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啵呲嘚
-
一、涓涓 [ juān juān ] x0dx0a1、细水缓流貌。x0dx0a《荀子·法行》:“《诗》曰:‘涓涓源水,不_不塞。"” 宋 秦观 《游汤泉记》:“丘势坡_,前有小涧,涓涓而流。” 明 刘基 《活水源记》:“有泉焉,其始出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叶圣陶 《倪焕之》六:“现在,小小的一个窟窿凿开了。始而涓涓地,继而滔滔地,不休不息地倾泻着。”x0dx0a2、形容血、泪、雨等不断流淌。x0dx0a唐 刘言史 《苦妇词》:“气哕不发声,背头血涓涓。” 宋 周紫芝 《江城子》词之一:“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封神演义》第三五回:“兵过五关人寂寂,将来几次血涓涓。”x0dx0a3、指细水。x0dx0a汉 刘向 《说苑·敬慎》:“涓涓不壅,将成 江河 。”《后汉书·丁鸿传》:“夫坏崖破_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於葱青。” 宋 司马光 《进五规状》:“燎原之火,生於荧荧;怀山之水,漏於涓涓。”《花月痕》第四八回:“涓涓横决,万丈狂澜。”x0dx0a4、形容清白纯洁。x0dx0a汉 王充 《论衡·累害》:“将吏异好,清浊殊操;清吏增郁郁之白,举涓涓之言。”x0dx0a5、清新、明洁貌。x0dx0a《文选·潘岳<射雉赋>》:“天泱泱以垂云,泉涓涓而吐溜。” 徐爰 注:“涓涓,清新之色。” 唐 王初 《银河》诗:“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 明 叶宪祖 《素梅玉蟾》第一折:“新月涓涓,夜寒江静山衔斗。” 张昭汉 《金陵秋夜梦与琼玉表妹话旧》诗:“长空叫秋雁,涓涓风露清。”x0dx0a二、涓滴 [ juān dī ] x0dx0a1、一点一点地流淌。x0dx0a南朝 宋 鲍照 《遇铜山掘黄精》诗:“ 铜溪 昼深沉,乳窦夜涓滴。”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眶中流黑水,涓滴不绝,两日方止。”x0dx0a2、水点,极少的水。x0dx0a《艺文类聚》卷一百引 晋 李_ 《经涡路作》诗:“亢阳弥十旬,涓滴未_舒。” 唐 杜甫 《倦夜》诗:“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清 青城子 《志异续编·泉生石壁》:“讵知愈凿而水愈竭,寻涓滴不出矣。”x0dx0a3、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事物。x0dx0a唐 柳宗元 《为王京兆贺雨表一》:“渥泽徒加,涓滴无助。”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皇上,皇上,你既然要把花封锡,为甚的沛洪恩,_吝这涓滴。” 郭沫若 《沸羹集·忆成都》:“对于新 成都 的实现,我既无涓滴可以寄与,暂时把 成都 留在怀念里,在我是更加饶于回味的事。”x0dx0a三、涓埃 [ juān āi ] x0dx0a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x0dx0a《周书·萧_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 唐 杜甫 《野望》诗:“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想我昔年受其大恩,未及涓埃之报。” 鲁迅 《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我是最不擅长于此道的,虽然老朋友的事,也还是不会捧场,写出洋洋大文,俾于书,于店,于人,有什么涓埃之助。”x0dx0a四、末涓 [ mò juān ] x0dx0a细流。x0dx0a唐 韦嗣立 《偶游龙门北溪》诗:“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x0dx0a五、涓日 [ juān rì ] x0dx0a涓吉。x0dx0a《乐府诗集·宋章庙乐舞歌·登歌之一》:“帝容承祀,练时涓日。”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涓日,以次备法驾羽卫前导赴宫。”《宋史·乐志八》:“涓日洁齐,有严厥祀。”参见“ 涓吉 ”。
- 左迁
-
涓的组词有涓涓、 涓滴、 涓埃、 涓壤、 涓微、 涓壒、 涓日、 涓彭、 涓选、 尘涓、末涓、 涓涤、 涓细、 涓吉等。
一、中涓
[zhōng juān]
官名。指宫中主清洁洒扫的太监,后世一般指宦官。
二、微涓
[wēi juān]
极小的水流。比喻微小的功绩:我所做的仅仅是微涓一般,哪里比得上您的功劳。
三、涓壤
[juān rǎng]
犹涓埃。喻微小:此物就如同涓壤一般,真的不会让任何人觉得有变化的。
四、涓微
[juān wēi]
细小:这么涓微的细物,如果不认真看的话,真的不容易看出来的。
五、涓选
[juān xuǎn]
选择,选取:这些需要上供的东西都是经过层层涓选出来的,所以比较严格。
- 墨然殇
-
涓滴、涓埃、涓壤、涓细、涓露、涓选、涓微、尘涓、涓壒、末涓、涓彭、涓日、涓涤、涓波、涓洁、涓吉、涓浍、涓毫、无涓、微涓、
1、“涓滴”的读音:[juān dī]
意思:点滴的水;比喻极少量的钱、物或贡献。
造句:涓滴之水终能够磨损大石,不是因为它气力富强,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2、“涓埃”的读音:[juān āi]
意思: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造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3、“涓壤”的读音:[juān rǎng]
意思:犹涓埃。喻微小。
4、“涓细”的读音:[juān xì]
意思:水流细小。
造句:涓涓细流,潺潺流过,幽幽水韵,声声怡人。小溪流水哗啦啦,柔美,婉约,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参考资料
百度汉语:http://hanyu.baidu.com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是什么?
两点的坐标是(x1,y1)和(x2,y2)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 d=根号[(x1-x2)^2+(y1-y2)^2]。2023-05-12 16:57:236
两点之间的距离怎么求?
可以使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来求: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如果是三维坐标,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x1,y1,z1)、(x2,y2,z2)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扩展资料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推导过程已知AB两点坐标为A(x1,y1)B(x2,y2)。过A做一直线与X轴平行,过B做一直线与Y轴平行,两直线交点为C。则AC垂直于BC(因为X轴垂直于Y轴)则三角形ACB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故AB=根号下AC^2+BC^2,即两点间距离公式。2023-05-12 16:57:511
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间距离是指在平面上,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可以确定条直线,整个直线是最短的,也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距离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两点间距离公式三维坐标下求两点的距离:三维坐标,是指通过相互独立的三个变量构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点。它表示空间的点,在不同的三维坐标系下,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三维笛卡尔坐标(X,Y,Z)是在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下的点的表达式,其中,x,y,z分别是拥有共同的零点且彼此相互正交的x轴,y轴,z轴的坐标值。2023-05-12 16:58:081
什么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 设两点的坐标是(x1, y1)和(x2, y2) 则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 d=√[(x1-x2)²+(y1-y2)²]祝你开心2023-05-12 16:58:488
如何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设a(x1,y1)、b(x2,y2),则|ab|=√[(x2-x1)^2+(y2-y1)^2+(z2-z1)^2],或者∣ab∣=∣x1-x2∣secα=∣y1-y2∣/sinα,其中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k为直线ab的斜率两次勾股定理的套用:第一次套用勾股定理:在三维坐标中,首先计算两点在平面坐标中的距离,也就是x,y轴上的平面距离,这时第一次套用勾股定理计算出两点间的平面距离。第二次套用勾股定理:已经计算出两点在x,y轴上的平面距离,再计算出两点在z轴上的垂直距离:z1-z2。这时就可以再次套用勾股定理计算出两点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了。即:|ab|=√[(x2-x1)^2+(y2-y1)^2+(z2-z1)^2]2023-05-12 17:00:091
如何计算两点间距离?
回答设两点坐标为A(x,y),B(a,b)则两点距离=根号((x-a)^2+(y-b)^2)推理过程设两点坐标为A(x,y),B(a,b)首先,对于横坐标相同的两点(x=a),距离为纵坐标相减(y-b)的绝对值。同理,若y=b则距离为|x-a|当横纵坐标均不相同时,则以两点为锐角顶点构建直角三角形:设直角顶点为H,AH平行于纵轴,BH平行于横轴,易证H(x,b)因此:AH=|y-b|BH=|a-x|勾股定理得AB=根号(AH^2+BH^)带入得AB=根号((|x-a|)^2+(|y-b|)^2)由于绝对值相等的数的平方相等,化简得AB=根号((x-a)^2+(y-b)^2)扩展在三维坐标系中,两点坐标可由以下方法算出设A(x,y,z),B(a,b,c)则AB=根号(((x-a)^2+(y-b)^2)+(z-c)^2)注意:本人绘图技术拙略,数学渣...2023-05-12 17:00:151
怎么求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如下: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x2−x1)2+(y2−y1)2。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x2+y2。在平面上,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因为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勾股定理定理:有一只工程队要铺设一条网络,连接A,B两城。他们首先要知道两城之间的距离,才能准备材料。他们用全球定位系统将两城的位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看能不能帮他们求出A、B两城之间的距离。首先我们作点A关于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A",再作B关于Y轴的垂线,设垂足为B";延长AA"和BB"使之交与C点。显然角C等于90度,这样我们就构造出了一个三角形ABC,而我们要求的AB就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上。2023-05-12 17:00:321
如何求空间内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外的一个点A(x1,y1,z1),到一条直线的距离求法:先在空间直线上任意取一个点B(x2,y2,z2)作出AB的向量(x2-x1,y2-y1,z2-z1)直线的方向向量为(m,n,p)算出方向向量和AB向量所在平面的法向量。计算出法向量的模:S1=根号下(a平方+b平方+c平方)计算出原直线方向向量的摸S2=根号下(m平方+n平方+p平方)空间中点到直线的距离D=S1/S2扩展资料:点到直线距离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目标在于通过对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提高学生对数形结合的认识,加深用“计算”来处理“图形”的意识。证:根据定义,点P(x₀,y₀)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是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设点P到直线的垂线为l",垂足为Q,则l"的斜率为B/A则l"的解析式为y-y₀=(B/A)(x-x₀)把l和l"联立得l与l"的交点Q的坐标为((B^2x₀-ABy₀-AC)/(A^2+B^2), (A^2y₀-ABx₀-BC)/(A^2+B^2))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PQ^2=[(B^2x₀-ABy₀-AC)/(A^2+B^2)-x0]^2+[(A^2y₀-ABx₀-BC)/(A^2+B^2)-y0]^2=[(-A^2x₀-ABy₀-AC)/(A^2+B^2)]^2+[(-ABx₀-B^2y₀-BC)/(A^2+B^2)]^2=[A(-By₀-C-Ax₀)/(A^2+B^2)]^2+[B(-Ax₀-C-By₀)/(A^2+B^2)]^2=A^2(Ax₀+By₀+C)^2/(A^2+B^2)^2+B^2(Ax₀+By₀+C)^2/(A^2+B^2)^2=(A^2+B^2)(Ax₀+By₀+C)^2/(A^2+B^2)^2=(Ax₀+By₀+C)^2/(A^2+B^2)所以PQ=|Ax₀+By₀+C|/√(A^2+B^2),公式得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到直线距离2023-05-12 17:00:571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只考虑平面上的情况:在平面上,一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对于在球面上,指经过这两点的大弧(在以球心为圆心的圆上)的长度.2023-05-12 17:01:131
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怎样求?
如图,p1点坐标(x1,y1),p2点坐标(x2,y2)则它们的距离其实可以通过构造三角形来求,如图恰好构造了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x1-x2的绝对值,y1-y2的绝对值,那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可以得出斜边长的计算公式是其实也就是这两个坐标点之间的距离。2023-05-12 17:01:191
知道两点坐标,怎么算两点之间距离.
这个里面有相关的计算公式,你去一查就知道了。2023-05-12 17:01:398
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只考虑平面上的情况:在平面上,一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对于在球面上,指经过这两点的大弧(在以球心为圆心的圆上)的长度。2023-05-12 17:02:181
球面两点间距离怎样定义为什么这样定义???
这要看观察问题的角度了。譬如,你就按正常的距离的定义,即两点联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的线段,可定义为距离。如果局限在球面上,可以这样定义两点间的距离:过该两点做一个大圆(即在球面上做一个圆心在球心的圆),两点之间的弧长,可以做为两点距离的定义。在普通的空间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通常作为距离的定义。在球面中,两点之间,大圆的弧最短,因此,可作为球面上两点距离的定义。因为要在地球上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实际上你只能在球面上行走,最短的路线是大圆的圆弧。我们平时说的,地球上两点的距离,并非直线距离,而是两点间大圆的弧长。2023-05-12 17:02:251
在直角坐标系中怎样表示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A(x1,y1)、B(x2,y2)间的距离是:|AB|=√[(x1-x2)^2+(y1-y2)^2+2(x1-x2)(y1-y2)cosω]。2、分点公式和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点公式相同。3、平面向量中的结论在斜坐标系中成立,且十分方便(基底即有方向的单位长)。4、斜坐标系中各种函数图像会有些变样,求解析式时严格运用坐标,同时积累经验,防止函数模型的运用错误2023-05-12 17:02:321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句话正确吗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句话正确吗准确的2023-05-12 17:02:4712
C++,求两点间距
平面2点距离程序。#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int main(){double p1_x,p1_y,p2_x,p2_y,distance; printf("Please input 1st point coordinate x y: "); scanf("%lf %lf",&p1_x, &p1_y);printf("Please input 2nd point coordinate x y: ");scanf("%lf %lf",&p2_x, &p2_y);distance = sqrt ((p2_x - p1_x)*(p2_x - p1_x)+(p2_y - p1_y)*(p2_y - p1_y));printf("distace between p1 and p2 is %lf ",distance);return 0; }空间2点距离程序。输入 2 点的 x y z。#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int main(){double p1_x,p1_y,p1_z,p2_x,p2_y,p2_z, distance; double dx,dy,dz;printf("Please input 1st point coordinate x y z: "); scanf("%lf %lf %lf",&p1_x, &p1_y, &p1_z);printf("Please input 2nd point coordinate x y z: ");scanf("%lf %lf %lf",&p2_x, &p2_y, &p2_z);dx = p2_x - p1_x; dy = p2_y - p1_y; dz = p2_z - p1_z;distance = sqrt (dx*dx + dy*dy + dz*dz);printf("distace between p1 and p2 is %lf ",distance);return 0; }2023-05-12 17:04:181
两点间距离公式 具体内容介绍
1、两点之间距离公式:设A(X1,Y1)、B(X2,Y2),则∣AB∣=√[(X1-X2)^2+(Y1-Y2)^2]=√(1+k^2) (∣X1-X2∣)^2。 2、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2023-05-12 17:04:241
两点间距离公式 怎么计算
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两点间距离公式是什么 1、平面内 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 : 2、空间内 设A(x1,y1,z1),B(x2,y2,z2) |AB|=√[(x2-x1)^2+(y2-y1)^2+(z2-z1)^2] 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两点间距离如何计算 在平面上,以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因为两个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 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平面内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x2−x1)2+(y2−y1)2。 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x2+y2。2023-05-12 17:04:431
两点间距离怎么算啊?
平面两点 P(a, b), Q(c, d), |PQ| = √[(a-c)^2+(b-d)^2] ;空间两点 P(a, b,p), Q(c, d,q), |PQ| = √[(a-c)^2+(b-d)^2+(p-q)^2]2023-05-12 17:04:502
两点之间距离公式有哪些?
1、平面内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 : 、 ,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空间内设A(x1,y1,z1),B(x2,y2,z2)|AB|=√[(x2-x1)^2+(y2-y1)^2+(z2-z1)^2]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扩展资料应用:已知点A(-2,4),点B(1,2),点C在y轴上,如果△ABC是直角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分析:直角三角形,关键谁是直角,也就是讨论AB,AC,BC谁是斜边的问题.解:设C(0,y), AB是斜边,则有BC²+AC²=AB²即:4+(4-y)²+1+(2-y)²=13将方程的根求解出来即可。AC是斜边,则有BC²+AB²=AC²;BC是斜边,则有AC²+AB²=BC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点间距离公式2023-05-12 17:05:031
如何求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使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来求: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x1,y1)、(x2,y2),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如果是三维坐标,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x1,y1,z1)、(x2,y2,z2)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扩展资料两点间距离公式推论: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直线 l 的方程为y=kx+m,点P1(x1,y1),P2(x2,y2)为该线上任意两点,则圆锥曲线的弦长公式:若记α为直线AB的倾斜角,则同时,若已知直线公式和其中一个点,并且给定了距离,可以反求另一个点的坐标。2023-05-12 17:05:251
两点间距离怎么求?
两点间距离公式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两点间距离公式是∣AB∣=√[(x1-x2)²+(y1-y2)²]。两点间距离公式叙述了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关系。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B∣=√[(x1-x2)²+(y1-y2)²]。两点距离公式是常用于函数图形内求两点之间距离、求点的坐标的基本公式,是距离公式之一。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现约有5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2023-05-12 17:06:051
如何求两点间的距离?
距离公式是:根号内(y2-y1)²+(x2-x1)²。比方说,两点的坐标是(0,-3) (1,-4)。则距离是√(-4-(-3))²+(1-0)²=√2(根号2)。两点间距离公式推论:已知AB两点坐标为A(x1,y1),B(x2,y2)。过A做一直线与X轴平行,过B做一直线与Y轴平行,两直线交点为C。则AC垂直于BC(因为X轴垂直于Y轴)。则三角形ACB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故AB=根号下AC^2+BC^2,即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Ax+By+C=0 坐标(x0,y0)那么这点到这直线的距离就为:d=│Ax0+By0+C│/根号(A^2+B^2)。公式描述:公式中的直线方程为Ax+By+C=0,点P的坐标为(x0,y0)。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2023-05-12 17:06:181
怎么求两点间的距离?
如果两个点的坐标参照系相同的话,对于同一平面内(即x、y相同Z相同)计算原理就按:两点坐标点X值之差的平方加Y值之差的平方后再开平方。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内(即x、y相同Z不相同),那么就是:两点坐标点X值之差的平方加Y值之差的平方再加Z值之差的平方后再开平方假设A点坐标(x1,y1),B点坐标(x2,y2)两点的距离为d公式 d^2=(x2-x1)^2+(y2-y1)^2,求出d^2,然后开平方求出d了吧角度设直线AB的角度为CtanC=(y2-y1)/(x2-1),求出tanC,然后算tan的反函数就得到C了。假设平面内任意两点X,Y,其坐标分别为X(a,b)、Y(c,d),其中a≥c,d≥b . 则有以下关系式:(XY两点距离)^2=(a-c)^2 +(d-b)^2 XY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锐角):tanθ=(d-b)/(a-c)。如X(6,4),Y(3,8) ,则(XY)^2=(6-3)^2+(8-4)^2 得XY=5 tanθ=(8-4)/(6-3)=4/3 得 θ=arctan4/3 ≈76.43°扩展资料公式设两个点A、B以及坐标分别为 、 ,则A和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推论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直线 的方程为 ,点 , 为该线上任意两点,则这一公式即所谓圆锥曲线的弦长公式。若记 为直线AB的倾斜角,则同时,若已知直线公式和其中一个点,并且给定了距离,可以反求另一个点的坐标。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两点间距离公式2023-05-12 17:06:301
什么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物理上是相对于地面作一平行线.分别过两点作垂线,垂足的距离就是水平距离 等高线水平距离: 就是在平面图纸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水平实地距离越小,而等高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高度相同,而水平距离越短,则坡度起大。垂直距离。 高程点水平距离。就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2023-05-12 17:07:342
数学中常见的勾股数有哪些
常见的勾股数及几种通式有:(1) (3,4,5),(6,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9,40,41) … … 2n + 1,2n^2 + 2n,2n^2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12,35,37) … … 2^2*(n+1),[2(n+1)]^2-1,[2(n+1)]^2+1 (n是正整数) (4)m^2-n^2,2mn,m^2+n^2 (m、n均是正整数,m>n) 简单列出一些:3 4 5 5 12 13 7 24 25 9 40 41 11 60 61 13 84 85 15 112 113 8,15,17 12,35,37 20,21,29 20,99,101 48,55,73 60,91,1092023-05-12 16:52:203
勾股是啥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中短的为勾,长的为股,两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 ,在我国,把这一特性叫做勾股定理或勾股弦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商高说:“若勾三,股四,则弦五。”它被记录在了《九章算术》中。2023-05-12 16:52:055
勾股数有哪些
345i=3 j=4 k=5 i=5 j=12 k=13 i=6 j=8 k=10 i=7 j=24 k=25 i=8 j=15 k=17 i=9 j=12 k=15 i=9 j=40 k=41 i=10 j=24 k=26 i=11 j=60 k=61 i=12 j=16 k=20 i=12 j=35 k=37 i=13 j=84 k=85 i=14 j=48 k=50 i=15 j=20 k=25 i=15 j=36 k=39 i=16 j=30 k=34 i=16 j=63 k=65 i=18 j=24 k=30 i=18 j=80 k=82 i=20 j=21 k=29 i=20 j=48 k=52 i=21 j=28 k=35 i=21 j=72 k=75 i=24 j=32 k=40 i=24 j=45 k=51 i=24 j=70 k=74 i=25 j=60 k=65 i=27 j=36 k=45 i=28 j=45 k=53 i=30 j=40 k=50 i=30 j=72 k=78 i=32 j=60 k=68 i=33 j=44 k=55 i=33 j=56 k=65 i=35 j=84 k=91 i=36 j=48 k=60 i=36 j=77 k=85 i=39 j=52 k=65 i=39 j=80 k=89 i=40 j=42 k=58 i=40 j=75 k=85 i=42 j=56 k=70 i=45 j=60 k=75 i=48 j=55 k=73 i=48 j=64 k=80 i=51 j=68 k=85 i=54 j=72 k=90 i=57 j=76 k=95 i=60 j=63 k=87 i=65 j=72 k=97常见的几种通式:(1) (3, 4, 5), (6, 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 9,40,41) … … 2n + 1, 2n^2 + 2n, 2n^2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 (12,35,37) … … 2^2*(n+1),[2(n+1)]^2-1,[2(n+1)]^2+1 (n是正整数) (4)m^2-n^2,2mn,m^2+n^2 (m、n均是正整数,m>n) i=3 j=4 k=5 i=5 j=12 k=13 i=6 j=8 k=10 i=7 j=24 k=25 i=8 j=15 k=17 i=9 j=12 k=15 i=9 j=40 k=41 i=10 j=24 k=26 i=11 j=60 k=61 i=12 j=16 k=20 i=12 j=35 k=37 i=13 j=84 k=85 i=14 j=48 k=50 i=15 j=20 k=25 i=15 j=36 k=39 i=16 j=30 k=34 i=16 j=63 k=65 i=18 j=24 k=30 i=18 j=80 k=82 i=20 j=21 k=29 i=20 j=48 k=52 i=21 j=28 k=35 i=21 j=72 k=75 i=24 j=32 k=40 i=24 j=45 k=51 i=24 j=70 k=74 i=25 j=60 k=65 i=27 j=36 k=45 i=28 j=45 k=53 i=30 j=40 k=50 i=30 j=72 k=78 i=32 j=60 k=68 i=33 j=44 k=55 i=33 j=56 k=65 i=35 j=84 k=91 i=36 j=48 k=60 i=36 j=77 k=85 i=39 j=52 k=65 i=39 j=80 k=89 i=40 j=42 k=58 i=40 j=75 k=85 i=42 j=56 k=70 i=45 j=60 k=75 i=48 j=55 k=73 i=48 j=64 k=80 i=51 j=68 k=85 i=54 j=72 k=90 i=57 j=76 k=95 i=60 j=63 k=87 i=65 j=72 k=97常见的几种通式:(1) (3, 4, 5), (6, 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 9,40,41) … … 2n + 1, 2n^2 + 2n, 2n^2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 (12,35,37) … … 2^2*(n+1),[2(n+1)]^2-1,[2(n+1)]^2+1 (n是正整数) (4)m^2-n^2,2mn,m^2+n^2 (m、n均是正整数,m>ni=3 j=4 k=5 i=5 j=12 k=13 i=6 j=8 k=10 i=7 j=24 k=25 i=8 j=15 k=17 i=9 j=12 k=15 i=9 j=40 k=41 i=10 j=24 k=26 i=11 j=60 k=61 i=12 j=16 k=20 i=12 j=35 k=37 i=13 j=84 k=85 i=14 j=48 k=50 i=15 j=20 k=25 i=15 j=36 k=39 i=16 j=30 k=34 i=16 j=63 k=65 i=18 j=24 k=30 i=18 j=80 k=82 i=20 j=21 k=29 i=20 j=48 k=52 i=21 j=28 k=35 i=21 j=72 k=75 i=24 j=32 k=40 i=24 j=45 k=51 i=24 j=70 k=74 i=25 j=60 k=65 i=27 j=36 k=45 i=28 j=45 k=53 i=30 j=40 k=50 i=30 j=72 k=78 i=32 j=60 k=68 i=33 j=44 k=55 i=33 j=56 k=65 i=35 j=84 k=91 i=36 j=48 k=60 i=36 j=77 k=85 i=39 j=52 k=65 i=39 j=80 k=89 i=40 j=42 k=58 i=40 j=75 k=85 i=42 j=56 k=70 i=45 j=60 k=75 i=48 j=55 k=73 i=48 j=64 k=80 i=51 j=68 k=85 i=54 j=72 k=90 i=57 j=76 k=95 i=60 j=63 k=87 i=65 j=72 k=97常见的几种通式:(1) (3, 4, 5), (6, 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 9,40,41) … … 2n + 1, 2n^2 + 2n, 2n^2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 (12,35,37) … … 2^2*(n+1),[2(n+1)]^2-1,[2(n+1)]^2+1 (n是正整数) (4)m^2-n^2,2mn,m^2+n^2 (m、n均是正整数,m>n) i=3 j=4 k=5 i=5 j=12 k=13 i=6 j=8 k=10 i=7 j=24 k=25 i=8 j=15 k=17 i=9 j=12 k=15 i=9 j=40 k=41 i=10 j=24 k=26 i=11 j=60 k=61 i=12 j=16 k=20 i=12 j=35 k=37 i=13 j=84 k=85 i=14 j=48 k=50 i=15 j=20 k=25 i=15 j=36 k=39 i=16 j=30 k=34 i=16 j=63 k=65 i=18 j=24 k=30 i=18 j=80 k=82 i=20 j=21 k=29 i=20 j=48 k=52 i=21 j=28 k=35 i=21 j=72 k=75 i=24 j=32 k=40 i=24 j=45 k=51 i=24 j=70 k=74 i=25 j=60 k=65 i=27 j=36 k=45 i=28 j=45 k=53 i=30 j=40 k=50 i=30 j=72 k=78 i=32 j=60 k=68 i=33 j=44 k=55 i=33 j=56 k=65 i=35 j=84 k=91 i=36 j=48 k=60 i=36 j=77 k=85 i=39 j=52 k=65 i=39 j=80 k=89 i=40 j=42 k=58 i=40 j=75 k=85 i=42 j=56 k=70 i=45 j=60 k=75 i=48 j=55 k=73 i=48 j=64 k=80 i=51 j=68 k=85 i=54 j=72 k=90 i=57 j=76 k=95 i=60 j=63 k=87 i=65 j=72 k=97常见的几种通式:(1) (3, 4, 5), (6, 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 9,40,41) … … 2n + 1, 2n^2 + 2n, 2n^2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 (12,35,37) … … 2^2*(n+1),[2(n+1)]^2-1,[2(n+1)]^2+1 (n是正整数) (4)m^2-n^2,2mn,m^2+n^2 (m、n均是正整数,m>n)2023-05-12 16:51:1713
什么叫勾股定理啊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勾股定理现约有5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在中国,周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扩展资料:勾股定理的意义:1、勾股定理的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2、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即它是第一个把几何与代数联系起来的定理。3、勾股定理导致了无理数的发现,引起第一次数学危机,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数的理解。 4、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个给出了完全解答的不定方程,它引出了费马大定理。 5、勾股定理是欧氏几何的基础定理,并有巨大的实用价值。这条定理不仅在几何学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被誉为“几何学的基石”,而且在高等数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1971年5月15日,尼加拉瓜发行了一套题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十个数学公式”邮票,这十个数学公式由著名数学家选出的,勾股定理是其中之首。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勾股定理2023-05-12 16:51:011
勾股计算公式
勾股计算公式:A²+B²=C²,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勾股定理公式是a的平方加上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勾股定理: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a²+b²=c²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²+B²=C² C=√(A²+B²) 例如:√(120²+90²)=√22500=√150²=150 直角三角形 的三条边是3(直角边)、4(直角边)、5(斜边) 3²+4²=5² 5=√(3²+4²)=√5²=52023-05-12 16:50:531
勾股数是多少?
数学常用勾股数如下:1、(3、4、5) (6、8、10)(5、12、13)2、(8、15、17) (7、24、25)(9、40、41)3、(10、24、26)(11、60、61)4、(12、35、37)(48、55、73)5、(12、16、20)(13、84、85)6、(20、21、29)(20、99、101)7、(60、91、109)(15、112、113)2023-05-12 16:50:441
勾股数是怎么算的?
例:设三个数分别为i,j,ki=3 j=4 k=5; i=5 j=12 k=13; i=6 j=8 k=10; i=7 j=24 k=25; i=8 j=15 k=17; i=9 j=12 k=15。…知识拓展: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参考资料赵爽.九章算数.中国:赵爽,中国古代2023-05-12 16:50:311
什么是勾股定理
就是直角三角形三边满足的定理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2023-05-12 16:50:174
常用的勾股数有哪3个?
3.4.52023-05-12 16:50:024
数学中常见的勾股数有哪些
凡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称之为勾股数。下面整理了一些初中常见的勾股数,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勾股数及几种通式 (1) (3,4,5),(6,8,10) … … 3n,4n,5n (n是正整数) (2) (5,12,13) ,( 7,24,25),( 9,40,41) … … 2n + 1,2n² + 2n,2n² + 2n + 1 (n是正整数) (3) (8,15,17),(12,35,37) … … 2²*(n+1),[2(n+1)]²-1,[2(n+1)]²+1 (n是正整数) (4)m²-n²,2mn,m²+n² (m、n均是正整数,m>n) 寻找满足勾股定理的勾股数方法 1、当a为大于1的奇数2n+1时,b=2n²+2n, c=2n²+2n+1。 实际上就是把a的平方数拆成两个连续自然数,例如: n=1时(a,b,c)=(3,4,5) n=2时(a,b,c)=(5,12,13) n=3时(a,b,c)=(7,24,25) 由于两个连续自然数必然互质,所以用这个套路得到的勾股数组全部都是互质的。 2、当a为大于4的偶数2n时,b=n²-1, c=n²+1 也就是把a的一半的平方分别减1和加1,例如: n=3时(a,b,c)=(6,8,10) n=4时(a,b,c)=(8,15,17) n=5时(a,b,c)=(10,24,26) 当n为奇数时由于(a,b,c)是三个偶数,所以该勾股数组必然不是互质的。 3、如果只想得到互质的数组,可以将第二条公式改成:对于a=4n (大于等于2), b=4n²-1, c=4n²+1,例如: n=2时(a,b,c)=(8,15,17) n=3时(a,b,c)=(12,35,37) n=4时(a,b,c)=(16,63,65)2023-05-12 16:49:531
勾股数有哪些?
常用的勾股数有:3、4、5;5、12、13;7、24、25;8、15、17;9、40、41等等。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 。勾股数就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依据的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勾股定理说明,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古称勾长、股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古称弦长)的平方。反之,若平面上三角形中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边长的平方,则它是直角三角形(直角所对的边是第三边)。据《周髀算经》中记述,公元前一千多年周公与商高论数的对话中,商高就以三四五3个特定数为例详细解释了勾股定理要素。古埃及在公元前2600年的纸莎草就有(3,4,5)这一组勾股数,而古巴比伦泥板涉及的最大的一个勾股数组是(12709,13500,18541)。扩展资料勾股定理的证明一、赵爽勾股圆方图证明法中国三国时期赵爽为证明勾股定理作“勾股圆方图”即“弦图”,按其证明思路,其法可涵盖所有直角三角形,为东方特色勾股定理无字证明法。2002年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在北京召开。中国邮政发行一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就是这次大会的会标—中国古代证明勾股定理的赵爽弦图。二、刘徽“割补术”证明法中国魏晋时期伟大数学家刘徽作《九章算术注》时,依据其“割补术”为证勾股定理另辟蹊径而作“青朱出入图”。刘徽描述此图,“勾自乘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开方除之,即弦也。”其大意为,一个任意直角三角形,以勾宽作红色正方形即朱方,以股长作青色正方形即青方。将朱方、青方两个正方形对齐底边排列,再进行割补—以盈补虚,分割线内不动,线外则“各从其类”,以合成弦的正方形即弦方,弦方开方即为弦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股数2023-05-12 16:49:291
勾股数是什么
3 4 5勾三股四玄五 他们的倍数也可以2023-05-12 16:49:222
证明勾股定理的几种方法,最好有图象解释
勾股定理的证明:在这数百种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证明者身份的特殊而非常著名。 首先介绍勾股定理的两个最为精彩的证明,据说分别来源于中国和希腊。 1.中国方法:画两个边长为(a+b)的正方形,如图,其中a、b为直角边,c为斜边。这两个正方形全等,故面积相等。 左图与右图各有四个与原直角三角形全等的三角形,左右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必相等。从左右两图中都把四个三角形去掉,图形剩下部分的面积必相等。左图剩下两个正方形,分别以a、b为边。右图剩下以c为边的正方形。于是 a^2+b^2=c^2。 这就是我们几何教科书中所介绍的方法。既直观又简单,任何人都看得懂。 2.希腊方法:直接在直角三角形三边上画正方形,如图。 容易看出, △ABA" ≌△AA"C 。 过C向A""B""引垂线,交AB于C",交A""B""于C""。 △ABA"与正方形ACDA"同底等高,前者面积为后者面积的一半,△AA""C与矩形AA""C""C"同底等高,前者的面积也是后者的一半。由△ABA"≌△AA""C,知正方形ACDA"的面积等于矩形AA""C""C"的面积。同理可得正方形BB"EC的面积等于矩形B""BC"C""的面积。 于是, S正方形AA""B""B=S正方形ACDA"+S正方形BB"EC, 即 a2+b2=c2。 至于三角形面积是同底等高的矩形面积之半,则可用割补法得到(请读者自己证明)。这里只用到简单的面积关系,不涉及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公式。 这就是希腊古代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其《几何原本》中的证法。 以上两个证明方法之所以精彩,是它们所用到的定理少,都只用到面积的两个基本观念: ⑴ 全等形的面积相等; ⑵ 一个图形分割成几部分,各部分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 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朴素观念,任何人都能理解。 我国历代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论证方法有多种,为勾股定理作的图注也不少,其中较早的是赵爽(即赵君卿)在他附于《周髀算经》之中的论文《勾股圆方图注》中的证明。采用的是割补法: 如图,将图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涂上朱色,把中间小正方形涂上黄色,叫做中黄实,以弦为边的正方形称为弦实,然后经过拼补搭配,“令出入相补,各从其类”,他肯定了勾股弦三者的关系是符合勾股定理的。即“勾股各自乘,并之为弦实,开方除之,即弦也”。 赵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显示了我国数学家高超的证题思想,较为简明、直观。 西方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勾股定理,给出了很多证明方法,其中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证明是毕达哥拉斯给出的。据说当他证明了勾股定理以后,欣喜若狂,杀牛百头,以示庆贺。故西方亦称勾股定理为“百牛定理”。遗憾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方法早已失传,我们无从知道他的证法。 下面介绍的是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如图, S梯形ABCD= (a+b)2 = (a2+2ab+b2), ① 又S梯形ABCD=S△AED+S△EBC+S△CED = ab+ ba+ c2 = (2ab+c2)。 ② 比较以上二式,便得 a2+b2=c2。 这一证明由于用了梯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从而使证明相当简洁。 1876年4月1日,伽菲尔德在《新英格兰教育日志》上发表了他对勾股定理的这一证明。5年后,伽菲尔德就任美国第二十任总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勾股定理直观、简捷、易懂、明了的证明,就把这一证法称为勾股定理的“总统”证法,这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 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以后,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把这个直角三角形所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如图,Rt△ABC中,∠ACB=90°。作CD⊥BC,垂足为D。则 △BCD∽△BAC,△CAD∽△BAC。 由△BCD∽△BAC可得BC2=BD ? BA, ① 由△CAD∽△BAC可得AC2=AD ? AB。 ② 我们发现,把①、②两式相加可得 BC2+AC2=AB(AD+BD), 而AD+BD=AB, 因此有 BC2+AC2=AB2,这就是 a2+b2=c2。 这也是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而且也很简洁。它利用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在对勾股定理为数众多的证明中,人们也会犯一些错误。如有人给出了如下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设△ABC中,∠C=90°,由余弦定理 c2=a2+b2-2abcosC, 因为∠C=90°,所以cosC=0。所以 a2+b2=c2。 这一证法,看来正确,而且简单,实际上却犯了循环证论的错误。原因是余弦定理的证明来自勾股定理。 人们对勾股定理感兴趣的原因还在于它可以作推广。 欧几里得在他的《几何原本》中给出了勾股定理的推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一个直边形,其面积为两直角边上两个与之相似的直边形面积之和”。 从上面这一定理可以推出下面的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作圆,则以斜边为直径所作圆的面积等于以两直角边为直径所作两圆的面积和”。 勾股定理还可以推广到空间: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对应棱作相似多面体,则斜边上的多面体的表面积等于直角边上两个多面体表面积之和。 若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分别作球,则斜边上的球的表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上所作二球表面积之和。2023-05-12 16:49:131
勾股数顺口溜是什么?
3,4,5:勾三股四弦五;5,12,13:5·21(12)记一生(13)等等。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勾股数就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²+b²=c²)。又由于,任何一个勾股数组(a,b,c)内的三个数同时乘以一个正整数n得到的新数组(na,nb,nc)仍然是勾股数,所以一般我们想找的是a,b,c互质的勾股数组。常见勾股数顺口溜:3,4,5:勾三股四弦五。5,12,13:5·12记一生(13)。6,8,10:连续的偶数。8,15,17:八月十五在一起(17)。特殊勾股数:连续的勾股数只有3,4,5。连续的偶数勾股数只有6,8,10。2023-05-12 16:49:061
勾股定理
前进2023-05-12 16:48:594
勾股定理的定义是什么
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又称商高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早在中国商代就由商高发现。据说毕达高拉斯发现了这个定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麽a2+b2=c2勾股定理现发现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数组满足勾股定理方程a2+b2=c2的正整数组(a,b,c)。例如(3,4,5)就是一组勾股数组。由于方程中含有3个未知数,故勾股数组有无数多组。推广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看作二维平面上的向量,将两斜边看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轴上的投影,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考察勾股定理的意义。即,向量长度的平方等于它在其所在空间一组正交基上投影长度的平方之和。2023-05-12 16:48:501
常见勾股数列表
3 ,4 , 55 ,12 ,137 ,24 , 259 ,40 ,4111,60 ,61??2n+1,2n²+2n ,2n²+2n+1看一组数是否为勾股数,首先除去最大公约数,再看较大的两个数是否相差1,且较大的两数之和是最小数的平方。例如:39,252,255,首先除去最大公约数3,变成13,84,85,再看较大的两个数84,85相差1,且84,85之和是169恰好是最小数13的平方,因此39,252,255是一组勾股数。扩展资料1、当a为大于1的奇数2n+1时,b=2n²+2n, c=2n²+2n+1。实际上就是把a的平方数拆成两个连续自然数,例如:n=1时(a,b,c)=(3,4,5)n=2时(a,b,c)=(5,12,13)n=3时(a,b,c)=(7,24,25)[1]... ...由于两个连续自然数必然互质,所以用这个套路得到的勾股数组全部都是互质的。2、当a为大于4的偶数2n时,b=n²-1, c=n²+1也就是把a的一半的平方分别减1和加1,例如:n=3时(a,b,c)=(6,8,10)n=4时(a,b,c)=(8,15,17)n=5时(a,b,c)=(10,24,26)n=6时(a,b,c)=(12,35,37)2023-05-12 16:48:421
什么是勾股数?~~~~~~~~~~~
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 凡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称之为勾股数。2023-05-12 16:48:322
勾股数有哪些规律
勾股数 凡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一组正整数,称之为勾股数. ①观察3,4,5;5,12,13;7,24,25;…发现这些勾股数都是奇数,且从3起九没有间断过.计算0.5(9-1),0.5(9+1)与0.5(25-1),0.5(25+1),并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分别能表示7,24,25的股和弦的算式. ②根据①的规律,用n的代数式来表示所有这些勾股数的勾、股、弦,合情猜想他们之间的两种相等关系,并对其中一种猜想加以说明. ③继续观察4,3,5;6,8,10;8,15,17;…可以发现各组的第一个数都是偶数,且从4起也没有间断过,运用上述类似的探索方法,之间用m的代数式来表示它们的股合弦. 勾股数 - 构成直角三角形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设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a、b、c,由勾股定理知a2+b2=c2,这是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因此,要求一组勾股数就是要解不定方程x2+y2=z2,求出正整数解. 例:已知在△ABC中,三边长分别是a、b、c,a=n2-1,b=2n,c=n2+1(n>1),求证:∠C=90°.此例说明了对于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1),都可构成一组勾股数,三边分别是:2n、n2-1、n2+1.如:6、8、10,8、15、17、10、24、26…等. 再来看下面这些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11、60、61…这些勾股数都是以奇数为一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由上例已知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构成一组勾股数,实际上以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2n+1(n>1)为边也可以构成勾股数,其三边分别是2n+1、2n2+2n、2n2+2n+1,这可以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获证. 勾股数 - 特点 观察分析上述的勾股数,可看出它们具有下列二个特点: 1、直角三角形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等于短直角边的平方与这边的和. 掌握上述二个特点,为解一类题提供了方便. 例: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是正整数,其中一条短直角边的长度是13,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用特点1设这个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3、x、x+1,则有:169+x2=(x+1)2,解得x=84,此三角形周长=13+84+85=182. 用特点2此直角三角形是以奇数为边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因此周长=169+13=182.2023-05-12 16:48:261
勾股定理是什么??
在直角三角形里a,b表示两条短边,c,表示一条长边,a*a+b*b=c*c如:3*3+4*4=5*5=9+16=252023-05-12 16:48:116
什么叫做勾股数
满足勾股定理的一组正整数,叫勾股数。如3,4,5是一组勾股数。2023-05-12 16:47:511
勾股数组有哪些
a b c3 4 55 12 137 24 258 15 179 40 4111 60 6112 35 3713 84 8516 63 6520 21 2927 36 4528 45 5333 56 6536 77 8539 80 8948 55 7365 72 972023-05-12 16:47:177
什么是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指直角bai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du的zhi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拓展资料dao勾股定理的定义:在平面上的一1653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a²+b²=c²。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书中给出勾股定理的以下证明。设△ABC为一直角三角形,其中A为直角。从A点划一直线至对边,使其垂直于对边。延长此线把对边上的正方形一分为二,其面积分别与其余两个正方形相等。2023-05-12 16:47:071
为什么叫勾股定理
因为斜边叫勾边,直角边叫股边2023-05-12 16:46:543
勾股定理中国古代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 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蒋铭祖对《蒋铭祖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b^=c^ 。勾股定理现发现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勾股数组程a2 + b2 = c2的正整数组(a,b,c)。(3,4,5)就是勾股数。 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数学家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另一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所以勾股定理也称为勾股弦定理。在公元前1000多年,据记载,商高(约公元前1120年)答周公曰“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因此,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在公元前7至6世纪一中国学者陈子,曾经给出过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乘并开方除之得斜至日。 还有的国家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在陈子后一二百年,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了庆祝这一定理的发现,毕达哥拉斯学派杀了一百头牛酬谢供奉神灵,因此这个定理又有人叫做“百牛定理”。 蒋铭祖定理:蒋铭祖是公元前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当时中国的朝代是西周,是奴隶社会时期。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著作《蒋铭祖算经》中记录着商 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蒋铭祖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蒋铭祖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这就是著名的蒋铭祖定理,关于勾股定理的发现,《蒋铭祖算经》上说:"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此数"指的是"勾三股四弦五"。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勾三股四弦五这种关系是在大禹治水时发现的。 毕达哥拉斯树是由毕达哥拉斯根据勾股定理所画出来的一个可以无限重复的图形。又因为重复数次后 的形状好似一棵树,所以被称为毕达哥拉斯树。 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两个相邻的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相邻的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利用不等式A2+B2≥2AB可以证明下面的结论: 三个正方形之间的三角形,其面积小于等于大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大于等于一个小正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这个定理在中国又称为“商高定理”,在外国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或者“百牛定理“。(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法国、比利时人又称这个定理为“驴桥定理”。他们发现勾股定理的时间都比中国晚,中国是最早发现这一几何宝藏的国家。目前初二学生教材的证明方法采用赵爽弦图,证明使用青朱出入图。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它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a²+b²=c²。2023-05-12 16:4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