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初中历史: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新的含义是什么?

2023-07-28 12:26:44
凡尘

新经济政策

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长期实行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直接原因:1921年3月,苏俄海军基地兵变,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

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之;接触大部分小企业合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资源以租让的形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国家垄断贸易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局形势,至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承认市场经济、发展货币贸易。

小菜G的建站之路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善士六合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北境漫步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Нов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年11 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 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七年的帝国主义战争,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建立之初还在恢复经济建设的时刻!以英、美、法、日、意等十四个帝国主义组成的侵略军,加上它们几亿资金和大量武器物资装备的旧政府的以高尔察克、邓尼金、尤邓尼奇、毕苏斯基、等为首的白卫军疯狂进攻造成的战争破坏,以及这些帝国主义的军队和白卫军们从四边包围了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并且占领了粮食主产地,战略资源重地。才使得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战争的破坏加上帝国主义的围剿和反动宣传,而且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等一切仇视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的反革命分子的造谣,使得国内的小资产分子动摇了。领导喀琅斯塔得水兵叛乱的是,同十四个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勾结的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和白卫分子。叛乱者即利用“苏维埃”招牌把他们妄图恢复地主资本家政权和私有制的意图掩饰起来。它们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企图以此来排除共产党人对苏维埃的领导,实现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叛乱很快就被红军镇压下去。1921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再次,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历史发展

1918年

  1917年11月,俄国的十月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使帝国主义列强按捺不住愤恨的情绪,要进行干涉了。   从1918年3月起,还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他们的对手德国,都派军队直接入侵苏维埃俄国,进行直接的武装进攻,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内外敌人从各地发动进攻,很快占领了乌克兰、乌拉尔、西伯利亚和顿河流域等重要地区,列宁也在这年的8月被刺客暗害,中了两弹。

1920年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号召全国人民投入战争,打退敌人的进攻。经过近3年反对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到1920年10月,红军终于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治理战争的创伤是更加艰巨的事。在战争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城市实行供给制,把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全部上缴国家。大部分农民是拥护苏维埃政府的,因为是这个政府把他们从地主手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土地。可现在白匪被打垮了,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鞋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   可是,当时苏联的工业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工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千百个工厂都处于半毁坏状态,大多数工厂和作坊的设备都破旧得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企业倒闭使一部分工人失业,跑到了农村。几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如顿巴斯、乌拉尔、巴库等,刚刚被苏维埃政权接管,而它们在白匪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公里长的铁轨成了废料,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过使用期限。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的政策必须立刻来个重大的转变,必须让农民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使工业恢复起来,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给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为此,列宁提出要把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主张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

  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尽管这一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它终究给国家带来了莫大的好处。20年代初,美国企业家哈默和列宁之间建立的友谊就说明这一点。   1921年,阿曼德·哈默才23岁。可是他已成了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的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这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苏俄。他原先是想帮助苏俄人民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量事实使他更为饥荒所引起的灾难而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运到苏俄去销售。这件事被列宁知道了。他热情地邀请哈默来克里姆林宫会面。列宁用英语同哈默交谈,对哈默说:“你们和我们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是个落后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美国可以在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说到这里,列宁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着,一边说道:“瞧!这是你们人民作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替代人的双手。”   列宁又问哈默:“你在我国旅行过吗?”哈默说:“我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区呆了一个月。”列宁听了,脸色顿时变得有些忧郁,缓慢地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工作,这种工作非常需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对不对?”   哈默对列宁谈起了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他认为,俄国的物资和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计的要好。   列宁点点头:“不错,问题就在这里。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们提供很好的机会。”   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这个坚决反共的老头子,终于听从了哈默的建议,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其他的公司也一拥而上。后来,老福特还在俄国修建了一个汽车工厂。尽管他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因为苏维埃政府按照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保证了外国商人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1922年

  冬天,列宁的健康情形恶化,右边身体瘫痪。当他住在乡间别墅疗养的时候,还通过他的德国医生给哈默捎去口信:“告诉年轻的哈默,我并没有忘记他,并祝他一切顺利。他要是有什么困难,叫他一定告诉我。”这个口信使哈默感动得几乎落泪。就在这年年初,哈默向列宁打电报,报告给他的石棉矿工人运粮食的火车被一名站长卡住,要勒索500普特粮食,作为“过桥费”。在列宁过问下,运粮列车很快到达了目的地,那个站长被枪毙了。   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家的经济顺利恢复起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始了。1922年12月,在全国上下团结的基础上,召开了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制定了第一部宪法。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1924年及以后

  随着1924年列宁的逝世和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慢慢废除。1929年,斯大林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建国思想,逐步形成了代替新经济政策的斯大林模式。

内容

  第一,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意义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编辑本段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历史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23-07-28 05:43:11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特点: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实现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第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
2023-07-28 05:43:27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事件背景:十月革命后,在苏维埃俄国内忧外患、经济苦难的情况下,苏俄政府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在战时共产主义实施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从而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就使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道路。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政策背景:由于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加上天灾,导致苏俄严重的经济危机,并逐渐发展成为政治危机。
2023-07-28 05:43:34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苏联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那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呢?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它的措施有关,首先来看一下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1)新经济政策采用固定的粮食税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  (2)它允许农民在交付了粮食税之后多余的粮食自由买卖,这也就是说新经济政策承认了市场机制。  (3)它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便是要保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  (4)它将一些大工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托拉斯和辛迪加,然后实行经济核算。  (5)它取消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也就是废除了实物配给制,代之以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的按劳分配制度。  (6)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的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实现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  (7)它允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苏维埃,并在国内实行租让和租赁,而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8)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重建了银行和税收制度,并实行了货币改革,将不稳定的苏维埃纸币取消,代之以稳定发行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在这些措施之下,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的工农联盟。而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实质便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使得苏联逐渐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2023-07-28 05:43:58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性质是什么?

列宁曾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多次使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这一提法:1、1921年5月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全面支持地方的首创精神,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作斗争.”这里讲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初期目标.2、 同年他还指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就是我们经济政策的实质.”3、同年12月,列宁在通过交换建立工农联盟这个意义上论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既然没有一个能够组织得立刻用产品满足农民需要的发达的大工业,那么,为了逐渐发展强大的工农联盟,只能在工人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此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现实迫使我们非走这条路不可.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4、1922年10月,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由于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有不同的概括,就给后人的探索留下了空间.   第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多元的.   王国杰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巩固工农联盟,二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三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站.[9]   沈志华在《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问题》一书中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归结为:1、 从建立并加强工农之间的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盟和经济结合出发,满足广大农民(特别是中农)的经济要求,巩固个体农民的经济基础,建立起合作制.2、 恢复和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国家计划的调节和指导下,充分认识和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完成交换和分配.3、 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对它加以监督和调节,就是说通过苏维埃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10]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正确的途径.   俞良早在《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若干问题的辨析》中就持这种观点.俞文不同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党和国家找到了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的观点,认为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曾希望通过实施“监督和计算”的措施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战争时期,他又寄希望于“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终于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它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条新的、正确的途径.俞文认为,列宁之所以有时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找到了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是针对政策转变的现实必要性而言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当时需要“首先”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 曾讲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确,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伟大创举,“他的基本思路体现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农民"国家里,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具体道路,才是可取的”.[11]   也应该看到,新经济政策带有时代局限性,有其内在矛盾,对于“世界革命”、两种制度的共处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等等基本问题,还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窠臼,造成“问题提出了,但却没有解决”的局面,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今天,我们对新经济政策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积极意义,还要研究它的不足,力求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作出客观的评价.
2023-07-28 05:44:041

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

【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言的,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进行的全面改革。(1)核心内容:①在改革旧经济关系、建立新经济关系方面用逐步过渡的方法代替直接过渡。②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方面,在保证公有制为主的条件下,允许私人经济存在,发展国家调节下的商品货币关系。③实行物质利益原则,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④把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2)目的:在于建立工农经济联盟,吸引广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调动一切力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经济。(3)实质:新经济政策两个特征:首先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其次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从上述两个特征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通过社会主义成分和资本主义成分的经济竞赛,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评价: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联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国家政权,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023-07-28 05:44:11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实质: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特点:农业上,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 工业上,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 启示: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重视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2023-07-28 05:44:181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复辟 B.西方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渗透 C.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正确答案) D.苏共政权性质的改变
2023-07-28 05:44:24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实质: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特点:农业上,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 工业上,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经营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启示: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重视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2023-07-28 05:44:321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新经济政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由“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得知它的实质是同广大农民的结合。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内容是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2023-07-28 05:44:39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含义

使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它探索出了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列宁根据苏俄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制订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织梦好,好织梦
2023-07-28 05:45:003

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

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 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 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 点,巩固工农联盟。 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 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 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 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 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 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 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 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 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 5.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看,新经济 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 路径,即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 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2023-07-28 05:45:101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啊?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2023-07-28 05:45:203

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http://baike.baidu.com/view/61706.htm
2023-07-28 05:45:271

新经济政策的"新"在何处

新是相对于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说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取消商品贸易。新经济政策规定余粮可自己支配,鼓励商业贸易,承认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这不同的地方就是新的地方。
2023-07-28 05:45:362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背景特点作用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的政策必须立刻来个重大的转变,必须让农民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使工业恢复起来,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给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为此,列宁提出要把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主张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征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允许私商自由贸易、并且将一部分小工厂还给私人,还准备把一些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特点 恢复发展农业,部分地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强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作用 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07-28 05:45:445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本质

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都是在本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023-07-28 05:45:581

苏联早期的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启示

1.要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计划,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明确看到社会发展水平,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经济发展规律,保障人民的利益; 2.借鉴别国的经验完善本国经济模式,不应该固定坚持某一种政策,而应该根据国情改变而改变政策; 3.战时共产主义在一定方面最大限度地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战争的胜利,但同时抑制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采取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基础上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存在,这实际上是列宁在苏俄恢复资本主义。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不应该局限在某一模式中,要突破旧有的经济制度。
2023-07-28 05:46:05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公共集体的集中所有制。
2023-07-28 05:46:122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实质是

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梦想直接达成“共产主义”的措施,这种措施保证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但是它超越了苏联的经济水平(经济承受能力),所以它是超前的。而新经济政策则是符合苏联实际经济水平的措施,所以选D
2023-07-28 05:46:311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什么?

苏俄在十月革命以后,首先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在1921年则转变为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这一转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首先是直接原因,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但是国内仍然存在各种尖锐的矛盾。为了渡过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1918年春天直至1920年底,帝国主义对其进行武装干涉,同时国内也爆发了革命战争,苏维埃政权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之1920年爆发的自然灾害,使得苏俄的农业发展遭受了重大损失,经济的凋敝使得广大群众的生活十分艰难,人们不满的情绪日益滋长,工农联盟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针对当时的紧急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措施,转变了发展战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了由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转变。[1]推动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俄国的落后。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被打破,如列宁所言,俄国打开了资本主义的第一个缺口。但是,就俄国具体国情而言,则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方面都欠发达,如何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在1918年指出:“按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按工人的政权力量说来,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任何英国和任何德国的还要先进,而同时按相当完善的国家资本主义组织,按文化水准,按施行社会主义的物质生产准备程度说来,我们俄国无产阶级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都还要落后。正因为这种特殊情形,遂使现时工人们应当向那些决心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相当认真帮助组织大规模国家生产之最有文化、最有天才和最有组织能力的资本家提出必要的特殊的“赎买”,这难道不明显吗?”列宁深刻的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这些均比西欧最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事情。[1]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践,列宁和俄共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正是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1]政策内容1、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922年 ,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1]2、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后因国家没有足够的工业品可资交换,遂放弃产品交换的做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1921年 10月 , 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2~ 1924 年 ,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价值,规定工商业税额。[1]3、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 年11 月 ,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17日 ,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 。 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赁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赁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1]4、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恢复,国家企业和合作社的管理制度也作了改变。国家企新界附近的村落业按部门组成托拉斯,受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下属中央工业处管理领导。托拉斯的财产属于国家,但国家非经合同协议无权动用托拉斯的财产和产品。托拉斯的财务和商业活动独立。职工由各企业自行招用,不再由国家统一调配 。废止劳动义务制。 1921年9月,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工资级别问题的规定,改变过去的平均主义作法,实行按生产率高低确定工资级别的制度。1921年10月,政府发布法令给予合作社以完全独立经营的权利。[1]
2023-07-28 05:46:382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背景:新经济政策的制定。首先,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其次,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l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再次,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产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内容:第一,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2023-07-28 05:48:262

列宁新经济政策探究包括背景,内容,影响.800字

1921年春天,由于发生了饥荒,农村情况迅速恶化.农民的不满和骚动对城市工人和居民的生活、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继续实行,已经使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所以,转向新经济政策是必然,同时也是正确的选择. 1921年3月8日的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首次提出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这一般被认为是新经济政策的开端.实物税的提出,表明了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他不但要从保证国家方面着眼,而且要从保证小农户方面着眼.可以看出,面对那时的危机,从经济上满足农民的要求是解决危机的当务之急. 1921年5月,列宁第一次用了新经济政策这个词.他提出,新经济政策的任务就是要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一定的关系,一种经济上的联盟.为了执行这一政策,就需要采取的过渡办法就是用工业品来同农产品进行交换.而不能再回到战时****的老路上,把无产阶级对农民的态度建立在余粮征集制上,而必须建立在粮食税的基础上,这种政策可以保证流转自由,只有通过自由的手段才能在工人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牢固的经济关系. 而且提出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而且确认商品交换是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没有这种杠杆,就不可能在从资本Z义到****的过渡时期建立十分牢固的工农联盟.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危机深重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粮食、燃料等一些极为紧迫的问题缓和了下来.尤其是促进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活跃,使在战时****时期一度处于危机边缘的城乡关系、工农两个阶级的关系重新获得了稳定.私营商业的不断活跃和获得重大发展,是整个国家的国M经济得以迅速复苏和开始发展相同步的.这时,商业的积累成了国家发展****大工业的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这种情况,列宁说:“我国的商业活动已经使我们得到了一些资本.诚然,目前还是很少的,才2000万金卢布多一点.但总算有了一个开端,我们的商业使我们得到了资金,我们可以用来发展重工业了.” 四、对于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列宁选择了“退却”.但这种退却从建设****的方向考虑,却是一种进步.倘若他们在战时****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越走越远,那么苏维埃政权都有倒塌的可能.列宁认识到,在大工业不能立即用一切必需品来满足农民的条件下,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而且,新经济政策应该是长期的.“在很长时期内进行缓慢的、艰巨的、困难的经济工作,以便最终完成极其伟大的政治变革.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变革总是需要经过漫长的道路才能被消化.”所以,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注重商业,承认市场的作用,商业活动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可能的纽带. 新经济政策执行到1923年夏的事实表明,在苏维埃俄国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确定了以买卖为核心的商业活动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并且用农民所了解的所熟悉,并在现实情况下可以行的通的办法来解决同农民经济的结合问题.同时承认小农经济的发展是过渡到****的重要条件.通过发展小农经济,在使个体农户不断增加积累的基础上,为国家的工业发展积累和提供资金.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考虑,苏维埃俄国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资金从何而来?很明显,只有通过国内途径来解决.在当时的情况下,唯一的可能就是靠来自农村的资金.从俄国来看,用什么方法获得来自农村的资金,无非也就是三种方法.一种是向农民索取,在没有任何工业品做抵押的情况下,靠农民为伟大的Revolution激起的政治热情所做出的自动“贡赋”.另一种是向农民借贷,用没有工业品作保证的纸币作为凭证.一旦信贷失去信用,农民停止信贷的日子就会到来.在一个小农国家内靠这样的办法积累资金,发展工业是行不通的.如果这样办,农民和整个国家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来斯大林这样办了,虽然通过政治宣传鼓动民众的Revolution热情一时取得了胜利,但从长远来看,不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这也是为什么在1945年后斯大林模式先进性越来越少的原因.如果不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靠鼓动他们所谓的Revolution热情和试图让他们相信****的优越性都是可笑的.这也大清洗所必须要进行的根本原因.因为逆规律而行的政策早已激起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当然,这是后话,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详细讨论. 那么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就是靠农民的积累,靠在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基础上农民个人财富的日益增加.各个农户财富的增加,无疑也是整个农村资金积累的增加.当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把扩大再生产和改善生活的需求与工业联系起来时,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农畜产品、购置所需农机具和生活必需品,不断向****工业提供资金.只有这样,农民的“贡赋”才是真正自动的,****工业资金的积累才能是源远流长的.也只有当****工业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时,个体小农的合作化和社会化才有最终胜利的可能. 所以,认为新经济政策会阻碍工业的高速发展是荒谬的.相对的来看,倘若新经济政策能够在1927年以后继续执行,那么到1941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应该比现在看到的数据更为华丽,而工农联盟的基础也会更加坚实,农民会被更好的吸收到****建设之中. 新经济政策是伟大的,而制订它的列宁就更伟大了.列宁在早期的****建设过程中,其思想也不是先进的.但列宁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发现和总结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事业,从而走出了一条让今天的我们都为之惊叹的道路.当然,列宁个人的性格、胸襟、威望、政治技巧和组织能力也是其得以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2023-07-28 05:48:34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有什么联系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一.背景(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内忧外患。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触及到农民利益(根本原因);1921年俄国政治经济危机(主要原因)。二.目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卫祖国,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新经济政策: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根本目的)。三.政策出台的标志: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具体标志四.评价标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新经济政策: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遵循经济规律五.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六.内容(1)农业方面A.相同点-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产品的权利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工业方面A.相同点-国家强制干预经济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把大中企业全都收归国有,对小企业监督,压制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允许私人兴办小企业。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3)流通领域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违背了经济规律;新经济政策:自由贸易,遵循经济规律。(4)分配领域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平均主义配给制,压制了人民劳动积极性;新经济政策:按劳分配,调动了人民劳动积极性。七.核心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八.实质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坚持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前提下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九.与生产力关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新经济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影响A.相同点-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不同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保障了战争胜利(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导致1921年苏俄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1)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3)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4)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023-07-28 05:48:431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新经济政策的“新”也就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2023-07-28 05:48:524

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

新在: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部分恢复资本主义,这也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2023-07-28 05:49:081

列宁是怎样用新经济政策改正以前错误?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进入1918~1920年的国内战争时期。为粉碎国内反动派和国际帝国主义的扼杀,保证战争的胜利,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列宁把这种特殊措施,继续用来进行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的继续实行,很快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它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苏俄的工农联盟,造成了苏俄国内的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于是,1921年列宁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摆脱了严重的危机,赢得了广大工农的拥护,巩固了工农联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为苏俄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2023-07-28 05:49:152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①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管理手段:按经济规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直接目的: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农业方面:   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   流通方面:   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可以把新经济政策归纳为下列一系列措施:   1、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   2、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从而承认了市场机制。   3、在国家保持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   4、把大工业企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   5、取消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   6、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   7、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实行租让和租赁;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   8、实行货币改革,取消苏维埃纸币,发行稳定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影响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②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现实意义: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长期意义:   在军事共产主义不适应新形势的条件下,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它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次大胆探索,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积极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现实启示意义。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灵活运用,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经验基础,历史价值十分突出。目前的成果大多是通过“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通过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推断“新经济政策”的发展过程以及终结的原因,缺乏历史资料的支撑,缺少对“新经济政策”发展过程及真正终结原因的确切研究,多数学者较多强调的是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条件,许多论著已分别从当时国内外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方面作了大量分析,然而迄今研究者并未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苏联解体后,长期封存的大批档案材料终于可以揭开其本来的面目,还历史一个真相。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对待“新经济政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以俄罗斯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为基础研究“新经济政策”这段历史,目的在于回顾这一段历史片段、审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历史根源、剖析其失败的原因以及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总结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3-07-28 05:49:371

下列有关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代替新经济政策是在1921年;新经济政策不仅解除了大中型企业国有化,也允许举办小型私人企业;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说法。
2023-07-28 05:49:561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直接目的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根本目的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公有制)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可以把新经济政策归纳为下列一系列措施 : 1、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制2、允许农产品自由买卖,从而承认了市场机制3、在国家保持经济命脉(冶金、运输、燃料工业、石油等)的情况下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4、把大工业企业联合成托拉斯和辛迪加,实行经济核算5、取消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6、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7、允许外国资本进入,实行租让和租赁;重建银行和税收制度8、实行货币改革,取消苏维埃纸币,发行稳定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2023-07-28 05:50:041

列宁说:“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列宁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明确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应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原来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选C。
2023-07-28 05:50:171

在新经济政策的推动下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0:241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别,这种不同表现在哪里

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0:314

怎么解释,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背离了社会主义制度!求具体解释!!!求大神

你要看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2023-07-28 05:50:414

初三 历史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课后练习题

背景: 新经济政策的制定。首先,连年战争使苏俄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日用物品严重缺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其次,经济破坏造成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缺乏粮食和原料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许多工人迫于饥饿,离开工厂跑回农村。工人阶级队伍涣散,农村形势更为严峻,广大农民不肯再接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们强烈反对余粮收集制,要求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农民的不满影响到军队,192l年2月,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喀琅斯塔得发生水兵兵变,被迅速平息下去。可是,苏维埃政权的处境仍十分危急。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再次,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列宁的报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①无产阶级政权巩固,经济命脉控制在国家手 中;②列宁等领导人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探索失败;③人民日益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甚至发生了农民和士兵的暴动。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在军事共产主义不再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过渡性策略,它废除了余粮收集制,实行了实物税,恢复了货币关系和商品流通,繁荣了市场经济,捋顺了农民和工人阶级的关系,并试图通过推行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但由于列宁的早逝,新经济政策夭折了。时至今日,新经济政策依然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和借览意义 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并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列宁的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构想,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真正途径的唯一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列宁的论述,不仅针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而且还指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而言的,列宁清醒的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他的论述已经从客观上回答来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及其长期性,列宁的经典论述和实践,是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 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 1. 实物粮食税额要比余粮收集制数额低,粮食税额必须在春耕前公布,并明确规定缴税期限,让农民心中有数。交纳完粮食税后的剩余粮食,完全留归农民的支配,农民可以进行自由贸易。 2. 把一些小企业发还给私人经营,以增加社会产品和物资财富的总数额。 3. 准备施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前者是把国家的厂矿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后者是把一些中小企业租给本国资本家生产,国家获取税金和产品。(由于客观原因,这两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4. 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提倡经济核算。 改革开放(由于我国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为方便与新经济政策比较,在此仅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实施效果(作用): 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产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它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缓和工农矛盾,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 启示: 要从国情出发,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要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代表要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系,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制度共存。 中国的路是借鉴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的,创新是根本。 从实际出发,果断地应用经济手段来处理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那就是商品经济。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商品,交换,市场并不是哪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它是一种经济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一旦被强制性扼杀破坏,终究会遭受到来自经济规律的惩罚。 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退却",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我们不仅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且要退到由国家调节的商业和货币流通","在新的道路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 可以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第一次在马克思理论界 "吃螃蟹"。邓小平则直接从经济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要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样为改革开放的顺利长期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断教导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切以实践为基础,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工作中的得失成败。从而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高潮。更为可喜的是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能继承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想结合,形成适用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的理论思想,这样才出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局面和不断向前发展,走向小康的良好态势。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0:481

初中历史中考考点大纲

初中历史中考考点大纲如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险恶的战争环境、物质极度匮乏;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后期幻想真接过渡到社会主义。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劳动,实行配给制。4.评价:①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①经济形势严峻,急需恢复遭战争破坏的经济;②政治危机严重,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2.目的:为迅速恢复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旧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商业:允许自由贸易。4.作用:①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②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5.实质: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6.“新”的含义:重视市场和商品经济,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7.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知识点世界古代史(一)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2.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二)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三)西方文明之源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悉尼文明。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3.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4.罗马共和国的兴亡。5.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6.伊斯兰教的产生: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五)中古欧洲社会1.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2.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3.改革结果: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六):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为纪念希波战争—— 马拉松 战役中的 长跑 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⑴古代文明之间交往的方式: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⑵古代世界的三大战争:希波战争、亚力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七)东西方 文化 交流的使者1.阿拉伯数字;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阿拉伯人。2.亚欧商业往来的途径:丝绸之路。3.阿拉伯的辉煌文化:创立完整的代数学;巴格达医院院长阿齐斯写成外科医学著作《医学集成》;医生依本?西拿著有《医典》。4.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典型人物:马可?波罗完成《马可?波罗行纪》。(八)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1.文字的出现: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腓尼基人。
2023-07-28 05:50:571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主义本质(一)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1、传统的社会主义观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及基本特征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天才的、科学的预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没有商品和货币;第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第四,过渡时期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消亡;第五,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类将获得彻底的解放,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过社会主义,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做出十分确切的全面回答。但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上述构想,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俄国的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了概括:第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1]第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2]第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必然遭到剥削阶级的反抗。无产阶级为了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因而这个时期的国家就不可避免地应当是新型民主的(对无产者和一般穷人是民主的)和新型专政的(对资产阶级是专政的)国家。”[3]列宁的概括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落后国家实际的,特别是突出了发展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迫切要求。这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然而,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仅有短短的七年时间,许多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成了列宁未竟的事业。列宁第一个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当然和社会主义本质还是不一样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列宁在1899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中的倒退倾向》这篇文章中提到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他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社会财产,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这是列宁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实质的问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果断地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体制,这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他提出了“一切为了胜利、一切为了战争”的口号,集中一切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巩固当时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战争的服务。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估计到俄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企图直接而迅速的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比如说:小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等等,代之以新公有化的、消灭了市场货币的社会经济结构。目的是按照共产主义的原则来组织全国的产品生产和分配。这种做法脱离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急于过渡,也就违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出现了农民、工人生产积极性不高等现象。所以1921年以后,列宁意识到这种错误并公开承认,果断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所谓“新经济政策”,就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在坚持大工业、现代交通运输业、银行、土地国有、对外贸易国家垄断的基础上,不摧毁社会经济结构,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的逐渐地掌握它们,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单纯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出发来考虑问题——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来安排工作的思路,回到实事求是,一切从现有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的实际出发的轨道上来。在坚持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掌握基本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根本标准,把生产关系调整到与现有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程度。也就是说把考虑问题的基点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来,这是指导思想上的重要转变。列宁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地改变了。以前“直接过渡”存在问题,现在搞“新经济政策”适合苏联的实际。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和按每个人的劳动量分配产品;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小农经济国家必须通过发展商品生产等中间环节走向社会主义。这一条现在看来非常重要——落后国家直接搞产品经济、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行不通的。因此要通过发展商品生产这些中间环节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也是后来列宁提出的迂回的办法。学会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今天看来也是在社会主义当中如何学习资本主义长处的问题。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上,教条主义地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一般特征的描述出发,在苏联创建了“斯大林模式”,其本质特征是单纯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按劳分配。这一模式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曾经获得巨大成就,以致后来被许多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仿效。但是,斯大林却将其作为任何社会主义国家、在任何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仿效的惟一模式,搞“唯苏独尊”、“唯苏独社”,导致本来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实践变得僵化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弊端日益显现,到了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自身进行了系列改革,却又在改革中背离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最终导致前苏联解体和演变。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共产党人曾经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大量的、有益的、必要的探讨。具体表现为:首先向苏联学习,基本上接受“斯大林模式”,但是当斯大林逝世以后,苏共对斯大林作了批判,前后态度的突出转变导致毛泽东主席开始反思,并独立思考和探索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从理论上,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应该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有基本适应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的一面。这种不适应的一面在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可以得到解决。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区别。从实践上,1957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仍然存在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忽视了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忽视了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建立了“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产品按照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左”倾思潮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极坏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优越性,而是在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理论上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建设走向了曲折。总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不断提出和反复强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原因主要在于:1、从1957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出现过许多严重的挫折和失误。这就说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邓小平再三提出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最直接原因。2、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前苏联和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原因很多,但根本的原因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3、非洲一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一些国家搞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根本原因也在于没有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可见,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正确的认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然是一句空谈。所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多次讲到,我们过去对什么叫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摸索之中”。
2023-07-28 05:51:211

斯大林模式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俩个不同的结果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只有市场和交换,人们才能自觉的消费,经济才能活起来,要依靠广发的人民
2023-07-28 05:51:282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历史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由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23-07-28 05:51:49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法律分析:实质是重新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023-07-28 05:52:031

举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这个比较长比较多,建议找专门的网站下载,而且更加的详细介绍。
2023-07-28 05:52:115

列宁《新经济政策》小短文?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2023-07-28 05:52:386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第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2:54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实质和意义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3:012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推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用劳工。(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4)分配原则:按劳分配。评价意义:(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实践表明,新经济政策可以作为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内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023-07-28 05:53:102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农业、工业、贸易、分配、流通这五个方面,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做出的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把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取消一切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须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而新经济政策就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在农业方面,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并允许农民自由出卖余粮;在工业方面,新经济政策将部分工业恢复私营经济,但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然归国家所有,一些企业也有租给外国资本家的,但是这些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在贸易方面,新经济政策允许私商自由贸易来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在分配方面,新经济政策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在流通方面,新经济政策废除了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因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苏联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那么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它的措施有关,首先来看一下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  (1)新经济政策采用固定的粮食税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  (2)它允许农民在交付了粮食税之后多余的粮食自由买卖,这也就是说新经济政策承认了市场机制。  (3)它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便是要保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  (4)它将一些大工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托拉斯和辛迪加,然后实行经济核算。  (5)它取消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也就是废除了实物配给制,代之以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的按劳分配制度。  (6)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的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实现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  (7)它允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苏维埃,并在国内实行租让和租赁,而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  (8)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重建了银行和税收制度,并实行了货币改革,将不稳定的苏维埃纸币取消,代之以稳定发行的货币切尔文卢布。  在这些措施之下,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的工农联盟。而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实质便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使得苏联逐渐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  在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之后,苏俄采取了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十年“文革”之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实际上,中国的改革开放便是在借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基础之上所实行的。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用于当时的苏俄国情,国内社会动荡,经济困难。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十年“文革”之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让当时的中国社会一片动荡不安,国内经济频临崩溃。因此,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都是在社会混乱、经济萎靡的背景之下实行的。  新经济政策与改革开放都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来代替余粮收集制,而改革开放则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都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苏俄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本国经营,中国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大力向外国招商引资,发展市场经济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得苏俄工农业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稳固。而改革开放使得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两者都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而实行的,改革开放是对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2023-07-28 05:53:181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作用

使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它探索出了在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是列宁根据苏俄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制订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案,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2023-07-28 05:53:272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1)新经济政策采用固定的粮食税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2)它允许农民在交付了粮食税之后多余的粮食自由买卖,这也就是说新经济政策承认了市场机制。(3)它实行中小企业的非国有化,但是这有一个前提便是要保持国家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4)它将一些大工业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托拉斯和辛迪加,然后实行经济核算。(5)它取消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动员,也就是废除了实物配给制,代之以按照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支付劳动报酬的按劳分配制度。(6)它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在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中的自由发展,鼓励合作社,实现农村雇工和租佃合法化。(7)它允许允许外国资本进入苏维埃,并在国内实行租让和租赁,而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8)在新经济政策之下,重建了银行和税收制度,并实行了货币改革,将不稳定的苏维埃纸币取消,代之以稳定发行的货币切尔文卢布。在这些措施之下,新经济政策受到了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巩固了苏维埃的工农联盟。而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这些措施的实质便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使得苏联逐渐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
2023-07-28 05:53:341

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时间,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1、1921年5月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并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全面支持地方的首创精神,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作斗争。”这里讲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初期目标。2、 同年他还指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就是我们经济政策的实质。”3、同年12月, 列宁在通过交换建立工农联盟这个意义上论述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既然没有一个能够组织得立刻用产品满足农民需要的发达的大工业,那么,为了逐渐发展强大的工农联盟,只能在工人国家的领导和监督下利用商业并逐步发展农业和工业,使其超过现有水平,此外没有任何别的出路。现实迫使我们非走这条路不可。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4、1922年10月,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做‘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由于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有不同的概括,就给后人的探索留下了空间。 第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多元的。 王国杰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巩固工农联盟,二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三是采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站。[9] 沈志华在《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问题》一书中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归结为:1、 从建立并加强工农之间的经济之间的经济联盟和经济结合出发,满足广大农民(特别是中农)的经济要求,巩固个体农民的经济基础,建立起合作制。2、 恢复和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国家计划的调节和指导下,充分认识和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完成交换和分配。3、 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对它加以监督和调节,就是说通过苏维埃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道路向社会主义过渡。[10]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正确的途径。 俞良早在《关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若干问题的辨析》中就持这种观点。俞文不同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党和国家找到了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的观点,认为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列宁曾希望通过实施“监督和计算”的措施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内战争时期,他又寄希望于“战时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终于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它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条新的、正确的途径。俞文认为,列宁之所以有时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找到了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是针对政策转变的现实必要性而言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当时需要“首先”解决的一项迫切任务。 邓小平曾讲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段话明确肯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确,新经济政策是列宁的伟大创举,“他的基本思路体现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是在俄国这样落后的‘农民"国家里,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具体道路,才是可取的”。[11] 也应该看到,新经济政策带有时代局限性,有其内在矛盾,对于“世界革命”、两种制度的共处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属性等等基本问题,还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窠臼,造成“问题提出了,但却没有解决”的局面,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今天,我们对新经济政策进行研究,不仅要研究它的积极意义,还要研究它的不足,力求从整体上去把握它,只有这样才能对它作出客观的评价
2023-07-28 05:53:593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相同吗????

相同,都是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
2023-07-28 05:54: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