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概述三大改造的基本原则,方式和经验

2023-08-03 10:53:17
苏萦

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一、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土改后趁热打铁,通过互助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完成所有制改造,最后创造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经验。

  2、从互助社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形式,也就是说摆脱私有制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3、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贯彻依靠贫下中农、巩固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消灭抚弄的阶级路线,从而团结广大人民共同走合作化道路。

  总结起来就是途径、形式、方针、原则和路线。

  二、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与农业改造一样,由合作社途径逐步实现。

  2、组织形式由手工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到生产合作社。

  3、步骤是从供销入手,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

  4、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技术改造创造力条件。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经验:

  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对官僚资本实行没收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进行“和平赎买”。

  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度形式。

  创造了从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营代销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对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分别采取“四马分肥”和“定息”的利润分配政策;

  3、注意把对企业的改造和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结合起来。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基本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为生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以和平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也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

三大改造的内容

三大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023-08-03 08:26:532

三大改造的内容

三大改造的内容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即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 三大改造的内容 三大改造即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在建国初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任务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3年-1956年12月,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8-03 08:27:23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和启迪

二者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三大改造是将旧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新中国的公有制,而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二者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对其做出变革。二者都是基于我国当时的国情和世界局势,制定并实施的。三大改造是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境内外局势较稳定但反华势力仍然十分猖獗的情况下实施的。改革是基于我国当时刚经历十年内乱,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改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和正在进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等情况作出的决定。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应用。二者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的启示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2023-08-03 08:27:432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是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49年开始到1956年结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起步和准备阶段。用了3年时间,从1949年到1952年,恢复国民经济,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官僚资本,完成新区的土地改革,统一财经管理。第二阶段,从1953年开始,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实质就是要改变生产关系,即解决所有制问题,扩大国有制,新建、改建、扩建国营企业;将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两种私人所有制,经过公私合营,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企业,以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1953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到1956年底,用了4年时间,基本完成 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任务。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应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深刻 和复杂的社会变革,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023-08-03 08:28:085

三大改造的形式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手工业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2023-08-03 08:28:241

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

改造的背景:1、当时中国状况: 1949年10月建国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当时的中国由于内战、社会主义和国民政府的掠夺,经济变得很脆弱,直接表现为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运输阻塞。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可以用“一穷二白”来概括。 2、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带领人民实现共产主义,而前提自然是要先进入社会主义。 3、关于农业改造:建国后,在新的解放区域还有3亿多的百姓没有土地,于是有了土地改革,当时的土改政策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减少阻力,孤立分化地主阶级,以利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晋中之窗早日恢复发展农村经济,实行了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土改后农业方面的形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不符合社会主义制度下得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把农民的土地私有改造为合作公社化的土地公有就是必然的了。4、关于手工业改造:当时的手工业,就其生产方式及发展现状而言,它的生产条件十分落后,如果不将古老的生产方式改造为近现代生产方式,我国的手工业将遇到许多困难。当时,毛主席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改造个体手工业很有必要。 5、关于工商业改造: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飞涨,财经困难,不得不合理调整工商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晋中之窗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所以需要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晋中之窗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8-03 08:28:354

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变的 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生产技术水平的状况 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

改变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2023-08-03 08:29:062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1953年春,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获得土地的农民有着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既不能满足工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又有两极分化的危险。中国共产党当时认为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发展生产,共同富裕。1953年,先后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到1956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1956年1月21日,上海人民举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个体手工业是以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从事商品生产的一种个体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952年手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1%,农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很大部分来自手工业。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决定逐步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取合作化的形式和逐步过渡的步骤,从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人数已占全国手工业从业人数的91.7%,基本上完成了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相应也具有两面性。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在经过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初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后,至1956年底,实行公私合营的工业企业已占原有资本主义工业总户数和职工人数的99%,占生产总值的99.6%。全行业公私合营后,采用定息方式,即按照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共23亿余元)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共发10年。这就使得私股与生产资料的使用权相分离,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管理和运用。定息停付后,企业就完全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包括对资产阶级分子的改造,使剥削者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
2023-08-03 08:29:334

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了哪些成就?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1)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消灭私有制这样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而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
2023-08-03 08:29:435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这种一般你在百度上是可以查到的,有很多详细的答案各种说法。
2023-08-03 08:30:226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因为:1、革命性质:三大改造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任务。2、经济基础:三大改造前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之一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3、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多种剥削关系;在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
2023-08-03 08:30:452

三大改造的完成及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意义: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8-03 08:31:073

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 *** 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952年9月, ***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年9月, *** 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特定的历史条件看,三大改造运动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惟一选择”性,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就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一边倒的立场、帝国主义的威胁、苏联模式的影响。 但统而观之,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严格地说都不是构成历史必然性的充分条件,所以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必然”很难说就是历史的必然性,在这些条件下发生的“惟一选择”很难说就是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惟一选择。 一种直到现在仍然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虽然三大改造运动存在一定问题,但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惟一选择。 “三大改造”的依据是“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因此,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与对三大改造的评价直接有关。 对于这条路线有三种评价:一是龚育之提出的:“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二是薛暮桥提出的“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三是林蕴晖提出的“战略思想的重大变更”,认为它离开了我国国情,离开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尽管仍有基本肯定、基本否定、部分肯定部会否定等多种不同看法,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运动,在大规模运动的数年中生产力水平没有下降并得到较快发展的状况,越来越趋于实证性的具体分析了。 站在21世纪初期的历史高度看待发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三大改造运动,我们应该说些什么呢? 一种曾被视为绝对纯粹和完美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它建立之后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而难以坚持下去,不得不让当年已经消灭了的经济成份重新复活起来,这本身就足以说明问题。 所以,问题不在于三大改造运动是快还是慢,是早还是迟,不在于是用15年完成还是用3-5年完成,问题在于通过三大改造运动建立的这种纯粹的“公有制”违反了经济发展的本性,问题在于运用国家权力消灭了当初不该消灭的经济成份,从而也就消灭了经济的活力。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历史约7年之久的“三大改造”更多学者采取了实证性的分析研究。 一方面,对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私营金融业改造的必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出改造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将1953年以后的改造运动与当时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化的主客观环境联系起来,分阶段、分行业的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与分析,就“一五”期间的客观经济状况而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决定了建立以高度集中的行政手段管理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又决定了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及其可能性;同时,三大改造的提出与工业化还存在相悖的一面,即脱离生产力水平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目标。 三大改造对工业化的积极作用包括:在基本建设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维持了资金和物资的基本平衡和市场的基本稳定;在当时的环境下,帮助私营企业克服生产任务和原材料不足等困难等。 其消极作用包括:经过对资改造,私营企业也同原有公营企业一样,难以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影响了品种的更新、质量的提高和固定资产的更新;使农业增长速度放慢,从而也影响了工业化的速度等等。 三大改造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在不同年度作用的程度不同。 在“一五”期间特别是前4年,积极因素是主要的;1957年以后,消极因素逐步占居主要方面,这种消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突出。 由于以往对于三大改造的两重性缺乏深入探索,将其中符合我国历史条件所采取的一些作法和“一五”期间宏观决策正确、实施合理所带来的成就,简单地套用社会化大生产需要摆脱私有生产关系束缚的一般原理加以解释;将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部分具体作法上的意见分歧,简单地、普遍地归结为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从而导致了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偏离。 对于农业合作化的背景以及合作化的不同阶段也作了具体分析。 对于不同行业特点的手工为改造予以了不同的评价,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对象、改造的方式与阶段也开始作具体的分析与评价,并且正力求通过微观的实证分析使论证有充分的说服力。 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重要的是,无论早几年或几年,保留多少私有成分,经营管理上和计划方法上具有多大程度应有的灵活多样性,总之,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
2023-08-03 08:31:391

以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还会有三大改造?

这个问题就要看到那时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23-08-03 08:31:574

三大改造的完成时间

三大改造的时间是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迅速展开。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逐步向公私合营过渡。三大改造的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互相衔接的步骤和形式,从组织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进一步建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023-08-03 08:32:05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含三大改造吗?

是包含的,但是表述还没有十分的具体。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或‘左"倾的错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以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二者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条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扩展资料:总路线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两者的同时并举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解决所有制问题。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渡时期总路线
2023-08-03 08:32:271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地位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到1956年, 在国民经济中,国营经济占32.2%, 合作社经济占54.4%,公私合营经济占7.3%,资本主义经济下降到0.1%,个体经济则下降到7.1%.总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92.9%,这表明,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第二,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或正在消亡.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带来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引起阶级关系的根本变化.在建国初期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过程中,帝国主义势力、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已被消灭.剩下的剥削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由于失去了赖以剥削他人的制度,也正处在消亡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第三,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已经初步奠定.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生产力水平,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改变了国民经济结构,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023-08-03 08:32:462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到1956年底)

1.农民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原则是自愿互利,农民加入h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农业合作化推动下,个体手工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公私合营(工方居于领导地位),对资本家生产资料进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改造中的创举。 4.结果: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5.三改完成的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了,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改造中的缺点: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造过快等缺点。
2023-08-03 08:32:531

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合作化道路,把个体手工业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过渡时期的一项基本任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具有两面性,既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又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相应也具有两面性.
2023-08-03 08:33:021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希望对你有帮助,呵呵
2023-08-03 08:33:092

建国初期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为了解放生产力以及巩固社会主义新政权
2023-08-03 08:33:174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http://www.bdschool.cn/

【 #教育# 导语】 从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获悉,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已公布,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地址为http://www.bdschool.cn/,具体详情如下: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不代替学校正常课堂教学。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通知:   近日有初高三学生和家长反映语文、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北京数字学校无相应教材课程资源,担心影响复习。   目前市教委正组织依据课程标准录制初高三复习串讲课,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覆盖考试各学科,拟于2月17日起在北京卫视、北京数字学校等平台播出,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各区教委和学校也将整合提供各类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在家做好复习。中高考将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学生如何在线学习?   (一)如何通过电视的歌华有线频道进行BDS课程学习   第一步,打开歌华有线电视,点击选择“进入交互主页”首页。   第二步,在导航栏选择右上角“教育”频道——点击左下角“北京数字学校”   第三步,在“北京数字学校”页面——点击选择相应学段的课程。   (二)如何通过北京数字学校网页进行BDS课程学习   访问北京数字学校网址:http://www.bdschool.cn   (1)按照年级、学科导航学习   第一步,登录“北京数字学校”首页,在导航栏——点击选择“课堂”   第二步,在“北京数字学校课堂”页面——点击选择相应学段、年级、学科的相关课程,即可进行相关课程学习。如果用教育id登录后,可以参与课程讨论。   (2)直接搜索课程学习   如果想直接搜索相关课程学习,可以在“北京数字学校课堂”最上方的“搜索框”中填写课程名,搜索自己需要的课程学习。   (3)推荐的主题课程学习   北京数字学校在课堂首页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版块,分别推荐一些名家的阅读、科普、实践类主题课程,直接点击主题课程图片就可以打开网页学习。   北京数字学校线上学习平台http://www.bdschool.cn   教师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   北京数字学校为教师还提供班级混合式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创建在线学习班级,为学生推荐数字学校上的课程,也可以上传教师的课程,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辅导。   (一)创建班级   建立固定班级,是高效进行日常管理和教学的重要保证。建议由班主任统一建班,任课老师和学生均可加入。   创建班级成功后,记下班级ID号并告诉学生,便于学生精准搜索找到并加入你的班级。   (二)推荐课程   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可以帮你很方便地将微课或专题推荐给某一个班或某个班的某几位学生。   (三)布置作业   及时的课堂检测和课后的知识巩固,都是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北京数字学校平台提供实用好用“布置作业”功能。   (四)在线答疑   学生在线提交的问题发送给教师,学生可以给自己的老师提问,也可以搜索任意老师提问,甚至可以给学生提问。那么收到提问的老师怎样进行在线答疑呢?   (五)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可以从不同角度快速提供老师全方位和有价值的数据,供个性化分析和课程指导。教师可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学习进度,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行为大数据,可以为班级整体分析和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2023-08-03 08:30:211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1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开学初制定了务实的工作计划。我们认真按照开学初制定的计划开展教研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工作任务。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学期,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我组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教学理论。透过学习,大家明确了减负增效的主要目标,增强了职责感和紧迫感,透过师徒结对,群众备课,大家互相帮忙,取长补短,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组织课堂教学,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努力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强化常规要求,规范教学工作   全组老师遵照教学常规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大家认真分析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目的、任务以及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个年级的知识脉络。中高年级在原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综合运用英语的潜力,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针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状况,统一整理单元知识点、习题练习,并构成系统的教学资源,做到课课通、单元清,为提高教学质量带给保障。   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重视每一天的晨读,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自学潜力。同时,继续坚持进行单元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提优补差。此外,我们鼓励学生在校内、校外主动地接触英语,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以及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爱好和兴趣。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建立教研组特色   本学期我组教师用心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我们组的实际状况就是大家都是年轻教师,组内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虽然我们缺乏经验,虽然我们还不够成熟,不管是参加任何活动或比赛,老师们均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准备,组内的教师也能互听互助,各抒己见,及时给予协助和帮忙。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1、扎扎实实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2、多渠道、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逐步构成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   3、用心探索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形式,注意做好各个年级的衔接工作,加强毕业班英语教学的研讨,努力提高毕业班的英语成绩。   回首这学期,忙忙碌碌,确也脚踏实地,忙碌中感觉踏实,辛苦中留下回味,不足激励我们奋进,勤勉播种了收获。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2   我们英语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小群众,认真贯彻英语学科教学计划,不断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小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英语教研活动。在教学、教研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英语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   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教学理论,明确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课程改革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将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落到实处,并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开学初,教研组组织英语教师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来进行群众备课,安排组内教师进行上课活动,全体教师进行评课活动。   二、开展了一系列英语教研活动   1、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众备课、上课、评课等活动,其中包括:率先执教、教案评比、作业设计等等。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断探索教材,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每次上完课后还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英语教学上缺乏时效性,对学生的关注还有欠缺,是目前我校英语教学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下学期就应在这两个方面予以重视。   2、经常在班内举行英语对话表演,排练了英语小短剧,并借着这个机会,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潜力和合作精神。   三、继续加强教学工作。   按照课程计划上的课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日常教学过程的优化上。教研组和学校定期进行认真工作检查,同时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任何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同时在第10周分别对三―五年级进行期中测试。在期末考试前,教研组安排教师对三至五年级的学生进行朗读、背诵与口语考试,保证了对教学质量的评定,期末考试结束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出质量分析。   四、开展了各种英语课外活动。   本学期英语学科成立了社团活动,坚持按时开展活动,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潜力。   老师们在工作中辛辛苦苦,任劳任怨。每位教师都代带四五个班的学生,除了上课,平均每周要批改几百份作业,每个单元的测试卷都全批全改,在学校做不完的工作,带到家里继续做。这种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以上是本学期我组英语教学工作的一些简要回顾,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群众,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就需要领导和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给予我们帮忙、指导。我们坚信,昨日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不断开拓创新,使我校英语教学工作更为出色!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3   时光匆匆,转眼一学期结束了。在这个学期中,三四年级备课组成员结合教研组活动和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个活动,主要从集体备课、快餐式备课、教学质量反馈、随堂课研讨和理论提升能力五方面开展。我们英语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求实,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可谓简单高效。为把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回顾:   一、勤于理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读一些理论,多一些教学中的尝试,来一些尝试后的思索,写一些教学反思,再来一点理论的支撑,这就构成了百小英语老师的教学研究方式。全体英语老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已有了“求变”的意识、渴望和尝试,通过日常教学研讨和理论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可谓理论联系实际,且行且思,这成了百小英语人一贯的工作态度。   二、互动的期初集体备课,提高教材解读能力   期初的集体备课活动在学校的组织下,采取老教师带新教师的方法,让原年级的任课老师中有经验的谈自己上课中的所得所失,给今年任教的老师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分别由赵亚珍老师解读了3A教材,由我解读了4A的教材,解读者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出发,深入研究教案,根据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不断“调适”个人的教学习惯、行为方式、角色地位、教学策略,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到每位学生的发展上。参与的任课老师也积极地投入了讨论,互动生成,在活动中提高了解读和灵活处理教材的能力。   三、灵动的周五快餐式备课,恰到好处   快餐式备课在英语组应用得广泛而有效。上课前三三两两地讨论一下,上课后再简单地阐述自己上课过程中的得失供后人借鉴,这就是我们英语组的快餐式备课文化。这学期,每到周五,大家又会聚集在办公室或讨论上课心得,或讨论随堂听课的感触,或讨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在活动中,我们的思维碰撞着,享受着集体讨论带来的智慧。同时又会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简单地讨论并交流,从而达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进度一致,发挥同一年级团结协作的力量。   四、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及时   按照期初制定的计划,三四年级备课组每教学完两个单元进行一次质量反馈,这成了我们雷打不动的常规。由于没有市里订的试卷,所以出卷的任务就落到了每一位任课老师的肩上。所幸的是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地承担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试卷的设计和听力磁带的录制工作,四年级的丁亚娟老师、陈海燕老师和赵亚珍老师都参与到出卷的工作中来,三年级的韩红霞老师、戴佳老师、印丽华老师也认真设计反馈试卷,他们辛勤的付出和主任翁意识使教学质量反馈活动及时有效地开展。三年级各任课老师研讨热烈,尤其有新教师戴佳和印丽华,教学认真,治学严谨,积极补差,所以五个班级的班平均都能控制在3分左右;四年级的五个班级期初班平均在5分左右,但是丁亚娟和周娟萍老师补差工作也做得非常扎实,在学期结束时差距大大地缩小了。   五、随堂课的研讨简单有效   课前课后的讨论无所保留,课堂教学更是完全开放,组内老师间都能主动地去听随堂课。三年级的戴佳老师和印丽华老师能经常听同年级老师的课,并且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在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们总能听到其它老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创新。戴佳老师英语素养好,一个个教学游戏贯穿始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印丽华老师治学严谨,虽然不是英语专业的老师,而且又是新教师,但是课前准备充分,虚心请教,也能把课上好;此外,赵亚珍老师的巧妙设计,陈海燕老师的互动生成,韩红霞老师的亲切交流,周娟萍老师的一丝不苟,丁亚娟老师的学习方法指导,倪小芬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这些都让我感动。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而我觉得,“听他人课,必有所得”。   回首这学期的工作,忙忙碌碌中总还是把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忙碌中也留下反思,有得有失,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学生补差工作的全面开展还有待进行;设计有效练习还做得不够,尤其是没能系统地整理好。希望在后期工作中能扬长避短,一如既往,把工作开展得更好,从而为百小的英语教学奠定基石。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精神,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积极推进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减少教师重复性、低水平的劳动,集思广益,形成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达到资源共享,不断优化集体备课过程,强化个体备课质量,着力提高我校教师英语教学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根据《镇江市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创优达标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英语教学、教研活动的扎实开展,注重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推动创优达标活动健康顺利进行,中心小学专门成立英语集体备课组。   集体备课组组长:凌玲、王俊   组员:吴金华、魏海芸、吴锁华、凌玲、王俊   三、实施范围   全校三至六年级英语教师   四、集中研讨时间   每星期四上午一、二两节课   五、研讨地点   会议室   六、活动基本要求   1、三至六年级必须保证每周安排4节英语课,节次时间间隔安排要合理。并且保证每周安排一节英语晨读课和一节午自习。   2、集体备课组要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拟定备课内容分工明细表   3、集体组每月要举行两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针对在教学和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   4、中心校每学期将组织备课组成员外出听课学习2-3次,并将邀请有关教研室领导、专家,兄弟学校的领导教师来我校参与集体研讨活动,对我们的活动开展给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相互学习与交流。此外,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重不断加强学习。如,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学习杂志上英语教学方面的优秀文章、定期登陆丹徒区教研网,了解学习小学英语教学方面的最新动态,学习其他学校英语教学方面的好的做法和经验,并积极开展网络教研。   5、备课组成员本学期要定期上传集体备课活动中心发言和开展英语组内讨论,并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教学反思、心得、论文,选取英语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中某一点确立实验课题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6、集体备课应着眼于3-6年级英语教学联系研究,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学衔接。在具体研讨中,不同年级之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要进行相互交流研讨,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解决,提高英语教学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七、操作步骤   1、个人钻研,一人主备   集体备课过程是教师集体参与过程。在集体研讨前教师的个人钻研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集体研讨时,才能在讨论中准确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集体备课组成员要先各自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并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写出简要分析材料。个人钻研时,要对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主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出主讲稿,并在每上半周上传校园网,每人本学期主备教案2课时。   2、集体研讨,共同研究   每星期四集体研讨时,先由主备教师进行主讲辅导。辅导主要内容为:教材简析(含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以及教具学具的准备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以突击效果、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及方式等。此外,主讲教师还应该将活动的设计作为辅导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主讲辅导后,其他教师围绕主讲辅导情况,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对主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完善、修改意见,供主备教师参考;有时不集中,组内教师的意见可在校园网中发布,主讲教师要认真记录,综合后落实到教案之中。   3、写出教案,印发全组   在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主备教师写出集体备课的教案,由备课组长审核后印发给全组成员,集体备课教案要保证提前一周发到教师手中。   4、教师复备,灵活运用   教案印发给教师后,每位教师都要在认真研究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动态修改,中心校在备课检查时,将重点检查每人负责主备部分的教学设计以及使用别人教案的动态修改情况。动态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案中间的复备、复备栏中的复备以及课后反思的书写。原教案中间的复备是指在教案动态修改部分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进行修改调整,具体包括:   A、标记重点环节、难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具有典型性、易错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引起注意。   B、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始教案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   C、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版教学的教法、学法。   D、删除教案中认为不必要的内容和环节。   E、调整教案中内容的先后顺序。   复备栏中的复备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增补,对原教案增删修改的分析说明,预见性意见及对策等。课后反思的书写目的是让教师通过教学回顾,对教法学法上升到理性高度去分析,以利于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八、集体备课教案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详细,不得出现提纲式、标题式教案。   2、教学内容要考虑新旧知识联系,在新知识安排的基础上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注重课内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注意各学科的沟通与整合。   3、在教法、学法设计上,要体现现代教学意识,大胆实践新课程标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学法指导;体现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体系和方法;体现开放性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   4、在教学手段上,一是要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应用,二是要根据英语教学特征,设计演唱、表演等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如头饰、图片等。   九、英语集体备课组应具备并保存的"材料:   1、备课组的活动安排;   2、集体备课简要过程记录和备课组成员讨论记录;   3、主讲人(备)和主讲内容的安排及集体备课其他内容安排;   4、主讲(备)人的主备稿;   5、集体备课组成员参加集体备课的一学期的心得体会小结;   6、集体备课制度、活动考勤记录及其他材料(集体备课制度、活动签到簿)   7、英语开展研讨课、沙龙等活动的材料(研讨课教案、评课意见、业务学习的材料、相关活动安排表、活动的音像资料、照片等)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5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新教材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方法应与时俱进.由此,我们备课组计划如下:   教学观念:重视教育的两大功能---工具性和人文性.突出英语教学"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中注意教学策略和学习渗透策略的渗透,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和动机的培养,促进心智,文化意识的发展,注重教学的反思.根据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高一期末考试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①在思想上、态度上放松或放弃的现象有所表露,读,不会读,就谈不上听得懂,看得懂,从而导致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②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灵活运用语言的技能相对薄弱。   ③运用能力不够强实。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等均不能较好地适应考查要求。   如何改进我们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我校高二英语教师的认真研究。   一、认真落实集体备课。以集体备课为形式,集备课组全体的智慧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集体研讨,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   2.分工合作,收集备课资料 ,做到精选精练,突出应用与能力;   3.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灵活使用,变成校本教材;   4.摒弃不切实际的教学步骤,抓重点,搞强化,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语法意识。   二、利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坚持默写单词及重点句型,并适当补充阅读材料。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扩充学生词汇量,做到每学完一篇课文,就进行词汇检测。拓宽教材,扩展学生阅读量,努力补充学生的词汇。   三、听力强化   我们打算选用听力材料,作为日常听力训练。   四、综合检查   准备每一单元做一次练习,主要以结合当前教学内容为主要测试内容,间或分块测试,适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从而调整下阶段的学习。习题的训练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教学中尽量按照高考的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性题目。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精讲,让学生在书本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源泉,学会思考、整理和归纳。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词汇教学以新带旧,从而达到巩固扩充词汇的目的,做到经常督促、检测。   五、教学进度   课文每单元用9课时完成。1课时用于warming up,3课时用于reading, 2课时用于grammar,3课时用于exercise。争取20周内完成人教版模块5.6的教学任务。   英语组集体备课方案 篇6   初三的下半个学期是整个初中四年中最关键的时期,然而,经过了过去三年的英语学习,学生的英语成绩参差不齐,但他们面临着同样的升学考试。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养成,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本年级的英语教学质量,特制订以下教学计划:   1. 学生的现状   上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均分93.3分,而县平均109.09分,所以和县平均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对学困生进行谈话,帮助他们制定中考前的计划,辅导学生的基础知识,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力争在中考中缩短和县里的差距。   2. 工作目标   1) 坚持每周备课组活动,一起研究学习中考题型、试题规律,重、难点,把握中考动向,搞好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教师之间开展听课及评课,以提高教学技能。认真钻研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有的放矢地操练,而不是给学生搞题海战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并能使他们学以致用。   2) 加强学生听力的训练,要求能理解含有熟悉的单词和表达法的不同情境的材料,能理解日常话题中的主要任务和有关事件的情节。加强英语教学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搜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提高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3) 加强英语教学的测试和摸底工作,每上好语法知识点,要进行一次测试;摸清学生掌握的程度,查漏补缺,并对差生及时补救。
2023-08-03 08:30:301

如何快速高效的学完小学的数学?

把小学的数学整体综合一下,然后根据没一个知识点去学
2023-08-03 08:30:412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文章看多了自然而然就可以了吧。时间历史背景都可以影响到作者的作品,也是分析文章的切入点。文言文的话。。慢慢来咯。。毕竟时代久远,思考方式也差距很大。
2023-08-03 08:30:513

备课组工作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历史教学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为指针,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并重为基本教学原则,认真搞好教材通研,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达到应有的学科能力和历史素养。   二、工作任务: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必修一全册。   三、对教学各个层面的要求   1、教学进度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包括:上半学期必须完成必修(一)第一至第四单元的新课内容,期中考试后半学期完成第五至第八单元的新课学习,争取期末考试通过率100%。   2、集体备课   本学期的高一历史备课要做到既有结合又有个性发挥,新老结合,取长补短。   本备课组共同承担收集整理教学资料并做到资源高度共享。包括网上资源的收集(课件、试题练习),单元练习、考试题目的编制。每人在讲授新课前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并于备课组会上作教材分析发言,同时要在教学该内容期间提供所有材料(教案、课件)供本备课组成员参考。杜绝不加修改的使用别人教案或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教案,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课件主要是为了突破难点而作,应参考一些优秀的资料,借鉴其中认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述、材料或事例,再参考多种版本的课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创造性地补充一些实际有效的东西,使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教学要求   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另外,在强化班、普通班及美术班教学方面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的实施、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强化班和普通班老师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授课做到精讲精练,平时注重提高试题质量。每一单元都要进行规范系统地练习、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尽量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法,快速成长。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不停留在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东西,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书本叫枯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取得进步。   二是注重学法指导。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相近的知识点;注意从已有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三是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1、每两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活动。做到"三定"――双周二上午一、二两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争取每节都是优质课。共2页,当前第1页12   2、组织教学研究课,加强集体听课评课,并积极向其他备课组学习,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   3、组织好新老教师"一帮一"结对子的活动,积极听课、评课,互相学习。   4、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并努力出色完成年级组和教研组交给的各项任务。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2   20xx-2006年度第一学期工作已经开始,在新的一学期内,我们高二数学组全体老师将紧密团结在 学校 领导的周围,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做好各自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和制定本学科的研究性课题,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这学期的计划如下:   一:教学方面:   这学期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整体上偏难,特别是运算能力在这学期将得到深化和强化,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必将高。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还是主要按照我们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讲清基本题,理顺中档题,适当补充难题;普通班不追求偏和难,特别对圆锥曲线部分的一些重点、难点的计算题,必须详细讲解给学生听,有些问题甚至需要多讲解几遍,让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落实到位。每位教师上完课之后需要思考三个问题:我这节课上得如何?有谁的课比我还优秀?怎样上这节课更好、最好?并在备课笔记上做好记录,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在课课练上,以基本题为主,重点在中档题上,做错的问题要抓落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在课堂上,每位教师都要重视板书,因为学生的书写不规范部分来源于教师的板书,每节课最低有1~2题在书写上力求规范。   二:师资建设:   根据学校的具体部署认真落实:①积极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并且积极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改进课堂教学上的薄弱环节。②积极参与备课组的教学资源的建设,积极参与讲义和练习的拟定,努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习新课程对于我们教师的用途和影响。③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在认真落实教务处的工作要点的情况之外,需经常组织其余的教师听取你所带的新教师的课,并请其他老师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同时希望组内各位老师都经常相互听课,并及时评课。鼓励每位教师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认真总结,在参与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成自己的观念,并希望能够写成论文,最后能够与本组其他的教师共享。   三:集体备课:   为了能够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确定主要内容。   (1)按上周集体备课中预先确定备课章节,各位教师论轮流发言,指出备课中的思路,重点和难点。   (2)然后就上述内容请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教学任务中的有关教学大纲,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习题等,并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和补充,备课组长认真做好记录,对于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认真讨论,达成共识。   (3)讨论下周教案的编撰的具体事宜,确定四至五课时内容的个体教学目标、重难点、例题选编及作业的布置。   (4)最后就当前的教学及工作情况,请备课组各成员相互交流,提出建议,说出不足,并由备课组长记录整理,为以后的教学计划或集体备课的适当调整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   以上几点就是我们高二数学组在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代表我们全体高二数学教师的工作打算,我们一定能够落实好 学校 和部门的任务,并能够按照自身的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在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在期末联考中能取得辉煌的成绩!,高二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xx学年第一学期) 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3    一:现状分析:    教学方面   1.教师刚刚接触新教材,对于三年教材的整体把握还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中还不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   2.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不够丰富。   3.辅导差生方面的措施不够灵活。   4.教师所具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如物理、化学政治学科等。    学生:   1.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难。现在的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而历史由于不是初中学生必考科目,所以学生基础知识不牢。   2.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网络知识的"欠缺或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具备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3.对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材:   1.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较难。   2.教材有些内容偏难,如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3.教材编排每一课内容含量过大,课上时间过紧。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及基本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    三、具体措施:   1.在课改中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每一课都要依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2.教师认真学习,努力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改并不只是教材的变化,还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探索在课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打开思维,体会学习的快乐,同时根据不同的问题设置不同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答出问题,从而真正的理解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终生学习的素质。   要坚持做到每节课前,都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提出具体的问题,学生自己通过看书预习,解决部分知识性的问题,把不懂的知识找出来,第二天课上教师着重讲解学生不懂的知识,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相应给以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在平时。   4.教师注重积累,使综合素质提高。   就历史学科而言,知识编排较难,所以对于教师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不仅是史学最新动态,还是涉及其他学科如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我们也不断的在积累和学习。   5.加强集体的力量,优化备课。   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如何制定;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设计效果较好,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并提高课上效率;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怎样做到精讲精练,编写哪些类型的题等。   6.课堂教学中精讲精练,落实笔头,突破重难点,提高上课效率。   7.加强个别辅导,着力培养优生,同时抓好差生。
2023-08-03 08:30:591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及知识点

【 #教案# 导语】《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是一篇史事传记类文章。这类文章常以春秋笔法叙写历史的波澜,勾勒传主的形象。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品味意蕴丰富的语言:   3.学习本文对比的写法:   4.理解周亚夫之“真”。   教学重点:   1.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 学习本文对比的写人叙事技巧。   教学难点:   反复对文章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层层深入地体会周亚夫的“真”。   教学创意: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2.给足空间,渗透方法:   3.融入文化,一体四面。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疏通全文大意。   (二)将自学时无法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三)搜集与细柳营相关诗词。   二、激疑导入   (一)同学们,课前咱们要求搜集与细柳营相关的诗句,谁来分享一下?   学生分享,教师可做补充。   (二)激疑:同学们搜集的诗句真不少!显然“细柳营”是备受文人们青睐的。但一个小小的军营,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那么多文人骚客另眼相待呢?让我们走进《周亚夫军细柳》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导入的设计意图一方面是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诗词,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教师可提前整理部分易于理解的诗词,展示在PPT中,便于学生摘录。)   三、预习检测   (一)去句读朗读   1.去掉全文标点,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跟读并纠错:   2.全班齐读课文。   (二)配图讲故事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2.PPT展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请学生给图片配文。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针对课前预习而设,旨在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对课文内容做整体上的梳理。教师在纠正字音时,可以分析错误的原因,深究字词背后的语言依据,扩充语文知识:图片出示的顺序可以打乱,以进一步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程度。)   四、学生质疑   (一)合作学习,互助释疑   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时做了记号的疑难词句,互助释疑。   (二)班级交流,质疑问难   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仍无法理解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或教师指导解决。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该环节渗透了本课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学定教”,即教学的起点是基于“学生需要的”而非“教师能教的”。设计以上两个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并梳理出重点文言字词。在指导过程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勾连所学知识,提高其知识迁移能力。)   五、教师补遗   (一)教师提问,学生自主思考   1.“吾欲入劳军”中的“欲”如何翻译?   2.“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中的“乃”翻译为“于是”还是“才”比较好?   3.“军中不得驱驰”中的“不得”如何翻译?   (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明确:   1.“欲”这里常翻译为“想”或“要”,皆属同一义项。但翻译成“想”比翻译成“要”更为合理。就语境来看,文帝是尊重与配合周亚夫的,翻译为“要”则稍显强势了。   2.“乃”翻译成“才”为好。文帝劳军,先至霸上、棘门,周亚夫身为大将,消息灵通,且细柳与前两营不远,故他不可能不知文帝将至。然而他始终未有通融,直至文帝按正规程序请示。可见用“才”方能贴合此语境。   3.“得”可翻译为“能够”、“可以”等,表示情况允许。但结合语境,“将军约”和“军中”皆在强调这里是军营,军营有军营的规矩,规矩就得遵循。故而“不得”翻译成“不准”远比“不能够”更能彰显军令的权威。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补充与深化。“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也有权说出自己的理解。且教师基于自身认知水平,他所能看到的,往往会高于学生,故而能引领学生看到更远。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会更为准确,也更能体会到文章语言的考究,并为下一课时人物形象的把握张本。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培养其语境意识。)   六、字词梳理   (一)请同学们按照以下提示,梳理本课词语并记忆。   1.字形生僻的词语(注音)   2.字义与之前所学不同的词语(释义)   3.其它新学的常用词语(释义)   (二)教师总结   明确:   字形生僻的词语:棘(jí)、彀(gòu)、曩(nǎng)   字义与之前所学不同的词语:   军(驻军)、劳(慰问)、居(经过)、之(到)、固(一定)、且(将要)   其它新学的常用词语:   已而(不久)、被(同“披”,穿着)、无何(不久)、揖(拱手行礼)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该环节是本课的收束环节,旨在让学生明晰本课所学,并积累文言词语,落实单元目标的要求。)   七、板书设计   欲:想   乃:才   不得:不准 第二课时   一、切入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现在大家知道细柳营的魅力在何处了吗?   明确:周亚夫   (二)文中有对周亚夫的评价吗?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嗟乎,此真将军矣!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回扣第一课时的导入,将本课学习引向周亚夫其人:二是找出本文关键句,切入文本:三是与本课收束环节呼应。第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勾连《陋室铭》。若学生回答的是细柳营戒备森严或军纪严明,亦可引导其归因为周亚夫治军有方,此皆可为后续学习张本。“嗟乎”一句,读是关键,为收束环节再读此句做铺垫。)   二、鉴军士之真   (一)文帝的评价为何这么高?都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从军士素质便能看出将军的治军水平。咱们就先从军士身上找找原因!为了更好地去分析,今天教大家一个方法,比较鉴赏,即把文章中的对比之处找出来,抓住其中关键字词,相互比较分析。   明确:   军士戒备:“若儿戏耳”与“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   军纪遵守:“直驰入”与“不得入”“又不得入”(侧面描写)   “直驰入”与“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正面描写)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对比”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但对于写法的教学不宜脱离语用实际系统地讲授和操练。故该环节将“对比”渗透其中,指导相应的学法,给足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会“对比”,并为学生理解周亚夫之“真”做铺垫。学生若不能抓住关键字词,教师可适时点拨,并注意指导学生诵读,涵泳品味。如“又”“满”等字,通过朗读便可将文帝一再受阻,军士严阵以待都品味出来。)   三、鉴将军之真   (一)看来细柳营的军士们无愧军士之名,与另外两营大不相同。周亚夫治军之才能,真也!比完了兵,咱们再来比较下几位将吧!   (二)刘礼掌管皇族事务,徐厉身份显赫,他们会不知道军礼吗?为何文帝一来,他们就把军礼忽略了,而周亚夫没有?   明确:刘、徐二人阿谀奉承,周亚夫不卑不亢、刚正不阿。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在上一环节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对比”写法,同时也能加深对周亚夫之“真”的理解。该环节的教学尤其要注意针对“揖”“拜”等字词,进行应势应需的文化融入,拓展“军礼”知识,帮助学生深化对周亚夫的认识。)   四、鉴文帝之变   (一)直面天子,能不卑不亢,周亚夫为将之风骨,真也。也能难怪文帝慰问细柳时,其礼数亦有较大变化。   明确:   于棘门、霸上:直驰入。   于细柳:使使持节诏将军、按辔徐行、改容式车。   (二)面对军礼,先驱、棘门霸上的军士、刘徐二将都未遵守,天子当为礼之表率,亦未遵守。军礼是维持军队纪律、保证行动效率的重要制度。匈奴大入边,军队这般轻视军礼,以何御敌?直至周亚夫出现,他遵守着,他的军士遵守着,他影响着文帝也遵守了。周亚夫身上的什么品质征服了文帝呢?请小组讨论探究。   明确:周亚夫的恪尽职守,周亚夫对军礼的坚守。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通过比较文帝的变化,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周亚夫之“真”。教学时,务必拓展“持节”、“式车”等军礼知识,并言明军礼的重要性。非此学生不能感受到周亚夫对文帝的影响,以及周亚夫坚守军礼的原因。)   五、收束   (一)坚守军礼,恪守本职,此将军之本也!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周亚夫的了解,更为深刻了。回过头再看文帝的评价,咱们能否补充一下,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来?   嗟乎,亚夫________(用一个词形容),此真将军矣!   (二)本节课咱们着眼于文中的对比之处,采用了比较鉴赏的方法,深入品析了意蕴丰富的语言,探索了周亚夫的“真”。他的“真”在于治军严明有方,在于他刚正不阿的风骨,更在于恪尽职守,不忘将军之本。这些是否对大家有所启发呢?可以联系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本环节目的有三,一是回扣切入环节,让学生修改再读关键句,读出新的理解:二是总结梳理本课所学:三是引导学生将所学 联系到自身。第一个任务的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诵读,读出与课堂伊始不一样的感情。)   六、延伸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看来周亚夫确实给了大家不少启迪,那么他的故事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我们阅读《史记》的路才刚起步。不少名人,如蔺相如、项羽、韩信等等,都在《史记》中留下了烙印!我们课后不妨也借助工具书与注释去读一读《白话史记》中的相关本纪、列传等,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恪尽职守   真将军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生朗读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风劲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位将军打猎的情景。诗中对涉猎将军的英姿作了形象、逼真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将军的豪迈气概,曲折的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里面的细柳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周亚夫驻军的地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读他在细柳营的故事,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棘门(jí) 彀(gòu) 弓 弩(nǔ) 诏(zhào)   按辔(pèi) 揖(yī) 胄(zhòu) 曩(nǎng)   2.作者连接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3.作品连接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和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史记》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指导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2)已而/之/细柳军   (3)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5)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二)理解词语   1.重点实词   彀弓 弩(张开)   天子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军中闻将军令(听从)   居无何(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将军亚夫持兵揖(行礼)   使人称谢(告知)   2.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同“披”)   (2)改容式车(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3.古今异义   (1)天子先驱至(古义:先行引导的人员;今义:走在前面引导)   (2)军中闻将军令(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3)持节诏将军(古义: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今义:节日)   (4)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营垒;今义:墙壁)   (5)请以军礼见(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6)使人称谢(古义:告知;今义:感谢)   4.词类活用   (1)军棘门(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介胄之士(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   (3)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用作动词,下诏)   (4)锐兵刃(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锋利)   (三)翻译句子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2.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6.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   (四)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每段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段:简要交待了边境的紧张形势和刘、徐、周三军的驻地。第二段:写周亚夫在细柳营严格治军。第三段:写汉文帝深明大义,赞叹周亚夫治军严格。   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交流点拨】匈奴入侵,皇帝慰问军营,在周亚夫所在的细柳军营看到了与其他军营不一样的地方,虽然皇帝进细柳军营不太顺利,但对亚夫将军却有着极大的夸奖。   四、拓展延伸   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出发前向景帝提出用梁王刘武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粮道的战略,得到景帝的认可。后实际作战中,梁军受到吴楚军压迫,不停向周亚夫求救,但周亚夫按兵不动,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军的粮食供给。缺粮的叛军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叛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平息。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文下 注释,疏通了文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周亚夫”的形象,感受其人格魅力。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全文,说说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用原句答)   【交流点拨】“此真将军矣!”   2.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交流点拨】从“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等内容可以看出细柳军军纪严明,周亚夫是一个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   (二)深层探究   1.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2.军中都尉执行周亚夫的“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的命令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军队,特别是战争时期的军队,号令应该统一,纪律应该严明,不是军队统帅的命令,都不能听从,这样才能打胜仗。   (三)人物形象   1.从军士吏的表现,以及“亚夫乃传言开壁门”“请以军礼见”可以看出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人。   2.从“上自劳军”和“称善者久之”等可以看出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以天下为重、体恤下情、宽宏大度、能明辨是非。   (四)写法探究   作者为了突出周亚夫的形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本篇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但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并不多,而是把大量笔墨用在霸上、棘门军与细柳军的对比上,用在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上。这些侧面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周亚夫这个人物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将军约”,人物虽未出场,却已令人感受到其“真将军”的威严和风范。两处对周亚夫的正面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如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三、拓展延伸   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三课《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三、重点字词   【通假字】   (1)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2)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3)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1)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2)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1)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2)军   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3)诏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宣告、告诉)   (4)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   (5)之   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往,到……去)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6)以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以备胡(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1)将军亚夫持兵揖   (古)兵器;   (今)士兵   (2)将军约   (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3)军中闻将军令   (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4)使人称谢   (古)告知;   (今)感谢   (5)其将固可袭而虏   (古)必定;   (今)坚固,顽固   四、重点句子   (1)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2)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3)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五、重点内容   (1)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2)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 弩,持满。”“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2023-08-03 08:31:061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地球》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没有直观的形态供学生了解。有了课件教学,使古板变生动了,抽象变形象了,深奥变浅显了,沉闷变愉悦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的使学生理解其意义。下面就是 无 为您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地球》课件,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地球》课件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   3.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通过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导入课文   学生对地球、火星和金星介绍   二.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交流明确   从气温、四季的变更,昼夜的更替,重力的适中,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明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是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风波”指什么?   3.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四.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五.课文总结   1.结构简练,思路清晰   2.语言精练,幽默   六.布置作业   体会地球是“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这句话,用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地球》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词语。   2.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快速地找到中心句。   2.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情感目标: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了解地球面临的严峻形势,初步形成善待地球家园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难点:   作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地球的可爱,带主观色彩,能理解作者的善意目的。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自读文章,圈画段落标记,梳理疑难。   2.积累词语,摘摘抄抄。   二、检测预习情况,并导入课文   1.请同学到黑板前来默写。   校对,理解并积累。   (注词语:爱之弥深满目凄凉窟窿窒息炽热笼罩掺和焚化埋怨邂逅寒暄妥善不容抹杀渺小同心协力)   2.请同学粗浅地谈谈对地球的了解。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3.结合文章作者身份,激发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导入到本篇文章的学习。   这是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但飞出地球的宇航员他们是怎样看地球的呢?让我们听听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的介绍。   (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三、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交流明确:   从气温、四季的变更,昼夜的更替,重力的适中,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明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提示方法:圈划出文章段落的中心句:   (1)“我登上月球……爱之弥深。”(2)“至于地球,多我们……有美妙的大气层。”(3)“地球的一大特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4)“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5)有天气现象。(6)“千秋万世……另一个优点”“共同维护这个美丽的星球”   思考:如何正确、快速找到中心句?   讨论概括:(1)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段首或段尾(有时也在第二句)。(2)中心句是全段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即全段内容都围绕这一句展开。(3)中心句往往是陈述、肯定式的句子(如果原文不是,在概括时要改成这样的句子)。   四、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是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风波”指什么?   (风波指地球重力强,会摔断腿,气候坏等;优点正是地球的可爱之处)   理解课文最后“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   (“微小”针对的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有无数的星体,而地球只是其中一个非常不起眼、普通的星球;“美丽”是根据地球的外部环境而言,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气候美、自然美等;“脆弱”是指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优势很容易丧失。)   3.对地球、火星和金星作简单介绍,理解作比较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地球的可爱,带主观色彩,能理解作者的善意。   4.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五、课堂讨论   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很多人不经意间残害了我们的地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课后作业   1.涂鸦之作:尝试写写赞美地球的诗歌,字数不作要求。   2.广闻博记:写一则关于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地球》课件篇三   教学目的:   1、通过从太空看地球,生活中感知地球,从而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   3、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   2.学生收集反映地球地貌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陆地及海底世界。   3.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4、准备地球仪。9个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感知地球,从而培养热爱地球之情。   教学难点:感知地球是一个球形,熟悉世界海陆分布以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呢?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与家人通上了“太空电话”,他对儿子说:“太空的感觉很好,太空的感觉很美,我看咱们美丽的家了!”杨利伟眼中美丽的家指的是什么?板书:地球你们想看一看杨利伟在太空中拍的地球吗?观看视频:《地球,我们美丽的家》   你看了视频后,你觉得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怎么样呢?(学生交流看后的体会。)   2.小结导入课题:可爱的地球。   (设计意图:杨利伟——这个令中国人骄傲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亿万人民的心中。由杨利伟的话激起学生对太空中看地球的向往,由太空中拍摄的地球图像,让学生对地球有全新的认识,进一步激发起认识地球的愿望。这样很自然地导入本课内容学习)   二、初步感知,认识地球   (一)看看说说,认识地球是球体   1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图片)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在月球表面看,地球是怎么样的?(板书:地球图片)   3、教师讲述: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过程。   4、所以人类清楚地了解到地球到底有多大。那么地球到底有多大呢?请看这段文字。(出示《地球究竟有多大》文字,指导学生体会地球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欣赏从宇宙飞船上和月球表面拍摄的照片,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了地球的形状;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类认识地球的艰辛,体会人类长期以来不懈探求的精神,体会到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学生对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仅是知识上还是情感上有了初步的体验。)   (二)小组合作竞赛,认识地球仪   1.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在1492年德国航海家、地理学家贝海姆发明了地球仪。请大家阅读课文第3页《关于地球仪的小百科》。   2.交流:从这段文字中,你获得了有关地球仪的哪些信息?   教师小结:对,地球仪就是人们认识地球的好帮手。   3.同学们,地球仪它到底能帮助我们了解些地球的什么呢?想不想研究一下它?出示实物地球仪。   地球仪上有不同的颜色,蓝色是海洋,其他颜色是陆地。在地球上有四大洋、七大洲,我们来小组竞赛找一找。   (1)出示要求:   ①地球仪上找到四大洋并说出出它们的名字。   (比一比或猜一猜哪个洋,哪个洋最小。)   ②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③比一比地球上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哪个大?   (2)请各小组拿出地球仪,按要求开始竞赛找一找   (3)交流:   让学生上台找出四大洋和七大洲,并说出名字,比较大小。了解其他组完成竞赛要求的情况。   (相机出示地球图和文字。)所以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美丽的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水球”。   (4)其实在地球仪上能找到的不仅是四大洋七大洲,地球仪上的学问大着呢!再找找看,在地球仪上还能找到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   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不能脱离教材,所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文字,让学生阅读,了解地球仪的作用。了解地球仪是为了认识地球,以小组合作竞赛的形式,让学生找出四大洋和七大洲,运用地球仪认识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又使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同时进一步了解地球上不仅有陆地和海洋,而且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所以说在太空中看上去是蓝色的,更像个“水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又进一步了解了地球,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自己动手,操作实践,获得的体验也更为直接丰富。)   三、比比、说说、答答,认识神奇的陆地与海洋   (一)读读东西半球图   1、看来地球仪的作用真大!地球仪是球状的世界地图,把它切成东、西两半球,成了东、西半球图,你们会看吗?   2、(出示东西半球图及问题)   ①读东西半球图,分别找出东、西半球图上的大洲和大洋。   ②比一比东西两半球的陆地面积哪个大?   ③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赤道,比一比南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哪个大?   小结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学生不光学会看地球仪,也得学会看地图,这些都是认识和了解地球的很好的工具。通过在东、西半球图上找陆地和海洋,比较大小,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得学生对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大小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下面学习“陆地和海洋”知识学习打了基础。)   (二)神奇的陆地和海洋   1、神奇的陆地   师述:地球上的陆地经历了亿万年的沧桑演变,形成了今天高低悬殊、千姿百态的地表景观。比如说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   (1)出示:地表景观图视频。说说体会。   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地球表面景观的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呢?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进行“开心辞典”问答,大家有信心吗?   开心版块一:陆地   “开心辞典”抢答一——你知道地球上的哪些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说出它们的名字。   “开心辞典”抢答——“世界之最”: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的平原,的高原,的盆地,的山脉等。   小结: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啊!看了那么多美丽的地表景观,了解那么多有关地表的资料,你又想说什么?(交流感受)   2、神奇的海洋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地方,成千上万生物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出示)   开心版块二:海洋   (1)“开心辞典”自由题——介绍你知道海底世界有哪些美丽的生物。   (2)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视频。交流感受。   (3)“开心辞典”问答题:考考你   A海底深处美丽的珊瑚是动物还是植物?   B小海龟出生在海洋还是陆地?   C伞状的、下面有触须的动物是什么动物?   D蓝鲸是世界上的动物,它们属于鱼类吗?   E你知道海底最深的地方在哪里?它与陆地上的点相差多少?   F以下哪些东西是海洋为我们提供的?馒头、鸡蛋、白菜、带鱼、黄鱼、扇贝、海带、紫菜……   (4)“开心辞典”拓展题:有句话说“海洋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知道为什么吗?(引导体会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石油、矿产等)   小结:欣赏了美丽神奇的海底世界图,还了解那么多海底世界的知识,你对海洋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人类对海洋的密切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美丽神奇的地表景观图和海底世界生物图,让美丽的画面刺激学生的眼球,给他们视觉上以美的享受,从中体会地球的美丽可爱。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的地表形态和海洋世界的资料,以“开心辞典”的问答、抢答的形式,一方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检测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锻炼学生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课前搜集,课堂欣赏和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地认识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也是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认识到地球的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使得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地球的形状、大小、陆地、海洋等这些地理知识上,而是提升到要热爱地球,以后要保护地球的层面上。我想,这才是本课的真正目的。)   五、总结延伸   1、神奇的陆地与海洋,组成了美丽可爱的地球。板书:人类的家园(点题)面对这可爱的地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你们想说些什么呢?(交流体会感受)   2、朗读诗歌:《地球啊,我爱你!》   3、课后实践延伸(通过搜集故事、开展活动,进一步认识地球,了解地球)   (1)搜集“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故事。   (2)开展“我是小小环球旅行家”。要求:自学第7-8页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查找相关资料,担任小导游,介绍旅行沿途看到的自然风光或风土人情。到下节品德课交流你们的收获。   (设计意图: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脑海中有了大量的信息,内心也会有很多深刻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心中的体会,表达出对地球的赞美或热爱,让他们的情感逐步激发。通过诗歌的朗读,让学生心中的激情得到升华。课后延伸活动安排,让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和模拟实践的形式,从不同的方面进一步认识地球,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其实,更多的阅读、更多地搜集资料,为学生储备了知识,为以后更好地探索研究打下基础。)   板书:可爱的地球   七大洲   四大洋   人类的家园
2023-08-03 08:31:121

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满清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获取暴利。正当满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满清中国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国防空虚,军备废弛。对外关系上,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这就是发生鸦片战争的原因!
2023-08-03 08:31:123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大圣变作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小圣施威降大圣   一、复习提问   二、问题研究   1、“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2、“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这句话写“六兄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侧面描写,用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着、镇定。   3、孙悟空变了哪些形象?   麻雀儿,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   4、二郞神又变了哪些形象?   饿鹰儿,大海鹤,鱼鹰儿,灰鹤   5、它们有什么联系呢?   说明二人斗法,真君始终技高一筹,同时也表现出大圣的坚毅和无畏的反抗精神。   三、精读课文,体会妙处   1、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示例   (1)大圣变作大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圣被追得一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增添了喜剧效果。   (3)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   四、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1、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请问: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喜欢孙悟空:神通广大、机敏、坚毅 、勇敢、无畏、有正义感和反抗性。   喜欢二郎真君: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本领高强、神通广大。   2、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   启示二: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启示三: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   五、分析矛盾冲突,理解中心思想,把握形象性格   1、课件出题   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背景和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大战几百个回合?而且总是孙悟空落荒而逃?   提示: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萨、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条,冒了天威,还自名为“齐天大圣”,所以二郎神奉命来到花果山降服孙悟空这只“妖猴”。   大战几百个回合,表明变身斗法的艰苦曲折,旗鼓相当,亦表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骁勇顽强、机智灵活,难以降服。这刻画了孙悟空桀骜不驯、幽默诙谐的特点,以及不畏强权、反抗镇压、争取自由的精神。   孙悟空屡败屡战,总是落慌而逃,原因是二郎神得到佛祖、菩萨、神仙、天兵天将的协助,人多势众,而且有比孙悟空更厉害的法术和法器,而孙悟空势单力薄。   二郎神是佛祖的卫道士(相当于军队和警察),是佛祖派来镇压犯上作乱的孙悟空的,代表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制度的帮凶势力。孙悟空是反抗强权的愚弄奴役和镇压统治、争取平等自由者的代表。   六、作业布置   1、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篇二: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西游记》有关文学常识。   2.默读课文,复述孙悟空大战二郎神的经过。   3.品味语言,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教学重点】2、3   【教学方法】 默读法、讨论法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字、词典为其注音、释义。   2.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朗读2遍,并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掣( ) 鹚( ) 翎( ) 嗛( )淬( ) 青鹞......( ) 鹭鸶( ) ..   鹳( ) 鳜鱼( ) 鲂鱼( ) 撺( ) 花鸨( ).....   木木樗樗( ) ..   蓼汀( ) 躘踵( ) 窗棂( ) 愕然( ) 擎.......( )   哪吒( ) 幌( ) 提防( ) ....   参考答案:chè;cí;líng;xián;cuì;yào;lùsī;guàn;guì;fáng;cuān   ;bǎo;chū;liǎotīng;lǒngzhǒng;líng;è;qíng;nézhā;huǎng;dī。   3.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本文背景资料。   参考答案: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本文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4.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齐读2遍,矫正课前预习2的读音。   5.介绍作家作品及本文的有关背景知识。   二、默读课文,把握内容   6.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7.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关于“小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参考答案:“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二郞神,天庭大将,玉帝外甥,玉鼎真人的大弟子,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8.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   参考答案: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孙悟空变作麻雀,二郎神变作饿鹰;悟空变作大鹚老,二郎神变作大海鹤;悟空又变作鱼儿,二郎神变作一只鱼鹰;悟空变作水蛇,二郎神变成灰鹤;悟空变作花鸨,被二郎神打下山崖;悟空变作土地庙,被二郎神识破,又变成二郎神模样跑到灌口江的二郎神庙。悟空被二郎神识破,二者又一路打回花果山。   三、精读课文,体会妙处   9.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示例:大圣变作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示例1:大圣被追得一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我觉得这是文章中最精彩的情节。示例2: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   10.“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捏”、“藏”、“变”、“飞”、“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   11.“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这句话写“六兄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用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着、镇定。   12.“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这几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圣形象?   参考答案:这几句话语言幽默诙谐,既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又刻画出了一个机敏可爱的大圣形象。   四、畅所欲言,拓展延伸   13.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在别的作品中,你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写法? 参考答案: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会使得文章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且文章的曲折性就没有了。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者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的写法与本文相似。作者没有写鲁提辖一拳打死镇关西,而是详细描写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   篇三:小圣施威降大圣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复述“二圣”争斗经过,感受情节紧张曲折而富有喜剧性。   2.语言品味,寻微探趣,感受古典名著语言文字的魅力。   3.形象分析,感受悟空机敏坚毅、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   4.文本挖掘,初略感受作品社会意义及主题。   【学习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课件制作及相关资料准备。   2.学生预习准备(查阅有关吴承恩及《西游记》的资料,为品读最喜欢的情节做准备,完成预习单及《作业本》,小组提出疑问并交流)。   【教学流程】   一、预习检查,文本导入   ①调查阅读情况。   ②简介《西游记》内容   明确:吴承恩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书共100章回。主要讲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战胜各路妖魔,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小说的可贵,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力量,哪怕这种力量含有某种极端甚至是疯狂。——程庸 (当代著名作家)   ③学生谈阅读收获。   ④本文背景资料:(文本注解①)   二、速读课文,情节感知   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文本研读篇:   三、寻微探趣,语言品读   本文的语言妙趣横生,幽默风趣,找出你最感兴趣的情节来读一读,品一品。   围绕“趣”字开展,多角度品读:可从字词、修辞、句式、写法、语言风格、读者阅读体验等多方面进行品读。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葛红兵(文学批评家)   预设示例:   ①大圣见了,嗖的一翅飞起来,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   “嗖”、“飞”、“冲天而去”等运用拟声词、动词, “嗖的一翅”如听其声,“飞”、“冲天而去”如见其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圣的聪慧机敏和神通广大。(字词之趣)   ②正斗时,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走。   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大圣看到妖猴惊散,有些心慌;另一方面也看出他的机智镇定、有情有义。(写法之趣)   ③似青鹞,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似老鹳,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u201eu201e” “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   语言特点:运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运用短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幽默诙谐,富有节奏。(修辞、句式之趣)   7个“似”、7个“不”“无”否定词,写尽了“二圣”的斗智斗勇,变化的破绽分别被对方识破的滑稽可笑。用词的准确体现了吴承恩这位语言大师独具匠心的安排。(字词之趣) 分析:心理描写,前后照应对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二圣”棋逢对手,英雄所见略同,机智应变及判断力均不相上下,读来妙趣横生。(读者阅读体验之趣)   ④大圣变了一座土地庙儿:大张著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   (神奇的想象之趣,写法之趣)   ⑤“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却怎么是好?” 口语化的语言,幽默诙谐,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大圣聪明机智,猴性的可爱幽默。(个性化的语言风格之趣)   ⑥二郎见他变得低贱,故此不去拢傍,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咙踵。   孙悟空变成低贱的花鸨,表现他机敏可爱及叛逆不羁的性格,也体现猴性的戏谑。   运用了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二郎神清高矜持,不肯屈尊降贵的性格特点。(写法之趣) 附:孙悟空“三性合一”(猴性、人性、神性),更具叛逆精神。在孙悟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种种不同的因素相互交错,各种不同的特质相互杂糅,才使这个艺术形象更加丰满和丰富。——周先慎(北大教授)《明清小说》   感知人物总结:   孙悟空:神通广大、有情有义、机敏坚毅、勇敢无畏、沉着镇定、叛逆不羁   二郎神:神通广大、清高矜持、沉着镇定、机智聪慧、正义忠诚   拓展延伸篇:   四、博客论坛,拓展延伸   设计“博客论坛”,探讨情节设计的曲折离奇多变、文本主题大圣敢于反抗斗争的叛逆精神及社会背景探讨等。(班级QQ群,取一个诗意网名跟帖)   篇四:小圣施威降大圣   教学目标:   1、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会复述和概括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过程与方法);   2、体会本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领悟想象的本质、方法和原则,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维模式(知识与能力);   3、欣赏文中准确传神体现形象的身份、性格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语言的谐趣俏皮特点(知识与能力);   4、分析大小二圣双方矛盾冲突的背景、本质及其必然结局,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孙悟空的精神和性格(情感和观念)。   教学重点:   1、体会本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领悟想象的本质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维模式;   2、欣赏文中对主要形象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重要而精彩的描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谐趣俏皮。   教学难点:   分析大小二圣双方矛盾冲突的背景和本质,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孙悟空的精神和性格。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检查《西游记》的作家、作品常识;   (1)、《西游记》是中国古典 四大名著 之一,由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保护唐僧 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2)、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10——1582)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 ,《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漂泊到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2、提问“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背景;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3、通过课件出题,检测重要字词的形、音、义的理解和掌握。   掣( chè )   鹚(cí )   翎( líng )   嗛 (xián )   淬( cuì )   青鹞( yào )   鹭鸶( lùsī )   鹳( guàn )   鳜鱼 guì )   鲂鱼(fáng )   撺 (cuān )   花鸨( bǎo )   木木樗樗( chū )   蓼汀( liǎo tīng )   躘踵( lǒng zhǒng )   窗棂( líng )   愕然( è )   擎( qíng )   哪吒( né zhā )   幌 (huǎng )   提防( dī )   4、理解标题的含义   (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   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大圣”即孙悟空。   二、速读课文   打开计时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阅读课文;   三、复述故事,概括情节   1、用课件出题,要求学生在扼要复述的基础上用小标题概括故事情节,并理出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过程。   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   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结果激斗变游戏   后来,写大圣来到“灌江口”,冒充二郎真君,引起再次激战。   2、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败走。   第二部分(2-3):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   第三部分(4-5):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合力再次将大圣围困。   3、用课件出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文不写大小二圣不一下子就拿出最高强的法术一两个回合便分出胜负?从而让学生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变、跌宕起伏。(文喜见山不喜平)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2023-08-03 08:31:3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鲁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本课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下一步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本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情况,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2)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   难点: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2.第三段复杂单句的语法分析。   三、说教法:   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以揣摩语言为主。突破难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已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   四、说学法:   学生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以小组形式复习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有很大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大屏幕显示马克思肖像)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曾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正是这样一位巨人,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进程,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并悼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请学生讨论概括出课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逝世情况——伟大贡献——巨大影响   (三)、研习课文   学生齐读第一段,多媒体展示马克思墓碑。多媒体显示学生预习中所提出的问题:   (1)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心情?(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小组意见)   明确:无限惋惜、悲痛、怀念之情。   那么要体现出这种感情,朗读时应该注意什么?(老师引导)   明确:语调低沉、凝重,语速缓慢。   学生按照这个要求再读一次。(肯定学生朗读的效果)   (2)写马克思逝世,不用“去世”、“停止呼吸”,而说“停止思想”、“永远睡着了”,为什么?   明确:A、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B、首先马克思是思想家,用“停止思想”较为准确,而“去世”太一般化了。   2、分析第二部分(多媒体显示学生的)   (1)统领全文总纲的句子是哪一句?(快速阅读,同学合作)   明确: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空白”和“不久”这两个词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所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从而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3)分析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两方面的贡献:   理论贡献:   1、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3、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发现。   革命实践:   1、编报著书;   2、创立第一国际.   关键字句赏析: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明确:运用类比手法,体现马克思这一发现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达尔文从生物学的角度发现了   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明确:这两个词语形成鲜明对比,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3、分析第三部分:(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找出马克思的巨大影响:   生前:   敌人——驱逐、诽谤、诅咒   战友——爱戴、尊敬   死后: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关键字句赏析:   1、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明确:   1、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   2、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2、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明确:说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热烈赞扬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3、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明确:一个“将”字体现出马克思伟大贡献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四)、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从本课中学到了什么,然后引导到议论文写作的角度作总结)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特点,采用层进式的结构。   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一篇试着来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最后一册(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承接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记叙文的语言表达,第二单元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而编排的。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学习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二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三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所教学生现状的认识,故明确本课时教学要点为:运用揣摩语言的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学习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这篇课文学习目标的理解,我认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二难点: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2.第三段复杂单句的语法分析。   二、说教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揣摩语言为主。另外,本课教学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2.一些重点语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   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   (二)、课前检测: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献?   2.概述课文的结构。   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   (三)、新课讲授:   1.先引导学生完成一些语句的揣摩理解,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揣摩重点语句的方法。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   问题2:讳饰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答案: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哀悼与尊敬以及不忍再说,而又不得不说的沉痛心情。   以上两个问题重在引导学生从重点句段入手揣摩语言。   问题3:第三段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它的句子主干是什么?冒号后面作为宾语的复指成分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正像达尔文u2026u2026一样”在句子中是什么成分?起什么作用?   此问题通过对句子的主干和层次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2)归纳方法   首先从句子本身去理解,抓主干,理枝叶,分层次;然后联系时代背景、上下文去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2精读课文,分组讨论,运用揣摩语言的基本方法,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然后选择以下句子检测学生理解的情况。   问题1、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哪些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有何作用?   明确:这些词语分别表明敌人和战友对马克思的不同态度,用词准确。   问题2、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该句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件放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中来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全文的总纲。(此题从抓重点句、联系背景入手揣摩句子)   问题3、他的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使命”和“事业”的修饰成分各有哪几层?“推翻”一词的支配对象是谁?   明确:“使命”一词的修饰成分有三层,分别是“他”“毕生”“真正”。“事业”的修饰成分有一层,“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推翻”的支配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此题通过对中心词的修饰、限制和补充的分析,体会语言的严密性)   问题4、找出第五段的关联词,分析其作用。   明确:即使也但是甚至而且   问题5、说说第六段前两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明确:前一句承接上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的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7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实践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   以上两题分别从关联词和过渡段方面揣摩语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对本节内容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熟悉了揣摩语言的切入点。所以为节省时间,本步骤由教师总结,主要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出示板书设计)   (四)、比较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   两篇文章均为葬词,在内容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均对逝者的历史贡献与高尚品格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在表达方式上也极为相近,都在记叙的基础上,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文章富有感召力。但是,由于逝者的不同,特别是作者的不同,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迥然不同,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科学家,在对马克思极尽溢美与痛悼之时,在语言上用词准确严谨,在行文中注意了语言的过渡、衔接、关照、呼应,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而雨果作为一位作家、艺术大师,他的悼词的语言朴实而不单调,准确而不呆板,全篇文章富于文学色彩,文采斐然,处处体现了语言大师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在作比较阅读时,应注意体会两篇文章语言的异同之处。在这里,我们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几个片断来作一下比较阅读练习。   练习:   阅读甲、乙两文的语段,回答以下问题。   甲文,《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二、八、九段。   乙文,《巴尔扎克葬词》   (1)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2)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3)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   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面对逝者,人们感到悲痛,甲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人们对马克思的悼念与敬仰,乙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对巴尔扎克的尊敬与悼念。甲文用的是________句式,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乙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语言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②乙文选段(2)的第二句。③双重否定。④准确严密。⑤比喻。⑥诚挚富于文采。   五、知识迁移:此项设置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培养能力之目的。   1.阅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一段,完成下列各题。   (1)对详细记叙时间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这是在葬礼上的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B.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C.马克思生命的每一时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是十分宝贵的。   D.明确指出马克思停止工作的最后时刻。   (2)对两个“睡着了”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两个“睡着了”都指马克思的逝世,前一个是虚写,后一个是实写。   B.两个“睡着了”写出发现马克思逝世的过程,前一个是说以为他睡着了,后一个是确认他已经逝世了。   C.这是讳饰的手法,含蓄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崇敬和哀悼之情。   D.恩格斯表达感情的方式相当含蓄。他的巨大的悲痛浓缩在“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几个字里。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第2、3、4题。   2、校园中有些同学染黄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扮“酷”。针对这一现象,以说“时髦”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   联系现实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教书育人。此项设置意义深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这堂课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2023-08-03 08:31:371

人教版高二政治课必修三教案

【篇一】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要重视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性认识。   重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   认识的发展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个过程   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发展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他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其他相关知识点:   1.实践的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真理的含义: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4.真理的特点:   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论。   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6.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条件性(主体、客体)、上升性和无限性。   条件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重点突破三个内容:一是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二是正确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本框包括以下三个目。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生活对我们的影响;二是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   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2)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   (3)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讨论、探究、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影响的意识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他们关注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对良莠不齐的流行文化缺乏分辨能力,对传统的主旋律作品采取冷淡的态度。如何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怎样的主旋律作品才能吸引他们?如何引导他们去解读流行文化,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健康,更丰富多彩?如何把握流行趋势,理性地选择,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更快更好地融入集体、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个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   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引发思考。   3.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课后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爱学、乐学”,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在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4.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课前准备   1、文化生活中“喜”“忧”的表现图片   2、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的典型事例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ppt图片展示,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生活中有关文化方面的一些变化,诸如:衣服、饮食、娱乐方式等等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进行分析思考画面所反映的问题,并且在更广泛的领域思考更多的类似问题,分析出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自主地进入课堂的探究性学习中。运用直观的图片情境,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问题。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   本课主要涉及:文化生活的特点,文化生活出现“喜”与“忧”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大众文化的含义。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   探究一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及原因。   教师:当我们驻足在五颜六色的广告前,留意于书摊上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当我们在各种电视节目之间选择,在网络世界徜徉……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步入社会文化生活。   (1)你能否对上述某一观点提供具体例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2)在你看来,当前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还有哪些特点?   (3)当代文化生活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1)“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例如,借助于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传遍大街小巷;手机短信被众多人接收和传播,并且产生了“拇指经济”。   (2)文化生产的个性化、盈利性、规模化、产业化,文化消费的从众性、时尚性;文化生产的民族性,文化消费的趋同性、选择性,等等。   2.文化生活色彩斑然的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生产设备、多样的文化载体、快捷的传播工具,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列举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学习知识,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大学生业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探究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教师:ppt显示,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可喜的变化: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电视节目,百家讲坛的知识传播,一些思想道德建设的模范等等。   反面的例子:制假售假,低俗文化,黄色文化,八卦新闻等等。   分析:(1)为什么生活中既有文化的“喜”又有文化的“忧”?试举例(生活中常见的事例)   (2)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角度:国家、个人、企业)   1.文化生活的可喜的变化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探究提示:应全面地看待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一方面,大众传媒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的文化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如网上算命等。因此,必须对大众传媒进行管理,决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   怎么做?1、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青少年提高眼力,增强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例子出发,真正明确文化生活中的喜和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更好更深层次的理解教材。   探究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教师:整个的文化生活就是一座大花园,每一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所以它欣赏的植物就不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1)当代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大众文化的内涵:   (3)分析“流行文化”“经典文化”   学生:三多: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探究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金庸、古龙等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崇拜明星、歌星。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我塑造,等等。历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课堂探究:(2)如果你支持第二种观点,除了陈述你的理外外,还请你思考:   ①经典文化作品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②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作品是否过时了;   ③现在的流行作品能否成为经典。   探究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后能留下来的东西,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如过往的烟云。   课堂探究:   (3)如果你对以上两种观点都不赞成,可否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   探究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她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春的,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一)、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   2、当代文化生活特点的原因   (二)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文化生活中的“喜”   2、文化生活中的“忧”及原因   3、应对文化生活中“忧”的措施   (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当代人民文化需求的特点   2、大众文化的含义   十、教学反思   真正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本框文化生活的斑斓色彩和选择的多样性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对其正确并具有创意的观点给予极时的肯定和鼓励,答案并不能完全标准化,要留给学生适当的空间和想像。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比如,在本框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自己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的理解。鼓励学生开展辩论活动、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023-08-03 08:31:441

初中数学成绩快速提升的方法

孩子的成绩不好,家长首先要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之后家长可以找出孩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可以给你一些实用的技巧:应该多看一下课本,书是最重要的东西,一般来说,只要你把书上的知识搞透澈,不管出题人怎么考你,都可以应付过来。作为一名考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怎样才能提高成绩?成绩不好的话,你可以用以下3个方面来改善成绩:1全神贯注:读书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专注可使读书效率得到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地读书,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2整理记忆: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有些学科的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可以早晚看书,要充分使用好时间。我还记得在孩子初三的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常常不集中,上课记不住,导致他的各科成绩都很差。无意中搜找到了可以提高智力的“尼古拉特斯拉训练”,看完后,才改善了孩子的不良情况。各科成绩都变好了。相信这些经验应该可以给你带来帮助。3课后要回顾之前学的知识:经过一周的读书,在周末可以把这一周来所学的新单词回顾一遍。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这样你才能有一个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2023-08-03 08:31:522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转折性事件,这场战争彻底将我国从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打醒了。其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场战争之中,英国人对我国情况是很了解的,但是清朝皇帝道光居然连英国具体在哪都不知道。要说清朝对英国几乎一无所知,大家可能觉得冤枉了清朝,毕竟当年马戛尔尼使团就曾经出使清朝,见过乾隆皇帝。再有就是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之前就曾经和英国人打过交道,对英国也有所了解,虎门销烟之后甚至在广州加固了炮台,按理来说对于英国清朝不应该显得无知,但是关键在于,清朝虽然知道有英国这么个玩意。但是对于英国的具体情况却完全不了解,这背后有三条重要原因:1. 傲慢狂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十分诡异。首先是极端重视北方的游牧力量,整个清朝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于蒙古强权的打击,同时对内的农民起义或者传统的强臣骄兵等问题也有很好的处理,基本上达到了中国古代的巅峰。然而对于外部力量,尤其是海外则显得极端轻视。毕竟在中国历史上来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是死于来自海上的侵略,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对于海外表现出很强的兴趣。虽然元朝曾经远征爪哇,但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穷兵黩武的表现,所以清朝根本不屑于了解英国人的情况。这种思维方式甚至到了鸦片战争被打的抱头鼠窜的时候还充分的体现出来,毕竟清朝最关心的问题是:“英国是否与回疆各部接壤”这类问题,还是以纯粹的陆权思维来看待。2. 机构缺失整个清廷对外的情报机构完全处于空白状态,这和邻国日本可完全不同,日本虽然“闭关锁国”,但是对外的“兰学”(日本版西学东渐)和“风语者”带回来的各国信息从未中断。相比之下,清朝居然完全闭目塞听,对于西方的科技文化即便有了解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去研究。当年康熙皇帝虽然学了西方的几何数学,但是自己学会就结束了,也没有进一步研究。可以说和日本相比,清朝闭关的更加“纯粹”,也更加愚蠢。3. 判断失误清朝对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分析判断可以说是极端错误,这一错误也和我国的古代军事理念直接相关。就“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而言,他虽然对英国有所了解,但是对英国发动战争的能力也存在估计不足和局限性,他认为:“英国志在通商,通商不必启衅”且英国远涉重洋开战“粮响军火安能持久?”以我国古代的军事思维来估计英国人。然而相比之下,英国对于清朝的情报工作就显得非常具体强大了。相比于清朝的无知,英国虽然已经是当时世界唯一一个工业强国,也是唯一一个海军超级大国(总吨位超过二三四名之和),但是对于清朝表现出了极大的情报重视,在搜集情报方面更是堪称跨时代的情报优势。英国的情报来源十分广泛,当时各地的清人为英国提供了大量情报,比如英国在浙江的情报负责人郭士立就通过内奸陈秉均来收集情报。所谓“每日都有汉奸许多起,在夷人处报官兵信息,得受洋钱”,情报内容非常详细,包括清朝各地驻军的人数年龄姓名住址,还有清朝的明哨暗哨和炮台的编制配备等等。甚至连清朝士兵的具体姓名和体貌特征都有,可以说是非常的严谨。同时,英国人还利用各地的传教士进行侦查。这些传教士们都充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聘间谍,对整个清廷的情报进行搜集,利用职务之便以救治病人为借口到处搜集情报,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关系网,对于清朝的调查极为深入和细致。其三,当时英国的军舰也日常进入广州等地进行探查。1832年2月26日直到9月5日,英国军舰阿美士德号对于广州进行了深入军事侦查,回去的报告令人不寒而栗:“南澳是广东第二个海军根据地,一半位在广东,一半位于福建,它是总兵官或提督的住所。在他的指挥下,共有军队5237人,其中4078名属广东,1159名属福建。”同时,胡夏米(舰长)提出“这个根据地的防御,据我们所见,共有七八只战船。从外形看来,它们类似小型的福建商船;从各方面看来,比我们在广州看到的战船要差得多。海湾入口处有炮台两座,较高的一处有炮八尊,较低的一处有炮六尊。海湾内部另有小炮台一座,上面并未架炮。”相比于清朝对于英国火力的极度无知,这种情报堪称是“知己知彼”,清朝安能不败?情报战悬殊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判断产生了天壤之别,英国意识到拥有庞大疆域的清朝其实是不堪一击,清朝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产生各种弱智判断。比如清朝两江总督豫堃上奏声称:(英国人)身体僵硬,双腿笔直。腿上穿着衣服,几乎无法自由伸曲。一旦跌倒,无法站起。对于陆地作战来讲,这是致命的。然而事实上英国人陆战乃至于肉搏战,都将清朝的八旗绿营军队彻底击垮。而且清朝错误的认为英国人不会沿着长江进入内地,结果再度被打脸,只能推脱说是内奸过多造成清军一败再败所有各处失陷之由,皆系汉奸作为内应。可以说,清朝的战败早在战前情报战就已经决定了,而情报战的胜败因素,不仅值得我们深思,更值得我们警惕。
2023-08-03 08:31:591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

  课堂里的学习时间一共只有45分钟,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高效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一)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大力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我校具体情景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概况   兴华小学始建于xx年,位于xx市四道街北部,原技工学校对过。占地面积xx平方米,拥有一座面积为xx平方米现代化教学楼。教师x人,学生x人,x个教学班,中学高级教师x人,小学高级x人,小学一级教师x人,省级骨干教师1名,绥化市骨干教师5名,教学能手x人,学历全部达标,大学本科学历x人,大专学历x人,中师学历x人,学校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安装有模式三远程教育设施,同时具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网络接收室、语音室、网络播放室及网络教室,音体美活动室等,可供教学和活动使用。学校以“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宗旨,以文化为径,走特色办学之路。构成了“礼貌、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探索、求实、奉献”的教风和“勤奋、善学、求真、创新”的学风。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我校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质量、发展、改革、品牌”这一工作主题,优化教学管理,以科学发展、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为原则,探索贴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的主流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使每一个生命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展现其精彩,体验学习的欢乐。    三、总体目标   1、教师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高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第一服务要素,遵循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引领本事。   2、学生目标: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本事的显著增强为重点,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成效目标: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营造良好的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体现学生主自学习、师生有效互动的教学策略,向课堂要质量,向学生要发展。    四、模式   说课---授课---评课---议课---反思   五、组织办法   1、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学年组为体系的组织指导网络,从全面调控、组织布局、细节完成等方应对打造高效课堂进行组织领导,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交流反馈意见,使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2)工作小组:   组长:xx   组员:xx   1、时间安排   该项活动自20xx年x月全面启动,于本年度xx月份申报“高效课堂示范学校”。   2、保障措施:   为保证此项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学校将采取学年组、学科组、备课组业务管理相挂钩的办法,以教导处定期检查为主要推进手段,及时了解各相关部门开展活动的相关信息,并对各部门开展的活动进行指导,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进展情景,并对活动中先进经验与典型事例及时通报,推动高效课堂常态化。   3、评价体系保障:树立新课程评价观:看教师更看学生——看学生的参与度,看学生表达的精彩度,看课堂的生成度,看教师对文本的挖掘度。   六、实施步骤与方法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所以狠抓常规教学是重点。   (1)增强备课的针对性。教师在每学期初要系统认真地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重难点。促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继续加强学习。   (2)备课要做到既独立思考,又集思广益,在个人深入钻研的基础上,以团体备课为主。每次备课由一人主备,团体讨论,在保证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件、课内外作业及批改方式统一的基础上,要有凸显个人教学风格的改备资料。备课组要有团体备课记录。   (3)要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进取性。   1、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靠的是每一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鉴和学习优秀教师的不一样课型课例,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探索和把握不一样课型的高效模式。   (2)实出学生主体,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效果,课堂上要布置给学生定时定量的任务,并督促指导学生保质保量达成目标,做到“堂堂清”。   (3)创立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注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本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教学起点要从学困生的实际本事出发,因材施教,培优辅差,要异常注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进取性,帮忙学困生树立信心,克服学习困难,保证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紧迫感职责感,充分认识教学活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向课堂要质量。   (1)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法,教学艺术、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将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   (2)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做到三个精讲——重点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资料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讲课把握在25分钟内,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4)围绕高效课堂,进取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互动交流,总结经验,集合众人智慧,到达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模式的全面推广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5)增强问题设计的高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经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有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坚决杜绝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华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4、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练习、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   (1)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辅差落实到位。   (3)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化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意过程又要注重结果。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和“素质报告单”的导向作用。   高效课堂构建关系学校的高品位发展、教师的高水平发展和学生的高智能发展,得在当今,功在长远。我们仅有不懈地抓平时、抓细节,才能有效地改变我们现今不甚梦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使“高效课堂,”结出丰硕的成果。为学生一生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是我们兴华人一生的夙愿。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二)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xx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xx小学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资料、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进取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资料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构成等。   (1)备资料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景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进取性。   具体策略:   抓实团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资料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团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团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靠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资料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资料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本事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研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到达资料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资料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进取创设和谐、活力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经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本事。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经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本学期一人至少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拉开过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教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教师笔记上,每学期10篇,每篇字数不少于800字,乡、校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很多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具体策略:   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导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搞好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具体策略: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本事。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提高。   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具体策略: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导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学科全面调研和重点学科调研相结合的常规调研制度,真正切实、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教师。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如经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实施提议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中的重点资料,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情景,促进整改提高。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景,根据实际情景,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三)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夯实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培育主动学习意识,涵养健康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决定课堂教学的高效关键在于学校课堂文化建设,具体体此刻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和学校教学过程科学民主的管理。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学校有序的教学管理必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本学期将从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学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关注小现象以研促教几个方面分三步走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教学管理有序:落实教学常规,让教师心中有规范   1.民主发展平台:建立教师个人空间,关注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自主发展,把教育教学行为进行量化,发挥过程评价的敦促功能。建立并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师备课检查方式,改变个人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加大教师学习监测的力度,增强教师自主评价的透明度,实现网上交流、积累、反思,实现优秀资源共享。   2.领导跟组教研:学科组每个学期要组织学科组教研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区级教研除外),于开学第一周做好规划,上报教学处。教研资料以研究教材、突出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备课,继续落实二次备课制度,人人要做主备、课课要有研讨、作业要分层次。负责年级的主任参与教研活动,给出指导性提议。   3.交流听课点评:严格按照“千分制”的标准,一把校长不少于x节,教学校长不少于x节,主任听课不少于x节,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要普听一次本组教师的课,做到听一节评一节。要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认真执行《xx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切合、反馈达标、学有收获。讲课时间把握在25分钟内,发挥小组互评功能,当堂练习完成率100%,正确率90%。   4.尝试多元评价:建立对学生学科学习效果的多元评价机制,尝试星级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习,促进成长,促进发展。从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社团二课堂、学业成绩和服务家庭(社会)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一个维度一颗星,构成学生、教师和家长共评体系,每个学期对学生进行五星级认定。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亮点,给学生发展供给充足的空间。   5.设计分层作业:精心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适合学生个性需要。作业布置做到精选先做,难易适度;作业批改及时全批,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业的习惯。学校要做好作业问卷调查,坚持抽查和全员检查的时效性,保障教后的有效性。   6.教学月例会制:每月的第一周周一午时大扫除时间为课堂教学质量反馈会议,主管各年级的主任、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对上个月听课中发现的课堂教学问题及时反馈,商榷改善策略,让每一节课都有效益。   7.教学过程制度建设:对课前准备、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进行制度完善,让教学过程有章可循,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发挥最大效益。    二、教研活动求实:提高教学技能,让教师手中有方法   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要解决真问题,求真务实,凝心聚力。要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要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让教学的每一个问题最佳,归避碎问、费时、随意等少慢低耗的教学劣迹出现。要以课程标准为衡量尺度,考量教学资料的适切度、作业分层的难易度。要问自我:为什么布置这道题?学生究竟能提高什么本事?我还能否独立设计新题?等类似的反思问题,不断提高本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平。按照“千分制”的要求,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每月不少于两次,要留下活动痕迹。请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在开学第一周做好教研计划。   1.相约名师:继续开展“相约名师”活动,坚持“请进来,长出来”的策略,与名师同课异构,学习教学艺术,学习钻探精神。本学期拟定开展中考科目的与名师携手成长的活动。活动中让学科组教师参与课堂点评,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批判性。   论坛:坚持每月一次的教师论坛活动。教师论坛是自我提升和价值体验的需要,是民主治校和学校文化的需要,更是校本教研超越与革新。继续开展xx教师论坛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表现力,让教师教育才情碰撞出更多的教育智慧,排解教育倦怠,重树教育信心,以师为本,以论坛促研究。   3.基本功考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学习结果的检测,每月一次理论学习成果验收。开展学科素养比武的活动,依托学科组教研,本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学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考核结果纳入绩效工资,对成绩不佳的教师进行谈话,敦促学习提高。   三、教育研究常态:促进素养提高,让教师脑中有智慧   1.关注教学小现象:让“教师论坛”成为培育教师科研的契机,推动教师研究教育教学的热情,真正享受教学、研学的成长欢乐。每位教师能够申报学校课题研究《小策略促高效的教学案例研究》,教师能够根据自我的教学实践,自命子课题,研究时间长度为一学期。关注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就是在不断破解一个个难题中实现。   2.研究性学习规范化:开足开启国家课程,丰富二课堂资料,尝试研究性学习进课堂,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实践本事。以劳技课为依托,进行部分班级的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创新教学模式:《五步探究教学模式下学科教与学策略研究》课题已经接近尾声,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已近成熟,确定4月份为我校教学模式展示月,进取探索富有学科和课型特点的学科模式的创立。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体验、探究、合作为重点,以本事培养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与策略(四)   为全面推进构建有效课堂,根据五年工作规划,特订20xx年度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主角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课堂课堂教学品质和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制订构建有效课堂工作的五年计划,理解教育局对以教导主任为主要对象的部分骨干教师的首期培训。组织教师完成不少于20学时的有效课堂启动培训。全面启动以提高效率为主旨的“有效课堂新模式”创立活动,修订、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研究构成有效课堂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实施办法   1、安排教师首期培训,组织教师完成20学时的有效课堂启动培训。   2、全面启动以提高效率为主旨“有效课堂新模式”创立活动。   瞄准一个目标——低耗时、高效益、轻负担、高质量;   贯穿一条主线——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三个转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交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并重;   摒弃四个无效——无效的提问、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讨论(互动)、无效的训练。   课堂教学要富于活力,要把学习方法的引导作为重要的目标,引领学生科学地读书、思考、审题、解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要在本校至少上一节有效课堂的展示课,并理解学校组织有效课堂的随机检查。   3、修订、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按《教育教学月工作量化评分方案》评价教师,并与津贴挂钩。   4、构建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档案。每期组织一次以教研组为主的有效课堂评价。   5、实施校长、主任推门听课制   校长和教导主任每期至少听课20节以上,深入了解教与学的实情,提高指导教学的针对性,每月详细点评一次。对发现低效或无效课,要找执教者整改,一周后重听随堂课。   6、建立有效课堂的动力机制   学校建“以学评教”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倾听学生和家长意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每期组织1次以问卷和座谈为主要方式的“评教”活动。
2023-08-03 08:32:001

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习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学习如何收集材料 ,帮助理解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教具准备】   资源库中的图片、音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詹天佑的图像,请同学用文 中的一名.句话说说这是谁?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换个说法说说这句话。   这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二、自读“预习”,自述背景   1、读“预习”,画出介绍詹天佑及其时代背景的句子。   思考:   ⑴ 詹天佑处在什么时代?   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在当时有什么政治意义。   ⑶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詹天佑的知识。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结合资料作相应的补充。并对詹天佑的生平作一介绍。   三、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 ,在居民点上找出生字,新词。   2、你用什么方法学习生字?   ⑴ 挑出形声字一起学习:   控(kong)、嘲(chao)、绘(hui)找出字的形旁和声旁?   ⑵ 用换偏旁的方法学习:   挠(nao)、浆(jiang)、竣(jun)、岔 (cha)、扛(kang)。   ⑶ 记住易错笔画的字。   如:毅、藐。注意不要多笔少笔。   3、根据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学生自己学习,交流,然后教师用电脑出示生词: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   嘲笑:不怀好意地取笑别人。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竣工:完工。一般指较大的工程。   藐视:轻视,小看。   轰动:一下子引起很多人注意。   杰出:才能、成就出众,超过一般人。   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赞叹不已:连连称赞,不住的说一些称赞的话。   四、自由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说说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2、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全过程?(课文的四至六自然段。)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出全文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第一句)。   4、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全文可分为几大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第一段:(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二段:(2、3自然段),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原因。   ⑴ 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国家出来阻挠、要挟。   ⑵ 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引起了国内外轰动。   第三段:(4、5、6自然段),詹天估方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⑴ 勘测线路过程中詹天佑是怎么做的?   ⑵ 施工中工开凿隧道的情况。   ⑶ 在青龙桥设计“人“字形线路。   第四段:(7自然段)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   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突破方法:   通过读事例、画示意图、看插图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线路图   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谈   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生自由读   2.师根据学生情况,抽生分段读文,检测生字掌握的情况和读文情况并及时正音。(注意:挠是鼻音,岔是翘舌音。)   3.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预设:生可能答不全,这时,教师强调归纳事件的方法,或者有意识地评价学生归纳的情况,引导学生尽量说准确、说完整。   4.此时,詹天佑在你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说   5.课文是怎么写的呢?   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这句话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那文中的哪些描写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结。   (应该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而且要挟清政府只能用本国的工程师,否则他们就要干涉。就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接受了主持修筑铁路的任务。这个消息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嘲笑,而詹天佑并没倒下,而是顶住压力,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任务。这一部分在2──3自然段。    三、在修筑的过程中,詹天佑分别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青龙桥中遇到的困难。   这一部分在4──6自然段,主要抓住詹天佑的语言、动作、想法的句子。)   教学预设:生可能会出现整段勾的情况,师要适时点拨:抓重点。   6.师小结。生互查勾画的关键词、句、段。   7.读勾画的句子,自己感悟句子的意思,体会爱国情感。    四、细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深入理解。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的重点句,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地方。   教学预设:学生可能问:青藏铁路从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京张铁路才200公里,为什么詹天佑能凭借京张铁路成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学生还可能问: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修筑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读重点句,抓住阻挠、控制、要挟、轻蔑、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这几个重点词理解,出示京张铁路的地形图,让学生了解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体会到帝国主义对中国人的蔑视,而京张铁路地理环境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困难,毅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争一口气的壮举,认识到詹天佑确实是一个爱国的工程师,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詹天佑产生敬佩之情。   第二个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社会背景的资料进行理解。意识到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的野蛮、狂妄。从而痛恨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行径感到愤怒。)   学生谈感受时,注意提醒学生根据句中的重点词谈,做到言之有理。   2.细读了这些句子,此时,你最想对詹天佑说什么?   3.带着自己独有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二、三自然段。    课堂练习   (1)写生字,对难写的字和易错的字,教师进行指导,如毅、挠、庸、劣。   (2)背二、三自然段中感受深的部分。   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3    一、揭题,解题。   1、题目有什么特点?   2、通过预习,你对詹天佑有哪些了解?    二、快速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主要写了他们什么事迹?   2、讨论演示软件。    三、交流、自学情况。   1、分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正音、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加以讨论。    四、自由读课文,分段。   1、提示:简介、任命、修路、竣工。   2、小组讨论,交流分段。    五、讲课第一段。   1、指名读,找出这段中心句,想想他在全文的作用。   2、点名读中心句,说作用。   3、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4、点名回答。   5、这段是概括介绍詹天佑,应该用怎样的感情读?哪些词句可以体现?   6 、齐读。    六、讲读第二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要求:细心体会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感情变化和所述内容有什么关系。   2同组交流自己的感情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全班交流。   理解句子:   (1)"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侯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2)"这一回,咱们可争一口气。"   (3)"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小学语文《詹天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4   【教材分析】   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展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崇高形象。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自然段,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2、3小节对詹天佑接受任务时的背景介绍,反映出其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4—6小节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选取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内容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继续学习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等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表达方式,本文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言行的描写感受人物心理活动,体会詹天佑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杰出的专业素养,同时能够学习文章在写作上的两个特点——“先概括后具体”、“围绕中心选材”;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将采取读读议议、讲讲练练、适当补充资料、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法来降低和化解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体现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而开凿隧道,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处隧道,很有代表性。课文重点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朴实通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读书的能力,通过自学读书,讨论交流,相信学生能完成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读会写“施工、毅然、居庸关、恶劣、惹人讥笑、岔道”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喜欢的句段。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他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种困难以及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   【教法学法】   以自学为主,感悟为主。采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反复地品读重点语句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在教师的引导和充分地朗读中展开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课文2、3自然段学习,知道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   阻挠、要挟、嘲笑下接受使命,展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留下印象。   1.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被誉为我国的“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为中国近代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课件出示)   2.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有关詹天佑的资料,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詹天佑。   3.詹天佑,一个中国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他以自己独特的风格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的铁路建设抒写辉煌的一页,更为中华民族在备受屈辱的日子里,赢得世界的尊重。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这个名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詹天佑,一起感受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投影出示问题:   (1)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   (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课文主要写詹天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   (1)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   (2——3小节: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4——6小节:具体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接受使命后,詹天佑带领施工人员做了哪几件事?结合文中语言概括。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三、接受任务,感受爱国。   1.你可知道,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使命,修筑京张铁路的吗?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认识。   (1)“当时,清政府刚提出……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为什么阻挠?(争夺修筑权,控制我国北部,达到侵略的目的)不把中国发在眼中,就这样让他们阻挠成功吗?   (2)“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他们就不在过问。”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可笑、无聊的条件啊,我国修筑铁路还要你们过问。帝国主义国家是在用条件来要挟我们。什么是要挟?抓住中国的什么弱点啊?   (3)“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还没有出世呢。”   这是在嘲笑我国的工程师,嘲笑詹天佑,更是在嘲笑中国人。   3.辨析词语,造句。   出示句子:   (1)清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   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2)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   “争夺”、“争持”各是什么意思?任选一个词造句。   就在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的任务,肩负起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四、课后作业   1.造句:   争夺……   争持……   2.边读边思:从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出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023-08-03 08:32:061

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中国封建思想的禁锢,君主的昏庸,国家一直没有进步,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坚定的反抗力去抵御外侵。
2023-08-03 08:30:125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篇1   摘要: 伴随着语文教育课改的普遍推行,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在教学素质方面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执行新课标语文教学时都是本着摸索的态度进行,对于语文教学目标规划,教学模式的调整上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鉴于此,为了优化新素质教学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就目前语文课改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诠释并展开思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进入了一定阶段,相较于以往注入式教学模式,经历了课改之后的语文课程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功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践行素质教学新模式中因思想认识不足,导致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只有将语文教学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教学模式改进和改良,才能更好地为初中生提供优质学习空间。   一、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   新课改中就“教”与“学”两大语文课程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即将主教,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而实现相关语文知识的内化。然而,部分教师在语文课程执教工作中并未真正领悟这一教学标准的实际内涵。通常,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完问题之后,便将接下来的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安排与处理。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教师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未能提高关注。这样,就导致部分过于调皮的学生钻空子,不仅不会积极参与到语文问题的探究讨论,甚至还会做出扰乱语文课堂秩序的不良行为。其实,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新教学标准存在误解,虽然推崇主学理念,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辅助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当前,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表现的学习状态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未能掌握好教与学课堂作用的调整,导致大部分阅读时间都被浪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语文课改教学相关问题的策略思考   1.合理分配语文课堂时间并适当监督,维护语文课堂秩序   课堂秩序的有效性,是决定语文课程教学进度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而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在更加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下维护好课堂秩序,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问题。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与执行者,教师的任务既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又要确保规定好的课堂任务能够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语文课程合作教学环节实施之前,应就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完成课程导入并提出问题。在接下来的15-2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虽然不再担当知识灌输角色,但仍要以引导者的状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氛围当中。最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进行组间探究结果分享以及教师总结。教师将课堂的45分钟时间优化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并以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自主探究中。   2.践行动与静双向阅读教学,实现思维与实践能力共同进步   针对语文课程,传统形式下过于静态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部分课堂中呈现的极端动态化探究模式,都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快速提高。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在掌握阅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读与说技能的转化。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堂阶段,设计不同的阅读执教手段。阅读初期,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排除语文素材中的生词生意,提高文章阅读的流利程度。进入中期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就阅读素材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朗读完成之后,应先鼓励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此时需要保持课堂气氛足够安静。以便学生能够就素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在文章情景以及情感的感悟上有一个正确认识。最后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自身看法与他人见解相结合,从而加强阅读文章解读的深度。   3.正确认识学生乱发问现象,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盲区   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能够就语文课堂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当然,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上所表现的`素质基础也各不相同,在所提出语文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上也有所差异。教师所要做的便是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语文困惑,或者关于语文学习的见解,以一颗包容、理解的心态正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思维引导和行为鼓励,以充分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发问学生进行言语鼓励,如“你表现很好,善于提问是好的,只有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证明学生是真正的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然后,便要就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分类分析以及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提问题,判断学生的语文学科思考方向是否有误,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如若是比较有建设性作用的问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就该学生提出的具体语文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在训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实现语文知识的高效传递与共享[3]。以学生为主的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是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通过问题的摄入,加强师生之间语文知识感知上的交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综上,语文学科在初中生的文学涵养,以及理解与交际能力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意义。为了解决当前语文课改探索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务必要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并就初中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就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加以优化。以促进初中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实现语文课改的纵深发展。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篇2   摘要: 作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文字传递讯息、表达感情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作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道德情操以及审美观与爱国主义精神的重任。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而作文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同时也是长期以来亟待教师解决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本文下面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简要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让其走向精彩,以此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走向精彩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反复的综合训练活动。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识字与写字,还需要运用这些字进行遣词造句,并针对文章的具体框架进行谋篇布局。可见,作文教学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提升作文教学质量既是顺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事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作文教学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性特征。而如何顺应时代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成为了目前广大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简要探讨,以期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贴近学生生活,加强素材积累   作文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不仅需要生活历练,更需要技艺磨炼,可以说,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想要让作文教学走向精彩,就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生活,做生活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因为生活才是作文素材的源泉,才是一篇结构完整、布局巧妙作文的成功之处。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不可能人人都能做到“行万里路”,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书,争取“读万卷书”。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变化万千的,学生是最容易被感染与打动的,而学生也能在这种美好生活的熏陶中写出精彩的文章。所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用心去感受、去接近自然与生活,不要让其再将思想与目光集中在课堂上,而是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热情与兴趣,在全身心地参与中感受到大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加强与自然的心灵交流。大部分喜欢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都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就在于课外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能做到信手拈来,下笔成文。为了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教师就不能当旁观者,而应当主动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对其多留意、多分析、多总结、多反思、多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教会学生唯有用心观察、用心发现与用心思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二、结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需求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各自的闪光点。不同学生对语文写作学习有着不同追求,如何满足不同层次与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的一个教学要求。作文最忌讳千篇一律,而是强调个性与新意,因为千篇一律的作文会严重影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思维力的发展,更会影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在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着重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追求。   首先,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自由发言与表达。在现今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假、大、空”文章的出现,学生未能对生活进行推敲与实际考量就进行胡编乱造,使得整个文章没有任何阅读性与欣赏性,还会出现作文构思不完整的现象,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警醒与鼓励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写自己想写、感兴趣的内容充实丰富的作文。   其次,需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发挥其个性化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所以,就会造成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种思想感情会在学生的作文中体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却不敢将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书写下来,而比较偏向于取悦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真实的自己,说自己想说的、写自己想写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的个性化思想体现在作文中,促进其作文水平的提升。   三、注重教学技巧,传授写作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的教学非常好,可如果教师未能将具体的写作手法传授于学生,无异于“授人鱼”。而这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在于当没有教师在场的时候,或者教师不对其进行引导时,学生就如无水之木,根本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从何写起。因此,这就告诉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传授学生具体的写作手法,让其拿到一篇作文题目过后,能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组织性地进行写作,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瞎写。提高写作水平是一个长期、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从阅读教学入手,在平时教学中注重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向学生传授这种写作技巧,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写作技巧,以此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其能有更多的选择,并在具体的练习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提高其写作速度与写作质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反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所以,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并将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丰富其阅读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还要善于注重教学方法,传授学生写作技巧。   参考文献:   [赵颖.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李晶.农村初中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季曼丽.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4]刘晓光.作文教学的生命化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及思考的论文 篇3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针对初中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笔者学校语文教研组正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利用微课、导学案以及网络平台等翻转课堂,努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中语文课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与以往的课堂相比,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自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生生互动的场所,课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不做讲解,课堂上主要解答学生个人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后还无法解决的学习难题。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   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已经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利用视频实施教学,很多国家的广播电视教育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具体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有如下应用。   1.课前利用微课自主学习   微课视频大多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最长也不超过十几分钟。每个视频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视频时间短,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专业,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视频能独立播放,学生可以对视频进行暂停或回放等,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   2.课上针对难点集中讲解   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学习新知与内化提升。前者只要学生努力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是对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一般要求;而后者则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学生在认真完成第一阶段的学习后也会有疑问,通过小组讨论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如果是大多数学生都有的疑问,则需要教师引导和解决。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第一阶段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教师在提供微课视频的同时还有在线辅导,跨越时空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第二阶段是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完成的,教师通过课前学生学习的反馈,提前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所在,在课堂上给予积极引导,小组合作探究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内化提升,真正做到个别问题课前个别解决,共性问题课堂集中讲解。   3.课后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后,针对学生是否理解了相关学习内容,能否回答微课和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检测,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习进行调整,并再次进行检测,直至彻底解决相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前或课堂上的讨论中得到解决。如果学生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课后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利用平台中的相关习题进行复习与检测,使最终成绩能够通过平台进行汇总,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期中考试或者期末复习阶段,学生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巩固相关学习内容。   三、初中语文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1.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教师提前将导学案和微课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时间。特别是语文基础薄弱的初中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可以让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更优异,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自信心和成就感。翻转课堂改变了以往教师课堂唱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的状况。   2.促进合作与交流   通过导学案、微课视频以及相关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课前与课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初中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而翻转课堂只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其中的一环,还要不断进行尝试与创新。但无论课堂怎样变化,都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教学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希望通过初中语文一线授课教师的努力,能够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
2023-08-03 08:30:001

∵a^2+b^2=0∴a^2=0,B^2=0∴a=b=0
2023-08-03 08:29:531

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武器也很重要啊
2023-08-03 08:29:481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1、失败原因①清朝社会制度的腐朽和经济、科技的落后。清王朝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败时期,政治昏暗,各种矛盾加剧,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禁锢,使得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落后,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武器低劣,封建统治自身已陷入严重危机,连其本阶级的有识士都感到面临“末世”,在这种情况下,御外必然受到很大限制。②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时代呼唤巨人,上台的却是侏儒。”鸦片战争当中,清政府各级决策者错误频出,上层指挥简单低效,各级官员欺上瞒下,导致不知己不知彼,对战局应变低效。两年的战争过程中,同样的决策错误在各地重复上演。这既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所致,也是清政府腐败的具体表现。正是在清朝统治集团的这种状况下,英国方面的优势才得以显示和发挥出来。2、简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 Arrow 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2023-08-03 08:29:391

七年级数学课前课后快速检测答案

你要哪里的?全部太难打了。
2023-08-03 08:29:331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前课后快速检测答案越全越好

很多的,太麻烦了
2023-08-03 08:29:251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数学七年级上册1.3答案

去www.dododox.com找答案ppt 请采纳
2023-08-03 08:29:181

八上数学课前课后快速检测答案2015秋季

2023-08-03 08:29:041

鸦片战争为什么失败

气死的
2023-08-03 08:29:016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数学八年级下答案!!

你直接发题,查不到你的书。
2023-08-03 08:28:561

中国近代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第一,清朝后期,封建政治集团闭关自锁、闭目塞听,愚昧无知。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腐败已成不可挽回之势。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社会开始了屈辱史-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造成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战争爆发后,腐朽的清政府,一味妥协“主和”,终于导致战争的节节失利。腐朽的统治阶级甚至于在国家危难之秋,大搞庆典,挪用军费,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虽然也有部分开明官员“主战”,也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主要都是为了自身的封建统治。所以当时的中国政府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有效地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面对列强的侵略,“主和派”的投降卖国,输了割地赔款,赢了还是割地赔款签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傀儡。 第二,军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落后,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的资本主义。 由于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并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实力雄厚,武器先进。应着政治的腐败是经济的落后,中国几千年一直以封建自然经济为主导,小农经济有它根深蒂固的局限性:自私、狭隘、保守、落后。它不能为反抗列强侵略提供合格的经济基础。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以及反抗侵略者的军事科学技术和战略战术思想的滞后。 所以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2023-08-03 08:28:531

课前课后快速检测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答案

题目是要自己做的。。。如果你抄别人的话。那考试呢。你总不能抄哩。
2023-08-03 08:28:48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主要原因 装备和军队素质全面落后
2023-08-03 08:2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