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万里风9
-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u2022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u2022孟浩然 村居 清u2022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u2022袁枚 小池 宋u2022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u2022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u2022贺知章 春日 宋u2022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u2022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u2022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u2022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u2022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u2022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u2022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u2022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u2022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去二三里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卜算子u2022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律u2022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北营
-
【一年级上册】
画 唐朝u2022王维 静夜思 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u2022孟浩然 村居 清u2022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u2022袁枚 小池 宋u2022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山行 唐 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赠汪伦 唐 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u2022白居易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绝句 唐 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唐u2022贺知章 春日 宋u2022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林杰 嫦娥 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送元二使安西 唐u2022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唐u2022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渔歌子 唐u2022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 宋u2022翁卷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秋思 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吕岩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u2022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u2022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春夜喜雨 唐u2022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u2022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u2022秋 元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六年级下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芙蓉楼送辛渐 唐五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一去二三里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敕勒歌 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卜算子u2022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马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律u2022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水元素sl
-
啊喔
画鸡古诗原文及翻译
七头上的冠不是裁剪出来的,而是天生就有的,他的身体全都是雪白的,他以啊,以后都是这样子。这世间呢,他不敢大声的是他不会说话,如果说起来,那就是千门,万户都会打开2023-07-14 02:05:226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谁的哪首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明代:唐寅《画鸡》全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创作背景:《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2023-07-14 02:05:431
古诗画鸡的全文是: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详细释义:
唐伯虎《画鸡》诗:激发向上的精神。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唐伯虎就是唐寅,明代诗人、画家。赏析如下:雄鸡啼曙本是其自然属性,在常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在题诗《画鸡》里,它却成为了冲破黑暗、迎来曙色的光明之神,啼声成了催人奋进、激人兴起的号角。一首题诗,使画的意境顿时变得高昂和开阔。《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名家点评: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艺协会会员卢如山《绝句选译》:这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形象,作者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怀在诗中可见。诗写得通俗,有如民谣。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会长、伏牛山书画院院长张晨《中国题画诗分类鉴赏辞典》: 公鸡的威武的姿态、高洁的心灵、惊人的呜叫,都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情怀和抱负。供参考。2023-07-14 02:05:511
红冠不用裁满身什么走将来整首古诗
红冠不用裁,满身什么走将来整首古诗是: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画鸡》。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06:16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谁的哪首诗?
画鸡 [作者]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6:242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什么诗的诗句呢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处:《画鸡》。2、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2023-07-14 02:06:321
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白雪走将来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什么诗
常是墨人骚客吟诵母爱的代表。平生不敢轻言语,而鸡也是祥禽,代表著「吉」。唐伯虎笔下的大公鸡英雄气慨十足「头上红冠不用载。事实上鸡是共生的禽类,母鸡带小鸡以及呵护小鸡,满身白雪走将来,一叫千门万户开」,所以今年鸡年春晓2023-07-14 02:06:412
头上红冠不用采。满山雪白走江南。平声不敢轻言语。一笑千门万户开。是哪位诗人写的诗
《画鸡》作者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上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6:49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诗的诗名是什么啊?????
出自:《画鸡》 作者:唐寅 (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6:571
头上皇冠不用裁是那首古诗
楼主您好,是唐伯虎的《画鸡》。原诗如下:《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直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栽培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了。 3、这首诗前两句状物明确,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生动的刻画出了大公鸡的威严姿态。后两句又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说出了公鸡的威严,同时也是在暗喻自己。作者: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著名的画家、诗人。据说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取名为寅。2023-07-14 02:07:19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是什么诗
头上红冠不用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的题目是《画鸡》你是湖北武昌实验小学的吗?和我们的作业题目一样《同步》上的吧??2023-07-14 02:07:281
画鸡的古诗意思
意思: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07:361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答案是
画鸡作者: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鸡2023-07-14 02:07:452
什么红冠什么用裁,满身雪,什么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此诗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画鸡》,译文如下: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扩展资料:创作背景《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唐寅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唐寅作诗别具一格,不拘成法,多用口语,敢于突破格律限制,大胆表达真情实感。其为人不拘礼法,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他玩世出奇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吴中四才子”之一。有《六如居士全集》。2023-07-14 02:08:011
《画鸡》这部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头上戴的红冠不用裁缝来裁,满身雪白的羽毛走来。平时不敢轻声言语,开口一叫千家万户都开门劳作了。明代画家唐伯虎,不仅画鸡画得好,而且他创作的《画鸡》诗也很有特色:“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雄鸡啼曙,本是雄鸡的自然属性,但在唐伯虎的题画诗中,雄鸡却成了冲破黑暗、迎来曙色光明之神,啼声成了催人奋进的号角。有了这首题画诗,画的意境顿时变得高昂和开阔起来唐伯虎就是唐寅,明代诗人、画家。雄鸡啼曙本是其自然属性,在常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在题诗《画鸡》里,它却成为了冲破黑暗、迎来曙色的光明之神,啼声成了催人奋进、激人兴起的号角。一首题诗,使画的意境顿时变得高昂和开阔。2023-07-14 02:08:114
画鸡的全文是什么?
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全诗赏析:“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2023-07-14 02:08:191
头上红冠不用栽。,代诗人是谁
这是明朝诗人唐寅,即唐伯虎,所写的诗。诗题是《画鸡》,全诗为: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8:331
红冠不用裁这首诗是什么 红冠不用裁出自哪首诗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画鸡》。 2、这首诗是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3、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8:41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打一动物
公鸡 对吗 喔喔叫的那种2023-07-14 02:09:0214
形容公鸡的诗句有哪些?
《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鸡鸣》先秦:佚名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鸡鸣歌》未知:佚名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曲终漏尽严具陈,月没星稀天下旦。千门万户递鱼钥,宫中城上飞乌鹊。《神鸡童谣》唐代:佚名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登飞来峰》宋代: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雨过山村》唐代: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2023-07-14 02:09:331
按课文填空,()()红冠不用裁,满身雪()走将来。平生()敢轻言语,一叫()万户()。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09:436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谁的哪首诗?
画鸡[作者]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0:001
关于鸡的 诗句
红米磨具体贴2023-07-14 02:10:117
有关"绘画"的诗句有哪些?
1、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明代:李东阳《柯敬仲墨竹》译文:不要随意地谈论画竹的难与易,应该说工笔不易写意更加难。您看他萧疏地涂下几片竹叶,便渲染出满堂风雨寒气凛然。2、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唐代: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译文:如此美的景色,只能用颜料勾勒出来,画上题诗,寄送给不在身边的好友。3、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唐代:韦庄《金陵图》译文: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代:高蟾《金陵晚望》译文: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5、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唐代:王维《画》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2023-07-14 02:10:401
请问《画鸡》这首诗怎么写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更多关于《画鸡》这首诗怎么写,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18c800161583676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2023-07-14 02:11:16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大公鸡2023-07-14 02:11:4315
《画鸡》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
1、《画鸡》这首诗的韵脚是:裁、来、开;押ai 韵。2、《画鸡》 明代 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12:262
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十首】
1.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咏鹅 骆宾王〔唐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鉴赏 这首诗以一个七岁小孩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的极为生动活泼。 第一句三个“鹅”字,是诗人对鹅的亲切呼唤,也可以理解为模仿鹅的叫声。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曲,弯曲。项,就是脖子。曲项,弯着脖子。歌,唱歌。这两句让人想象出,一个7岁的儿童在对鹅作诗,他指着鹅说:鹅,鹅,鹅,弯曲着长长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一下子抓住鹅脖子长的特征,写出它欢叫时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写鹅鸣叫的神态,给人以声声入耳之感。鹅的声音高亢嘹亮,一个“曲”字,把鹅伸长脖子,而且仰头弯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长鸣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这句先写所见,再写所听,极有层次。 以上是写鹅在陆地上行进中的情形,下面两句则写鹅群到水中悠然自得游泳的情形。小诗人用一组对偶句,着重从色彩方面来铺叙鹅群戏水的情况。鹅儿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却是绿的,“白”“绿”对照,鲜明耀眼,这是当句对;同样,鹅掌是红的,而水波是青的,“红”“青”映衬,十分艳丽,这也是当句对。而两句中又“白”“红”相对,“绿”“青”相对,这是上下对。这样,回环往复,都是对仗,其妙无穷。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2.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 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3.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说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4.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画 王维〔唐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看山有色”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近听水无声”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 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5.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风 李峤〔唐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赏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6.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7.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画鸡 唐寅〔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生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8.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9.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赏析 这首诗首诗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 本诗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这首诗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10.幼儿易学的古诗精选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 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2023-07-14 02:12:401
幼儿古诗4~5岁精选【10首】
【 #婴幼儿# 导语】古诗是很好的幼儿语言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学习古诗,一方面可以锻炼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另一方面能大量积累词汇,能丰富自身的文学语言。下面是 分享的幼儿古诗4~5岁精选【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古诗4~5岁精选 江上渔者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古诗简介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翻译/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风波:波浪。 2.幼儿古诗4~5岁精选 小池 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简介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著 名诗篇。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翻译/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3.幼儿古诗4~5岁精选 画鸡 唐寅〔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 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生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4.幼儿古诗4~5岁精选 村居 高鼎〔清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5.幼儿古诗4~5岁精选 清明 杜牧〔唐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6.幼儿古诗4~5岁精选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 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7.幼儿古诗4~5岁精选 牧童 吕岩〔唐代〕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铺:铺开。 横野:辽阔的原野。 弄:逗弄,玩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8.幼儿古诗4~5岁精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代〕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注释 芙蓉楼: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据《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江南道·润州》丹阳:“晋王恭为刺史,改创西南楼名万岁楼,西北楼名芙蓉楼。”一说此处指黔阳(今湖南黔城)芙蓉楼。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平明:天亮的时候。 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孤: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玉壶:玉做的壶。比喻人品性高洁。 9.幼儿古诗4~5岁精选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jǐng):日光。 复:又。 10.幼儿古诗4~5岁精选 山中送别 王维〔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一作:年年)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2023-07-14 02:12:491
《画鸡》明唐,头上红冠不用裁,下一句是什么
应该是头上红冠不用裁下一句:满身雪白走将来出自:《画鸡》 [作者] 唐寅 [全文]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2:581
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白雪走将来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什么诗
《画鸡》作者:唐寅 (明)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3:071
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高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四句诗意思
讲的是公鸡2023-07-14 02:13:152
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描写的是什么
“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描写的是公鸡的神态。头上戴着根本不需要剪裁的红色冠头,浑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句诗当中描写了公鸡的身上颜色的鲜明对比,勾勒出了一只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公鸡,通过外貌描写,让读者对于公鸡的形象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句话是在明代诗人唐寅的诗《画鸡》,意思是: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画鸡》其实是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13:221
头上红冠不用裁的谜底是什么?
是公鸡。这是唐伯虎写的一首诗《画鸡》,原文是: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鸣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鸣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扩展资料《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13:471
画鸡古诗中的什么诗句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
画鸡古诗中的“满身雪白走将来”最能表达自己远大志向。意思是: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这句诗是通过雄鸡雪白的羽毛、雄赳赳的步伐两个方面来描写画中雄鸡的。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 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2023-07-14 02:14:052
头上红冠不用裁的全诗是什么?
整体意思:诗歌描绘了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诗歌:《画鸡》明代·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翻译: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注释:1、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2、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3、平生:平素,平常。4、轻:随便,轻易。5、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6、一:一旦。7、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扩展资料《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的公鸡。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2023-07-14 02:14:311
红冠不用裁这首诗是什么
这首诗是《画鸡》。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译文: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画鸡》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2023-07-14 02:14:381
头上皇冠不用裁是那首古诗
《画鸡》(清)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4:473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谁的哪首诗
唐朝诗人唐伯虎《画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注释】1、唐寅(1470—1522),字伯虎,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诗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作诗画画都很精通,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六如居士集》。《画鸡》是一首题在画上的诗2、裁:剪裁、制作3、走将来:走过来【解说】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2023-07-14 02:15:001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哪首诗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处:《画鸡》。2、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2023-07-14 02:15:071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哪首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画鸡》这首诗,《画鸡》是唐朝诗人唐伯虎的作品。这首诗的解释是: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这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唐寅,字伯虎,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诗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作诗画画都很精通,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六如居士集》。2023-07-14 02:15:141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哪首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画鸡》这首诗,《画鸡》是唐朝诗人唐伯虎的作品。这首诗的解释是: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这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唐寅,字伯虎,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朝诗人。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作诗画画都很精通,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六如居士集》。2023-07-14 02:15:211
红冠不用裁这首诗是什么 红冠不用裁,这首诗是什么?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自明代诗人唐寅的《画鸡》。 2、这首诗是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3、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5:28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白雪走将来.”出自谁的哪首诗
画鸡[作者]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2023-07-14 02:15:411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题目是什么?
唐伯虎《画鸡》诗:激发向上的精神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就是唐寅,明代诗人、画家。雄鸡啼曙本是其自然属性,在常人眼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在题诗《画鸡》里,它却成为了冲破黑暗、迎来曙色的光明之神,啼声成了催人奋进、激人兴起的号角。一首题诗,使画的意境顿时变得高昂和开阔。2023-07-14 02:16:002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哪首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是什么诗的诗句呢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处:《画鸡》。2、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2023-07-14 02:16:141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说的是什么?
头上红冠不用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的题目是《画鸡》你是湖北武昌实验小学的吗?和我们的作业题目一样《同步》上的吧??2023-07-14 02:16:222
咏鸡诗唐寅拼音版
画鸡拼音版如下:原文:《画huà鸡jī》头tóu上shàng红hóng冠guān不bú用yòng裁cái,满mǎn身shēn雪xuě白bái走zǒu将jiāng来lái。平píng生shēng不bù敢gǎn轻qīng言yán语yǔ,一yī叫jiào千qiān门mén万wàn户hù开kāi。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注释: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平生:平素,平常。轻:随便,轻易。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一:一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赏析:《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呜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呜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平身不敢轻言语”,诗人的诗路急转,说公鸡一生不敢随便啼叫,此句的气色收敛,还很低调,尤其“不敢”一词,用的很贴切,为第四句的结句做了铺垫,并对下句有反衬效果。后两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雄鸡在清晨报晓的情景,动静结合,运用了诗歌的艺术手法,使两句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树立了雄鸡高伟的形象,表现了公鸡具备的美德和权威。这首诗,诗人表达含蓄又不失些许豪放之情,借助诗中的雪白大公鸡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远大志向。2023-07-14 02:16:311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哪首诗 头上红冠不用裁是什么诗的诗句呢
1、头上红冠不用裁出处:《画鸡》。2、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3、译文: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2023-07-14 02:17:011
头上红冠不用裁拼音
tóu shàng hóng guān bù yòng cái。出自《画鸡》。作品原文: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作品注释:①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②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③平生:平素,平常。④轻:随便,轻易。⑤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⑥一:一旦。⑦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作品译文: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创作背景:《画鸡》是明代中后期时诗人为自己所画的一只大公鸡所提的诗,诗人画完这只高昂的公鸡后写好这首诗,在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泛滥的年代,托物言志,用通俗流畅的词语描绘了画作中那只羽毛雪白,冠顶通红的公鸡。作品鉴赏:《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起句的“头上红冠”,从局部描写公鸡头上的大红冠,在这第一句里,诗人更着重的是雄鸡那不用装饰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诗人称颂这种美为“不用裁”。承句“满身雪白”又从全身描写公鸡浑身的雪白羽毛。状物明确,从局部到全面;用大面积的白色(公鸡)与公鸡头上的大红冠相比,色彩对比强烈,描绘了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2023-07-14 02:17: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