口。引申指拨开;剖开。穿通。张开。断;断裂。引申为截断。断绝;完毕。引申指决裂。决断;决定。分辨;判断。较量;决定胜负。判决。责打。处死犯人。果断。副词。必然;一定。同“_”、“_”。通“抉”。挖出;挑出。通“抉”。揭发。通“抉”。撬开;举。参见“_植”。通“抉”。选取。参见“_善”。通“抉”。古代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的骨质套子,以便钩弦。俗称扳指。通“抉”。指射箭的动作。通“_”。辞别,如别。通“_”。诀窍。古水名。参见“_水”。[②][xuè][《__》呼_切,入屑,_。]亦作“决2”。迅疾貌。[③][quē][《集_》苦穴切,入屑,溪。]亦作“决3”。通“缺1”。破裂。【子集下】【冫字部】决;康熙笔画:6;页码:页131第29【玉篇】俗_字。【__】【集_】【__】?古穴切,音_。水名。【水_】_水,出_江雩__南大_山。【注】俗名_檀山_,_大_之_名也。其水_山委注而_其_,西北流_蓼_故城,灌水注之,故地理志曰:_水北注蓼入灌,灌水於蓼亦入_。又__,北方水名。【山海_】_侯之山,__之水出焉,_流注于河。又行流也。【管子·君臣下篇】_之_行,塞之_止。【左_·襄三十一年】不如小_使道。又_也,判也。【_·曲_】夫_者,所以定__,_嫌疑。又分_辨_,非_不_。又以__物亦曰_。【_·曲_】濡肉__,乾肉不__。【周_·冬官考工_】梓人_喙_吻。【疏】_乃喙_,_物食之_,以其近喙本_,故云_吻。_如字。又_穴反。又_也。【__·_射_】袒_遂。【_】___也。以象骨_之,著右大擘指,以____也。_音_。【_·小雅】_拾__。又_也,__同。【前_·_武_】李陵__武_去。【_】_,_也。又_曹,官名。主罪法者。【後_·_昌_】_文法,仕郡__曹。又【__】【集_】【正_】?呼_切,音血。疾貌。一曰小_也。_?通。【_子·逍__】_起而_,__枋。_或作?。又【集_】苦穴切,音_。_缺同。或从血作?。亦作_。【史_·秦始皇_】譬__六___?也。又涓惠切,音桂。疾貌。【_子·_物_】麋鹿_之而__。【_】_,徐邈_古惠反。【卷十一】【水部】编号:7233_,[古穴切],行流也。从水从_。_江有_水,出於大_山。
2023-08-05 14:59:551

二氧化锰溶于水双氧水中会有气泡吗?

二氧化锰不溶于任何常见溶液(除浓盐酸外)!所以题目就是错的,但是二氧化锰会催化双氧水自行分解!也就是说,双氧水遇到二氧化锰,会产生大量氧气,但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可以视作不与双氧水反应,也不溶于双氧水!2Hu2082Ou2082==MnOu2082==2Hu2082O+Ou2082↑以下是提升知识,想看就看,不看也没事!催化剂是指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但绝不是不参与反应,因为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通常被视作不参与反应,只改变反应速度!催化剂通常是变价元素,所以它的反应实质是,先于反应物反应,生成一种极不稳定的新物质,因为新物质不稳定,所以会再分解,重新生成原先的物质!比如这个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反应实质是这样的:Hu2082Ou2082+MnOu2082====Hu2082MnOu2084双氧水先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锰酸,反应放热!Hu2082MnOu2084+Hu2082Ou2082====MnOu2082+2Hu2082O+Ou2082↑热的锰酸再与双氧水反应,生成水、氧气和二氧化锰!
2023-08-05 14:59:491

二氧化锰水溶液什么颜色

无色
2023-08-05 14:59:413

请问明朝张宏“历官鲁府副使道”是个什么官?级别?在哪部书中可查到此人信息?谢谢

“历官”是历任……官职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张宏曾经担任过“副使道”这个职务。“副使道”是省按察使司的派驻机构的主官。“按察使司”全名“提刑按察使司”,是省级的司法部门。比较难懂的是“鲁府”。明朝人说的“鲁府”,一般指“鲁王府”,鲁王是明朝分封在山东的藩王。但按察使司不至于在鲁王府派驻机构或官员吧。所以“鲁府”有可能是泛指山东的官府,“张宏在山东担任过副使道”的意思。
2023-08-05 14:59:323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什么或什么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上排水或下排水法。首先二氧化锰在不同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实验室用双氧水和氯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而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次实验室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法和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并且不易溶于水。简介:二氧化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nO2,为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难溶于水、弱酸、弱碱、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用于锰盐的制备,也用作氧化剂、除锈剂、催化剂。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二氧化锰
2023-08-05 14:59:261

二氧化锰是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还是其它氧化物

应该不是碱性氧化物.MnO2+(浓)HCl-----MnCl2+Cl2+H2OMnO2+(浓)H2SO4------MnSO4+O2+H2O虽然MnO2可以和强酸反应,但是,没有只生成盐和水.也就是说发生的不是复分解反应.所有不是碱性氧化物.MnO2也可以和熔融苛性钾在空气中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同样,反应中存在着价态变化.所以也不是酸性氧化物.应该非酸性也非碱性的氧化物.
2023-08-05 14:59:162

君子学以致其道致什么意思

求得,取得。子夏曰:百工居肆已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子张》)。意思是各种工匠居住于其制造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用学习获得那个道。——工作无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殊途同归,完成任务。
2023-08-05 14:59:163

二氧化锰是否溶于酸溶液

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可以溶于盐酸溶液。 二氧化锰是两性氧化物氧化性,和浓HCl作用以制取氯气,二氧化锰是自然界以软锰矿形式存在的物质。物理性状是黑色无定形粉末,或黑色斜方晶体。 二氧化锰它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弱酸,弱碱, 硝酸,冷硫酸,加热情况下溶于浓盐酸而产生氯气。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2023-08-05 14:59:061

文言文和的不同意思是什么

1.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特点与不同,是什么 原发布者:是艳汤夏厅瑞 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汉语自古以来就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很精彩。这当然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文。由此可见中国的现代文明历史还是很短的,解构或者解读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的必要,因为传统智慧的继承建立于对文言的正确解读。2.文言文是知识。这是对的,因为文言文已经不再是语言,它纯粹是文字。但文言文是知识,甲骨文也是知识,那为什么就不学甲骨文呢?对了,正是因为甲骨文是更原始的文字,所以文言文是进一步学习甲骨文等等传统高 2. 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2.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3.结构: (1)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 ①"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③羿,古之善射者也。 (《管子·形势解第六十四》) ④"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①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②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快哉,此风。" "美哉,我少年中国。 " [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 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 何由知吾可也?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文言文中的省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yuè)乐(lè),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固定结构 1)、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常见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奈)……何、孰与、得无……乎、孰若。 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之战》) ③与不 同好,如何?(《左传·齐桓公伐楚》) ④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 “是”在不同的文言文中的意思 是 shì (1) (根据隶定字形解释。 会意。字从日,从正(变形)。 “日”指“太阳”。“正”指“标准”、“基准”。 “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本义:夏至(太阳位于夏至点)。 引申义:1.(方向上)正对。不偏不倚。 2.正确。说明:古代中国人把南方作为基本方向。 他们把中国描述为一个面向南方的国家:“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今越南),后幽都”。“二十八宿”体系用“四象”来表示就是:“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鸟,后玄武”。 “四象”的苍龙、白虎、朱鸟的头都朝向南方,玄武的 *** 与蛇头一个指向苍龙尾部,一个指向白虎尾部,最终还是指向南方。南方朱鸟宫的中间是“七星”之宿,这便是夏至点所在位置) (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济》 (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 袁崇焕遣驿吊敌,公诟言于朝,朝议是公(袁可立)。——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清·林觉民《与妻书》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 (5) 概括之词。 凡是,任何 [every;any]。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是 shì [代] (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 ——《诗·小雅·宾之初筵》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汉·贾谊《论积贮疏》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 (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shì [动] (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刘开《问说》 (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 (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 (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林觉民《与妻书》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 (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8) 又如:他不是学生 (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 (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 (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 (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13) 又如:这料子是块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 表示适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 (15) 尝试。用同“试” [try]。 如:是猜(试猜) (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是 shì [副] (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only]。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 (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是 shì [连]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 (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 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 (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 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 (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 (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 (6) 或者 [or] (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 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 (8) 有时也用完整的“。 4. “使”在文言文中的不同意思和例句有哪些 〈动〉1. (形声。 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 本义:命令)2. 同本义 [order] 使,伶也。——《说文》。 按,伶者,令也。故君使其臣。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世家》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史记·屈原列传》魏王使将军 晋鄙将十万众救 赵。——《史记·魏公子列传》3. 又如:支使(命令人去做事)4. 派遣 [send;dispatch]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汉· 贾谊《过秦论》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5. 又如:差使(差遣;派遣);使转(打发去);使遣(差遣);使会(差遣,使唤)6. 致使;让;叫 [let;make;cause]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清· 黄宗羲《原君》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清· 林觉民《与妻书》7. 又如:一场大火,使他一贫如洗;虚心使人进步8. 运用;使用 [use;employ] 联闻,使功不如使过。——《旧唐书·李靖传》造父巧于使马。 ——《韩诗外传》尚贤使能。——《荀子·王制》9. 又如:使费(使用钱财);使低嘴(说坏话);使不着(用不着);使民(使用民力);使风(利用风力);使指(使用手指);使官(利用职权);使弊幸(用心计);使贤任能(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使钱出土10. 使唤;役使;支使 [order about;work;use]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民之外事,莫难于战,故轻法不可以使之。——《商君书·外内》使之虽病也。 ——《礼记·檀弓》况于使之者乎。——《荀子·解蔽》。 注:“役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恣君之所使之。 ——《战国策·赵策》11. 又如:使伶(供使唤的人);使役(役使,驱使)12. 耍弄;玩弄 [play]。如:使棒;使酒(耍酒疯);使乖(耍小聪明);使坏(出坏主意;耍花招);使作(作弄;摆弄);使道儿(耍手段);使心用幸(用心机);使促狭(玩弄阴险手段);使法(玩弄手法);使乖弄巧(卖弄 *** ;耍手腕;耍花招);使刁(玩弄欺诈手法)13. 出使 [serve as an envoy abroad] 唐雎使于 秦。 ——《战国策·魏策》臣舍人蔺相如可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14. 又如:使人(奉命出使的人)15. 放纵,任性 [indulge] 灌夫为人刚直,使酒。——《汉书·灌夫传》。 注:“因酒而使气也。”16. 又如:使脾气;使心别气(发脾气);使性(使性气,使性儿。 发脾气,任性)17. 可以,行 [can;may]。如:使的(可以)18. 主使 [instigate]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 魏之私人,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名〉1. 使者 [envoy;messenger] 时汉连伐 胡,数通使相窥视。——《汉书·苏武传》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战国策·齐策》2. 又如:专使;使曹(使者);使轺(使者所用的快车);使牙(节度使办公的衙门);使臣星(使者);使车(使者所乘之车);使传(经使者传达的皇帝诏书);使署(使馆);使客(使者);使官(使臣);使物(使者和货物)3. 使命 [mission] 时周瑜受使至 番阳, 肃劝 权召 瑜还。——《资治通鉴》4. 佣人;奴仆[servant] 那厨役雇的是个乡下小使。 ——《儒林外史》5. 又如:使下(仆从);使长(奴仆对家主的称呼);使婢(侍婢;婢女);使唤的(奴仆,仆婢);使人(仆人);使数(随从,供使唤的人);使头(仆人的头儿)6. 官名。负责某种政务的官员 [official]。 如:节度使;转运使7. 姓1. 假如;如果 [if]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 清· 刘开《问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2. 又如:使无先生相助,岂有我之今日?使能发愤图强,必定前途无量。 5. 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比如像说现在的,“你吃饭了吗?”。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口语)和用“书面语言”(书面语)来表述,是不同的,比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却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这里,“饭”名词作动词用,意思为吃饭。 中国在1919年以前,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书面语言写成的。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结构(一)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 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 (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 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 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 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微斯人,吾谁与归?”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 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 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 “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3)自述省。如:。
2023-08-05 14:59:051

二氧化锰溶于水双氧水中会有气泡吗?

会,氧气
2023-08-05 14:58:584

道字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 有没有关于“道”字的古文 道路: 道,所行道也。 ——《说文》一达谓之道。——《尔雅》道坦坦。 ——《易·履》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 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老子》五十三章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史记·项羽本纪》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道德,道义、正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道教的教义〖Taoi *** "sdoctrine〗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 ——《世说新语·赏誉》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线条或细长的痕迹〖line〗。 如:画一条斜道儿路程;行程〖journey〗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方式,方法;技能〖way;method〗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晁错《论贵粟疏》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策之不以其道。 ——唐·韩愈《杂说》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水流通行的途径〖course;river〗。 如:河道;水道地域的区划名〖prefecture〗。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 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 如“凤庐道”学术或宗教教义〖doctrine;reason;law〗悦周公、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law〗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庄子·养生主》方向;志向〖direction;ambition;aspiration〗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志同道合 道dào【动】说,讲〖say;talk;speak〗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不足为外人道也。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表示〖express〗。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取道,经过〖via;bywayof〗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史记·项羽本纪》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道经(路过)引导,疏导〖guide〗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易·系辞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论语·为政》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 ——《管子·牧民》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料;想,以为〖think〗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 ——《水浒传》【介】从,由〖by〗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道德dàodé〖morals;ethics〗∶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道:正气。魔:邪气。 本是佛家告诫信徒勿受外界诱惑之语。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后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 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后,困难会更多。又比喻新事物兴起,不久又会有更新的超出其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初刻拍案惊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乱情昏钷认家。——《西游记》。 2. 帮帮忙讲解一下文言文中的“道”字和“得”字的意思,越详细越好 道 1、路。 《史记 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活用为动词,意为赶路。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晨夜兼道。) 2、路程:《荀子 修身》:道虽迩(近),不行不至。 3、方法,措施。《论语 里仁》:(富与贵)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占有)也。 韩愈《马说》:策之不以其道。 贾谊《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 4、规律,道理。《庄子 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 引伸为道德,道义。《孟子 公孙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史记 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 5、道家所说的万物之源。 《老子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 后来指道家,道教。如:学道;道家。 6、主张,思想,学说。《论语 里仁》:吾道一以贯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益慕圣贤之道。 引伸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刘开《问说》:就有道而正也。 7、从,由。 《管子 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都由君主开始。) 8、说、讲。《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9、读第三声,引导。《汉书 张骞传》:唯王使人道我。 (希望王派人引导我。) 10、读第三声,通,疏导。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决一个小口子,疏导河水。) 上面7、8两项的“道”后来写作“导”(繁体是“道”下加“寸”)。 11、量词。 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枕前。 12、古代行政区域名。 得 1、得到,获得,与“失”相对。《孙子兵法 军争》:不用乡(向)导者,不能得地利。 《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对,正确,指事情做对了。 如:古今之得失。 事情之得失。 3、得意,满足。《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自得,自以为得意。) 王羲之《兰亭序》: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4、贪求,贪得。《论语 季氏》:戒之在得。 5、能够,可以,表示情况允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晁错《论贵粟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 6、表示完成。 聂夷中《咏田家》: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7、实现,达到。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通“德”,感激。《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收获,名词。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10、合适,融洽,形容词。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与公甚相得也。 11、应该,应当。 《史记 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12、助词,表示完成或说明结果。 白居易《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 (得无,得毋:1、莫非,莫不是,该不会。 《战国策》:日食饮得无衰乎?2、能无,能不。张九龄《感遇》:侧见双翠鸟……得无金丸惧[能不害怕铁丸吗]?)。 3. 文言文中的"道"有几种解释 1: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学术或宗教教义。《孟子-滕文公上》:“悦周公、仲尼之道。” 3:取道;经过。文天祥《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4:道德,道义,正义。《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行政区划名。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 6:方式;方法。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7:通“导”。引导;疏导。《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鄙邑为道。” 8:道教;道士。《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9:“指宇宙中的本体及其规律”。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说;讲。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以为;料想。《水浒传》:“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姻缘,劝那大王,却听得里面叫救人。” 12: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刘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 13:量词。条;次。如:一道符;十二道金牌;一道题。 4. 文言文中“道”和“传”字有哪些意思 道 释义 dào ①<;名>;路;道路。《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2626637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又】<;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②<;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③<;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 ④<;名>;道理;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⑤<;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诛暴秦。” ⑥<;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⑦<;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好。” ⑧<;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⑨<;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 ⑩<;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 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 ⑾<;名>;简称道 家、道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⑿<;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 ⒀<;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 ⒁<;量>;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 传 释义 chuán ①<;动>;传递;传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大喜,~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动>;传给;授与。《原君》:“~之子孙,受享无穷。” ③<;动>;传授;教授。《师说》:“师者,所以~道受业解惑也。” ④<;动>;流传。《石钟山记》:“此世所以不~也。” ⑤<;名>;流传的文字。《游褒禅山记》:“后世之谬其~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zhuàn ①<;名>;驿舍;客站。《廉颇蔺相如列传》:“舍相如广成~舍。” ②<;名>;驿车。《韩非子?喻老》:“遽~不用。”(遽:驿车。) ③<;名>;文字记载。又常指一种文体。《史记?太史公自序》:“作七十列~。”【又】<;名为动>;为……作传。《<;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虽以史迁之善~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④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师说》:“六艺经~皆通习之。” 5. 文言文中“道” 的意思(两种以上且含例句和出处) 1.路:~听途说。 2.水流的通路:水~|河~|。 3.方向;途径:同~|门~|治国之~|志同~合。 4.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 5.道理;事理:公~|天~|无~|坐而论~。 6.道德;正义:~义|人~|厚~|古~热肠(表示待人诚挚热情)|得~多助,失~寡助。 7.用言语表示:~谢|~歉|~别。 8.以为;认为:你~是谁,原来是跑堂的上楼来。 9.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传~|修~|孔孟之~|安贫乐~。 10.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家。 11.道教的简称,也指道教徒:~观(guàn)。 12.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名。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 6. 安贫乐道文言文每个字的意思 原文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译文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终于成为一位博学的人 ①耽:爱好。 ②营:谋求。 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 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怡,愉快。 ⑤哂:讥笑。 ⑥弥固:更坚固。 ⑦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常丐食诵《诗》”中“丐”的意思是:________。 2.王欢的安贫乐道指什么?我们曾在《陋室铭》中感受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又指什么? 3.文中为什么要写王欢与其妻的对话? 【参考答案】 1.乞讨 2.王欢: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 3.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2023-08-05 14:58:551

以“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为例说明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于它的宾语含有“认为”,“以为”的意思,使 挖开 药 治病 这些都是认为的 而主观的认为
2023-08-05 14:58:471

洗涤二氧化锰的方法

二氧化锰是难溶于水的.所以,溶解时,不溶物是二氧化锰,溶液是氯化钾溶液,过滤可以将二氧化锰提取出来,洗涤,可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粉末
2023-08-05 14:58:412

二氧化锰是什么颜色?

黑色粉末,或块状。
2023-08-05 14:58:304

实验 室中如何洗涤二氧化锰

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可能含有氯酸钾;先加入足量的水,氯化钾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含有氯酸钾时,氯酸钾溶于水形成溶液,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再过滤,把二氧化锰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再对二氧化锰进行洗涤,除去二氧化锰中的杂质;再加热、干燥二氧化锰,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故选B.
2023-08-05 14:58:002

古代的道是什么意思

  道简介:  “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对一切的事、物,思维认知的代名词,它是在讲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认知的还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个阶段  一:一切存在的即为“道”。  二:存在就会有变化为“道”。  三:变化就是消失灭亡也为“道”。  三位一体自然永恒。  而到现在为止也确实没有出现过超出以上范列的“道”。太极图就是它的核心思想。  在中国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与朝鲜(包括韩国),“道”是表达技术、方法、学术观点、方法论或思想体系的“普遍哲学”。例如日韩的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剑道、等等;在中国古代,《庄子·杂篇、天下》则称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为治术与道术。  “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用以说明宇宙的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等等。道的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道家不同的哲学语境中,其侧重涵义有所不同。 (老子所写的《道德真经》是关于“道”的经典著作)。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_ucxQFIb4TpddSmITjSwle6nEJYv03lZjA6ZoUqTvOShEe2sEu4E13fEHzv0W277QiH1H6T8prcN5NntIyazRZaibHR-NnkUoNiduwFcY7
2023-08-05 14:57:5714

二氧化锰溶于水有什么现象? 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在一起怎么相互分离?

一、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二、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在一起时,将混合物投入水中,使可溶物完全溶解,过滤,滤渣为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干则得到氯化钾 注:所得滤渣需蒸干水分
2023-08-05 14:5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