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歌题是什么

2023-07-25 14:10:30
TAG:
西柚不是西游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歌名徐小风的《相见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全诗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无题》赏析:这是一首恋情诗。诗人通过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每一联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无题》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朝河南荥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
2023-07-24 23:27:09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啥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最为著名,与诗人所有抒情诗一样,语言雅俗共赏,对比强烈,反差很大.用传奇,历史故事,将你带入一种美的文化氛围,用奇丽的结构,用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细节提炼为一串闪光的而厚重的诗行.表面毫不相干,内蕴联系绵密.即使你似懂非懂,仍能感到它的美丽,拨动你内心的某根和弦.[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说明]:或许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义山夫人王氏的.诗人不慎涉入党争,恩主与爱侣两难之间,与爱侣聚少离多,迷茫痛苦,遂有此千古佳作. 可是,还有一个故事的. 那是在王屋山脚下的曲阳湖.在那里,春天不是鲜花告诉世人的,是寂静的湖畔嘈杂的鸟鸣.虽然无法让人感受韵律的节奏,可是分明有着难言的似诉相思的况味.风咋起时的那一涟涟皱水,小丫头陪着撑篙的俊哥哥,手里一捧豌豆角,坐在船帮荡脚碧悠悠的湖水里,摘一只小水鸭嬉闹过的荷蕾,插在船头小瓶子里,于是,整个夏天都有了清香. 仙境般的地方. 在王氏之前,诗人便曾醉情山水于斯,“学仙玉阳”,邂逅了清丽绝俗的宋华阳姊妹,嗯,大概是两个女道士吧.但缠绵绯恻,终无正果.“当所有的告别都哽咽的时候,当所有的痛楚都堆积在胸口的时候”,诗人唯一抗拒的手段,大抵就只剩手中的如花诗笔了.[赏析]: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2023-07-24 23:27:27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一首什么歌的歌词

歌词“、相见时难别亦难”出自《我不想说再见》《我不想说再见》作词:冯小刚作曲:刘青演唱:白雪专辑:《我不想说再见》发行时间:2001年4月21日歌词:我不想说再见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不想说再见泪光中看到你的笑脸我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没说完我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我不想说再见心里还有多少话没说完我不想说再见要把时光留住在今天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一生能有几个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2023-07-24 23:27:48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整句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023-07-24 23:27:56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

上联:发家容易败也易下联:相见时难别亦难
2023-07-24 23:28:26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

1、相见时难别亦难,寒潮惟带夕阳还。全诗:永别[宋] 贾云华相见时难别亦难,寒潮惟带夕阳还。钿蝉金雁皆零落,离别烟波伤玉颜。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全诗:无题[唐]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 其十一朱诚泳 〔明代〕红衣落尽暗香残,相见时难别亦难。弱水蓬莱三万里,碧桃何处更骖鸾。
2023-07-24 23:29:041

古诗赏析。 无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

1、以百花凋零的残春之景烘托离情别绪。 2、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现在多用以歌颂奉献精神。(意对即可)
2023-07-24 23:29:252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下一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23-07-24 23:29:4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惨的画面描写的什么

牛郎织女
2023-07-24 23:29:523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处境与情绪

这是诗人李商隐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2023-07-24 23:30:123

关于相聚和离别的诗句

1.关于相聚和别离的诗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7、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0、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11、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友谊诗句: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甫》)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齐州送祖三》) 短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孟浩然《送席大》)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王昌龄《长歌行》)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钱起《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 2.关于相聚和别离的诗句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7、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10、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11、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友谊诗句: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唐 王涯《春游曲》.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甫》)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王维《齐州送祖三》) 短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孟浩然《送席大》)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王昌龄《长歌行》)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白《赠孟浩然》)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 数重云外树,不隔眼中人(钱起《再得毕侍御书闻巴中卧病》)。 3.离别后又相见的诗句 1.久别重逢非少年,执杯相劝莫相拦。 额头已把光阴记,万语千言不忍谈。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7.星河风露经年别,月照离亭花似雪。 宝钗鸾镜会重逢,花里同眠今夜月。 月华依旧当时节。细把离肠和泪说。 人生只合镇长圆,休似月圆圆又缺。 4.关于友情,爱情,离别,相遇的诗句,越多越好,奖励丰厚 写友情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经典爱情诗句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经典爱情诗句2.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 汉乐府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经典爱情诗句3.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 王维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经典爱情诗句4.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经典爱情诗句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三)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经典爱情诗句5.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典爱情诗句6.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 杜牧 赠别(二首)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经典爱情诗句7.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经典爱情诗句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 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经典爱情诗句9.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 李商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经典爱情诗句10.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唐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 经典爱情诗句11.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杜秋娘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经典爱情诗句1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 白居易 长恨歌 离别 1、祭暗香,葬笑颜,掬泪花,漫遐思,听絮絮风声,篇篇哀字。 2、此时回眸,已是镜中花,水中月。 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人生只若初相见,何苦悲伤离别恨。 6、丝丝牵挂,悬浮我心。 曾记否?清晰的画面,夜的温馨,月下的浪漫,你醉人的笑? 7、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8、孤独的夜,独自彷徨,丝丝冷气,慢慢穿过心房,蓦然回首。 9、明夜雨不懂,轻逝花落空。 1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关于爱情离别的诗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1、已是黄昏,几多愁思,寂寞难耐,几杯清茶,少许余温在胸间飘荡。 12、轻纱遮掩,憔悴心儿,曼妙身子,只为曾经曼舞。 13、棠叶心事重,送行诗无用。 14、独自一曲轻轻唱谈,颂七言数六弦。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6、晚昏醉酒依青壁,挽泪相思将情瞥。 17、别泪掩妆浓,文章续断篇,残梦不回从前。 18、一曲告别,瘦了谁的脸?()笔锋眷恋我填西江月>,琴心流连你叹春去也>。 19、回首灯火不见阑珊,只有寂寞在歌唱。 20、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 21、为何?自也为赋新词强说愁。 2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3、此时流星滑过,许个愿。岸边,花已静默。 5.表达短暂的相聚、离别的不舍的句子有哪些 1. 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秋风吹旷野,一期只一会。 2. 我会珍惜你我的友情,更期待相会的时刻。 3. 我还不懂寂寞是什么,我还未感觉恋爱的快乐,今日与你分别,才第一次觉得情的孤独,才第一次感到失落很多很多。 4. 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只有分离,让时间去忘记这一份默契。 5.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忘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6. 分别时,我们没有流连的泪眼,相对、无语,看夕阳透过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晖洒在西清河畔。 7. 舍不得你即将离去,愿你一切顺利,永远幸福如意。 8. 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别。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长久,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 9.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没有你的日子我会更加珍惜我自己。 10. 千言万语只想告诉你,我们永远是朋友,千山万水只能阻挡我的视线,却不能阻挡我心的前进。 11. 高山重洋将我们分离,没奈何我只能在回忆中与你重逢,在梦境中与你相遇。 12. 明晨行别,但愿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遥远的天;;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 13. 蓝天上缕缕白云,那是我心头丝丝离别的轻愁;然而我的胸怀和天空一样晴朗,因为我想到了不久的重逢。 14. 今天我在遥远的地方,把你给予我的昨天,折叠成记忆的小船,任其飘荡在思念的海洋上。 15. 即将分别,我真心的祝福你永葆天真,无邪,快乐,向上的气息。 6.朋友之间初次见面与离别的诗句 成语 成语:爱别离苦,爱不释手,伯劳飞燕,刺刺不休,东劳西燕,离情别绪,三叠阳关,双凫一雁,死别生离,违乡负俗,雨恨云愁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辛弃疾《木兰花慢》: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啼酒只依然。目断秋宵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余愁,山深闻鹧鸪。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岭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张若虚 唐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是我最喜欢的诗之一)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晏几道 -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苏轼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以下皆为 李煜词(我也喜欢他的词) 蝶恋花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纱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谢新恩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崔涂《春 夕》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杂 诗 无名氏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以下为 柳永词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临江仙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 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 7.关于相聚的诗句有哪些 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唐)《过故人庄》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唐)《送友人》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唐)《送友人》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唐)《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6、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唐)《问刘十九》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7、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唐)《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8、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唐)《芙蓉楼送辛渐》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杜甫(唐)《客至》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10、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唐)《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你为我热情拿过酒杯添满酒同饮共醉,我们一起拿筷子击打盘儿吟唱诗歌。虽然你诗才一流堪称国手也只是如此,但命中注定你不能出人头地也没有办法。抬眼看到的人都荣耀体面而你却长守寂寞,满朝官员都有了自己满意的位置而你却虚渡光阴。也知道你应该被才高名显所累,但这二十三年的损失也太多了。 赏析 问刘十九 唐 ·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更多赏析见古诗文网 8.形容朋友离别后又相见的诗句 1、朋友重逢诗句:唐代诗人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2、原文 喜见外弟又言别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3、注释 ⑴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⑵十年离乱:在社会大动乱中离别了十年。离乱:一作“乱离”。 ⑶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⑷这两句“问姓”与“称名”互文见义。 ⑸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⑹语罢:谈话停止。 ⑺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译文 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4、简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2023-07-24 23:30:311

李商隐的无题写作背景是什么?

好的U0001f44c
2023-07-24 23:30:455

李商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东风句:指相别时为幕春时节。 2、丝:与思谐音。 3、应觉:也是设想之词。 4、月光寒:指夜渐深。 5、蓬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赏析: 就诗而论,这是一首表示两情至死不渝的爱情诗。然而历来颇多认为或许有人事关系上的隐托。起句两个难字,点出了聚首不易,别离更难之情,感情绵邈,语言多姿,落笔非凡。颔联以春蚕绛腊作比,十分精彩,既缠缅沉痛,又坚贞不渝。接着颈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最终末联写希望信使频传佳音,意致婉曲,柳暗花明,真是终境逢生,别有洞天。春蚕两句,千秋佳绝。 李商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释: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 夜半却有习习凉风; 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 不能比翼齐飞; 内心却象灵犀一样, 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 隔座对饮春酒暖心; 分组来行酒令, 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 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 策马赶到兰台, 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赏析: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此诗是追忆所遇见的艳情场景。先写筵会时地;接着写形体相隔,人情相通;再写相遇的情意绵绵;最后写别后离恨。艳丽而不猥亵,情真而不痴癫。 李商隐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作者: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注释: 1、半笼:半映。指烛光隐约,不能全照床上被褥。 2、金翡翠:指饰以金翠的被子。《长恨歌》:悲翠衾寒谁与共。 3、麝:本动物名,即香獐,其体内的分泌物可作香料。这里即指香气。 4、度:透过。 5、绣芙蓉:指绣花的帐子。 6、刘郎: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一同入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半年乃还乡。后也以此典喻艳遇。 7、蓬山:蓬莱山,指仙境。 译文: 你说来相会是空话, 别后不见踪影; 醒来楼上斜月空照, 听得晓钟初鸣。 梦里为伤远别啼泣, 双双难以呼唤; 醒后研墨未浓, 奋笔疾书写成一信。 残烛半照金翡翠的被褥, 朦朦胧胧; 麝香熏透芙蓉似的纱帐, 软软轻轻。 当年的刘郎, 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 你去的所在, 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 赏析: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女主人思念远别的情郎,有好景不常在之恨。首联写有约不来的怨思,上句说负约,下句写梦见醒来已经天明。颔联写远别,上句写远别思念成梦,下句写醒后寄书。颈联写往昔爱情生活成了幻梦,上句写褥衾可见,下句写香帐可闻。末联写其人已远,情虽深挚,也不得不恨。李氏的艳情诗,善于把生活的原料,提炼升华为感情的琼浆玉露,使其超脱亵俗味,臻于完美。然而,也因此,李诗却比较深奥费解。 李商隐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作者: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注释: 1、凤尾香罗:凤纹罗;罗:绫的一种。 2、顶:指帐顶。 3、扇裁:指以团扇掩面。 译文: 织着凤尾纹的绫罗,薄薄重重; 碧纹的圆顶罗帐,我深夜赶缝。 那回邂逅,来不及用团扇掩盖; 可你驱车隆隆而过,无语相通。 曾因寂寥不眠,想到更残烛尽; 却无你的消息,等到石榴花红。 也许你在垂杨岸,栓系斑骓马; 怎能等到,送去会你的西南风。 赏析: 这大概是抒写一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和长相思的苦闷心情。诗的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表现她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颔联回忆最后一次邂逅的情状,表达她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回味的复杂心情。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廖,春光已尽,石榴花开,所思之人断无消息。表达了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和感伤之情。尾联写日夜思念的人,或许相隔非远,只是咫尺天涯,无缘会合罢了。诗活用了曹植的《七哀诗》中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的名句,表达会合难期之苦。诗中所流露的感情真挚而深厚。看来女主人公似乎是单相思。虽然相思无望,然而追求却十分执着。正是这种纯情,这种痴情,赋予诗歌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或以为是写男子思念女方的。象这样的艳情诗,本来就很难揣摩的。
2023-07-24 23:31:061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什么意思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表现了有情人那种难分难舍的心情.
2023-07-24 23:31:28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本句赏析:两个相爱的人相见那么困难,在短短的相见后又离开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在这东风将尽的季节里,百花枯萎,似乎也是在为两人的不幸的爱情故事而悲伤。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展现了诗人的痛苦与悲伤。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第二句是环节的描写,用东风萧瑟,百花凋零来展现心中的痛苦与悲哀。出处:《无题》【唐】 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的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而且现在又是东风季节即将结束的时候,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我心爱的人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心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我晚上长吟不寐,感到寒冷袭人。爱人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但是却无法相见,只希望有青鸟提前为我去探望我的爱人,来往传递消息。全文赏析诗中的爱情故事:李商隐在唐大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27年,也就是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来到河南济源的玉阳山,学仙求道,当时李商隐学仙求道在玉阳东峰。某一个春日的黄昏,李商隐策马于玉阳山路中独自前行,遇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道士,坐于七香车内(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最早现于商周时期,传说中的西岐三宝之一,是。一种法宝般的交通工具,它能逢凶化吉。)。两人四目相对,年轻貌美的女道士突然对马上的李商隐嫣然一笑,于是一段感情、一段美丽的初恋情感就此展开。我的感受有人说这是诗是一首表达政治的诗,但是我认为,这首诗只是一首表达爱情思恋的诗。当时的李商隐才十六七岁,以他阅历来说,根本是写不出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含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她为什么又写出来了呢?只要一个原因,那就是爱情。就类似于一些学生,写作文写不出来,些情书写得头头是道。
2023-07-24 23:31:56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是啥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出自]:李商隐《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最为著名,与诗人所有抒情诗一样,语言雅俗共赏,对比强烈,反差很大。用传奇,历史故事,将你带入一种美的文化氛围,用奇丽的结构,用真实的生活和心理细节提炼为一串闪光的而厚重的诗行。表面毫不相干,内蕴联系绵密。即使你似懂非懂,仍能感到它的美丽,拨动你内心的某根和弦。[原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说明]: 或许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写给义山夫人王氏的。诗人不慎涉入党争,恩主与爱侣两难之间,与爱侣聚少离多,迷茫痛苦,遂有此千古佳作。 可是,还有一个故事的。 那是在王屋山脚下的曲阳湖。在那里,春天不是鲜花告诉世人的,是寂静的湖畔嘈杂的鸟鸣。虽然无法让人感受韵律的节奏,可是分明有着难言的似诉相思的况味。风咋起时的那一涟涟皱水,小丫头陪着撑篙的俊哥哥,手里一捧豌豆角,坐在船帮荡脚碧悠悠的湖水里,摘一只小水鸭嬉闹过的荷蕾,插在船头小瓶子里,于是,整个夏天都有了清香。 仙境般的地方。 在王氏之前,诗人便曾醉情山水于斯,“学仙玉阳”,邂逅了清丽绝俗的宋华阳姊妹,嗯,大概是两个女道士吧。但缠绵绯恻,终无正果。“当所有的告别都哽咽的时候,当所有的痛楚都堆积在胸口的时候”,诗人唯一抗拒的手段,大抵就只剩手中的如花诗笔了。[赏析]: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2023-07-24 23:32:20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是出自一首诗 无题 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2023-07-24 23:32:411

“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整首古诗意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1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译文2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2023-07-24 23:32:56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话的意思.

这是两首诗的句子. 全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曾经:曾经历过。曾,副词。经,经历。 沧海:古人通称渤海为沧海。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译为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 赏析: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首诗却说“别亦难”,说法不同,意思却更进一步。上句说“别亦难”,是写出了分别时的难分难舍的心情。下句是上句的衬托,百花凋谢,正说明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也说明春天将尽。在这种环境中遇到离别之苦,就更使人感到难堪了。这两句一波三折,层层深入,因此清人冯班云:“妙在首联”(《瀛奎律髓汇评》)。黄叔灿还特别指出:“首句七字屈曲,唯其相见难,故别更难”(《唐诗笺注》)。
2023-07-24 23:33:091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歌词

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歌手:徐小凤相见时难别亦(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始干啊!相见难啊!别亦(也)难蜡炬成灰泪始干相见时难别亦(也)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泪始干啊!相见难啊!别亦(也)难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
2023-07-24 23:33:321

李商隐写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内容是?

李商隐———无题
2023-07-24 23:34:1715

李商隐的《无题》原文及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023-07-24 23:34:486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主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虽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考索,但是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以证明确有寄托或确依何事之前,主要应该以诗歌形象所构成的意境为依据,把它们作为一般爱情诗对待,这并不妨碍认识它们的艺术价值。这首《无题》,读者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2023-07-24 23:35:273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编辑本段]赏析  赏析一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赏析二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编辑本段]译文1  聚首多么不易,离别更是难舍难分;  暮春作别,恰似东风力尽百花凋残。  春蚕至死,它才把所有的丝儿吐尽;  红烛自焚殆尽,满腔热泪方才涸干。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  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  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编辑本段]译文2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023-07-24 23:36:001

相见时难别亦难下一句是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本句赏析:两个相爱的人相见那么困难,在短短的相见后又离开时多么痛苦的事情啊!在这东风将尽的季节里,百花枯萎,似乎也是在为两人的不幸的爱情故事而悲伤。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展现了诗人的痛苦与悲伤。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第二句是环节的描写,用东风萧瑟,百花凋零来展现心中的痛苦与悲哀。出处:《无题》【唐】 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的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而且现在又是东风季节即将结束的时候,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我心爱的人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心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我晚上长吟不寐,感到寒冷袭人。爱人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但是却无法相见,只希望有青鸟提前为我去探望我的爱人,来往传递消息。全文赏析诗中的爱情故事:李商隐在唐大和元年,也就是公元827年,也就是在他十六七岁的时候,来到河南济源的玉阳山,学仙求道,当时李商隐学仙求道在玉阳东峰。某一个春日的黄昏,李商隐策马于玉阳山路中独自前行,遇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道士,坐于七香车内(七香车,用多种香木制作的车,最早现于商周时期,传说中的西岐三宝之一,是。一种法宝般的交通工具,它能逢凶化吉。)。两人四目相对,年轻貌美的女道士突然对马上的李商隐嫣然一笑,于是一段感情、一段美丽的初恋情感就此展开。我的感受有人说这是诗是一首表达政治的诗,但是我认为,这首诗只是一首表达爱情思恋的诗。当时的李商隐才十六七岁,以他阅历来说,根本是写不出像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含义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她为什么又写出来了呢?只要一个原因,那就是爱情。就类似于一些学生,写作文写不出来,些情书写得头头是道。
2023-07-24 23:36:091

古诗朗诵: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2023-07-24 23:36:301

好哇!为中国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连用三个感叹号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为了体现出魏校长很惊讶,表示周恩来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好。
2023-07-24 23:30:243

(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

小题1:A小题2:C小题3: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小题4: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小题5:(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2)孺允修补玉岩公的居室,趁机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3)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 小题1: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并注意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此处的“陟”应译为“提拔”。小题2:试题分析:答题时要熟悉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虚词所在位置和句意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C. 都是主谓之间的助词。A. ①代词,他的,②代词,自己。B. 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用、拿。D. 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概括出每段的段意,再把段意相同的段落合并,即可概括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本文第一段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第二段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第三段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一段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小题4:试题分析:断句时,首先要了解句子大意,其次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如本题中“亦”“而”“何”等虚词前面一般停顿,名词“秦晋”“郑”“烛之武”等做主语,其前面要停顿。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抓住关键字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词和句式:(1) “数”译为“多次”,“见”译为“被”,“患”译为“祸患”。(2)“葺”译为“修补”,“因”译为“趁机”。 (3)“觉”译为“醒”,“妄”译为“虚妄”。【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修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的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做御史,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玉岩公)被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就在园中建了五间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说过的杏花书屋命名,书匾写好挂在门楣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的地方,可以说醒来时所看到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子,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应试考中时,正是长安杏花盛开的时候,因此人们都把杏园之宴当做大事。现在考进士,也正当杏花盛开的时候,读书人考中进士,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先兆。这是世俗对荣誉和名声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玉岩公因为说话触怒了天子,被贬到岭南十多年,历尽艰险,玉岩公心性刚毅,不为富贵所动;把通过考科举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的。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在哪里。孺允兄弟虽然不得志,但人们希望他们大有作为。玉岩公的孙辈们都才华出众,可以凭这知道是受了《诗》《书》传家的影响。《诗经》说:“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我在周氏家族这里看到《诗经》中所说的情形了。
2023-07-24 23:30:281

以利文言文

1. 文言文《以书为利》翻译 倪文节公说:“风吹松树的声音、雨润万物的声音、山禽的叫声、夜虫的声音、鹤啸声、琴声、棋子落下的声音、雨滴在台阶的声音、雪洒在窗前的声音,都是声音里至清的。但是读书声却属于其中之最。听到他人的读书声,已经非常可喜;如果再听到自己子弟的读书声,更是喜上加喜。” 他还说:“天下的万事万物,一般都是利弊各一半。有完全的好处却没有一丝坏处的,只有书了。读书是不分贵贱、贫富、老少的,看一卷书就能获得一卷书的好处;看书一天,就能获得一天的好处。所以说,读书是有完全的好处却没有一丝坏处的。” 读书人应该报着这样的想法。吴生说: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人不把一般的钱财当作利益,而把读书当作利益。 2. 文言文翻译“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 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3. 文言文《以书为利》 倪文节公云:“松声,润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可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言矣。”又云:“天下之事,利害长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无少害也。”读书者作此观。吴生曰:此谓读书者不以利为利,以书为利也。 译文: 倪文节公说:“风吹松树的声音、雨润万物的声音、山禽的叫声、夜虫的声音、鹤啸声、琴声、棋子落下的声音、雨滴在台阶的声音、雪洒在窗前的声音,都是声音里至清的。但是读书声却属于其中之最。听到他人的读书声,已经非常可喜;如果再听到自己子弟的读书声,更是喜上加喜。” 他还说:“天下的万事万物,一般都是利弊各一半。有完全的好处却没有一丝坏处的,只有书了。读书是不分贵贱、贫富、老少的,看一卷书就能获得一卷书的好处;看书一天,就能获得一天的好处。所以说,读书是有完全的好处却没有一丝坏处的。” 读书人应该报着这样的想法。吴生说:这就是所谓的读书人不把一般的钱财当作利益,而把读书当作利益。 4.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出自哪一篇古文 出自隋·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文中子·礼乐》《中说·礼 乐》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为了钻营势力而结交的朋侪,在没有势力的时候就会绝交 ;为了钻营财利而结交的朋侪,在没有财利时就会分离。 王通(584—617),字仲淹,道号文中子,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山西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隋朝著名儒家、教育家、思想家。 王通,《隋书》无传,新、旧《唐书》王绩(其弟)、王勃(其孙)、王质(五代孙)传中虽均曾提及,然皆极简略,称其为隋末大儒而已。 以“先儒”从祀孔庙东庑。
2023-07-24 23:30:351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用“/”给两处划线语句断句。(5分)

【答案】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唯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5分。划对两处得1分。)【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本题所给文段从内容来看“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顶针修辞;“烛之武”“秦穆公”,人名;“存郑于将亡”,“不唯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是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内容,断句不难;“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句子结构相同,根据上述信息答案很容易得出。本题所给文段加标点为: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唯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
2023-07-24 23:30:421

如何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意思

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怎么理解魏校长这句话?
2023-07-24 23:30:433

有志者当效此生,此生指的是什么生?

在“有志者当效此生”这句话中,“此生”指的是周恩来。“有志者”的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效”是效仿、学习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魏校长称赞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向班里其他同学说的话。句子出自余心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扩展资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周围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
2023-07-24 23:30:521

秦穆公退兵 观点是什么

观点很明确
2023-07-24 23:31:086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崛起是什么意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意思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为富国强民而不懈努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拓展,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这句话被编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单元主题、继续在阅读中学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任务,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名人名言1、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培根2、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 —— 培根"3、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4、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 爱迪生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 李苦禅6、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 罗曼·罗兰7、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 卡耐基8、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 培根
2023-07-24 23:31:221

艺术特色

一、叙事述言,字字精绝 《左传》作为长于叙事的优秀历史散文著作,尤其擅长记述极为复杂之事项——如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秦晋崤之战和齐晋鞍之战)而“能将其纲领提挈得极严谨而分明,情节叙述得极委曲而简洁,可谓极技术之能事。”(梁启超《中国历史要籍解题及其读法.读<左传>法之二》)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向来结好的晋秦两国合围郑国,而在此两年(公元前632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爆发了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结果楚国战败,晋国称霸。而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过楚国,因而结怨于晋,并且当年公子重耳出亡过郑时,郑国也没有以相应的礼遇来接待他。这就是晋秦联合攻打郑国的直接原因,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而文章开篇即以25个字涵盖了交战双方,交战原因及战争形势等诸多信息。如“晋侯秦伯围郑”(战争双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交战原因)“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当下战争形势)由此观之,我们可以发现开篇25个字是一字千钧,字字精绝。 紧接着情节的发展,乃至高潮并没有直叙战争,唯一一个关于主人公行为动作的描写只用了4个字“夜缒而出”,这不仅点出了当时的时间——夜晚,而且一个“缒”字点出了当时郑国的形势之危机。因为郑国是不敢轻易打开城门的,只能选择晚上缒其使臣而下。然后文章将重点都放在了人物的说辞之上,在烛之武“夜缒而出”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国君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的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等等,本章都并未提到一字,而是集中通过语言来塑造烛之武这一形象的,从而做到了繁而不杂,有始有终,“故不待言处妙尤在无字句中。凡声情意态,缓者缓之,急着急之,喜怒曲直莫不逼肖,笔有画工”(《读<左传>卮言》)所以,文章集中通过语言来展现了中心人物的性格特征,论辩技巧,整个事件以及从侧面映衬出了文中未言之人物、场面、事件等,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无声之处胜有声。 再如“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被秦穆公派兵护送至晋国复位,而晚上就开始修筑了防御工事来谨防秦国,并且许以秦国的焦瑕两地也没有了着落。这些复杂而难以言明的形势,文中竟以一言以蔽之,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晋国的忘恩失信,秦国的无奈徒劳。所以,我们从叙事述言中不得不惊叹于它的简约和凝练。 二、论辩雄辞,破中有立 我们若再从烛之武论辩的言辞中看,也不难发现其论辩技巧,且看其论辩内容,论证角度的转变。烛之武首先从秦国角度入手,先要“打破”的是秦国亡郑的想法。他要用委婉的语言告诉秦国不要怎么做?“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首先,对于秦国而言劳师千里围郑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这一点秦君也是知道的。再者,若亡郑则晋势厚而秦势薄,这更是秦穆公所不愿见到的。我们知道所谓“春秋无义战”,国与国之间,国家利益始终是第一位的,而这种亡郑危秦之势经烛之武一提醒,穆公是不会不深思熟虑的。紧接着,烛之武变换角度“破中有立”,不仅告诉穆公不要怎么做,而且又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告诉他们此时应该怎么做?“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此时他劝秦穆公舍弃攻郑而与郑联盟,并且也真切地点出了这种存郑益秦的做法是非常值得考虑的。再接着,烛之武又转换角度直言晋国“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此时,烛之武已自然而巧妙地将矛盾转化,矛头直指晋国,点出了晋国的本质特点是言而无信的,并且这一点您秦穆公也是深有体会的。行文到此,如果说秦穆公已基本打消了围郑这一种军事行动的话,那么烛之武的又一次延伸论断,再陈厉害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穆公退兵的决心,并且还有意外收获——秦并派三将戍郑而还。“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因为春秋本无义战,争霸之心国皆有之,强晋不仅无信而且还无厌。东封郑后很有可能肆其西封,这样必然会危及到秦国利益。那么理所当然,当烛之武言及“唯君图之”时,作为杰出政治家的秦穆公听到此处不会没有其政治敏感而不深思熟虑的。由此可见,烛之武的论辩是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从地理形势角度,首言亡郑危秦,次言存郑益秦,从历史角度再言晋而无信,进一步又说晋贪无厌,最后点出阙秦必利晋,仔细思辨其逻辑性是相当强的,所以才能构成了严密的论证结构,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另外,在论辩的技巧上本文也是颇值得玩味的。首先烛之武在说服秦穆公的过程中先进行了科学的角色定位。论辩中他处处站在秦国的角度去替秦国考虑。这就让处于优势地位的秦穆公非常乐于接受,接着烛之武准确把握并抓住了秦穆公的心理及性格特点来展开辩论。因为他深知穆公是何许人也?(杰出的政治家,也有称霸之心)更知道他此时心里所想,穆公是深知“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所以“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其厉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吕祖谦《东来左传博议》)我们知道,向来结好的晋秦两国相交由来已久,相厚亦为时不短。那么秦穆公却“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由此我们也不得不叹服精于论辩的烛之武对秦穆公心理了解之深,其心理学家的素质在论辩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地彰显。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秦穆必亦翻然从之矣!”(吕祖谦《东来左传博议》)再接着,烛之武则巧妙利用了秦晋间的矛盾来瓦解他们的同盟,精辟地点出了秦晋二强厚此则必薄彼的客观态势,从而更加坚定了秦穆公退兵的决心。 三、黄河九曲,波澜起伏 此篇的情节虽然十分简单,但从整篇的叙事来看却给人以一波三折,生动活泼之感。首先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这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此一波澜也。紧接着,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又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此时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地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此时烛之武却因其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这样一来,本来出场的救星而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此二波澜也。接着,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等大家一口气读到了“秦伯说”,整个烛之武退秦军的过程方才宣告成功。我们也为烛之武和郑国松了一口气,秦国不但退兵了,并且还派兵戍卫郑国。然而再往下读时又会使你刚刚平静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文末言“子犯请击之”,由于秦国弃晋盟郑,晋国大将子犯建议袭击秦军,顿时秦晋的关系似乎又紧张起来,一场战争好像难以避免,最后还是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方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此可谓三波澜也。细观此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全篇仅二百多字却写得一波三折,生动形象,我们不得不惊叹它的艺术魅力。 四、结构严整,层次井然。 常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观此篇亦是如此,虽其短小,但情节结构安排却一丝不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具是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文章首句从“晋侯、秦伯围郑”至“秦军凡南”为开端部分,点明了秦晋围郑及其原因。紧接着,“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至“许之”烛之武的出场为文章的发展阶段,简述了烛之武的先“辞”后“许”,从一个侧面更加衬托了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及爱国形象。再接着从“夜缒而出”至“乃还”则是整篇文章的高潮部分,它详尽叙述了烛之武说服秦君的论辩过程。其临危不惧、大智大勇、抓住心理、巧用矛盾,硬是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得秦师“乃还”。最后,从“子犯请击之”至“一去之”乃是文章结局。不仅点明了连晋军也“亦去之”,而且百忙之中还不忘让晋文公平息一场虚惊,真可谓大家手笔。 细观此篇,我们会发现写作特点上又有许多技巧,如文章在叙述故事时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也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客观形势。“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也就为后文的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真可谓匠心独用。 综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无论其叙事述言,论断辞辩,还是其情节设置,结构安排都做到了文懿貌美而生气盎然,集中体现了《左传》的诸多艺术特色,难怪朱彝尊先生读后而言:“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追问: 能否帮忙筛选八百字重点直抄?谢谢了... 追问: 能否帮忙筛选八百字重点直抄?谢谢了... #^_^# 回答: 老大,你自己选重点抄一下都不行呀,况且这里应该也没八百字吧
2023-07-24 23:31:221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连词 问题页 <知道【待解决】文言文中”而”的用法50分”天下之事以利而合着,亦必以利而离”中”而”是什么用法?另外,我总是分不清”顺承”与”表修饰”这两种用法,请问怎样区分?高分悬赏,请帮忙解答,谢谢!问题补充:上半句最后一字为”者”离问题结束还有13 天 21 小时兰山剑客9-14 21:27【我来回答】连词 表修饰。弄懂句子的意思,应该就不难区分“而”字的用法。表示顺成的一般是两个动作。前后词性一致。一般可翻译成“然后”例如:1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太阳出来了,然后林中的雾就散开了。出和开都是动词)2余闻而愈悲。(我听了更加悲伤。闻和悲都是动词)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欲还和发算两个动作。)再看回这一句: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而”字的前面一个是名词“利”,后面是一个动词“合”,“因为利益”只能算作一个状语不算一个动作,和后面的动词“合”词性不一致。所以肯定不是表示顺承。表示修饰的一般可以翻译成“地”,或不翻译。再比如: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同理,我曾经终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到的。“而”字的后面是一个动词“思”,而前面是一个时间状语“终日”
2023-07-24 23:31:291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呢???

“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程颢{《语录》十一}
2023-07-24 23:31:402

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2023-07-24 23:31:43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小题4】(1)您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地对待他。(2)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3)太子和知道这件事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解释代入原文语境考察。题中,C项解释有误,“活”是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活”。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D项关于刘邦对项羽“由衷地尊敬”和“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的说法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给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题中,动词“出”是动词“说”的状语,“秦穆公”是动词“说”的宾语,其后应断句。动词“存”的宾语是“郑”,补语是“于将亡”,其后应断句。动词“退”的宾语“秦师”后应断句。“而又得秦置戍”是动词“去”的状语,“去”后应断句。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为”作介词,可译为“替、给”;“得”可译为“应该、要”;“兄”作“事”的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第(2)句中的“子”是第二人称尊称,译为“先生”;“是”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是)”;“过”即过错。第(3)句中的“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应译为“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白衣冠”活用作动词,译为“穿戴着白色衣貌”。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23-07-24 23:30:201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教案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   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2023-07-24 23:30:101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 湘潭县第九中学 颜国强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有人认为可能言过其实,但 历史 上确实有一人做到了,他就是烛之武。 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仅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强大的敌军不战而退,继而化敌为友,使自己的国家化险为夷。 烛之武由此成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风云人物,得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劝说一个人改变自己的决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很多高超的劝说的技巧! 烛之武让秦穆公欣然醒悟、悬崖勒马,最后改弦更张、化敌为友的一番精彩说辞,更是成为永恒的经典!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赏析《烛之武退秦师》说辞的艺术吧! 第一步:动之以情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知亡”示弱臣服于秦,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成功劝谏的前提是使被劝谏者愿意听劝谏者说话,烛之武见到秦穆公后首先创建融洽和谐的谈话氛围,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他没有露出一点乞怜相,也没有说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在强大的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是换不来同情的,相反可能是看不起,气焰更加的嚣张! 烛之武也没有慷慨陈词,展示郑国君臣同仇敌忾、誓死一战的决心,因为他知道那只会激起秦穆公的怒气,加速郑国灭亡。 烛之武当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本是求人,却不卑不亢,开门见山地说道:“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意思是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这番示弱臣服迎合了秦穆公这位强敌的自大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了契机。使秦穆公解除了戒备心理,谈话的气氛随之轻松。良好的开端奠定了此次劝谏的感情基础,成功近在眼前。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情放松。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一步,讲出自己不是来求人的,而是来帮人来的。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会从防备之心转为好奇之心,心情轻松地愿意听烛之武说下去。 第二步:晓之以理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亡郑”无益有害于秦,设身处地,为秦着想,现实分析,反面说理。 紧接着,烛之武话锋一转,“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意思是说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似乎话中有话,不由得秦穆公不听下去。仿佛他不是来救郑国的,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国着想,这自然会取得秦伯的好感,从而消除对方的戒备心理,缩短双方的距离,使秦伯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为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烛之武明里为秦,暗则为郑。所说之言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说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从现实的情况来分析,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 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是很难的;接着反面强调亡郑结果,只能使“邻厚”“君薄”。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增强了晋国的势力,而晋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 从现实形势图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秦出力亡掉郑国只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没有得到好处,相反自身实力变弱,对自身利益有害。 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生动摇。这便是对方的第二步,从反面的角度说理,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替他分析利弊,先让对方产生动摇之心。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会觉得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定会陷入沉思,思考自己以前的决定是否正确,开始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第三步:诱之以利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郑”有益无害于秦 ,正面陈说,改退为进,紧抓关键,以利诱之。 如果说前面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里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接下来从正面陈说保全了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利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意思是说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烛之武紧紧抓住了“利”字做文章: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烛之武正是抓住了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对秦国有绝对的好处。大谈而特谈亡郑于秦不利,存郑于秦有大利,从而使得秦穆公心动,坚决退兵。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心动。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三步,讲出自己能使对方心动的诱惑,投其所好,让对方产生喜悦之心。 我估计秦穆公听了这段言辞虽然没有表露声色,但内心深处已是乐开了花,决定与郑国化敌为友不攻打郑国了。 第四步:逼之以威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助晋有害无益于秦,巧施离间,步步推进,回顾 历史 ,推测未来。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回顾 历史 )“ 尝晋”,忘恩负义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 历史 关系, 进行 历史 的回顾 , 引史为例,挑拨离间。 说明 历史 上晋国就有背叛前科,曾对秦国言而无信,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秦晋联盟不可靠。赤裸裸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挑拨离间秦、晋两国的关系。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推测未来) “ 将晋”,贪得无厌。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从 历史 说到未来,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让秦伯意识到自己的危险。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截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 最终退兵,且留兵守卫郑国。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深思 慎行 )“阙秦”,唯君图之。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摆事实,讲道理,委婉含蓄地提请秦伯定夺。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不惜跟同盟军决裂,反过来帮助郑国。 听到这样一段言辞,怎会不让人胆战心惊,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拨云见日之感了。这便是劝说对方的第四步,逼之以威,让对方明白将来的隐患和威胁,让对方产生恐惧之心,从而改变主意,达到劝说的目的! 听了这段言辞之后果然“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意思是说秦穆公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了。使秦穆公由原来的“助晋亡郑”转变为“助郑存郑”,决定与晋国化友为敌,帮助郑国守卫边境。晋文公也明智的知难而退,撤军回国。郑国因此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烛之武的说辞分为四步,步步推进,步步惊心!步步让人深思,步步天衣无缝! 当然烛之武能够成功还有其它原因和条件!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分兵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 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塌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接触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烛之武的说辞,紧紧抓住一个关键“对方最关心的是自己利益”。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二战英囯首相丘吉尔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烛之武不暴露游说目的,闭口不谈郑国的利益得失,言谈中似乎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诱之以利,逼之以威 。 使趋利而来的秦师不仅“退”,而且“与郑人盟”。使晋知难而退,具有挽救郑国危亡、化干戈为玉帛的巨大效果。 让我们每个人都掌握并提高劝说这一门高超的艺术吧。让劝说成为沟通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吧!让劝说成为构建和谐 社会 的立交桥吧!
2023-07-24 23:29:561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哪些历史事件可以论证

美苏算吗
2023-07-24 23:29:492

天下之利势文言文

1. 古文翻译 “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这是>;里嘉佑集卷二·权书里的句子 整段是 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余制其后,乃克有济。 自己理解的是意思 没有放弃某些东西就不可能有所得到 不能忍耐就不能得到最利于自我的时机.所以有些土地是不能取得的 有些城池也不必要去攻打 有些胜利是达不到的 有些失败也是避免不了的 来的时候不必过分喜悦 失去了也不要过分的愤怒 收用天下有所作为的人控制在我的手中 于是攻克也是很容易 2. 帮忙翻译下历史古文. 贞观初年,居民户口不足300万,绢布一匹可以换米一斗。到贞观四年,米每斗四五钱左右,出门数月也不用闭门(治安好),牛马随意放牧,人除外旅行数千里也不用带着粮食,民生货物充足周转畅顺,四方蛮夷族群降服附庸于朝廷的有一百二十万人。那一年,全天下断案犯死罪的人才29人次,号称太平盛世。 纯手工翻译,汗,这样可以不? ● 赍 (賫) jīㄐㄧˉ ◎ 怀抱着,带着:~恨。~持(拿着)。~志而没(mò)(志未遂而死去)。 ◎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fān xī 蕃息 〈书〉滋生众多;繁殖增多:万物~。 3. 文言文翻译“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 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人名)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 4. 秦以威势,的文言文 过秦论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qūn)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 求古文翻译大神 天之利下民 《原谤》原文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讟,蓰倍于天矣!有帝天下、君一国,可不慎欤!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大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 *** 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编辑本段《原谤》译文 上天为百姓造福利,它的仁心可以说达到极点了!没有一样炙味的东西百姓不知道,没有一样便于使用的东西百姓不利用,没有一样使生活充裕丰富的东西百姓不去追求。即使这样,到了火热、阴雨的季节百姓就抱怨天,到了大寒时百姓也抱怨天,自己做了错事导致灾祸来临也抱怨天,自己不节俭导致贫穷也去怨恨天。这样看来,百姓对待天,不讲究仁,也算是达到极点了!对天尚且是这样,何况对待君主呢!何况对待鬼神呢!这样看来,对君主、对鬼神的怨恨诽谤,比对天要多上好几倍!做天下的帝王,做一国的国君,能够不慎重吗?所以有“不慈”的诽谤加在尧身上,有“不孝”的诽谤加在舜身。这些人实在不知道,尧的仁慈之心覆盖整个天下,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儿子;舜的孝心润泽万代人,而不仅仅在于对待自己的父亲。啊!尧、舜是伟大的圣人,百姓尚且要去诽谤他们;后世那些在天下称君称王的人,有谁不行尧、舜那样的政,那么百姓掐住他的喉咙,揪住他的脑袋,侮辱他,扭逐他,打倒他,消灭他的家族,一点儿也不过分。
2023-07-24 23:29:421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有什么古今中外的例子吗?

张艺谋vs张伟平 毛东 vs蒋介
2023-07-24 23:29:323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有什么古今中外的

蜀吴赤壁之战合力抗曹,后又因各自利益为敌.
2023-07-24 23:29:201

东莱博议文言文

1. 请问(吕祖谦的《东莱(左传)博议》)这个文言文怎么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东莱左传博议译文 东莱左传博议原文: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翻译: 天下间的因为利益而聚合到一起的事,也必定会因为利益而分开。秦、晋联合出兵攻伐郑国,郑国快要灭亡了,烛之武去出城游说秦穆公,不顾旧日与晋的恩情、召来晋新的怨恨;放弃成功、愿意危险。如果不是利害关系打动了秦穆公的心意,怎么能像这样呢? 秦穆公同晋国,相处很久,又那么信任,交情也非常深厚,一旦被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引诱,便视晋国如眼泪鼻涕,把它丢弃掉了,对于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我知道秦穆公必定会改变的很快而彻底,去谋取那种利益的!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吕祖谦,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人,原籍寿州。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 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创作背景 东莱左传博议,是宋人吕祖谦为诸生课试而作。评价了《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此前两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2023-07-24 23:29:021

高一年级《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齐读课文。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2、纠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fàn)佚(yì)缒(zhuì)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   秦伯说(“说”同“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   3、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4、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三、讲解课文。   (一)讲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齐读第一段。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2、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②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点讲解:   ①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状语后置句   ②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锦|军函陵,秦|军锬稀保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其无礼于晋――(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④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锬稀   4、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读第二段。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2、重点讲解: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②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③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④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⑤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3、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佚之狐: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烛之武:满腹的牢骚与埋怨   郑伯: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   4、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三)、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③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a何陋之有?b莲之爱,陶后鲜有闻。c菊之爱,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3、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秦晋   郑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肆其西封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3、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4、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5、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四)、讲解第四段。――晋师撤离   1、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②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a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b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2、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3、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4、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四、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一)、第一个人物――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二)、第二个人物――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三)、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   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五、写作特点。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平稳发展的呢?   ――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   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课后习题第2题。    七、有时间的话,分角色朗读。   板书设计:烛之武退秦师
2023-07-24 23:28:47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中有志者当效此生中此生是什么意思?

此人一生。没有固定谁,一般指某个名人。
2023-07-24 23:28:4614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必以利而离 我想要 对这句话的看法。。结合生活实际的

1.某拜金女嫁给富男,遇见另一更有钱的富男追,就甩了第一个富男,从了第二个。2.第二个富男看见了更漂亮的美女,想起自己老婆是别人用剩下的,于是很不爽就离婚了,和更漂亮的美女结合。3.之前的拜金女非常不爽,觉得被抛弃了,于是上诉想要从第二个富男那里得到赔偿金。4.法官是第一任富男。以上是我的看法。
2023-07-24 23:28:412

读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了这篇课文,周恩来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含义?

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23-07-24 23:2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