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1为什么不是素数(质数)?

2023-07-15 09:24:29
TAG: 质数 素数
瑞瑞爱吃桃

1不是质数,因为除了1和本身外没有其它因数。

因为1只有它自己本身这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也就是说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原因因为整数有一个性质,就是分解质因数的唯一性,及把一个大于1的整数分解质因数,他的形式是唯一的。

meira

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种整数叫做质数,质数又叫做素数。历史上曾经将1也包含在质数之内,但是为了算术基本定理,最终1被数学家排除在质数之外,而从高等代数的角度来看,1是乘法单位元,也不能算在质数之内。

再也不做站长了

质数(素数也叫质数)。没有区别,就是一样的意思

数字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有的地方说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但是素数,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

无尘剑

质数又称素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这是国内的素数规定

其实国外都把1算作素数的

一这个数字是不是质数?

一这个数字不是质数。根据约数的个数把除0外的自然数分为三类,只有一个约数的是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叫做质数,有3个以上约数的叫做合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所以1也不是最小的自然数;据此判断。解答,由分析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不是最小的自然数。质数概括质数又称素数。指整数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换句话说,只有两个正因数1和自己的自然数即为素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素数在数论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质数的分布规律是以36N,N+1为单位,随着N的增大,素数的个数以波浪形式渐渐增多。孪生质数也有相同的分布规律。
2023-07-14 11:48:231

1是质数吗?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定义为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合数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所有大于5的奇数中,个位为5的都是合数。除0以外,所有个位为0的自然数都是合数。所有个位为4,6,8的自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偶)合数为4,最小的奇合数为9。所有大于10的质数中,个位数只有1,3,7,9。质数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质数p的约数只有两个:1和p。初等数学基本定理:任一大于1的自然数,要么本身是质数,要么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之积,且这种分解是唯一的。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023-07-14 11:48:531

什么叫做质数?1是不是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种整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所谓质数或称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和1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2,3,5,7是质数,而4,6,8,9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有人认为数目字1不该称为质数)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
2023-07-14 11:49:141

1是质数还是合数

1是自然数之一。1是阿拉伯数字,是最小的正整数,也是介于0和2之间的整数,最小的正奇数,1是一个有理数,是一位数,也是单数。1是质数还是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整除其他自然数的数叫做质数。合数是指在大于1的整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质数是与合数相对立的两个概念,二者构成了数论当中最基础的定义之一。基于质数定义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问题有很多世界级的难题,如哥德巴赫猜想等。1的性质任何数除以1都等于原数;任何数乘1都等于原数;任何数的一次方都等于原数;任何数的一次方根都等于原数;两个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可以化成任何一个分子、分母相同的假分数;1的因数只有它本身,是任何正整数的公因数。
2023-07-14 11:49:231

1是不是质数

不是
2023-07-14 11:49:496

1是质数还是和数?

自然数的分类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只含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比如6的因数除了1和6外,还有2和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023-07-14 11:50:062

1是质数也是合数吗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 合数是指在大于1的整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而1既不属于质数也不属于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其中,完全数与相亲数是以它为基础的。
2023-07-14 11:50:121

1是质数.______.(判断对错

根据分析知: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所以,1是质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
2023-07-14 11:51:131

1和0是质数还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2023-07-14 11:51:213

1是不是素数,为什么

1是一个特殊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1不是质数。因为质数除了本身(或本身的倍数)外,不能整除其它任何数。而1可以整除任意数。1也不是合数。因为合数至少有两个质因数。比如合数4=2×26=2×3。而1=1×1
2023-07-14 11:51:282

一为什么不是质数

因为1只有它自己本身这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也就是说质数只有两个因数。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它使用了证明常用的方法:反证法。具体证明如下:假设质数只有有限的n个,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p1,p2,……,pn,设N=p1×p2×……×pn。如果N+1 为素数,则N+1要大于p1,p2,……,pn,所以它不在那些假设的素数集合中。如果N+1为合数,因为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素数的积;而N和N+1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不可能被p1,p2,……,pn整除,所以该合数分解得到的素因数肯定不在假设的素数集合中。因此无论该数是素数还是合数,都意味着在假设的有限个素数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素数。所以原先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素数有无穷多个。其他数学家给出了一些不同的证明。欧拉利用黎曼函数证明了全部素数的倒数之和是发散的,恩斯特·库默的证明更为简洁,哈里·弗斯滕伯格则用拓扑学加以证明。
2023-07-14 11:51:571

为什么1不是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又称素数。例如(10以内)2,3,5,7是质数,而4,6,8,9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特别声明一点,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为什么1不是质数呢?因为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分解质因数时,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比如30,分解质因数是2*3*5,因为分解质因数是要把一个数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如果把1算作质数的话,那么在这个算式中,就可以随便添上几个1了,分解质因数也就没法分解了。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质数中除2是偶数外,其他都是奇数。2000年前,欧几里德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既然有无穷个,那么是否有一个通项公式?两千年来,数论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寻找一个可以表示全体素数的素数普遍公式和孪生素数普遍公式,为此,人类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希尔伯特认为,如果有了素数统一的素数普遍公式,那么这些哥德巴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都可以得到解决。
2023-07-14 11:52:282

1是质数吗

根据质数的定义: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叫做质数。显然,1不在大于1的自然数这个范围,且1只有1一个因数,不符合质数的定义,所以1不是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有一个经典的证明。它使用了证明常用的方法:反证法。具体证明如下:假设质数只有有限的n个,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p1,p2,,pn,设N=p1×p2××pn,那么,是素数或者不是素数。如果为素数,则要大于p1,p2,,pn,所以它不在那些假设的素数集合中。1、如果为合数,因为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分解为几个素数的积;而N和N+1的最大公约数是1,所以不可能被p1,p2,,pn整除,所以该合数分解得到的素因数肯定不在假设的素数集合中。因此无论该数是素数还是合数,都意味着在假设的有限个素数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素数。所以原先的假设不成立。也就是说,素数有无穷多个。2、其他数学家给出了一些不同的证明。欧拉利用黎曼函数证明了全部素数的倒数之和是发散的,恩斯特·库默的证明更为简洁,哈里·弗斯滕伯格则用拓扑学加以证明。应用质数被利用在密码学上,所谓的公钥就是将想要传递的信息在编码时加入质数,编码之后传送给收信人,任何人收到此信息后,若没有此收信人所拥有的密钥,则解密的过程中(实为寻找素数的过程),将会因为找质数的过程(分解质因数)过久,使即使取得信息也会无意义。在汽车变速箱齿轮的设计上,相邻的两个大小齿轮齿数设计成质数,以增加两齿轮内两个相同的齿相遇啮合次数的最小公倍数,可增强耐用度减少故障。在害虫的生物生长周期与杀虫剂使用之间的关系上,杀虫剂的质数次数的使用也得到了证明。实验表明,质数次数地使用杀虫剂是最合理的:都是使用在害虫繁殖的高潮期,而且害虫很难产生抗药性。以质数形式无规律变化的导弹和鱼雷可以使敌人不易拦截。多数生物的生命周期也是质数(单位为年),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碰见天敌的机会。
2023-07-14 11:52:371

为什么1不是质数?(不考虑因数个数

只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例如2的约数只有1和2,5的约数只有1和5,13的约数只有1和13...(都是1和本身)1的约数只有1个(本身)。所以它不是质数。
2023-07-14 11:52:562

1是质数还是合数还是奇数还是偶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是奇数。
2023-07-14 11:53:052

1为啥不是质数

因为任何质数的作用都可以组成一个数相乘,举个例子:6的质数为3和2。2*3=6,但是1除外,因为1可以乘与任何数为本身。没有质数的意义。例如1*2*3=6,1*2*5=10。全世界的数都可以拿一的数乘.
2023-07-14 11:53:335

“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因为1只有它自己本身这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分析: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也就是说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也就是说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2023-07-14 11:54:0810

1是质数吗?

不是。所谓质数或称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和1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2,3,5,7是质数,而4,6,8,9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有人认为数目字1不该称为质数)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
2023-07-14 11:55:422

1为什么不是质数

质数的定义: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所以人为定义质数的时候,就排除了1。
2023-07-14 11:55:492

40丶95、19丶23、62、51丶98、25丶13、2丶1、88丶29、77那些是质数那些是合数?

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合数是指在大于1的整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与之相对的是质数,而1既不属于质数也不属于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其中,完全数与相亲数是以它为基础的。质数:19、23、13、2、29、77合数:40(如1和40,2和20)、95(如19和5)62(如31和2)、51(如3和17)、98(49和2)25(5和5)、88(2和44)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
2023-07-14 11:56:401

为什么1不是质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如:2÷1=2,2÷2=1,所以2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2这两个约数,2就是质数。)2、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其它约数的数,叫合数。(如:4÷1=4,4÷2=2,4÷4=1,很显然,4的约数除了1和它本身4这两个约数以外,还有约数2,所以4是合数。)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它的约数有且只有1这一个约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可以根据它约数的个数来确定:只有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约数的数是合数;有且只有一个约数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回答者:⒎⒋⒎⒋-见习魔法师二级9-1609:32什么是质数?就是在所有比1大的整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别的约数,这种整数叫做质数,质数又叫做素数。还可以说成质数有两个约数。合数又名合成数,是满足以下任一(等价)条件的正整数:1.是两个大于1的整数之乘积;2.拥有某大于1而小于自身的因数(因子);3.拥有至少三个因数(因子);4.不是1也不是素数(质数);5.有至少一个素因子的非素数。以下是关于合数以及一些特殊合数的结论:·一个合数有奇数个因数(因子)当且仅当它是完全平方数。编辑于 2019-11-28查看全部12个回答数学补习高中_专注上海中高考辅导8年_助力名校梦!根据文中提到的数学为您推荐家辉培优是一家面向上海资优中学生,专注于名校升学的课外辅导机构!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备考综合能力!上海市创业专修学院广告上海 家长都在报的秋季提分班,50元学一整月根据文中提到的数学为您推荐一年级-高三学员1对1辅导,免费测评,查漏补缺,尚孔名师1对1多角度剖析应试技巧,能力成绩双提升。上海尚孔教育培训有限公司广告—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豌豆思维_数学和思维的_深化3-8岁孩子数学思维豌豆思维全面开发3-8岁孩子大脑潜能,系统培养数感能力,养成严谨习惯,现在注册即可免费试听价值300元的试听课!
2023-07-14 11:56:582

为什么1不是质数

因为1只有它自己本身这一个因数,所以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补充:1、质数的介绍:质数又称素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叫做质数;否则称为合数(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000以内质数表2、质数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1)质数p的约数只有两个:1和p。(2)初等数学基本定理:任一大于1的自然数,要么本身是质数,要么可以分解为几个质数之积,且这种分解是唯一的。(3)质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合数的介绍:合数的一种方法为计算其质因数的个数。一个有两个质因数的合数称为半质数,有三个质因数的合数则称为楔形数。在一些的应用中,亦可以将合数分为有奇数的质因数的合数及有偶数的质因数的合数。
2023-07-14 11:57:071

为什么质数不包括1

这是规定的。1只有一个因数
2023-07-14 11:57:304

1是奇数吗?1是质数吗?1是偶数吗?

1是奇数1不是质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除0以外)的数称之为质数。)1不是偶数
2023-07-14 11:58:061

为什么1不是质数

究竟是不是质数,取决于质数的定义(某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其他的约数的数叫做质数);而1的约数只有1所以它不是质数。
2023-07-14 11:58:173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什么诗句来教导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49:416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常引用的诗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满意请采纳!
2023-07-14 11:49:565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哪句诗句教育我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50:128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常用哪句诗来教导我们

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50:393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否可以不加?为什么

不可以不加浓硫酸,因为水杨酸形成分子内氢键会阻碍酚羟基酰化作用,水杨酸与酸酐直接作用需加热至150~160摄氏度,才能生成乙酰水杨酸,如果加入浓硫酸(或磷酸)则可破坏氢键,使酰化作用在较低温度下即可进行,因此必须加浓硫酸。阿司匹林由水杨酸和乙酸酐合成的,乙酰水杨酸的合成要发生一个酯化反应,在此反应中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和吸水剂。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注意:应与食物同服或用水冲服,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阿司匹林和酒不能同时吃。酒的主要成分酒精在肝脏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再在乙醛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酸,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阿司匹林会降低乙醛脱氢酶活性,阻止乙醛氧化为乙酸,导致体内乙醛堆积,使全身疼痛症状加重,并导致肝损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司匹林
2023-07-14 11:50:40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50:452

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中,如何提高产率?

问题一:阿司匹林的制备 实验证明,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与水杨酸和乙酸酐的配比、反应温度、恒温反应时间、催化剂(浓硫酸)用量有关。以2g水杨酸为原料与乙酸酐反应,浓硫酸的量不宜大于0.2ml,否则会产生油状物,反应温度不宜超过90度,反应时间不宜大于16min或小于8min。水杨酸和乙酸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当将影响产品的产率和纯度,其他条件一定时水杨酸和乙酸酐的比例取1:3(物质的量之比)时,反应结果最稳定。 所以理论产量(注意不是理论产率)我们根据水杨酸的量去计算就可以了,0.014mol*C9H8O4(阿司匹林分子量180)=2,52g。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根据你自己实验的实际产量带入公式计算就OK了 问题二:乙酰水杨酸的理论产量怎样计算 按照反应方程式的充分反应为前提,选取反应物质量少的那个反应物,以它的质量算出的乙酰水杨酸的质量即为理论产量 问题三:实验室制备乙酰水杨酸的产率是多少 因题干条件不完整,缺少文字,不能正常作答。 问题四: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 产率大于1是怎么回事?求学霸讲解 产率大于理论值,说明你产物里有杂质,可能是副反应产生的,可能混入了剩余反应物,也可能你产品的收集、检测有问题 问题五:阿司匹林酮的制备 怎么提高产率 乙酰水杨酸在氢氧化钠的介质中很易水解成水杨酸,温度高,水解更快,反应液放 置的时间越长,水解程度越大。 阿司匹林的中和反应尽量在低温下快速进行。 阿司匹林铜的形成时,反应的时间太短,转化不好,产率低,杂质含量高,所以阿司匹林铜 生成时搅拌的时间要适当长。 问题六:6g水杨酸,10ml乙酸酐的理论产率是多少? 6g水杨酸,10ml乙酸酐的理论产率是多少 实验步骤如下: ① 向150mL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0g水杨酸、5mL乙酸酐(密度1.08g/ml)和5滴浓硫酸,振荡,待其溶解后,控制温度在85~90℃条件下反应5~10min。然后冷却,即有乙酰水杨酸晶体析出。 ② 减压过滤,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抽滤时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几次,继续抽滤,尽量将溶剂抽干。然后将粗产品转移至表面皿上,在空气中风干。 ③ 将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搅拌并缓慢加入25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加完后继续搅拌2~3分钟,直到没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为止。过滤,用5~10mL蒸馏水洗涤沉淀,合并滤液于烧杯中,不断搅拌,慢慢加入15mL4mol/L盐酸,将烧杯置于冷水中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抽滤,用冷水洗涤晶体1~2次,再抽干水分,即得产品(纯净物)1.9克。 合成阿司匹林的产率73%.
2023-07-14 11:50:571

古诗词还可以这样运用!!!

1、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我会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唐代李绅的诗句会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有些人对自己在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4、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家人的怀念。6、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7、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咏的对象,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似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麻,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的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些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9、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同学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10、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11、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12、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13、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14、教育人积极向上,好上加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育人节约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生活中经常出现当事者迷的情况,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冯?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14、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离别之情。他还在送别好友汪伦时,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写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2023-07-14 11:51:031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杂质是聚合物,生成的原理是

水杨酸分子之间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水杨酰水杨酸。
2023-07-14 11:51:041

古诗情境填空

依法uiggggiogl年题桃符iuroyeru友人的uegyytrueu
2023-07-14 11:51:126

阿司匹林合成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否可以不加?为什么

阿司匹林活沉反应浓硫酸的作用
2023-07-14 11:51:264

古诗填空~帮忙撒~

上联: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黄鹤一去复返,空余鹤楼声萧萧,烟波江上水犹寒
2023-07-14 11:51:283

诗歌知识题目

1、诗经共有多少篇?2、《诗经 采薇》中的“今我来思”中的“思”是什么意思?3、《春夜喜雨》中的哪一句诗是诗人想到的?4、《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天净沙 秋》哪一句使诗中的静景转为动景?6、《白桦》的作者是谁?7、你觉得古代诗与现代诗歌有哪些区别?8、《春夜喜雨》一诗中,“随风潜入夜”的“潜”是什么意思?9、《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的“社林”是什么意思?10、《天净沙 秋》中的“天净沙”是什么?11、请背诵一首友情诗。12、填空:( ),家祭无忘告乃翁。13、诗仙是谁?1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1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 )1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哪句诗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17、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哪句诗?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 )的《无题》。A李贺 B李清照 C李商隐19、 “海上生明月,( )共此时 (1)天地 (2)天下(3)天涯20、说出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诗句。21、《游子吟》中的“寸草”比喻什么?22、《游子吟》中的“三春晖”比喻什么?23、歌咏春柳如丝,细叶如裁的诗句是什么?24、描绘雪天垂钓图的诗句是什么?2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A因为 B坐下 C座位二、抢答题:答对1题得10分,答错扣10分1、《春夜喜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背一首与夏天有关的诗。3、“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谁?4、背出表现诗人喜爱菊花的诗句。5、背出四句与“月亮”有关的诗句。6、背一首与秋天有关的诗。7、《春夜喜雨》中的“润物”是什么意思?8、背诵《示儿》9、背诵王昌龄的《出塞》10、“小李杜”是谁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更上一层楼。”)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2)”出自《汉乐府·长歌行》。(1)悲伤 (2)伤悲 (3)忧伤1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1)似曾相识鸟归来 (2)似曾相识雁归来(3) 似曾相识燕归来13.《七步诗》的作者是(1)。(1)曹植 (2)曹丕 (3)曹操1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1)阴山 (2)边关 (3)燕山1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2)。(1)花重绵阳城 (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1)《游园不值》 (2)《春望》 (3)《春夜喜雨》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1)王勃 (2)李白 (3)白居易1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2)”是文天祥的诗句。(1)汉青 (2)汗青 (3)汗清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1)因为 (2)坐下 (3)座位2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1)多少楼台烟波中 (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1)王维 (2)王之涣 (3)王勃2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1)张养浩 (2)马致远 (3)元好问2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2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1)春色 (2)梨花 (3)雪景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3)的《无题》。(1)李贺 (2)李清照 (3)李商隐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登高》 (3)《蜀相》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2)的词句。(1)岳飞 (2)辛弃疾 (3)陆游2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1)红色 (2)花 (3)树叶29.“海上生明月,(3)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1)天地 (2)天下 (3)天涯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1)的《别董大》。(1)高适 (2)岑参 (3)王昌龄3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1)李延年 (2)李龟年 (3)崔九3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3)的诗句。(1)李煜、柳永 (2)柳永、李清照 (3)李煜、李商隐
2023-07-14 11:51:36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用唐代诗人谁的诗句什么来教育我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师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们
2023-07-14 11:49:331

当我们看到同学浪费粮食时可以用诗句什么

1. 关于浪费粮食方面的诗句 2. 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李 3. 关于李坤浪费粮食的诗句 关于浪费粮食方面的诗句 1.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1.《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悯农》南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悯农》宋· 李流谦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5.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2.浪费粮食教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的诗句 唐代诗人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3.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有哪些 1、《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释义: 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官家剥削去了。家中无法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卖掉呢! 2、《咏田家 / 伤田家》 唐代: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释义: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3、《别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释义: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 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 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4、《悯农·其二》 唐代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4.不要浪费粮食的名人名言,警句 1、民以食为天。——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 3、高筑墙,广积粮。——清代大臣张廷玉《明史·朱升传》 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 4、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 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5、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食货志》 这几句大意是: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很多而且财物有剩杂,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6、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西汉政论家晁错《论贵粟疏》 这几句大意是:尧禹时代遇到九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七年大旱,而他们的国家却未因水旱灾害而闹饥荒遭毁灭,这是因为他所储藏的粮食多而预先已作了充分准备的缘故。 5.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君子以俭德辟难。 大意:君子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大意: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大意:老百姓的生计在于辛勤劳作,只有勤于劳作,财物才不会匮乏。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大意: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大意:只有节俭可以使人廉洁奉公,只有宽容可以使人养成好的品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大意:即使是一顿粥、一顿饭,也应当想到它来得不容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根线,也要想到劳作的艰辛。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3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大意: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食物,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珍惜这漫长的夏日。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子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挂着一个破篮子。 听她望着大家说出的那番话,人人都不禁为之悲伤。 因为缴纳租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剩余的粮食。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李 1.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1.《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悯农》南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悯农》宋· 李流谦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5.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2.浪费粮食教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的诗句 唐代诗人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3.不要浪费粮食的名人名言,警句 1、民以食为天。——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指最重要,最根本的依靠。此句又作“民以食为天”(见班固《汉书·郦食其传》),本句大意是:老百姓把吃饭作为最要紧的事。活着就得吃饭,食物是维持人们生命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生活资料,须臾不可缺少,故此句把它喻为天。 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两句大意是:谁知道盘子里的饭食,粒粒都是辛苦劳动得来的。诗共四句,前两句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写农夫耕种的艰难。 3、高筑墙,广积粮。——清代大臣张廷玉《明史·朱升传》 这两句大意是:把城墙筑得高高的,广为储备粮食,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攻下了徽州,有人把朱升推荐给朱元璋。 4、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 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5、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汉书·食货志》 这几句大意是:积蓄储备,是国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粮食储备很多而且财物有剩杂,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6、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西汉政论家晁错《论贵粟疏》 这几句大意是:尧禹时代遇到九年水灾,商汤时遇到七年大旱,而他们的国家却未因水旱灾害而闹饥荒遭毁灭,这是因为他所储藏的粮食多而预先已作了充分准备的缘故。 4.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有哪些 1、《农父》 唐代:张碧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释义: 每天星星还没有坠落(披星戴月去劳动),就去田间劳动,辛辛苦苦,待到庄稼丰收在望的时候,全家是多么高兴呀! 到头来,丰收所得将会全被官家剥削去了。家中无法生活,不知哪一天就会把自己的妻子儿女卖掉呢! 2、《咏田家 / 伤田家》 唐代: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释义: 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 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希望帝王之心,化作光明之烛。 不照豪华筵席,只照灾民空屋。 3、《别州民》 唐代:白居易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 释义: 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作为地方官吏为自己在任时一无建树而惭愧 ,不禁潸然泪下。 因为税重,贫穷的农户很多;又因为旱田多,农民也有饥荒。 我只能给父老们留下一湖水(指在钱塘增筑湖堤工程),救救干旱的灾荒。 4、《悯农·其二》 唐代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5、《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释义: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关于李坤浪费粮食的诗句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坤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李绅《悯农》一 锄 禾 日 当 午 , 汗 滴 禾 下 土 。 谁 知 盘 中 餐 , 粒 粒 皆 辛 苦 。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un), 国内由于飧字用的很少,是个冷僻字,当初为了让诗歌更通俗易懂,改为餐了。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李绅《悯农》二 春 种 一 粒 粟 , 秋 收 万 颗 子 。 四 海 无 闲 田 , 农 夫 犹 饿 死 。 【注释】 1.悯:怜悯。 2.粟:(sù)谷子;栗粟。 3. 犹:还。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
2023-07-14 11:49:27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请问诗句是什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49:0314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教育我们

李绅《悯农》其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023-07-14 11:48:54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48:464

阿司匹林的制备

阿司匹林经水杨酸乙酰化而得:在反应罐中加乙酐(加料量为水杨酸总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杨酸,搅拌升温,在81~82℃反应40~60min。降温至81~82℃保温反应2h。检查游离水杨酸合格后,降温至13℃,析出结晶,甩滤,水洗甩干,于65~70℃气流干燥,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iknow-pic.cdn.bcebos.com/d000baa1cd11728ba997737dc6fcc3cec3fd2c3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d000baa1cd11728ba997737dc6fcc3cec3fd2c3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000baa1cd11728ba997737dc6fcc3cec3fd2c33"/>扩展资料: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短期内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同时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该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的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参与治疗。阿司匹林的研发历史:早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Gerhardt)就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乙酰化的水杨酸)但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在1897年,费利克斯·霍夫曼的确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但他是在他的上司——知名的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的指导下,并且完全采用艾兴格林提出的技术路线才获得成功的。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1899年由德莱塞介绍到临床,并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根据文献记载,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的费利克斯·霍夫曼,但这项发明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一位犹太化学家阿图尔·艾兴格林。阿图尔·艾兴格林的辛酸故事发生在1934年至1949年间。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98%BF%E5%8F%B8%E5%8C%B9%E6%9E%97/15777?fr=aladdin#7"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阿司匹林">百度百科-阿司匹林
2023-07-14 11:48:425

唐代李绅的诗句教育我们不要浪费粮食

1. 唐代李绅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2. 关于李绅粮食的诗句 唐代李绅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哪些诗句来教育我们 唐代李绅的《悯农》。 悯农二首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白话译文: 其一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其二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53932换来的呢? 扩展资料 这首诗经常被人们用来教育儿童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 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 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 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悯农二首。 2.浪费粮食教我们不要浪费粮食的诗句 唐代诗人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后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什么诗句来教育我们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4.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 1.《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其二》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悯农》南宋·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悯农》宋· 李流谦 秋苗扫地尽,春苗破土出。 尚当积陈陈,那得有菜色。 不知终年耕,未了一日食。 守令民父母,贱士但挽嘿。 5.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关于李绅粮食的诗句 1.李绅的诗句 关于爱惜粮食的 李绅的诗句中关于爱惜粮食的是: 《悯农》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唐朝亳州谯县(今亳州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作品赏析: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2023-07-14 11:48:38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唐代诗人谁写诗句

【年代】:唐 【作者】:李绅 【作品】:悯农 【内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48:32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请问诗句是什么?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全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果有不懂可以追问哦!o(∩_∩)o哈哈~】【请其他解答解,请勿抄袭】
2023-07-14 11:48:121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哪句诗句教育我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锄禾》【唐】李绅
2023-07-14 11:48:042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想到哪些古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023-07-14 11:47:487

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什么诗句来教育我们

悯 农1 悯 农1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李 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2023-07-14 11:4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