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t白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书,要多读熟读,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含义,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字词解释:见:知道,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扩展资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2023-07-08 22:24:18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什么?
翻译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原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023-07-08 22:24:37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先读百遍吧。”又说:“读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原文出自于三国时期鱼豢的《魏略·儒宗传·董遇》。原文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白话译文: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有很深的见解,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这本书。有读书人想向他求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先读百遍吧。”又说:“读了很多遍,自然就明白其中的意思了。”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中空闲下来的时间;夜晚,不必下地劳动,这是一天中空闲下来的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空闲下来的时间。”扩展资料:《魏略》共50卷,编者为魏郎中鱼豢,为中国三国时代中记载魏国的史书。一般认为《典略》也是此书中的一部分所构成的,《三国志注》多引用《魏略》的内容来注释。本书原卷数,各史记载相异,如《隋书·经籍志二》载“《典略》(疑《魏略》之误)八十九卷”,《旧唐书·经籍志上》载“《魏略》三十八卷;《典略》五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二》载“《魏略》五十卷”。有的学者认为《典略》及《魏略》为同一书,有则认为是二书。此书久佚,现今只留有佚文。其内容分别由《后汉书》、《翰苑》、《北户录》、《三国志》、《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所引用。清代时史家王仁俊、张鹏一分别为此书作了辑佚工作,其中以张鹏一辑本为佳,辑有25卷并附遗文6条。2023-07-08 22:24:47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谁赞我?我加他微信给他五亿2023-07-08 22:25:04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书读的多了,其中的意思你必定就会知道了2023-07-08 22:25:31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造句:1、林萧点点头,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道理。2、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想对于习武也是一样的。3、古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此时只能说听道百遍,听道百遍慧根自现。2023-07-08 22:25:54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世间万物,皆属身外,只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2023-07-08 22:26:02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这句话的意思是: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口。出处:宋·朱熹《训学斋规》选段: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译文:凡是读书必须先要熟读,让里面的话都好像出自于我的口。进一步就仔细的思考,使它的意思好像都出自于我的心里所想的,然后可以有所心得。至于那些对于文章意思有疑惑的,大家的言论纷乱错杂的,就也要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不要匆忙急促地在当中取舍。扩展资料:《训学斋规》收录在《东听雨堂刊书·儒先训要十四种》。《训学斋规》分衣服冠履、言语不趋、洒扫涓洁、读书楔子、杂细事宜等目。对儿童生活起居、学习、道德行为礼节等均作详细规定。文章认为儿童启蒙之学,从穿衣戴帽开始,然后是言行举止,然后是扫洒清洁,然后是读书写字,以及各种杂事,都是应当懂得的。但凡一事一法,一事一义,无不需要细致周密。2023-07-08 22:26:1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解释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成语,读音是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造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背经文也是一样,因为潜心地去研究经文,修罗每日都繁忙并愉悦着。2023-07-08 22:26:26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读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涵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译文:有一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向他说教,反而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就是:“读了一百遍的书,它的意思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成文用法: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分句。运用示例:来新夏《莫吝“金针”度与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三国时董遇的一支金针,求学时我的老师也常引此语教诲我们。”成语寓意把一本书读到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心领神会了。成语中的“读百遍”只是概数,是一种强调的语气,有多次重复之意。意在告诉人们,“重复”乃学习之母。关于这点,古人还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们读书,要的正是这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静心研读,反复思考,定能悟出书中的“真谛”,如果每次都能从书本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日积月累,必将会开阔胸怀和视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2023-07-08 22:26:35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多读书,自然能懂。2023-07-08 22:27:031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的意思是读书读了很多遍,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出自《读书要三到》,作者是朱熹。原文: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拓展资料古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对我们现代的人来说,应该怎么讲呢?应该讲“读书千万遍,其义自见”,这讲得还比较合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我们的根机不够,杂念很多,心态很邪,读书千遍不足以把这颗心平复了,所以我们读千万遍才能赶得上古人读千遍,能赶上还得说不错。这就是我们现代人的根机。但是就实际而言,也就是说,我们学到了这个原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原理。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用的时候,有很多人读书千遍,达不到这个效果。可是要读书千万遍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而我们呢,没有这个能力去读千万遍,在这个时候会导致什么呢?会导致我们这颗心上不上、下不下。你要说能达到“其义自见”吧,还达不到。你要说比一般人吧,你看,还强一点儿,他是达不到那效果的。而且有很多人呢,尽其这一生,也达不到这个效果的,这是我们的现实。2023-07-08 22:27:4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朱熹的《读书要三到》。诗句是“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注”。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注5其义也。余尝谓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2023-07-08 22:27:48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将书读上一百遍,书里面讲的内容(意思)自然就明白啦。在这里,“见”同“现”,意思是显现,明白。“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原句如下:“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7-08 22:28:30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字词解释:见:知道,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4、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2023-07-08 22:28:39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处:《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扩展资料:古人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希望你读一千遍、读二千遍、读三千遍,遍数念得愈多,念的时候不求解义,经里头什么意思不求,只著重字念得清楚,句子没有念错,著重这个。所以读书千遍数读够了,这些书意思全懂了,不要人讲。2023-07-08 22:28:46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什么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是dú shū bǎi biàn ér yì zì x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2、释源: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2023-07-08 22:29:03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书看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明白它的意思了!2023-07-08 22:29:35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的意思!2023-07-08 22:29:453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只要多次阅读一本书,就能理解它的含义和道理。这句话是对《读书要三到》中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变体,原文出自南宋朱熹的教诲,他认为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2023-07-08 22:29:52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出处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成语,读音是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2023-07-08 22:30:011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原文及解释 (文言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概述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文章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①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②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质讷:质,质朴。讷,口齿不流利。 2渴:有急切之意。翻译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编辑本段]对其认识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年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 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阅读一本书,自然能逐渐了解它的涵义。这是一种通过精读以促进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自学者的钻研。 对于此观点,我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未必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如果没有悟性地理解只会成为可怜的书呆子纸上谈兵,只知表面肤浅的文字表述,未必可深入内涵。有悟性地读书,可以与作者融洽地平等交流,在心灵的碰撞和摩擦中灵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如果我们不带思索地读百遍书,又怎会奇迹般地自见其意呢?这种低效率的苦差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致命地浇灭你对书本知识的热情和自信。我们读书却不理解,读出来的往往是自己加给作者的思想,活在自我世界的樊笼里,如井底之蛙,仍旧心胸狭隘,孤陋寡闻。 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 英国作家菲尔丁曾忠告:“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把你戕害。”的确,没有选择性和悟性的书极为破坏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令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这从反面又显示出悟性读书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生命不息,攻读不止。“要让书成为自己的注解,而不要做一颗绕书本旋转的卫星,不要做思想的鹦鹉。”爱迪生如是说。那就让我们读百遍书,带悟性思索,其义自见。2023-07-08 22:30:10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这句话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该文是一篇关于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文章,其中提到:“读书必须一字一句,详辨复析,句句理会,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毫不懈怠。读得熟而又熟,文中之理自然会展现在眼前。”因此,“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反复阅读一本书或文章,不断深入思考和理解,那么书中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会被理解和领悟到。2023-07-08 22:30:171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啊?
书读了多遍,其意思自然就明白了。2023-07-08 22:30:528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下一句是什么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是dúshūbǎibiànéryìzìx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2023-07-08 22:31:215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全文翻译!!! 急急急啊!!!!!!!!!!!!!!!!!
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⒆。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翻译:我曾经说,读书有三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这儿,那么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一致,只能漫不经心地读,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也不会太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都到了,眼睛与嘴怎么不会到呢 ?2023-07-08 22:31:3813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意思是什么
1、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是dúshūbǎibiànéryìzìx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2、释源:有人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2023-07-08 22:32:12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解释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成语,读音是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023-07-08 22:32:201
其义自见的见是什么意思 急用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① 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2023-07-08 22:32:28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简述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成语,读音是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出处是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2023-07-08 22:32:371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意思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解释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字词解释:见:知道,古同“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4、用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2023-07-08 22:32:44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出自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原文翻译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近义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既然阅读与写作有如此重要的关系,那么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么通过大量的阅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方面能够为我们的写作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文学修养或者是知识积累。但我们所说的大量阅读并不是什么书都读,也不是一本书中什么都读,应该有所取舍,阅读的重点也应该有所区分。2023-07-08 22:32:53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每天读一百遍书2023-07-08 22:33:17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成语出处:三国时代鱼豢的《魏略》。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扩展资料: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7-08 22:33:37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译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扩展资料: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2023-07-08 22:33:51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1、古诗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2、原文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赏析和创作背景:1、赏析。世间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日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读书人多的时代,是书籍繁荣的时代,亦是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时代。读书多的时期,则是生命充实丰盈的时期,是激情炽热,才思、理智最敏捷的时期。于是《三国志魏书》中出现这么一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2、创作背景。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2023-07-08 22:34:07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
书读的多了,那么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2023-07-08 22:35:025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
是多读书自然会懂得书中的意思2023-07-08 22:35:262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这篇文章你读得滚瓜烂熟了它的涵意还自然现显出来.2023-07-08 22:35:393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读书读的遍数多了,自然就会理解书的内容和含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译文:有一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向他说教,反而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就是:“读了一百遍的书,它的意思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成文用法:复句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分句。运用示例:来新夏《莫吝“金针”度与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三国时董遇的一支金针,求学时我的老师也常引此语教诲我们。”成语寓意把一本书读到一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心领神会了。成语中的“读百遍”只是概数,是一种强调的语气,有多次重复之意。意在告诉人们,“重复”乃学习之母。关于这点,古人还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们读书,要的正是这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静心研读,反复思考,定能悟出书中的“真谛”,如果每次都能从书本中悟出一些为人处世的哲学,日积月累,必将会开阔胸怀和视野,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2023-07-08 22:36:06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
翻译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要专心一致,必定要三者到位,即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原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2023-07-08 22:36:20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是什么意思啊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三国魏郎中鱼豢著):“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世间万物,皆属身外,只有书能够渗心入骨地擦拭你蒙尘的心灵,让你耳聪目明,心高志远。任何时刻拾起书本,打开扉页,都可以在夏曰里读出雪意,于山间闻到泉鸣。2023-07-08 22:36:291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理解是什么?
结合注释,写写“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般意思2023-07-08 22:36:512
人有从学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什么意思
人有从学者董玉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有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多读书意思自然就知道了。2023-07-08 22:37:091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音为dú shū bǎi biàn ér yì zì xiàn,见,通“现”,显现。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原文为:“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原文翻译为:有一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向他说教,反而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就是:“读了一百遍的书,它的意思自然就显现出来了。”想学习的人说:“苦于没有时间。”董遇就说:“应当用‘三余"。”那个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这个时候可以读书,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也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不好出门干活,一年四季都有空闲。”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在一生中读过许多书,也许每本书会读许多遍,但恐怕吸收的并不多。盲目地追求读书的数量而忽视了觉悟,只能导致绝大部分知识像破砖烂瓦,杂乱无章地堆积在大脑某个易被遗忘的角落。悟性便如建筑师手中的设计图,能将这些零乱的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筑成知识的大厦,这样我们读书的目的会更明确、轻松。2023-07-08 22:37:44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什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成语出处:三国时代鱼豢的《魏略》。原文: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扩展资料:译文: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2023-07-08 22:38:00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当我们把一本书读上百遍时,自然就会领会中的意思。这句话强调书要读透,不能囫囵吞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传》。 原句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译文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2023-07-08 22:38:15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是啥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 自然 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繁体写法: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成语语法: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谜语: 熟读明义 读音注意: 见;不能读“jiàn”。 写法注意: 见,不能写作“现”。2023-07-08 22:38:241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什么意思
这个成语的意思为: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出自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翻译 董遇字季直,性格敦厚老实而且很好学。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 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陈寿简介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 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2023-07-08 22:38:30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什么意思?“见”是什么意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释义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见”是指:显现。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延伸:《读书要三到》宋代:朱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释义: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2023-07-08 22:3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