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瑞爱吃桃
-
初中生物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简介:初中生物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可桃可挑
-
1.字母“p”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
A. q B. d C. p D. b
2.用下列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哪一台
A.目镜5×、物镜8×的显微镜 B.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
C.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 D.目镜20×、物镜45×的显微镜
3.生物界,除病毒和类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
C.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
A. 液泡 B. 染色体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5.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细胞质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的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核 D. 液泡
7.植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A.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D.细胞分裂
8.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③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9.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与三只羊有关,它与哪只羊长得最像
A. 提供卵细胞的母羊 B. 提供乳腺细胞核的母羊 C. 代孕母羊
10.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11.切西瓜的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来自哪一部分?
A. 水 B. 细胞膜 C. 液泡 D. 细胞核内的物质
1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依赖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13.藻类是一类低等植物,其理由是
A.主要生活在水中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体都很微小 D.无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14. 下列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A. 藻类植物 B. 种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下列能正确表示其成语含义的是
A. 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树
23. 大豆种子的胚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A.受精卵 B.子房 C.胚珠 D、受精极核
24.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
A. 胚乳 B.子叶 C.胚 D.种皮
25.遇碘变蓝的物质是
A. 水 B. 蛋白质 C. 淀粉 D. 脂类
初一七年级生物题
1.绘制生物图用的铅笔是()。
A.3H B.B C.HB D.H
2.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
A.白亮的 B.有直射光的 C.灰暗的 D.黑的
3.探究生物问题出在实验室进行外,还能在哪儿进行?
4.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植物,并将观察的结果描写出来。
5.测量一个南瓜的体积,并将测量的过程与结果记录下来。
6.小刚将血液地在玻片上做成可观察的玻片标本,这种玻片标本叫做()。
A.切片 B.涂片 C.装片 D.载玻片
7.下列属于单子叶植物的是()。
A.谷子 B.大豆 C.苹果 D.茄子
8.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__植物、__植物、__植物、__植物等,
其中__植物最高等。
9.结合当地的气候与环境条件,想一想,你所在学校种植哪些植物可以使四季有绿?(我是山西晋城的)
10.你认识哪些粮食作物,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11.观察动物的形态,一般是先 __后__,先观察动物的__、__,在逐步观察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对各部分的观察,一般是由____向____进行。
12.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同学们把看到的细胞画下来。在绘图时,甲同学照着课本上的插图来画;乙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画,后来发现不美,就做了修改;丙同学也是根据自己观察的物象来画,只不过没做任何修改。
你认为这三位同学谁的做法对?为什么?在科学研究中应坚持怎样的态度?
14.列举你认识的10种动物的名称,并按动物的生活环境分类。
15.用一段植物带叶的茎和红墨水,探究植物疏导组织的功能,并将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记录下来。
16.当你遇到一个不认识的植物时,怎样做才能知道它的名字?
17.设计实验探究:细胞为什么会这样小?
实验材料:
实验步骤:
结果统计:
正方体│ 正方体│ 正方体 │表面积与
———┼————┼————┼—————
边长 │ 体积 │ 表面积 │体积之比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实验结论:在同体积大小的生物中,细胞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____,与外界进行______的能力越强。
18.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应主要有____和____等。
19.保护珍稀动物最有效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
20.设计实验探究鸡的肋骨与家兔的肋骨,谁的轻些。
实验名称:
实验用具: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初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
“新课程” (笔答60分钟)
一、你能选择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答案吗?请将你的选择填在括弧内(25道可以只做20道)
l.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
A. 无机盐 B. 淀粉 C.二氧化碳 D.水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小草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蚯蚓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植物对外界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D. 山鸡下蛋属于繁殖
3.下列现象属于生长的是 ( )
A.蘑菇从小长到成熟的个体 B.杨树的落叶
C.植物吸水的过程 D. 人体的排汗
4. 下列说法不是生物共有的特征的是 ( )
A. 能繁殖 B. 具有细胞结构
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 能合成蛋白质
5. 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人手被针刺后缩回
C.子女与父母长相不同 D.植物吸水的过程
6. 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分析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
A.盐度 B.温度 C. 阳光 D.水分
7.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 ),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
之称(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湖泊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E. 湿地生态系统 F. 池塘生态系统
8. 用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 装片上 D. 反光镜上
9.某同学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
他想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应将玻片 ( )
A. 向左上移动 B.向右上移动
C. 向左下移动 D. 向右下移动
10.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
A.系统 B.器官 C. 组织 D. 细胞
11.切西瓜时会流出一些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 ( )
A.细胞膜 B. 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12.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
①在载玻片中央放好材料 ②擦挣载玻片和盖玻片 ③盖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 ⑤取材料
A. 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④⑤①②③
13.细胞内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结构是 (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叶绿体 D. 线粒体
14. 下列哪种物质是细胞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 )
A. 糖类 B.尿素 C.蛋白质 D. 脂肪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凉拌西红柿时,汁水为红色是因为细胞结构被破坏,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的原因
B.细胞内的物质是固定不变的,不需要外界给予
C.能量转化器就是把能量用掉
D.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16.能决定人眼睛是双眼皮或单眼皮的遗传物质片段是 ( )
A.DNA B.细胞核 C.基因 D. 染色体
17. 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 )
A.12个 B.23个 C.23对 D.46对
13. 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
A. 胃 B.心脏 C.皮肤 D. 血液
19. 下列关于人体的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B. 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人体 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0.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是 ( )
A. 消除污染 B.提供氧气 C. 保持水土 D.分解有机物尸体
21.大米和面粉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食,从结构上看,它们是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哪一部分 ( )
A. 子叶 B. 胚 C.胚乳 D.子叶和胚
22.能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种子的 ( )
A. 胚轴 B.胚芽 B.子叶 D. 胚根
23.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 )
A. 氮、磷、铁 B. 氮、磷、钾
C.氮、硼、钾 D.硼、磷、铁
24.在下列蔬菜中主要食用植物的繁殖器官是 ( )
A.萝卜 D.芹菜 C.黄瓜 D.藕
25. 珠被发育成种子的 ( )
A.胚 B. 种皮 C. 胚乳 D. 果皮
二、你能判断下面左侧和右侧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吗?请用直线将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1.按厂列物质分别属于哪一类,用线连起来
①水
②糖类
A. 无机物 ③脂类
④无机盐
B.有机物 ⑤蛋白质
⑥核酸
2. 用直线将下列名词与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
A. 细胞壁 ①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透明的粘稠物质
B.细胞质 ②里面含有细胞液
C. 细胞核 ③里面含有遗传物质
D.细胞膜 ④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E. 液泡 ⑤保护和支持作用
3.构成下面左侧所列器官的主要组织是哪一类,清用线连接起来;
A. 心脏
B.大脑 ①结缔组织
C. 皮肤 ②上皮组织
D. 肩胛骨 ③神经组织
E. 血液 ④肌肉组织
三、你可以从下面30个空格中选取15个填上满意的答案
1.生物圈包括 圈的底部, 圈的大部和 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其中的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有 、 和 等。
3.生物圈中的生物部分除了植物、动物,还有其他生物吗?如果有,请举例说
明 。
4.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 开始的。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
和 ,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答案做出 。
5. 生物体由小到大,是与细胞的 和 分不开。
6. 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发现核酸分为两种,一种是 ,另 一种是 。
7.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叫做 。
8.草履虫的身体只由 ,你还知道有哪些生物与它一样吗?请你 至少写出两种生物的名称 。
9. 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 两部分组成。 病毒只能 活细胞内,根据 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 、
和 三类。
10. 根尖由四部分组成,从顶端向上依次是 、 、
和 。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分生区的细胞能不断 和伸长区细胞能不断的 的缘故。
四、请发表你的见解,并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你可以做其中有把握的二道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根据你的理解,说一说它们是生物的 理由(至少写出两条): 。
A.机器人 B.克隆羊 C. 木头 D. 蘑菇 E. 细菌 F. 蛋白质
2. 如果让你养殖花卉,你怎样才能满足花卉生活需要的条件? (至少说明两个条件)
。
3.现有黄豆多粒、2~3个培养皿、镊子、若干张滤纸和黑纸,请你用这些材料设计“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的探究实验。
假设
设计思路
预期结论
五、考考你的基本功
1. 图1是王洋同学绘制的人体某一部位的细胞,请找出与其不相符的结构
2. 图2是绿色植物花的结构,请将其相应的结构名称填在横线上
3. 请在下面空白处画2~3个人口腔上皮细胞(详画其中一个,并有图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草履虫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重要场所――――――――――――――(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食物泡
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 B.植物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C.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有的植物细胞内液泡很大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此现象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在细胞的哪个结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真菌在自然界中最重要的作用――――――――――――――――――――( )
A.供给氧气 B.提供有机物 C.提供二氧化碳 D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6、细胞分裂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单细胞生物个体数增加 B.产生生殖细胞
C.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 D.使细胞不断长大
7、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都有鞭毛和荚膜
B.只要厌氧性细菌都只能生活在无氧的环境中
C.细菌一定没有细胞核 D.生活在人体中的细菌都是病原菌
8、人们食用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它属于――――――――――――――(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9、下列关于器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器官都执行一定的功能 B.器官具有一定的结构
C.器官是一般由几种不同组织构成 D.人的血液是一种器官
10、人体的构成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 D.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11、下列属于构成动物体的组织―――――――――――――――――――――( )
A.上皮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
B.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C.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营养组织,神经组织
12、下列生物不属于真菌的是――――――――――――――――――――――( )
A.乳酸菌 B.青霉菌 C.金针菇 D.酵母菌
13、新鲜面包一般松软多孔,这是酵母菌哪项作用的结果――――――――――( )
A.无氧呼吸 B.有氧呼吸 C.光合作用 D.孢子生殖
14、下列关于皮肤的作用,哪项是错误的――――― ―――――――――――( )
A.调节人体的温度 B.感受外界刺激
C.参与消化食物 D.保护身体免受病菌侵害
15、下列植物中,我们食用心部分不是生殖器官的是――――――――――――( )
A.黄花菜 B.黄瓜 C.甘蔗 D.花生米
16、构成胃壁、肠壁的肌肉是―――――――――――――――( )
A.平滑肌 B.骨骼肌 C心肌.D.肌腱
17、我们观察细菌时,必须借助于―――――――――――――( )
A.放在镜 B.解剖镜 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
18、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方便观察,需把物像先移至视野中央,此时要把装片向( )
A.右下方移 B.右上方移 C.左上方移 D.左下方移
19、用显微镜观察,若光线太强时,选用――――――――――( )
A.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20、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一个污点,移动装片和物镜,污点不动,则此污点可能在( )
A.载玻片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盖玻片上
21、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
A.物镜4×,目镜10× B.物镜10×,目镜10×
C.物镜40×,目镜10× D.物镜40×,目镜12.5×
22、“制作临时装片”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个空白黑圈可能是―――( )
A.一个细胞 B.一个气泡 C.一滴水 D.一个分子
2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从载玻片的正上方直接盖下去
D.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水滴中央并展开
24、下列各项不属于神经组织功能的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产生运动.
25、蘼菇的食用部分称为―――――――――――――――――――――――( )
A.菌 B.菌柄 C.子实体 D.菌褶
26、在组织形过程中,细胞经历了―――――――――――――――――――( )
A.生长,分裂 B.分裂,生长 C.分裂,生长和分化 D分化,生长
二、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
1、第一次利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_______,而后在19世纪
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运用_____方法提出细胞学说。
2、衣藻个体仅由______构成,属____生物(填“单细胞”和“多细胞”),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除此之外它具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叶绿体、眼点、鞭毛等结构特点,它有哪些特点是植物细胞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分)
3、根据细菌的外形发现具有三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_。根据细菌获取有机物来源不同,可分为___和___两种生活类型,如痢疾杆菌的生活方式为___。
4、右图为生物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所示为动物细胞的是[ ]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为酵母菌的是[ ],
该细胞体内不含_____,只能靠__
_____进行生活。在适宜条件下,它的
生殖方式为______。
人们利用酵菌可以_____,这是因为在
_______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
_____和_____.
(3)相比较而言,较为成熟的植物细胞是
[ ],平时我们吃柠檬时,会感到很酸,
这个酸味的物质来源于[ ]_____中。
(5)人体的多个系统在____和____的
调节下,使人体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成为一个
_____的整体。
6、请看人体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①人体由____、骨骼和_____围成两个
大腔:[ ]____和[ ]____,
者又被[ ]______分为上下两个腔。
[ A ]是_____,其内器官有____和
_____。[ B ]为_____,且[ B ]这个
腔的最下端为_____。
7、根据对显微镜的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明亮,
想切换到高倍镜下观察先转动[ ]
_____.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若转
换成高倍镜后物像模湖,应调节[ ]
_______。视野太暗应调节
[ ]_____或[ ]_____。
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物像是原物的
_____像。因此,欲使物像向左前方移,就要使玻片往____移。
③使用显微镜的三大步骤依次是____,对光,____。以下是对光完成后,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正确操作步骤:(请排序)
A.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B.用左眼朝日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
C.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D看到物像后,再轻微来回转动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正确顺序为_____。
8、下列甲乙两图是细胞的两种生命现象:
(1)甲是______,乙是_______
(2)在乙图的变化过程中最引人注意的细胞核中出现了_____
1--5 ABCDD 6--10 DCDBA 11--15 BAACC
16--20 ADCCB 21--25 ADCDC 26 C
2.填空
1.罗伯特·胡克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2.细胞所构成 多细胞
3.螺旋菌,球菌,杆菌
刚刚收获的稻谷,必须尽快晒干是为了 ( )
A. 加强呼吸作用 B. 抑制呼吸作用
C. 促进种子休眠 D. 促进种子萌发
移栽作物需带土,是为了()
A. 保证根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B. 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C. 保护幼根和纤细的根毛 D. 促进根的正常呼吸
正在结西瓜的植株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 光合作用 B. 西瓜果实膨大 C. 瓜蔓生长 D. 蒸腾作用
6.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是因为西瓜的每朵花中有()
A. 多个子房 B. 多个雄蕊 C. 多个胚珠 D. 多个雌蕊
7. 施肥的目的主要是为作物的生长提供()
A. 水分 B. 无机盐 C. 能量 D. 有机物
8桃花的雌蕊由哪几部分组成()
A. 花丝、花柱、子房 B.柱头、花柱、子房
C. 花药、花丝、花柱 D. 花丝、子房、胚珠
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无机盐。
A. 含铁锌钙的 B. 含锰钼铜的 C. 含氮磷钙D. 含氮磷钾的
11. 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 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 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 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下列物质进入植物体不需要通过气孔的是()
A. 水蒸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无机盐
15.植物在白天进行()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D. 三种作用都进行
16. 木本植物的茎能够不断加粗,是因为有()
A. 树皮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韧皮部
17.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黑猩猩 B. 猕猴 C. 森林古猿D. 狒狒
18.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是()
A. 输卵管 B. 子宫 C. 卵巢 D. 阴道
19.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A. 子宫 B. 母体血液C. 胎盘 D. 脐带
20.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组成物质,又是人体供能物质的是()
A. 淀粉、糖类、维生素 B. 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 糖类、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水、无机盐
21.能够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种有机物的消化液是()
A. 胆汁 B. 胃液 C. 肠液D. 唾液
余辉
-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 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四.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 兔子 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4、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还有呢!打不下了.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电子邮箱
gitcloud
-
别在网上找了,直接去书店买本好的模拟题做(不知道买哪本叫你们老师推荐,因为不知道你学的是哪个版本的所以问问你们科任老师是最好的),选择好的习题很重要,因为关系到常考知识点,不要见题就做有时会很浪费时间的。(所以一定要相配套的)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专心凭自己真才实干做,不懂的很模棱两可的先做个记号以便以后再复习,做完题目之后对答案,不懂就问老师同学,问了还不懂就放过告诉自己考试不会考的,所有的试题都做完了,就开始复习这些试题(当然有时间最好仔细看过一遍书先就最好不过了),先是全部题目都复习,再只针对有标记的题进行复习,最后再找两份新题练练手感就OK了。经验之谈,希望对你有用。加油哦!
肖振
-
呃,有些晚,给你直条路,买一份最权威的中考模拟题,这个学校里都有推荐的。。。。。。买了抄答案写完,再背过,看会了就可以。再配合着书看看,考试怎么也得B极啊。。
去年这个时候我也考了,有啥问题,来找我啊。。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答案】A【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人体是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人体.植物体和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点评: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知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023-07-24 01:52:471
( )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答案】:A【考点】人体结构 【解析】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虽然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各异,但除极少数细胞(如红细胞)外,均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2023-07-24 01:52:551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细胞是一个生物学中的名词,被视为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均是细胞。细胞于1665年被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 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等,其中细胞器又有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核糖体等。细胞核中含有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古核细胞、原核细胞三类,细胞靠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二分裂四种方式。2023-07-24 01:53:021
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
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选:A.2023-07-24 01:53:111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它们是由()经不断分裂经过()分别形成各种()和()进而形成系统构成
基本单位是(细胞)由(受精卵)经过(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2023-07-24 01:53:182
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长、发育的基础。人体细胞形态多样,有球形、方形、柱状形等。其大小差异很大,大多数细胞直径仅有几个微米,有的可达到100微米以上。尽管细胞的形态、大小各异,但其结构基本相同。人体细胞约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的平均直径在5—200微米之间。除成熟的红血球和血小板外,所有细胞都至少有一个细胞核,是调节细胞生命活动、控制分裂、分化,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2023-07-24 01:53:271
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_;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
人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肾单位,也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单位是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由细胞体、轴突和长的树突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故答案为:细胞;肾单位;神经元.2023-07-24 01:53:421
什么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人体是由细胞形成组织,由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人体。植物体和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学说指明:第一,不管是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鱼鸟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第二,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第三,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生理作用是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有机体进行着生长、发育、运动、繁殖、遗传和变异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而新陈代谢恰恰是在细胞里和细胞参与下进行的。所以,我们说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023-07-24 01:53:491
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系统D.器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2023-07-24 01:54:321
植物、动物、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有机
答: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次序构成器官,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组织是一个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符合题意.C、器官是比组织更高层次的生物体结构,也不符合题意.D、有机物是构成生物体的物质,而不是结构单位.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2023-07-24 01:54:591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细胞!2023-07-24 01:55:074
人体各部结构
人作为高等动物,由多个细胞构成,其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并由各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有机体。1.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细胞种类多样、形态结构有别,但它们均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神经细胞有较多突起,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肌细胞呈长梭形、柱形,能收缩和舒张;血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等。2.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细胞群——组织组织是细胞通过分化产生的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体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织组成。上皮组织主要分布在体表及各种管、腔、囊状器官的内表面,起保护、分泌和吸收作用。结缔组织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最多样的一种组织,既有最坚硬的骨和牙起支持、保护和咀嚼作用,也有韧性极强起连接作用的肌腱,还有起运输、营养和保护作用的液态的血液和淋巴。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3.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器官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的结构。例如,舌主要由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所构成,在咀嚼中起搅拌作用,因含有味觉功能的上皮,可感知食物的味道;牙齿、食管、胃、肠等都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器官。4.能够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结构——系统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以下)协调配合构成的。系统(主要结构与主要功能)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骨骼肌 产生各种运动,骨起支撑作用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过呼吸使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养分、氧气和代谢废物的运输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 保护作用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分泌尿液、排泄废物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髓外周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 感受内外刺激,对机体各部功能起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卵巢)、胰岛等多种内分泌腺组成 分泌激素,进行激素调节生殖系统 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阴茎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2023-07-24 01:55:201
选择题: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c细胞2023-07-24 01:55:344
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根据查询相关资料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一个独立的单位,因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023-07-24 01:55:411
人体结构的单位是什么?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一个细胞与另一个之间是存在着细胞间质的。细胞之间产生间质后,这种间质是不具有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结构物质的,它只包含有纤维、基质与流体。别小看这种间质,它对细胞的作用很大的,它可以对细胞起到支持、保护、连接和营养的作用。由多种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在细胞间质的组合下所形成的群体叫组织。人体组织的形式种类很多,一般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组织。可以以其中一种组织为主体,另外几种组织有机会结合一起,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器官。执行某种相同功能的器官就会紧密的联系起来,就会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如果将这些系统及功能联系起来,可以为它们提供适当营养物质并能运输这些新陈代谢产物。其中,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全身的周围神经,以及特殊的感觉器官,而这些感觉器官不但能感受到到人体内的各种刺激而且还能感受到外界的环境刺激,而这种器官收到刺激后就会做出反应。人体的每个系统都有自身的独特形态、结构与功能,它们会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与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配合来完成统一的整体活动或意识活动,从而实现万变的内外环境的高度统一。为了使所认识的人体了解的更为深刻,下面对人体的基本组织作个简单介绍。2023-07-24 01:55:501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是发育中的生长不仅只是细胞增大或增殖,它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活跃中心和不同发育速度。细胞膜把细胞包裹起来,使细胞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此外,细胞所必需的养分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出都要通过细胞膜。所以,细胞膜的这种选择性的让某些分子进入或排出细胞的特性,叫做选择渗透性。这是细胞膜最基本的一种功能。如果细胞丧失了这种功能,细胞就会死亡。细胞膜除了通过选择性渗透来调节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外,还能以"胞吞"和"胞吐"的方式,帮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液体小滴和捕获食物颗粒,供应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细胞膜也能接收外界信号的刺激使细胞做出反应,从而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膜不单是细胞的物理屏障,也是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复杂功能的重要结构。细胞质包括基质、细胞器和包含物,在生活状态下为透明的胶状物。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无核的细胞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2023-07-24 01:55:581
科学小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知识)
1.人体结构知识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较短,像树枝一样分支,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其末端为神经末梢,其功能是将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出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有收缩的功能。肌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结缔组织由细胞、细胞间质和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分布松散,细胞间质较多。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们分别具有支持、联结、营养、防卫、修复等功能。 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一书,对盖伦的“三位一体”学说提出挑战。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血液的小循环系统,证明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部,通过曲折路线到达左心室。英国解剖学家哈维通过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发表《心血运动论》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脏是血液运动的中心和动力的来源。这一重大发现使他成为近代生理学的鼻祖。 [编辑本段]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编辑本段]人体的化学组成 水占了人体重量的65%。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脱水后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质12公斤,矿盐3公斤。 [编辑本段]血 液 人体总血量约为体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过人体内血量的20%,生命活动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时,一般可以迅速恢复。一滴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为22秒。 [编辑本段]肌 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5%-40%。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编辑本段]大 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一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2.中班科学介绍人体结构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学会用肢体来表现动作。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2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它的身体构成。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吗?知道你们的身体都有哪些作用吗?我这里有一个玩具娃娃,咱们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身体的各个部分好吗? 2、教师小结:哦,原来我们的身体有那么多部分组成,我们的手可以用来拿东西,我的腿可以用来走路,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东西的味道,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听,我们的嘴巴可以用来吃或说话,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很有趣呢?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如:其实我们的身体可以游戏,可以运动,还可以说话呢?小朋友们请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讲话,我要做挥动手臂的动作,这表示“你好!”做拍手,表示“欢迎” 4、鼓励幼儿一起做,并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肢体讲话。 3.人体结构和功能 人体结构与功能总论: 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脉管系统、沁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沁系统、能量代谢与体温、胚胎发育。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 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 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 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叫组织。 人体的组织有四大类: 1.上皮组织:包括表皮、黏膜上皮、血管内皮、胸膜及腹膜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结缔组织: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功能也很复杂,有的为流动的液体,如血液、淋巴等,主要起营养的作用;有的起连接和支架的作用,如骨、韧带等。 3.肌肉组织:根据形态、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4.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 *** 和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 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再如:内脏器官心、肝、肺、胃、肾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维生器官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器宫。如果身体内的维生器官不能完全运行正常的话,一个人便可以很快死亡。 主要的维生器官有: 脑部,负责控制和协调呼吸、心跳、荷尔蒙生产、感觉接收、肌肉运动等 心脏,将含有充分氧气及养分的血液送至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 肺部,负责呼吸及使血液带氧 肝脏,将血液内的废物移除带到膀胱之内 其他负责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则对于长期维生有必要性。 虽然如些,有很多人有缺少肾脏、脾脏和肠脏等器官的情况下依然生存,不过当然需要机器的帮助。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八大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软骨、关节和骨骼肌等构成。 起支架、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而组成。 在体内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调节个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人体对环境变化的 *** 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人体环境的统一。 三、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种腺体组成。 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对整个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起到调节作用。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它将消化系统的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他们的代谢产物及CO2运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 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除Co2。 六、消化系统:有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等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供人体所需要的书屋和能量。 七、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 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或毒素。 八、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4.我现在急需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科版) 1、身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二、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四、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 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作业附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体头颈躯干四肢。 5.人体由哪些器官组成 人体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人类至今还没法对它的结构做出详细的解读。传统医学只能从五脏六腑这些大的器官解释器官的组成,对更复杂的细胞的器官,就不能做出完整地说明了。生物学自进入分子水平以来,发展大有一日千里之势,给予生命科学不可 *** 的活力和前景,逐渐揭开关于生命奥秘的面纱,生命的本质问题有可能能从原子和分子的水平,从物理和化学的规律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对一般人来讲,我们不可能撑握这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但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观念,强化我们的保健意识。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特点是将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甚至群体水平结合起来,为解读生命现象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认定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理论,为生命科学确立了“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的新观念。我们仅从细胞的结构看,就能看出人体器官的复杂程度。 我们知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近年来,人类对细胞的认知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破译生命奥秘,延长寿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使对人的一生从细胞学的角度上有了崭新的认识: *** 和卵子一旦结合,就开始了细胞分裂,它们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一直分裂到3万亿个细胞时,新的生命就会平安地来到世上;婴儿出生以后众多的细胞还要继续分裂,这就是生命的成长过程,一直分裂到在约60万亿个细胞时,人体就发育成熟了;人的一生中细胞要代谢50多次,也就是说,每天要新合成6000万个细胞,才能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器宙组成,细胞核内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里面包含了3、5万个左右的基因,主宰着人类30亿个遗传信息单位,这些信息与人的相貌、特征、性格、体能、智力、遗传病、胖瘦、病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知道,细胞虽小,但其结构非常精细,现在人们可以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各种器官进行观察,例如,肝细胞是由胞膜、胞质(含基质和许多细胞器)和胞核组成。而细胞器由线粒体、内质网(粗面、光面)、溶酶体、高尔基体、微粒体、包涵体及饮液泡等组成。其中,线粒体:形状为圆、椭圆和杵棒状的双膜结构,常度为1.0微米~5.0微米,厚度为0.25微米~0.7微米。每个肝细胞可有1000~2000个线粒体,其中储有70种以上的酶和辅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用谷丙转氨酶即GPT,简称转氨酶)、细胞呼吸酶及三磷酸腺苷等。人体摄入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代谢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并可产生人体所需的大量能量,所以被称为供能“发电站”。当肝炎或全身缺氧时,线粒体是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其结果引起转氨酶升高等生化功能紊乱。 这是一般常识,供你参考! 6.人体的结构有什么组成 人体是由什么组成a的呢? 首先,是肉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躯体,平时我们常说的四肢五官,五脏六腑其实就是人的肉体的形象化的描述。人的肉体是由一定的物质元素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组成的。肉体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肉体,人体自然就不存在了。 其次,每个人都有思维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有了思维能力,人才能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丰富生活。思维能力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指挥官。 再次是人人都有的生命力。生命力可以看成是人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的综合能力,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造血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神经功能等等。每一种功能既自成一体又与其它功能息息相关。 平时,我们在说话写作时经常用到“灵与肉”这样的表述,其实,“灵与肉”里的“灵”应该包括思维力和生命力两部分。这样来理解“灵”的话,灵的内涵就比较实在,就可以消除它的封建迷信色彩。 人的肉体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内外两个系统。凡接触外部世界的感知器官都可定义为外系统,如眼、耳、鼻、手、脚。内系统则包括五脏六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那么思维力和生命力各有什么特点呢? 思维力的作用,是主外为主,调内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和对策,指挥着四肢五官的对外行为。是以意识行为为主,超意识行为为辅。意识行为就是服从于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的行为,说得具体些,就是想与做的行为。例如,一个人的行路行为,首先是想行,跟着是支配双脚去行。一个人的外系统的行为是服从于思想意识支配的。每个人一天的所想所作所为也基本上都是受意识行为支配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力出了故障,就算他有正常的肉体,思维力也不能正常工作,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了,比如:痴呆、傻子、各类精神病等。 生命力的作用与思维力正好相反,是主内为主,调外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内各种器官、各种系统的运作,主宰着物质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是以超意识行为(或称无意识行为)为主,意识行为为辅。当人把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就再也不想它了。没有人会和胃或者肠子说话,告诉它们应该怎样消化,怎样吸收。完全不用!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是超意识的。有点生理知识的人知道,心脏是供血器官,骨髓是造血器官,但是没有一个人给心脏或骨髓下指令,让它们如何供血,如何造血。它们是在超意识地运作,在默默地为人作贡献。就拿指甲的生长来说,可能组成指甲的物质成分并不复杂,但是谁知道,究竟通过体内多少器官、多少功能,把食物里众多的物质元素消化、吸收、归类、分化与输送到手指头,变成指甲均匀地生长出来呢?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的话,就可以解释其它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几乎每个人都有伤风感冒而引起鼻塞的时候,他觉得很不舒服,恨不得用个通条通一通。但是,并不是你一天到晚想着让鼻子通它就会通的,因为“想”只是你的意识行为,而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功能暂时出了问题,也就是生命力的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而生命力是基本不受制于人的意识的,所以,靠“想”是想不好的。再比如,早搏的心脏病人,心脏会间隙性地停跳,病人是多么想让心脏不要停,可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心脏并不会理会病人的“想”,照停不误。 如果我们能这样来理解人体的结构的话,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说明气功和现代医学的殊途同归的问题了。 7.科学小常识 1、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现象,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为什么浮游生物能过度繁殖呢?原来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为了预防海洋赤潮现象,应该控制含氮、磷等废物,例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向海洋中排放,以保持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7、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学饮食,改进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力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往往多属酸性体质。2023-07-24 01:56:051
人体结构层次是什么?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一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层次的概念分别为: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3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4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5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2023-07-24 01:56:162
人体特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
系统 我不确定2023-07-24 01:56:452
细胞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______.(判断对错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答案为:√2023-07-24 01:56:521
简述人体四类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组织可分为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一上皮组织结构: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分类:据上皮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一般所称的上皮组织是指被覆上皮。1、被覆上皮: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和体内各种管、囊、腔的内表面及某些器官的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和分泌等功能。2、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器官称为腺。3、感觉上皮具有特殊感觉功能的上皮称为感觉上皮,如嗅觉上皮、视觉上皮、听觉上皮等。二、结缔组织由细胞及大量细胞间质组成。细胞间质包括基质与纤维两种成分。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具有连结、支持、保护、修复、营养及物质运输的功能。三、肌肉组织主要由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组成,与功能相适应,肌细胞大都细而长,故又称肌纤维。肌肉组织在人体内分布广泛,根据形态、功能及位置的不同,分为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三种。四、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与保护的作用。2023-07-24 01:57:011
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023-07-24 01:57:091
人体内部结构是什么?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细胞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等三类。一、细胞结构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二、四大组织1、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极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一般彼此相联成膜片状,被覆在机体体表,或衬于机体内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体腔腔面。依功能和结构的特点可将上皮组织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等三类。其中被覆上皮为一般泛称的上皮组织,分布最广。2、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较短,像树枝一样分支,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其末端为神经末梢,其功能是将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出3、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有收缩的功能。肌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4、结缔组织由细胞、细胞间质和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分布松散,细胞间质较多。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们分别具有支持、联结、营养、防卫、修复等功能。扩展资料:骨骼是人或动物体内或体表坚硬的组织。分两种,人和高等动物的骨骼在体内,由许多块骨头组成,叫内骨骼;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体外的硬壳以及某些脊椎动物(如鱼、龟等)体表的鳞、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说的骨骼指内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体结构2023-07-24 01:57:182
人体的5大结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 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层次的概念分别为: 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2023-07-24 01:57:411
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在结构和分布各有何特点?
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cell,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 intercellular substance。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对细胞起着支持、保护、联结和营养作用,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microenvironment。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tissue,人体组织有多种类型,一般传统地将之属于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以一种组织为主体,几种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器官organ。一系列执行某种同一功能的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system。构成人体的系统有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接和肌,是人进行劳动、位移与维持姿势等各项活动的结构基础;内脏诸器官分别组成了消化系统----担负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残渣排出;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泌尿系统----排出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极产物;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并形成新个体以延续种族;以及将上述执行新陈代谢的各系统联系起来,为它们提供营养物质并运输代谢产物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部分的脑和脊髓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以及做为特殊感受装置的感觉器官,它们感受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产生适当的应答;此外,还有散在于身体中功能各异的内分泌腺。人体各系统既具有本身独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又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和神经体液的调节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同配合,共同完成统一的整体活动和高级的意识活动,以实现与瞬息万变的内外环境的高度统一。为了在解剖实践中对所观察到的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下面将人体基本组织做个概要的介绍。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 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很少。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上皮组织内无血管。一般将之从功能上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前者覆盖于身体表面或衬于体腔或管腔的腔面,后者是构成腺器官(如肝脏、胰腺)的主体组织。被覆上皮按其组成细胞的层次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后者由多层细胞构成;又可依构成细胞的形态分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现将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列表如下:表 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分布分类分布单层单层扁平上皮(图1-2)心、血管、淋巴管内腔腔面胸膜、腹膜、心包膜、关节腔的表面肺泡壁、肾小囊壁等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管壁单层柱状上皮胃肠道的粘膜上皮,子宫内腔腔面等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呼吸管道的腔面等复层复层扁平上皮皮肤的表皮(含角化层、指甲、毛发)口腔、食管、阴道等腔面复层柱状上皮眼睑结膜、男性尿道的腔面等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的腔面2.结缔组织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组成。细胞间质包含基质、纤维和组织液等。结缔组织在人体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所有器官。其中,除了松软的起连接作用的固有结缔组织外,人体的血液组织、骨和软骨组织均属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依其结构和功能又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致密结缔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和细胞之间其结构特点是大量的细胞间质中基质较多而纤维较少的,纤维主要有粗的胶原纤维和细的弹性纤维,细胞少而种类甚多,主要有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以及能够游走的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由于它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所以又称为蜂窝组织。分布于皮下组织(浅筋膜)、筋膜间隙,器官之间和血管神经束的周围。具有连接、支持、防御、营养和创伤修复等功能。疏松结缔组织中如大量脂肪细胞聚集,形成脂肪细胞团,并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称为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脂肪组织分布于皮下组织、黄骨髓、大网膜、腹膜外以及肾被囊中,约占成人体重的10%,具有贮存、保持体温、缓冲震荡和参与脂肪代谢产生热能等作用(二)致密结缔组织dense connective tissue的特点是间质中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但基质量少,细胞成分也很少。人体的肌腱和腱膜就是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腱的结构特点是粗大的胶原纤维束沿着受力的方向排列,致密且互相平行,中间夹有成行排列的的特化的成纤维细胞-腱细胞。构成真皮、深筋膜、脏器被膜、骨膜、关节囊纤维层和韧带以及纤维心包等的组织是另一种致密结缔组织,其特点是粗大的胶原纤维交织成致密的板层结构,仅有少许的基质和成纤维细胞散在其间。主要起支持、保护和连接作用。此外,尚有以弹性纤维为主体构成的弹性结缔组织elastic onnective tissue, 如项韧带和椎弓之间的黄韧带,就主要由粗大的弹性纤维平行排列成束所构成,以适应脊柱运动弹性和柔韧的需要。3.肌组织肌组织muscle tissue由肌细胞或称肌纤维muscle fiber组成。按其存在部位、结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是分布于躯干、四肢的随意肌,肌纤维呈细长圆柱状(长1--30mm,直径10-300mm,直径10-100μm),有多个直至数百个细胞核,位于纤维的周缘部。肌的外面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外膜epimysium,肌外膜内含血管和神经,伸入肌内将肌分隔为若干肌束,本身构成包裹肌束的肌束膜perimysium, 并进而又伸入到每条肌纤维的周围,构成富含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的肌内膜endomysium。这些结缔组织除对肌组织具有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外,还可调整单个肌纤维和肌束的活动。肌纤维的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myofibril,每条肌原纤维均由明带和暗带相间的结构构成,各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又排列于同一水平上,因而,肌纤维显示出明暗交替的横纹,所以又称横纹肌striated muscle, 肌纤维收缩时,肌原纤维暗带的长度不变,与暗带两端相邻的明带变短。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受意识控制,属随意肌,收缩快速、有力,但易疲劳。(二)平滑肌smooth muscle主要分布于内脏和血管的壁,所以又叫内脏肌visceral muscle。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纤维的长短不一长者可达200μm,短者仅20μm,前者见于肠壁肌层,后者见于小血管壁,一些生理上伸缩大的器官,如妊娠子宫其肌纤维可长达600μm。平滑肌受内脏神经支配,不受意识控制,属于不随意肌。内脏平滑肌的特点是具有自动性,即肌纤维在脱离神经支配或离体培养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三)心肌 cardiac muscle主要分布于心脏壁,也存在于大血管的近心端。心肌纤维呈短柱状,也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核呈卵圆形位于肌纤维中央,可见双核并偶见多核。肌原纤维也有明带和暗带,因而也具有横纹。但心肌受内脏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心肌收缩慢、有节律而持久,不易疲劳。4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具有感受刺激与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营养与保护的作用。2023-07-24 01:57:511
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啥?
如果从外形上对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加以比较的话,很难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如一株蒲公英有根、有叶、有花等等,一只蝴蝶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足四翅等等,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但是,突破了人眼的界限进入显微领域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从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细胞,到现在已有300多年了。在无数科学家的努力下,由于逐渐采用了物理、化学等新技术和方法,使人们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化学成分以及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最初人们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应该说是一次巨大的飞跃。当然,这种认识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早在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就曾说过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少数的“要素”组成的。但他所说的“要素”并非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仍是局限于对动植物器官等形态上的分析。在显微镜发明和应用之后,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作过如下概括:“细胞组织是一切体制的一般基础。没有这种基础,生物就不能存在,也不能形成。”这之后,又有许多科学家对细胞做过许多研究和叙述。 真正细胞学说的确立要归功于德国的两位科学家,一是植物学家施来登,一是动物学家施旺。施来登在他的《有关植物发育的资料》(1838)一文里,总结细胞研究到当时为止所积累的实验资料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一切植物有机体都是由细胞发展出来的,它们所有组织上的构造只有从细胞出发才可以解释。施旺把这个重要的结论引用到动物界,并且对有关动植物的显微结构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他在《关于动物和植物在构造和生长上相适应的显微镜研究》(1839)一书里指出,植物有机体的外部类型虽然是极其多样的,可是实际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外部类型上比植物有更大的多样性的动物有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而且是由和植物细胞完全类似的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在自己的生活现象中的某些方面表现出极其惊人的一致。 由施来登和施旺所创立的细胞学说,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个学说指明:第一,不管是植物界的花草树木,还是动物界的虫鱼鸟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第二,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发育而来的;第三,生物有机体的重要生理作用是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有机体进行着生长、发育、运动、繁殖、遗传和变异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而新陈代谢恰恰是在细胞里和细胞参与下进行的。所以,我们说细胞是生物体(病毒除外)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2023-07-24 01:58:031
人体是怎么构成的
我们的身体从外表看,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身体表现是皮肤,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骨骼和肌肉围成颅腔、胸腔和腹腔,胸,腹腔之间以横膈为界。胸腔里有心、肺;腹腔里有胃、肠、胰、脾、肾、膀胱等内脏。构成人体的以上种种部件,虽然形状和功用很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构成人体生命大厦之"砖"。骨bone是以骨组织为主体构成的器官,是在结缔组织或软骨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发育过程(骨化)形成的。而组成人体的骨骼,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skull是头部的支架,由23块形状不同的骨连接而成,容纳并保护脑、眼、耳、鼻及口等器官。容纳脑的部分叫脑颅(cranium),大致呈卵圆形,位居全颅的上后部,前下部为面颅(facialskeleton),由眶腔、鼻腔和口腔为主所组成。耳位于颞骨内,外面仅见外耳门。脑颅和面颅可由眶上缘至外耳门上缘连线分界。2023-07-24 01:58:101
什么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生物的生长是指由小长大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由细胞分裂导致的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长大。叶片变大、种子萌发中均包含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向性运动(如向光性)是由于单方向刺激引发的植物体不同侧生长不均衡所致,它们都属于生长范畴。种子吸水膨胀是由于亲水性物质吸水膨胀而导致的种子体积增大,不属于生长。2023-07-24 01:58:207
下列有关人体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由这八个系统就构成了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故选:A.2023-07-24 01:59:051
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脑B.神经C.脊髓D.神经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故选:D2023-07-24 01:59:131
人体内有多少细胞?
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的世间万物都是由细胞或细胞类物质构成的,我们人体也是这样。构成人体的第一个细胞,就是受精卵,受精卵慢慢发育、分裂,成几何倍数增加,由1个变成2个,2个变4个,4个成8个……一直不停地增加,当增加到一定的数量和条件时,便发育成比较健全的人体。人生下来后,体内的细胞还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如此说来,人身上的细胞不是多得不可计数了吗?不是的,人身上的细胞是有数的,但它们有多少呢?如果一个一个地去数,那是极为困难的。于是,聪明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根据测量人体血液的细胞数来粗略地估计人体的全部细胞数。目前科学家已经测出,我们的脑细胞约有100亿个。血液中的红血球是人体最小的细胞之一,其直径为7~8微米。而1毫米等于1000微米。科学家估计,人体血液约占体重的1/13,成年男子的1升血液中约有5兆个红血球,也就是5兆个红细胞,而这里的190兆等于1万亿。血液中的白血球的数量是红血球的八百分之一,即12.5亿个。假如一个男人的体重为78千克,那么他体内的血液有6升左右,仅在他血液中就有30万亿红细胞和75亿白细胞。照此计算,人体的全部细胞约为500~600万亿个,如果把它们全部排列成一条直线,其长度约为40亿米,即400万千米,这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0倍。可见人体的细胞数量之多。2023-07-24 01:59:211
人体有哪九大系统和四大组织?
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神经、心血管系统。(注:循环和脉管系合称心血管系统,淋巴属于免疫器官)四大组织:上皮、神经、肌、结缔组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023-07-24 01:59:303
一篇小论文 学习了人体结构之后,自己对我们的身体构造有了什么?
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身体的内部组成有:肺、肝、腹部、胸部、心脏、胃、肠组成的。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人体包括:1、皮肤:25岁左右开始老化,随着生成胶原蛋白(充当构建皮肤的支柱)的速度减缓,加上能够让皮肤迅速弹回去的弹性蛋白弹性减小,甚至发生断裂,皮肤在你25岁左右开始自然衰老。女性在这一点上尤为明显。死皮细胞不会很快脱落,生成的新皮细胞的量可能会略微减少,从而带来细纹和褶皱的皮肤。2、大脑:20岁开始衰老,随着年龄增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生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大脑细胞末端之间的这些微小缝隙被称为突触,突触的职责是在细胞数量随我们年龄变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保证信息在细胞之间正常流动。3、头发:30岁开始脱落,男性通常到30多岁开始脱发。4、骨骼开始衰老:35岁儿童骨骼生长速度很快,只要2年就可完全再生。成年人的骨骼完全再生需要10年。25岁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5岁骨质开始流失,进入老化过程。骨骼大小和密度的缩减可能会导致身高降低。椎骨中间的骨骼会萎缩或者碎裂。5、眼睛开始衰老:40岁老花情况比我们预想中出现得早,一般人从40岁开始就变成了“远视眼”。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肌肉变得越来越无力,眼睛的聚焦能力开始下降。6、心脏开始衰老:40岁40岁开始,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效率大幅降低,这是因为血管逐渐失去弹性,动脉也可能变硬或者变得阻塞,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脂肪在冠状动脉堆积形成。7、牙齿开始衰老:40岁人变老的时候,唾液的分泌量会减少。唾液可冲走细菌,唾液减少,牙齿和牙龈更易腐烂。牙周的牙龈组织流失后,牙龈会萎缩,这是40岁以上成年人常见的状况。8、肾脏开始衰老:50岁肾脏过滤量从50岁开始减少,肾过滤可将血流中的废物过滤掉,肾过滤量减少的后果是,人失去了夜间憋尿功能,需要多次跑卫生间。75岁老人的肾过滤量是30岁壮年的一半。9、肠:55岁开始老化健康的肠可以在有害和“友好”细菌之间起到良好的平衡作用。肠内友好细菌的数量在我们步入55岁后开始大幅减少,结果使得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疾病风险增大。随着我们年龄增大,胃、肝、胰腺、小肠的消化液流动开始下降。发生便秘的几率便会增大。10、肝脏:70岁才会变老肝脏似乎是体内唯一能挑战老化进程的器官,因为肝细胞的再生能力非常强大。如果不饮酒、不吸毒,或者没有患过传染病,那么一个70岁捐赠人的肝也可以移植给20岁的年轻人。我们人类的器官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结构,能够执行特定的功能。器官的组织结构与其功能相符。我们倾向于注意到一些直觉器官有很多组织浓缩。例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如:内脏心、肝、肺、胃、肾等。许多器官作为器官很容易被忽视。任何一块骨骼肌,任何一块皮肤。消化系统的消化器官:消化腺包括消化腺和消化管。消化腺包括口腔消化腺、胰腺、肝脏和消化管中的分泌腺。消化器官包括口、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肛门等。消化器官都参与消化和吸收的功能活动,但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任何器官功能障碍都可能影响消化和吸收。由于消化器官众多,疾病也多而复杂,是临床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2023-07-24 02:00:091
2013年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C.细胞 ) A.器官 B.系统 C.细胞 D.组织 2.对骨的营养生长和骨折后的修复都有十分重要作用的结构是(D.骨膜 ) A.骨密质 B.骨松质 C.骨髓 D.骨膜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3.关于脑干的组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间脑 ) A.延髓 B.间脑 C.脑桥 D.中脑 4.分布于骨骼肌,受意识支配的神经是( A.躯体运动神经 ) A.躯体运动神经 B.躯体感觉神经 C.内脏运动神经 D.内脏感觉神经 5.体循环途径是由下列哪部分射血入主动脉再经各级动脉送到毛细血管? ( A.左心室 ) A.左心室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右心房 6.心脏前后略扁,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似,形状像 ( B.倒置的圆锥体 ) A.蚕豆形 B.倒置的圆锥体 C半圆锥体 D.楔形 7.在左房室口的周缘附有的瓣膜是( B.二尖瓣 ) A.三尖瓣 B.二尖瓣 C.肺动脉瓣 D.主动脉瓣 8.下列器官属于呼吸系统的是( D.肺 ) A.心脏 B.肝 C.肾脏 D.肺 9.引导血液离开心的血管是(B.动脉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淋巴管 10.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C.细胞外液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11.正常成人血液中,细胞数值为4000-10000/mm3的血细胞是(B.白细胞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12.胃底腺的主细胞主要分泌(C.胃蛋白酶原 ) A.盐酸 B.内因子 C.胃蛋白酶原 D.粘液 13.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C.小肠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4.下列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中产生尿液的器官是( A.肾 ) A.肾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15.卵巢分泌的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 A.雄激素 B.雌激素 C.雌激素和孕激素 D.孕激素 16.关于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描述错误的是 ( C.由内分泌腺组成 ) A.通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发挥作用 B.是人体重要的功能调节系统 C.由内分泌腺组成(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D.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17.关于结缔组织的描述,错误的是(D.细胞间质少 ) A.细胞种类多数量少 B.无极性 C.含大量丰富的血管 D.细胞间质少 18.斑疹伤寒是由下列哪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 B.立克次体 ) A.支原体 B.立克次体 C.衣原体 D.螺旋体 19.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A.Ⅰ型变态反应 )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20.宿主睡眠后,爬到肛门外皱壁处产卵的寄生虫是( C.蛲虫 )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猪肉绦虫 21.关于感染性发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细菌引起的疾病 ) A.妇女排卵 B.中暑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细菌引起的疾病 22.腹痛位于中上腹部,疼痛于卧位时加重,前倾位可减轻,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B.急性胃炎 )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胃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23.病毒性肝炎易引起下列哪种类型的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 ) A.溶血性黄疸 B.先天性黄疸 C.肝细胞性黄疸 D.胆汁淤积性黄疸 24.关于血尿的原因,最常见的是(B.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 A.血液病 B.尿路邻近器官疾病 C.泌尿系统的肿瘤 D.药物与化学因素 25.心室射血时心室壁的张力表示心脏的(C.后负荷 ) A.心肌收缩力 B.前负荷 C.后负荷 D.心率 26.肾脏病人几乎必有的泌尿系统症状是( D.肾功能不全 ) A.水肿 B.尿改变 C.高血压 D.肾功能不全 27.下列哪种疾病经过呼吸道传播?(C.流脑 ) A.菌痢 B.疟疾 C.流脑 D.日本血吸虫病 28.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膀胱 ) A.胃、肠 B.肝、胆 C.胰腺 D.膀胱 29.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C.肝小叶 ) A.肝细胞 B.肺泡 C.肝小叶 D.肾单位 30.高血压按病因分类,最为多见的是( B.原发性高血压 ) A.继发性高血压 B.原发性高血压 C.缓进型高血压病 D.急进型高血压病2023-07-24 02:00:191
人体内最小的细胞
在人类的身体的最大的细胞是女性的卵,或蛋细胞。它在直径中是大约1/180寸。在人类的身体的最小的细胞是男性的精液。它带大约175,000个精液细胞像一个蛋细胞一样的多秤重。2023-07-24 02:00:274
生理结构是什么?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之间存在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称细胞间质。由许多形态和功能近似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组织。构成人体的组织有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上述四种组织是构成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基础,故又称基本组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称器官。如心、肺、肝、肾、等。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一起,共同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活动,即构成系统。人体共有九大系统,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这些器官系统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在身体内执行不同生理功能。 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头又可分为颅部和面部;躯干又可分为胸部、腹部和盆部;四肢又可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再分为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再分为臀、大腿、小腿和足2023-07-24 02:00:351
为什么细胞是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因为它是很细的胞啊,大了能是基本组成部分嘛?2023-07-24 02:00:572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
A 试题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2023-07-24 02:01:081
说说细胞是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的理由
细胞(cell)是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 人类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是一种物理性实体。比细胞小的物质单位不存在生命所具备的增殖、突变以及对刺激反应的能力。 我们可以把细胞打碎,用离心方法分离其中某些成分进行研究。这些碎片可以暂时继续进行它们的许多活动,诸如消耗氧气、酵解糖分,甚至形成新的分子,但这些个别的活动不能组成生命。正如亚原子质粒的行为并不等同于完整原子的行为一样,打碎的细胞再也不能无限地延续生命活动。病毒比细胞小,也不那么复杂,但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细胞中。 与原子和分子比较,细胞是大得多复杂得多的单位,是有一定边界、内部进行着恒定化学活动的和能量运转的小天地。在通常的温度下没有化学活动的细胞是死细胞。 生物是开放的系统,不断消耗能量、转化能量和摄入能量。一切物理及化学过程均趋向平衡,由有序状态趋向无序状态。一个系统一旦达到平衡,它内部的能量呈最大的无序状态。无序的能量称为熵,不再用于作功;用于作功的总能量成分即有用能,称为自由能。宇宙整体的熵由于退降过程而增大,趋向最小自由能或最大熵状态。生物是这一过程的受惠者。绿色植物或某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能的利用,从无序中继续建立有序,维持高度的自由能状态。动物和微生物利用低级形式的能,即食物的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维持同样高度的自由能状态,但能量利用率低,明显增大环境中的熵。生命现象基本上是能量转换和能量消耗的过程,只有在提供各种所需能量的情况下,生命才能够继续存在。 生物的这种特性是由于细胞的特性决定的。这是因为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但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存在都必须要求能量获取,能量利用和能量释放,这过程也可以称为能量代谢。生命一旦发生,就获得了控制周围环境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支配外界能源为其自身使用。正是因为要增强能量获取和能量利用的能力,细胞才会积聚在一起,有所分工,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人类正是细胞有效集结的最高体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以及生存竞争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命(细胞)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特定类型的结构。生命系统的能量支配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细胞特殊部分的编码信息所指导的。支配能量的结构和方式的演变,构成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以细菌和蓝绿藻为典型代表;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见于所有的其他生物。病毒可能是完全退化的细胞,或细胞片段,除核酸形式的遗传装置以及蛋白质形式的保护和感染装置以外,所有其他非必需的结构均已丢失,不能独立生存,必须感染细胞才能增殖。 原核细胞为已知的最简单的细胞。懒得在这里介绍太多。我们人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在《身体奥秘》里知道这点就够了。更多资料请向郭卜乐发E-mail索取。其实,在这些年的资料研究中,我发现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真的很有限,有太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和结果。比如我一直疑惑是什么原因使RNA选择性地降解,而断裂的部分在重组时如何不出差错。没有答案。 辐射能一旦被细胞摄取并转变成化学键能,则在细胞内进行的全部其他过程均通过化学反应完成。细胞及其作用取决于细胞内正在发生的和已经发生过的化学反应。酶控制细胞内及细胞之间的全部化学反应以及最终地控制全部能量使用,所以正是细胞的酶复合体为细胞提供一种专一的物质。酶是首先被细胞利用的可见编码信息的表达。心总体也是同源编码信息的表达。 酶是高度专一的生物催化剂。每一类酶控制一个特殊的化学反应,不是决定反应是否发生,而是决定反应进行的速度。细胞是一个精确的团结系统,如果正常行使功能,则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时间、部位和速度上受到控制。一个细胞可能具有上千种酶。 酶在细胞中一般不是自由漂浮的,尤其真核细胞,酶严格地分隔或定位在细胞膜内或膜上,在核、线粒体、叶绿体(植物)、溶酶体、过氧化质体及液泡内,以及确有膜结构存在的部位,如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中。一般酶不能在远离反应部位进行作用,就科实现酶作用的空间控制,使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不受细胞内其他过程的影响。 发育中的生长不仅只是细胞增大或增殖,它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活跃中心和不同发育速度。这些中心的协作,使生物体的形状以及功能得以成分发展,使人于动物相区别,人与人相区别。发育还包括分化。一个未分化的细胞,由于连续变化的过程,渐渐转化成一个专门化的细胞。当不同的细胞获得(或失去)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的性质时,这些细胞就变得专门化,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各式各样的作用,具有功能的生物体就有了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分化是一个定向的变化过程,这是无机界所没有的现象。在生命是有创造性的意义上讲,分化过程亦是有创造性的,因为除了一切细胞共有的一般特性之外,又增加了专门化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分化赋予集体不同的外形、功能和行为,但无损于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保留着为完整生物体进行全部活动所必需的信息,一切细胞具有同样的潜能和制造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能力。细胞分化不是由于遗传学潜能的变化,而是由于那种潜能的不同表现。决定潜能如何表现的,是细胞本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核本身所处的环境。细胞由于分化而经历了许多变化,要恢复原状,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困难的。愈专门化的细胞类型,要改变其分化的程度就愈困难,不管是直接改变还是通过移植细胞核改变。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分化是一项进行性的事,需要几代细胞才能达到最后稳定的分化状态。当分化过程达到某种程度后,细胞就受到限制,不容易由此改变其分化的途径。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协调的发育依赖于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络,激素就是参与这种联络的化学物质。它产生于生物体的某一部位,而在另一个不同部位发挥效用。对激素有反应的细胞,必须具有能接受激素作用的受体,还必须具有导致特定的生化改变的反应能力。某些激素,即使一点都没有进入细胞,也可以发挥它们的效用,它们在细胞表面同特定部位相互作用,随后,细胞内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之砖? 我们身体的任何器官或组织;都包含有这些基本的结构—-细胞.许多细胞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一种组织,比如肌肉、神经,就是分别由肌肉细胞(如棱形的骨骼肌细胞)或不规则的呈放射状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细胞和细胞是由细胞间质(有如砖头缝的泥灰)连结起来的。 身体中除组处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脑,还有五官、生殖器官等等。这些器官全都是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起来构成的。组织除去上面提到曲肌肉、神经组织外,还有上皮、结缔两种组织。拿肠胃来说吧,都是由靠近胃肠内腔的一层上皮细胞、中层肌肉组织和最外一层结缔组织组成的。这些组织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时食物的消化任务。 从结构上面,本论细胞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大致可以分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部分。 细胞膜是包裹整个细胞外的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只有75埃(一埃是一厘米的一亿分之一)。近年来,人们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把细胞放大数十万倍观察了细胞膜。发现它并不是毫无构造的一层简单的膜,而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十分重要生理功能的一层生物膜。再说,它也不是“天衣无缝的,而是有着小小的“豁口”,由这里通过微细的管道,与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及细胞核相互通联。细胞内进行着各种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如新陈代谢(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生物电的发生、免疫活动等等,都靠这层薄膜来维持。它对物质的通透性,具有严格的选择作用,只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它才予以“放行”,其余的一律拒绝通行。 细胞质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含有大量水分、无机盐,当然还有蛋白质、糖类和类脂质。在这里面,还有许多种有形的结构,例如膜状的内质网、溶酶体、内网器、线粒体等等,它们有的负责供应身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细线粒体),有的负责贮存细胞合成的营养物质,待需要时再输送到细胞外(如内网器),有的则负责细胞的繁殖和分裂(如中心体)。 细胞核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核的外面也有一层膜包裹,叫核膜,核膜内就是核质,核质包含一个或数个较致密的核仁,以及其他一些小块或小粒,称为染色质。核仁含有核糖核酸(RNA),它是负责人体蛋白质合成的。染色质中含有去氧核糖核酸(DNA),它含有遗传物质和信息,决定着人体的性别、遗传特征等等。 从这些结构来看,小小细胞虽然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得到,但它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是构成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 人体的最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人体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有扁平状、立方形、棱柱状、圆球形、长梭形、圆柱形和多突起的各种形态,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现象,即分裂、繁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 体内最大的细胞 体内最大的细胞有各种说法:(1)按细胞直径而言,要数卵细胞,其直径约20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2)以细胞长度来说,当之为骨骼肌细胞,长的可超过4厘米。(3)而以细胞突出的长度来划分,当之无愧的是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长的可达1米以上。故神经元可称之为体内最大的细胞了。它们的活动受机体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线粒体最多的细胞 人体内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每一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线粒体。正常线粒体寿命为一周,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增生。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约占65%,其他成分为甘油脂、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等。线粒体内含有多种酶(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为细胞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能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总能量中,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溶酶体最多的细胞 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不过数目不多,较线粒体为少得多。最多要数巨噬细胞,溶酶体内含有50多种水解酶。能够消化细胞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和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物质。因巨噬细胞具有很强吞噬和参与免疫应答作用。故溶酶体最多。 内质网最多的细胞 浆细胞是含有内质网最多的细胞。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来的,是一种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终末细胞。 寿命最长的细胞 细胞是具有生命的机体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所含细胞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个体的大小,而且细胞数量几乎每一瞬间都有变化。细胞是在不断生长繁殖之中,所以存在细胞寿命长短问题,这种长短,各类细胞差别也很大,如很多人知道的红细胞寿命大约120天,而神经细胞的数量,出生时有多少以后就有多少,不能增加,可见神经细胞的寿命最长。俗话说:“万两黄金易尽,一线江河永存”,脑细胞死一个就少一个、衰老便不由人愿了,可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有些道理的。 参考资料:http://www.zgxl.net2023-07-24 02:01:171
科学作业人体结构
1. 科学小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知识) 科学小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知识) 1.人体结构知识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较短,像树枝一样分支,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其末端为神经末梢,其功能是将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出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有收缩的功能。肌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结缔组织由细胞、细胞间质和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分布松散,细胞间质较多。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们分别具有支持、联结、营养、防卫、修复等功能。 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一书,对盖伦的“三位一体”学说提出挑战。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血液的小循环系统,证明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部,通过曲折路线到达左心室。英国解剖学家哈维通过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发表《心血运动论》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脏是血液运动的中心和动力的来源。这一重大发现使他成为近代生理学的鼻祖。 [编辑本段]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编辑本段]人体的化学组成 水占了人体重量的65%。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脱水后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质12公斤,矿盐3公斤。 [编辑本段]血 液 人体总血量约为体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过人体内血量的20%,生命活动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时,一般可以迅速恢复。一滴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为22秒。 [编辑本段]肌 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5%-40%。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编辑本段]大 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一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2.中班科学介绍人体结构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学会用肢体来表现动作。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2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它的身体构成。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吗?知道你们的身体都有哪些作用吗?我这里有一个玩具娃娃,咱们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身体的各个部分好吗? 2、教师小结:哦,原来我们的身体有那么多部分组成,我们的手可以用来拿东西,我的腿可以用来走路,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东西的味道,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听,我们的嘴巴可以用来吃或说话,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很有趣呢?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如:其实我们的身体可以游戏,可以运动,还可以说话呢?小朋友们请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讲话,我要做挥动手臂的动作,这表示“你好!”做拍手,表示“欢迎” 4、鼓励幼儿一起做,并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肢体讲话。 3.人体结构和功能 人体结构与功能总论: 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脉管系统、沁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沁系统、能量代谢与体温、胚胎发育。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 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 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 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叫组织。 人体的组织有四大类: 1.上皮组织:包括表皮、黏膜上皮、血管内皮、胸膜及腹膜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结缔组织: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功能也很复杂,有的为流动的液体,如血液、淋巴等,主要起营养的作用;有的起连接和支架的作用,如骨、韧带等。 3.肌肉组织:根据形态、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4.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 *** 和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 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再如:内脏器官心、肝、肺、胃、肾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维生器官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器宫。如果身体内的维生器官不能完全运行正常的话,一个人便可以很快死亡。 主要的维生器官有: 脑部,负责控制和协调呼吸、心跳、荷尔蒙生产、感觉接收、肌肉运动等 心脏,将含有充分氧气及养分的血液送至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 肺部,负责呼吸及使血液带氧 肝脏,将血液内的废物移除带到膀胱之内 其他负责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则对于长期维生有必要性。 虽然如些,有很多人有缺少肾脏、脾脏和肠脏等器官的情况下依然生存,不过当然需要机器的帮助。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八大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软骨、关节和骨骼肌等构成。 起支架、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而组成。 在体内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调节个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人体对环境变化的 *** 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人体环境的统一。 三、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种腺体组成。 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对整个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起到调节作用。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它将消化系统的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他们的代谢产物及CO2运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 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除Co2。 六、消化系统:有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等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供人体所需要的书屋和能量。 七、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 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或毒素。 八、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4.我现在急需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科版) 1、身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二、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四、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 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作业附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体头颈躯干四肢。 5.人体由哪些器官组成 人体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人类至今还没法对它的结构做出详细的解读。传统医学只能从五脏六腑这些大的器官解释器官的组成,对更复杂的细胞的器官,就不能做出完整地说明了。生物学自进入分子水平以来,发展大有一日千里之势,给予生命科学不可 *** 的活力和前景,逐渐揭开关于生命奥秘的面纱,生命的本质问题有可能能从原子和分子的水平,从物理和化学的规律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对一般人来讲,我们不可能撑握这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但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观念,强化我们的保健意识。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特点是将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甚至群体水平结合起来,为解读生命现象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认定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理论,为生命科学确立了“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的新观念。我们仅从细胞的结构看,就能看出人体器官的复杂程度。 我们知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近年来,人类对细胞的认知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破译生命奥秘,延长寿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使对人的一生从细胞学的角度上有了崭新的认识: *** 和卵子一旦结合,就开始了细胞分裂,它们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一直分裂到3万亿个细胞时,新的生命就会平安地来到世上;婴儿出生以后众多的细胞还要继续分裂,这就是生命的成长过程,一直分裂到在约60万亿个细胞时,人体就发育成熟了;人的一生中细胞要代谢50多次,也就是说,每天要新合成6000万个细胞,才能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器宙组成,细胞核内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里面包含了3、5万个左右的基因,主宰着人类30亿个遗传信息单位,这些信息与人的相貌、特征、性格、体能、智力、遗传病、胖瘦、病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知道,细胞虽小,但其结构非常精细,现在人们可以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各种器官进行观察,例如,肝细胞是由胞膜、胞质(含基质和许多细胞器)和胞核组成。而细胞器由线粒体、内质网(粗面、光面)、溶酶体、高尔基体、微粒体、包涵体及饮液泡等组成。其中,线粒体:形状为圆、椭圆和杵棒状的双膜结构,常度为1.0微米~5.0微米,厚度为0.25微米~0.7微米。每个肝细胞可有1000~2000个线粒体,其中储有70种以上的酶和辅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用谷丙转氨酶即GPT,简称转氨酶)、细胞呼吸酶及三磷酸腺苷等。人体摄入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代谢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并可产生人体所需的大量能量,所以被称为供能“发电站”。当肝炎或全身缺氧时,线粒体是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其结果引起转氨酶升高等生化功能紊乱。 这是一般常识,供你参考! 6.人体的结构有什么组成 人体是由什么组成a的呢? 首先,是肉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躯体,平时我们常说的四肢五官,五脏六腑其实就是人的肉体的形象化的描述。人的肉体是由一定的物质元素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组成的。肉体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肉体,人体自然就不存在了。 其次,每个人都有思维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有了思维能力,人才能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丰富生活。思维能力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指挥官。 再次是人人都有的生命力。生命力可以看成是人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的综合能力,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造血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神经功能等等。每一种功能既自成一体又与其它功能息息相关。 平时,我们在说话写作时经常用到“灵与肉”这样的表述,其实,“灵与肉”里的“灵”应该包括思维力和生命力两部分。这样来理解“灵”的话,灵的内涵就比较实在,就可以消除它的封建迷信色彩。 人的肉体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内外两个系统。凡接触外部世界的感知器官都可定义为外系统,如眼、耳、鼻、手、脚。内系统则包括五脏六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那么思维力和生命力各有什么特点呢? 思维力的作用,是主外为主,调内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和对策,指挥着四肢五官的对外行为。是以意识行为为主,超意识行为为辅。意识行为就是服从于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的行为,说得具体些,就是想与做的行为。例如,一个人的行路行为,首先是想行,跟着是支配双脚去行。一个人的外系统的行为是服从于思想意识支配的。每个人一天的所想所作所为也基本上都是受意识行为支配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力出了故障,就算他有正常的肉体,思维力也不能正常工作,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了,比如:痴呆、傻子、各类精神病等。 生命力的作用与思维力正好相反,是主内为主,调外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内各种器官、各种系统的运作,主宰着物质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是以超意识行为(或称无意识行为)为主,意识行为为辅。当人把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就再也不想它了。没有人会和胃或者肠子说话,告诉它们应该怎样消化,怎样吸收。完全不用!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是超意识的。有点生理知识的人知道,心脏是供血器官,骨髓是造血器官,但是没有一个人给心脏或骨髓下指令,让它们如何供血,如何造血。它们是在超意识地运作,在默默地为人作贡献。就拿指甲的生长来说,可能组成指甲的物质成分并不复杂,但是谁知道,究竟通过体内多少器官、多少功能,把食物里众多的物质元素消化、吸收、归类、分化与输送到手指头,变成指甲均匀地生长出来呢?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的话,就可以解释其它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几乎每个人都有伤风感冒而引起鼻塞的时候,他觉得很不舒服,恨不得用个通条通一通。但是,并不是你一天到晚想着让鼻子通它就会通的,因为“想”只是你的意识行为,而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功能暂时出了问题,也就是生命力的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而生命力是基本不受制于人的意识的,所以,靠“想”是想不好的。再比如,早搏的心脏病人,心脏会间隙性地停跳,病人是多么想让心脏不要停,可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心脏并不会理会病人的“想”,照停不误。 如果我们能这样来理解人体的结构的话,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说明气功和现代医学的殊途同归的问题了。 7.科学小常识 1、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现象,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为什么浮游生物能过度繁殖呢?原来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为了预防海洋赤潮现象,应该控制含氮、磷等废物,例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向海洋中排放,以保持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7、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学饮食,改进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力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往往多属酸性体质。2023-07-24 02:01:251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2023-07-24 02:01:35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个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2023-07-24 02:01:421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人有四大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 [1]分布:体表、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各种器官的外表面。 [2]功能:保护,分泌。 [3]特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肌肉组织 [1]分布:骨骼,心脏,消化道、胃部 [2]功能: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3]特征:主要由肌细胞构成。主要有三种: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结缔组织 [1]分布:血液、软骨、肌腱 [2]功能: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特征:细胞间质多,细胞间隙大神经组织 [1]分布:大脑和脊髓里 [2]功能: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和传导兴奋。 [3]特征: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希望能帮助你。^__^2023-07-24 02:01:512
人体的组织结构有哪些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较短,像树枝一样分支,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其末端为神经末梢,其功能是将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出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有收缩的功能。肌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结缔组织由细胞、细胞间质和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分布松散,细胞间质较多。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们分别具有支持、联结、营养、防卫、修复等功能。2023-07-24 02:02:032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细胞膜有保护细胞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细胞核由核膜围成。2023-07-24 02:02:141
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能进行单纯扩散的物质是???
细胞(cell)是构成人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众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成的细胞群体叫做组织。 人类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是一种物理性实体。比细胞小的物质单位不存在生命所具备的增殖、突变以及对刺激反应的能力。 我们可以把细胞打碎,用离心方法分离其中某些成分进行研究。这些碎片可以暂时继续进行它们的许多活动,诸如消耗氧气、酵解糖分,甚至形成新的分子,但这些个别的活动不能组成生命。正如亚原子质粒的行为并不等同于完整原子的行为一样,打碎的细胞再也不能无限地延续生命活动。病毒比细胞小,也不那么复杂,但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细胞中。 与原子和分子比较,细胞是大得多复杂得多的单位,是有一定边界、内部进行着恒定化学活动的和能量运转的小天地。在通常的温度下没有化学活动的细胞是死细胞。 生物是开放的系统,不断消耗能量、转化能量和摄入能量。一切物理及化学过程均趋向平衡,由有序状态趋向无序状态。一个系统一旦达到平衡,它内部的能量呈最大的无序状态。无序的能量称为熵,不再用于作功;用于作功的总能量成分即有用能,称为自由能。宇宙整体的熵由于退降过程而增大,趋向最小自由能或最大熵状态。生物是这一过程的受惠者。绿色植物或某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能的利用,从无序中继续建立有序,维持高度的自由能状态。动物和微生物利用低级形式的能,即食物的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维持同样高度的自由能状态,但能量利用率低,明显增大环境中的熵。生命现象基本上是能量转换和能量消耗的过程,只有在提供各种所需能量的情况下,生命才能够继续存在。 生物的这种特性是由于细胞的特性决定的。这是因为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但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其存在都必须要求能量获取,能量利用和能量释放,这过程也可以称为能量代谢。生命一旦发生,就获得了控制周围环境的手段,在某种意义上支配外界能源为其自身使用。正是因为要增强能量获取和能量利用的能力,细胞才会积聚在一起,有所分工,形成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人类正是细胞有效集结的最高体现。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在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以及生存竞争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生命(细胞)通过某种方式获得特定类型的结构。生命系统的能量支配不是随意的,而是由细胞特殊部分的编码信息所指导的。支配能量的结构和方式的演变,构成了生物进化的过程。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以细菌和蓝绿藻为典型代表;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见于所有的其他生物。病毒可能是完全退化的细胞,或细胞片段,除核酸形式的遗传装置以及蛋白质形式的保护和感染装置以外,所有其他非必需的结构均已丢失,不能独立生存,必须感染细胞才能增殖。 原核细胞为已知的最简单的细胞。懒得在这里介绍太多。我们人的细胞是真核细胞,在《身体奥秘》里知道这点就够了。更多资料请向郭卜乐发E-mail索取。其实,在这些年的资料研究中,我发现人类对细胞的认识真的很有限,有太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和结果。比如我一直疑惑是什么原因使RNA选择性地降解,而断裂的部分在重组时如何不出差错。没有答案。 辐射能一旦被细胞摄取并转变成化学键能,则在细胞内进行的全部其他过程均通过化学反应完成。细胞及其作用取决于细胞内正在发生的和已经发生过的化学反应。酶控制细胞内及细胞之间的全部化学反应以及最终地控制全部能量使用,所以正是细胞的酶复合体为细胞提供一种专一的物质。酶是首先被细胞利用的可见编码信息的表达。心总体也是同源编码信息的表达。 酶是高度专一的生物催化剂。每一类酶控制一个特殊的化学反应,不是决定反应是否发生,而是决定反应进行的速度。细胞是一个精确的团结系统,如果正常行使功能,则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时间、部位和速度上受到控制。一个细胞可能具有上千种酶。 酶在细胞中一般不是自由漂浮的,尤其真核细胞,酶严格地分隔或定位在细胞膜内或膜上,在核、线粒体、叶绿体(植物)、溶酶体、过氧化质体及液泡内,以及确有膜结构存在的部位,如内质网及高尔基复合体中。一般酶不能在远离反应部位进行作用,就科实现酶作用的空间控制,使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不受细胞内其他过程的影响。 发育中的生长不仅只是细胞增大或增殖,它是一种错综复杂的形式,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长活跃中心和不同发育速度。这些中心的协作,使生物体的形状以及功能得以成分发展,使人于动物相区别,人与人相区别。发育还包括分化。一个未分化的细胞,由于连续变化的过程,渐渐转化成一个专门化的细胞。当不同的细胞获得(或失去)特殊的结构和功能的性质时,这些细胞就变得专门化,在不同的方面发挥各式各样的作用,具有功能的生物体就有了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分化是一个定向的变化过程,这是无机界所没有的现象。在生命是有创造性的意义上讲,分化过程亦是有创造性的,因为除了一切细胞共有的一般特性之外,又增加了专门化细胞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分化赋予集体不同的外形、功能和行为,但无损于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已分化的细胞仍然保留着为完整生物体进行全部活动所必需的信息,一切细胞具有同样的潜能和制造生物体全部蛋白质的能力。细胞分化不是由于遗传学潜能的变化,而是由于那种潜能的不同表现。决定潜能如何表现的,是细胞本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核本身所处的环境。细胞由于分化而经历了许多变化,要恢复原状,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困难的。愈专门化的细胞类型,要改变其分化的程度就愈困难,不管是直接改变还是通过移植细胞核改变。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分化是一项进行性的事,需要几代细胞才能达到最后稳定的分化状态。当分化过程达到某种程度后,细胞就受到限制,不容易由此改变其分化的途径。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协调的发育依赖于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络,激素就是参与这种联络的化学物质。它产生于生物体的某一部位,而在另一个不同部位发挥效用。对激素有反应的细胞,必须具有能接受激素作用的受体,还必须具有导致特定的生化改变的反应能力。某些激素,即使一点都没有进入细胞,也可以发挥它们的效用,它们在细胞表面同特定部位相互作用,随后,细胞内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之砖? 我们身体的任何器官或组织;都包含有这些基本的结构—-细胞.许多细胞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一种组织,比如肌肉、神经,就是分别由肌肉细胞(如棱形的骨骼肌细胞)或不规则的呈放射状的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细胞和细胞是由细胞间质(有如砖头缝的泥灰)连结起来的。 身体中除组处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脑,还有五官、生殖器官等等。这些器官全都是由不同的组织结合起来构成的。组织除去上面提到曲肌肉、神经组织外,还有上皮、结缔两种组织。拿肠胃来说吧,都是由靠近胃肠内腔的一层上皮细胞、中层肌肉组织和最外一层结缔组织组成的。这些组织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时食物的消化任务。 从结构上面,本论细胞有多么大的差异,其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大致可以分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部分。 细胞膜是包裹整个细胞外的一层薄膜,其厚度大约只有75埃(一埃是一厘米的一亿分之一)。近年来,人们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把细胞放大数十万倍观察了细胞膜。发现它并不是毫无构造的一层简单的膜,而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十分重要生理功能的一层生物膜。再说,它也不是“天衣无缝的,而是有着小小的“豁口”,由这里通过微细的管道,与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及细胞核相互通联。细胞内进行着各种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生理活动,如新陈代谢(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生物电的发生、免疫活动等等,都靠这层薄膜来维持。它对物质的通透性,具有严格的选择作用,只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它才予以“放行”,其余的一律拒绝通行。 细胞质是包裹在细胞膜内的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含有大量水分、无机盐,当然还有蛋白质、糖类和类脂质。在这里面,还有许多种有形的结构,例如膜状的内质网、溶酶体、内网器、线粒体等等,它们有的负责供应身体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细线粒体),有的负责贮存细胞合成的营养物质,待需要时再输送到细胞外(如内网器),有的则负责细胞的繁殖和分裂(如中心体)。 细胞核是细胞膜内最大的结构,也是细胞的主要构成成分。核的外面也有一层膜包裹,叫核膜,核膜内就是核质,核质包含一个或数个较致密的核仁,以及其他一些小块或小粒,称为染色质。核仁含有核糖核酸(RNA),它是负责人体蛋白质合成的。染色质中含有去氧核糖核酸(DNA),它含有遗传物质和信息,决定着人体的性别、遗传特征等等。 从这些结构来看,小小细胞虽然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得到,但它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是构成人体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 人体的最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人体的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有扁平状、立方形、棱柱状、圆球形、长梭形、圆柱形和多突起的各种形态,表现出一系列的生命活动现象,即分裂、繁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 体内最大的细胞 体内最大的细胞有各种说法:(1)按细胞直径而言,要数卵细胞,其直径约200微米(1微米=1/1000毫米)。(2)以细胞长度来说,当之为骨骼肌细胞,长的可超过4厘米。(3)而以细胞突出的长度来划分,当之无愧的是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神经元的轴突长的可达1米以上。故神经元可称之为体内最大的细胞了。它们的活动受机体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线粒体最多的细胞 人体内线粒体最多的细胞是肝脏的肝细胞。每一个肝细胞内约有2000个线粒体。正常线粒体寿命为一周,线粒体可以通过分裂增生。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蛋白质,约占65%,其他成分为甘油脂、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等。线粒体内含有多种酶(蛋白质),主要作用是为细胞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能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总能量中,大约有95%来自线粒体。肝细胞是体内生命活动最活跃的细胞。 溶酶体最多的细胞 溶酶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不过数目不多,较线粒体为少得多。最多要数巨噬细胞,溶酶体内含有50多种水解酶。能够消化细胞内衰老死亡的细胞器和吞噬进入细胞内的物质。因巨噬细胞具有很强吞噬和参与免疫应答作用。故溶酶体最多。 内质网最多的细胞 浆细胞是含有内质网最多的细胞。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来的,是一种不再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终末细胞。 寿命最长的细胞 细胞是具有生命的机体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所含细胞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个体的大小,而且细胞数量几乎每一瞬间都有变化。细胞是在不断生长繁殖之中,所以存在细胞寿命长短问题,这种长短,各类细胞差别也很大,如很多人知道的红细胞寿命大约120天,而神经细胞的数量,出生时有多少以后就有多少,不能增加,可见神经细胞的寿命最长。俗话说:“万两黄金易尽,一线江河永存”,脑细胞死一个就少一个、衰老便不由人愿了,可见“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有些道理的。2023-07-24 02:02:231
七年级科学人体结构
1. 科学小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知识) 科学小知识人体结构(人体结构知识) 1.人体结构知识 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具有高度的感应性和传导性。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树突较短,像树枝一样分支,其功能是将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较长,其末端为神经末梢,其功能是将冲动由胞体向外传出 肌组织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有收缩的功能。肌组织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 结缔组织由细胞、细胞间质和纤维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分布松散,细胞间质较多。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们分别具有支持、联结、营养、防卫、修复等功能。 比利时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结构》一书,对盖伦的“三位一体”学说提出挑战。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发现血液的小循环系统,证明血液从右心室流向肺部,通过曲折路线到达左心室。英国解剖学家哈维通过大量的动物解剖实验,发表《心血运动论》等论著,系统阐释了血液运动的规律和心脏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脏是血液运动的中心和动力的来源。这一重大发现使他成为近代生理学的鼻祖。 [编辑本段]八大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编辑本段]人体的化学组成 水占了人体重量的65%。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脱水后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质12公斤,矿盐3公斤。 [编辑本段]血 液 人体总血量约为体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过人体内血量的20%,生命活动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过10%时,一般可以迅速恢复。一滴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为22秒。 [编辑本段]肌 肉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其中最长的肌纤维达60厘米,最短的仅有1毫米左右。大块肌肉有2000克重,小块的肌肉仅有几克。一般人的肌肉占体重的35%-40%。肌肉内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半。 [编辑本段]大 脑 大脑由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约为2-3毫米,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一万个藏书为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2.中班科学介绍人体结构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学会用肢体来表现动作。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2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娃娃,引导幼儿观察它的身体构成。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吗?知道你们的身体都有哪些作用吗?我这里有一个玩具娃娃,咱们一边观察,一边说一说身体的各个部分好吗? 2、教师小结:哦,原来我们的身体有那么多部分组成,我们的手可以用来拿东西,我的腿可以用来走路,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东西,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东西的味道,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听,我们的嘴巴可以用来吃或说话,我们的身体是不是很有趣呢?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如:其实我们的身体可以游戏,可以运动,还可以说话呢?小朋友们请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讲话,我要做挥动手臂的动作,这表示“你好!”做拍手,表示“欢迎” 4、鼓励幼儿一起做,并请个别幼儿大胆尝试肢体讲话。 3.人体结构和功能 人体结构与功能总论: 细胞、基本组织、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脉管系统、沁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沁系统、能量代谢与体温、胚胎发育。 一.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细胞之间存在着非细胞结构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 细胞可分为三部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脂类和糖类构成,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部的稳定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质、核糖核酸、酶、电解质等组成。 细胞质中还悬浮有各种细胞器。 主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中心体等。 细胞核由核膜围成,其内有核仁和染色质。染色质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 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基本结构叫组织。 人体的组织有四大类: 1.上皮组织:包括表皮、黏膜上皮、血管内皮、胸膜及腹膜等,具有保护和分泌等功能。 2.结缔组织: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功能也很复杂,有的为流动的液体,如血液、淋巴等,主要起营养的作用;有的起连接和支架的作用,如骨、韧带等。 3.肌肉组织:根据形态、功能和位置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4.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能感受体内、外环境的 *** 和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营养等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做器官。 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跟它的功能相适应。 我们一般都比较容易注意到一些组织集中的直观的器官。 比如: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 再如:内脏器官心、肝、肺、胃、肾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人们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任何一块骨骼肌,皮肤等。 维生器官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器宫。如果身体内的维生器官不能完全运行正常的话,一个人便可以很快死亡。 主要的维生器官有: 脑部,负责控制和协调呼吸、心跳、荷尔蒙生产、感觉接收、肌肉运动等 心脏,将含有充分氧气及养分的血液送至全身,供应各组织器官 肺部,负责呼吸及使血液带氧 肝脏,将血液内的废物移除带到膀胱之内 其他负责消化和排泄的器官则对于长期维生有必要性。 虽然如些,有很多人有缺少肾脏、脾脏和肠脏等器官的情况下依然生存,不过当然需要机器的帮助。 由各个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叫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八大系统的作用: 一、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软骨、关节和骨骼肌等构成。 起支架、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神经元组成,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的周围神经系统而组成。 在体内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它控制和调节个器官、系统的活动;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人体对环境变化的 *** 作出相应的反应,达到人体环境的统一。 三、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种腺体组成。 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雄性、雌性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对整个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生殖起到调节作用。 四、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淋巴管组成。 它将消化系统的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送到全身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他们的代谢产物及CO2运送到肾、肺、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的新陈代谢不断。 五、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除Co2。 六、消化系统:有口腔、咽、食管、小肠、大肠等组成。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供人体所需要的书屋和能量。 七、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组成。 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及代谢产物或毒素。 八、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4.我现在急需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科版) 1、身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二、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四、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1、观察身体的外形。 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 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 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4.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三)课的延伸。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四)作业附板书设计:观察我们的身体头颈躯干四肢。 5.人体由哪些器官组成 人体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人类至今还没法对它的结构做出详细的解读。传统医学只能从五脏六腑这些大的器官解释器官的组成,对更复杂的细胞的器官,就不能做出完整地说明了。生物学自进入分子水平以来,发展大有一日千里之势,给予生命科学不可 *** 的活力和前景,逐渐揭开关于生命奥秘的面纱,生命的本质问题有可能能从原子和分子的水平,从物理和化学的规律中得到解释和说明。 对一般人来讲,我们不可能撑握这门学科的全部知识,但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基本知识,以便更新我们的观念,强化我们的保健意识。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特点是将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整体水平甚至群体水平结合起来,为解读生命现象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认定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的理论,为生命科学确立了“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的新观念。我们仅从细胞的结构看,就能看出人体器官的复杂程度。 我们知道: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近年来,人类对细胞的认知有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为破译生命奥秘,延长寿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使对人的一生从细胞学的角度上有了崭新的认识: *** 和卵子一旦结合,就开始了细胞分裂,它们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一直分裂到3万亿个细胞时,新的生命就会平安地来到世上;婴儿出生以后众多的细胞还要继续分裂,这就是生命的成长过程,一直分裂到在约60万亿个细胞时,人体就发育成熟了;人的一生中细胞要代谢50多次,也就是说,每天要新合成6000万个细胞,才能满足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需要。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器宙组成,细胞核内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里面包含了3、5万个左右的基因,主宰着人类30亿个遗传信息单位,这些信息与人的相貌、特征、性格、体能、智力、遗传病、胖瘦、病理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现在知道,细胞虽小,但其结构非常精细,现在人们可以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细胞的结构和各种器官进行观察,例如,肝细胞是由胞膜、胞质(含基质和许多细胞器)和胞核组成。而细胞器由线粒体、内质网(粗面、光面)、溶酶体、高尔基体、微粒体、包涵体及饮液泡等组成。其中,线粒体:形状为圆、椭圆和杵棒状的双膜结构,常度为1.0微米~5.0微米,厚度为0.25微米~0.7微米。每个肝细胞可有1000~2000个线粒体,其中储有70种以上的酶和辅酶,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曾用谷丙转氨酶即GPT,简称转氨酶)、细胞呼吸酶及三磷酸腺苷等。人体摄入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的代谢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并可产生人体所需的大量能量,所以被称为供能“发电站”。当肝炎或全身缺氧时,线粒体是最早、最敏感的受害者,其结果引起转氨酶升高等生化功能紊乱。 这是一般常识,供你参考! 6.人体的结构有什么组成 人体是由什么组成a的呢? 首先,是肉体。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躯体,平时我们常说的四肢五官,五脏六腑其实就是人的肉体的形象化的描述。人的肉体是由一定的物质元素按照一定的百分比组成的。肉体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了肉体,人体自然就不存在了。 其次,每个人都有思维力,也就是思维能力。有了思维能力,人才能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丰富生活。思维能力是人的言行举止的指挥官。 再次是人人都有的生命力。生命力可以看成是人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的综合能力,如消化功能、吸收功能、造血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神经功能等等。每一种功能既自成一体又与其它功能息息相关。 平时,我们在说话写作时经常用到“灵与肉”这样的表述,其实,“灵与肉”里的“灵”应该包括思维力和生命力两部分。这样来理解“灵”的话,灵的内涵就比较实在,就可以消除它的封建迷信色彩。 人的肉体其实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内外两个系统。凡接触外部世界的感知器官都可定义为外系统,如眼、耳、鼻、手、脚。内系统则包括五脏六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 那么思维力和生命力各有什么特点呢? 思维力的作用,是主外为主,调内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和对策,指挥着四肢五官的对外行为。是以意识行为为主,超意识行为为辅。意识行为就是服从于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的行为,说得具体些,就是想与做的行为。例如,一个人的行路行为,首先是想行,跟着是支配双脚去行。一个人的外系统的行为是服从于思想意识支配的。每个人一天的所想所作所为也基本上都是受意识行为支配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力出了故障,就算他有正常的肉体,思维力也不能正常工作,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正常的人了,比如:痴呆、傻子、各类精神病等。 生命力的作用与思维力正好相反,是主内为主,调外为辅。它主持着人体内各种器官、各种系统的运作,主宰着物质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是以超意识行为(或称无意识行为)为主,意识行为为辅。当人把食物吃到肚子里去了以后,就再也不想它了。没有人会和胃或者肠子说话,告诉它们应该怎样消化,怎样吸收。完全不用!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完全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是超意识的。有点生理知识的人知道,心脏是供血器官,骨髓是造血器官,但是没有一个人给心脏或骨髓下指令,让它们如何供血,如何造血。它们是在超意识地运作,在默默地为人作贡献。就拿指甲的生长来说,可能组成指甲的物质成分并不复杂,但是谁知道,究竟通过体内多少器官、多少功能,把食物里众多的物质元素消化、吸收、归类、分化与输送到手指头,变成指甲均匀地生长出来呢? 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的话,就可以解释其它一些常见的现象。比如:几乎每个人都有伤风感冒而引起鼻塞的时候,他觉得很不舒服,恨不得用个通条通一通。但是,并不是你一天到晚想着让鼻子通它就会通的,因为“想”只是你的意识行为,而伤风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是呼吸系统的功能暂时出了问题,也就是生命力的一部分出现了问题,而生命力是基本不受制于人的意识的,所以,靠“想”是想不好的。再比如,早搏的心脏病人,心脏会间隙性地停跳,病人是多么想让心脏不要停,可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心脏并不会理会病人的“想”,照停不误。 如果我们能这样来理解人体的结构的话,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说明气功和现代医学的殊途同归的问题了。 7.科学小常识 1、加碘食盐的使用。碘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人体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钾提供的,而碘酸钾受热、光照时不稳定易分解,从而影响人体对碘的摄入,所以炒菜时要注意:加盐应等快出锅时,且勿长时间炖炒。 2、豆腐不可与菠菜一起煮。草酸钙是人体内不能吸收的沉淀物。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 ,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 3、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铝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无毒元素,因而铝制饮具、含铝蓬松剂发酵粉、净水剂等被大量使用。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铝可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其引起的毒性缓慢且不易觉察,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防铝中毒,生活中应注意(1)减少铝的入口途径,如少吃油条,治疗胃的药物尽量避免氢氧化铝的药剂。(2)、少食铝制品包装的食品。(3)、有节制使用铝制品,避免食物或饮用水与铝制品之间的长时间接触。 4、水果为什么可以解酒,这是因为,水果里含有机酸,例如,苹果里含有苹果酸,柑橘里含有柠檬酸,葡萄里含有酒石酸等,而酒里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有机酸能与乙醇相互作用而形成酯类物质从而达到解酒的目的。同样道理,食醋也能解酒是因为食醋里含有3--5%的乙酸,乙酸能跟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5、炒菜时不宜把油烧得冒烟,油在高温时,容易生成一种多环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多,更容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实验证明,多环化合物易于诱发动物得膀胱癌。一般将油烧至沸腾就行了,油的“生气”便可以除去。 6、海水中为何出现“赤潮”。近年来,我国渤海湾等近海海域中,曾出现大面积的红色潮水,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赤潮”。赤潮不是潮汐现象,也不像“黑潮”那样是海流运动,而是海洋中一种红色的浮游生物在特定条件下过度繁殖的生物现象。为什么浮游生物能过度繁殖呢?原来大量涌进海洋中的废水、废渣以及经大气交换进入海洋的物质中,有些含有氮、磷等元素,属于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因此浮游生物大量急剧繁殖,就使大海穿上了“红装”。为了预防海洋赤潮现象,应该控制含氮、磷等废物,例如含磷洗衣粉的废水等向海洋中排放,以保持海洋中的生态平衡。 7、食物的酸碱性。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可保持血液呈弱碱性,使得血液中乳酸、尿素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上沉积,因而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液和血管的清洁剂"。一般地说,大米、面粉、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几乎都是酸性食物,而蔬菜、水果、牛奶、山芋、土豆、豆制品及水产品等则都是碱性食物。注意科学饮食,改进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血管硬化可望得到延缓和逆转。人体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水平有密切关系。在体液酸碱度允许的范围内,酸性偏高者智商较低,碱性偏高则智商较高。科学家测试了数十名6至13岁的男孩,结果表明,大脑皮层中的体液PH值大于7.0的孩子,比小于7.0的孩子的智商高出1倍之多。某些学习成绩欠佳、智力发育水平较低的孩子,往往多属酸性体质。2023-07-24 02:02:421
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纤维B.神经末梢C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故选:C.2023-07-24 02:02:491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组织B.器官C.系统D.细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D2023-07-24 02:02:561
人体肾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肾单位 renal unit,nephron 肾小球将血液过滤到肾小囊中,这是原尿。被称作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接着注入肾小管,将原尿中的有利物质重吸收到身体里。称作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每个肾有100万个以上肾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根据肾小体在皮质内的位置,又分为表浅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表浅肾单位髓袢短,仅达髓质外带;髓旁肾单位的髓袢长,可伸达乳头。从数量上看,前者为后者的7倍。 人体所有静脉和动脉之间都由毛细血管连接,唯独肾小球中的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没有毛细血管连接.. 肾小体由肾小球及肾球囊组成。肾小球由毛细血管丛组成,起源于入球小动脉,然后分4~5支,各支再分成毛细血管小叶,各小叶毛细血管汇集成一条出球小动脉;后者出肾小球后,又广泛分支,再成毛细血管网缠绕于肾小管外,其血流最后回流入小叶间静脉。肾球囊为包绕在血管球外面的凹陷的双层囊,外为壁层,内为脏层,之间为球囊腔。壁层细胞下面为肾小球周围基膜。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髓袢和远端小管。近端小管紧接肾小囊的尿极,分为两部分,第一段为近端小管曲部,第二段为近端小管直部,它构成髓袢降支的第一段。髓袢也称细段,为连于近端小管直部与远端小管直部之间的细直段。远端小管由远端小管直部和曲部构成。 (1)肾小体:似球形,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每个肾小体有二极,微动脉入的一端称血管极,与肾小管相连的一端为尿极。 血管球是位于肾小囊内的一团蟋曲的毛细血管,由入球小动脉从血管极处入肾小囊内,先分成4—5支,每支再支形成许多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袢,继而再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体。电镜下,血管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上大多无隔膜,有利于滤过功能。 (2)肾小囊:是肾小起始部膨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杯状囊。外层称壁层,内层称脏层,两层间的腔隙称为肾小囊腔。壁层为单层扁平上皮,在尿极处与近端小管相连。脏层为多突状的足细胞组成,紧包在血管球毛细血管外面。内皮细胞与足细胞之间有基膜。 生物指导:若化验单检查出尿液中有血液,很有可能是肾小球出了问题,若出现的是蛋白质尿液,则是肾小囊出了问题~~2023-07-24 02: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