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小凡
-
1. 关于蛙的诗句春天
关于蛙的诗句春天 1.关于青蛙的诗句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约客 / 有约》
作者:赵师秀。
朝代:宋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木兰花慢·朝天门外路》
作者:吕胜己
朝代:宋朝
朝天门外路,路坦坦、走去声瑶京。悔年少狂图,争名远宦,为米孤征。星星。半凋鬓发,事千端、回首只堪惊。居士新来悟也,渭川小隐初成。
临清。巧创幽亭。真富贵、享安荣。有猿鸟清讴,松篁森卫,桧柏双旌。蛙鸣。自然鼓吹,粲林华、前后锦围屏。须信早朝鸡唱,未如夜枕滩声。
4、《绝句》
作者:吴涛
朝代:宋朝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5、《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朝代:宋朝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五月十九日大雨》
作者:刘基
朝代:明朝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扩展资料: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动物学上特指的是黑斑侧褶蛙。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参考资料:百度汉语_有关蛙的诗句百度百科_青蛙
2.带有蛙字的诗句
带有蛙字的诗句:
1、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原文:野步
宋代: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译文: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
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2、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原文:春暮
宋代: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译文:
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
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3、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原文: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瞬间洒落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滚滚,大地仿佛都在震动。
一会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池塘水满,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4、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原文: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原文: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3.和蛙有关的诗句
《过贾岛野居》张籍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
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苦昼短》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残春》齐己
三月看无也,芳时此可嗟。
园林欲向夕,风雨更吹花。
影乱冲人蝶,声繁绕堑蛙。
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
《种竹》元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
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
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
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
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绝境》罗隐
绝境非身事,流年但物华。
水梳苔发直,风引蕙心斜。
凡客从题凤,肤音未胜蛙。
小船兼有桨,始与问渔家。
《汴路水驿》王建
晚泊水边驿,柳塘初起风。
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
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
近来多怨别,不与少年同。
《发蜀客》张祜
风吹鲁国人,飘荡蜀江滨。
湿地饶蛙黾,衰年足鬼神。
时清归去路,日复病来身。
千万长堤柳,从他烂熳春。
《江南杂题》张祜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
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连雨》白居易
风雨暗萧萧,鸡鸣暮复朝。
碎声笼苦竹,冷翠落芭蕉。
水鸟投檐宿,泥蛙入户跳。
仍闻蕃客见,明日欲追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辛弃疾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
4.关于青蛙的诗句有哪些
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释义:空气中散发着稻花的香味,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2.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河溪之水满溢的时候才会有鹭鸟飞下来嬉戏,绿草幽深的地方才会有不间断的蛙鸣。
3. 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赵蕃《闻蛙》
释义:惊蛰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此时才刚刚听到蛙声鸣叫。
4. 有时白鹭窥鱼下,竟日青蛙伴我吟。——贺铸《乌江广圣寺虚乐亭》
释义:有的时候会有白鹭飞下来窥探水里有没有鱼,池塘中的青蛙日日夜夜以鸣叫声伴着我吟诵。
5. 鳞鳞池面水初生,萍底青蛙自在鸣。——杨时《直舍书事》
释义:波光粼粼的水池中春水才刚刚开始流动,浮萍底下的青蛙自由自在的鸣叫。
6.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曹豳《春暮》
释义:黄莺的歌声已经停歇了,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处处都是蛙声。
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司马光《有约》
释义: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8. 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黄庭坚《同刘景文游郭氏西园因留宿》
释义:傍晚在池塘旁边看到了许多蝌蚪,就知道了清静的晚上一定会有蛙鸣声。
9. 一朝攀龙去,蛙黾安在哉。——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释义:有一天乘龙而去了额,不知道这些蛙声还在不在。
10. 萍叶青浮水,蛙声闹彻明。——陆游《春晚》
释义:青青的萍草浮在绿水之上,蛙鸣声一直闹到了天亮。
5.描写蛙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听取蛙声一片”全诗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08:293
听取蛙声一片的全诗
听取蛙声一片的全诗如下: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词作于作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这首词平易中见真切,浑沦中见准确,连绵中呈陡转。写眼前常景,而能别开蹊径;脱手炼词,得刻物入神之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023-07-04 15:09:2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闻到了稻香,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2023-07-04 15:09:43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稻田里的蛙声特别响亮,远远近近连成一片,伴这阵阵稻花香传扬在空气中,似乎向人们报告着丰收在望的喜讯。2023-07-04 15:10:266
听取蛙声一片全诗意思
蛙声的解释蛙的叫声。 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 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 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 诗:“ 薰风 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词语分解 蛙的解释 蛙 ā 两栖 动物 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部首 :虫; 声的解释 声 (声) ē 物体 振动 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声明 。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名声。 音乐歌舞:声伎(女2023-07-04 15:11:19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哪一首古诗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注释】1、丰年:丰收的年景2、听取:听见【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2023-07-04 15:11:49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2023-07-04 15:11:591
听取蛙声一片"那首诗全诗怎么背来着
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希望能帮助到你!2023-07-04 15:12:414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3:012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是什么?
稻花香里说丰年[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3:393
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解释: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诗词名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听取蛙声一片”的详细介绍: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文点此查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详细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背景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三、辛弃疾其他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四、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乡村夏夜的宁静与优美之词,乡村的夏夜月明风清,空气中飘来阵阵稻花香,处处蛙声和鸣的景象,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上阕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五、译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六、注解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鸣蝉:蝉叫声。旧时:往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见:同“现”,显现,出现。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详细信息2023-07-04 15:13:50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扩写】 80字左右
农民伯伯们站在稻田里,闻着秋风里那散沁醉人的稻花香,看着黄灿灿的稻田,欣喜的谈论着今年的丰收盛况,远远的传来一片蛙鸣声,如一曲乐曲在庆贺着农民们的收获2023-07-04 15:14:104
怎样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今译〕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初夏月夜景色的小词,以轻快灵巧的笔调反映出作者愉悦的心情.上述两句是词中尤感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加之前两句的视觉形象,构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给予读者多方面的审美享受.〔原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上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说明】 本篇是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您能谈谈在这首词中您感受到哪些声音吗?2023-07-04 15:14:26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丰收2023-07-04 15:14:35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 9西江月:词牌名。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2023-07-04 15:14:445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是什么?
稻花香里出丰年2023-07-04 15:14:59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的词吗
是2023-07-04 15:15:086
听取蛙声一片前面的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023-07-04 15:15:26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出处是?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15:331
听取蛙声一片指什么娃
听取蛙声一片指:青蛙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2023-07-04 15:15:581
蛙声初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蛙声初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蛙声初一作文1 十年前,寂静的夏夜,银光交织,小草夹着雨露在微风中轻轻点头,静谧的夜中,小池塘边,一片蛙声传来,让人不由得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池塘边。 布谷鸟问:“青蛙哥们儿,这是要去干嘛呀?”青蛙无奈地指了指旁边干涸的鱼塘,说:“你没看见吗?那池塘已经干了,我得去别的地方。”布谷鸟感到有些疑惑,瞪大了眼珠子左看右看,似乎寻找着什么,“我怎么没看见你的兄弟姐妹啊?他们到哪儿去了呢?”青蛙望着池塘,伤心地说:“他们早已经走了。”“那你怎么现在才走呢?”布谷鸟更加不解的问。 青蛙激动地说:“说来话长,很久以前,我和我的同胞们在这儿生活得非常自在,可后来,一些自称为是人类的生物来到这里,开始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还在森林里乱丢垃圾,虽然他们说要处理,可方法就是把这些垃圾全部推进我们的池塘,后来,我的同胞们再也不无忍受他们的恶行便离开了这里。”布谷鸟又问:“那你怎么现在走呢?” 青蛙望了望池塘说:“那时,我还以为他们会回心转意,把森林又复原到原来那样美丽,生机勃勃,可他们不但不复原森林,还变本加厉地砍伐树木,往池塘里倒垃圾,导致了池塘的干涸……”说完罢,青蛙又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池塘,便上了路,这时,传来了一个声音:“该死的青蛙,别再叫了,吵得我睡不着,我待会儿把你们这些低等生物拿去炖了吃了!”布谷鸟无奈地摇了摇头:“哎!不知有多少生物将会毁在人类之手啊!” 若干年后,世界各地发来消息:“出现大量害虫,形成虫灾,庄稼产量正直线下降!”当人们听到这则消息后,想到的只是农药,于是,开始大面积使用农药,虽然害虫减了不少,但也致使了大多数人中毒而死,这时,人们想到了青蛙,可为时已晚,青蛙已经走了,任何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最终。 千年后,同样寂静的夏夜,同样的银光交织,却没有了同样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蛙声初一作文2 朋友,请闭上你的双眼,在脑海中描绘这样一个画面:你站在广阔的田野上,尽情享受着清新和夕阳西下的壮美,转身眺望,却发现目光怎么也摆脱不了瓜果飘香、果粒饱满的丰收景象,耳边总缠绕着青蛙们“呱呱”的报喜声,让人心情舒畅无比......这是多么有钱、幸福的生活啊!这又是谁不想拥有的闲情雅致啊? 但是,随着光阴的飞驰、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乱砍乱伐、过度浪费,是自愿的数量急剧下降,出现资源短缺;大量的捕杀,是多少种可爱的生灵走向灭亡的边缘;乱排污水、化学制剂,是江河无言,鱼类大规模死亡,部分地区再无纯净水可用;乱扔垃圾,是环境遭到破坏,,是环保、健康不再;还有违规使用化学用品,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处处提防着危险的降临......这现实的一切一切,与我们想象的好像太过遥远,仿佛理想的家园却只能在梦中出现。 亲爱的朋友,难道你愿意生活在一个堆满垃圾的环境中?难道你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园?那就请不要气馁,不要灰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拯救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让每个人都能有环保意识;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人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也要提醒、监督身边的人这样做,换其他人的行动,共同为地球的和谐与安宁献上一份力;我们还有鼓足勇气,都发现有不文明现象的人或违法违规的工厂绝不手软,坚决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也许,这会花去我们的时间、金钱、精力,会使我们疲惫,但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切一切也是必要的,是值得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坚决打击破坏环境、危害地球的人和事,我们理想的生活终究会到来,我们美好的家园终究会出现,那美妙的蛙声也终究离不开我们的耳畔! 蛙声初一作文3 当疲惫的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那口水井前,一股希望之火在心底油然而生,回顾之前的遭遇,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流下了几滴“幸福”的眼泪。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稻田中,每天无忧无虑地与伙伴们玩耍。看着蓝蓝的天,绿油油的草,无边无垠的稻田,总会幻想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垄上的小学生一排排的走过后,留下一串悦耳的童音,这时的我总会随声附合,“呱、呱”地叫两声,心中涌起自豪。 但未来并不像希望的那么美好,由于人们提出“抓产量,保增长”的口号,不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了水质的污染。昆虫的大量死亡,导致我们食物的严重短缺,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我原本鲜亮的外衣也因为这样的折磨黯淡了,同伴们一一个个变得形销骨立了,我们常聚在一起诉说心中的苦闷与不满,但人们听不到我们的心声,只顾着他们的产量。 如果只是这样,我们也许还能度日如年的活下去。但是,贪婪的人类再一次将魔爪伸向我们,他们认为我们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在金钱的诱惑下不及后果的捕杀我们,于是我每天只能提心吊胆的度过,看着同伴一个个的减少,无边的恐惧就会在我的身边围绕。终于,幸运女神没有再陪伴我的身边——一张大网无情的把我捞了出来。我被送往了一家快餐店,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一个男人丑恶的脸,黏糊糊的案板上,我的同伴正被他一个个的送往天堂。箩筐里的我,不住的在想:我的生命也要在此终结吗?我人生的意义就是被人类吃掉吗?不!我不能做人类的俘虏,我要自由。当那只血腥的手再次伸进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小洞,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我奋力一跃......当我爬出快餐店的时候,仍然心有余悸,如果......嗨,不想它了,我的人生应该自己来掌握。但是,我要上哪呢?这光怪陆离的城市是我能生存的地方吗?这时,我看到前方的巷子里有一口井...... 蛙声初一作文4 大都市里,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在忙忙碌碌中生活,一天天麻木。人造假山,流水,便是所谓美丽的大自然,高楼大厦间夹着一些小草,绿树,红花,池塘,就能算是一个美丽的小区。然而,大家都忘记了真正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标志是青蛙,美丽的蛙声是大自然最好的证明。然而,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份真正的美好。 记得第一次去乡下,看见了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理由很多荷叶,荷叶旁有许多青蛙呱呱地叫着,跳下水,妈妈开玩笑地说,这是青蛙跳塘。我也用幼稚的眼光,兴奋地看着这些青蛙,听青蛙们演奏。 后来搬去江阴,住在一个又灰又脏的厂里。厂里有许多野猫,夜晚在厂里自由的走着,绿眼睛大的跟铜铃似的。厂的围墙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农村,小小的街巷,绿油油的田地,还有绿色的小池塘。围墙当住了外面的景色,却挡不住那美妙的蛙声,每天晚上都听着这熟悉的蛙声,安然入睡。 过了几年,厂要搬走了,我马上就要和小乡村告别,和蛙声告别,去一个新的地方。妈妈说,那里也会有青蛙的。然而,搬去了。却没有看到一只青蛙,没有听到一声蛙叫,我不免有些失望。妈妈笑笑。放学后,妈妈带我去菜市买了几只青蛙,悄悄的放在常后的土地上,那里杂草丛生,还有两个小水窝,我想,青蛙应该能在那里快乐的成长吧。那天晚上,我又听到了久违的蛙声,心里十分高兴,推开窗子,看哪个灯火通明的世界,不免又有些失落,这里不是我可爱的小乡村,那蛙声,仅仅在厂的一块小地,孤独的唱着歌。 第二年,青蛙生了许多黑色透明的小蝌蚪,夏天的晚上又热闹了,想青蛙跳塘一样。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走了,回柳州来,我告别了我亲手放下的青蛙,临走时,我发现一个水窝不见了,一问爸爸,才得知那里要建新厂房了。 今年夏天,我再回去时,一座高楼耸立在那里,昔日的小水窝,杂草顿时全无。我在也听不到熟悉的蛙声了。我的小青蛙,你们在哪,你们又能去哪?在这个高楼林立的世界里徘徊吗?你们的家呢?我当时的做法究竟是帮了你们还是害了你们呢?我智能枕芯竹园你闷能找到一方净土,自由快乐的歌唱。 蛙声初一作文5 俗话说得好“都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而如今,蛙声却正从人们的生活中远去。——题记 “稻花香里所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不假。我七岁时回到老家。每到晚上,总可以听到一片蛙声。蛙声清脆,仿佛是泉眼里冒的气泡又突然破碎的声音。这声音时断时续,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细细感受,时而好像百支乐队公共鸣,时而则像一人的独奏。这大概就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吧。我常常陶醉其中。 同一地点,像个六年。今年回去,这自然的声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傍晚,太阳依旧是照样地悄悄拉上夜幕,我来到门外,盼望能再次听到六年前来自青蛙的音符。夜色越来越黑,我的心随着黑夜也越等越急。“它会来的”我心里这样想,又有了信心。结果并不那么愉快,我苦苦等了几个小时,竟没有等到蛙声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气沉沉。沉寂的夜晚,除了几声蛐蛐叫外,就只剩风吹的草声。 蛙声去哪儿了?我倚在门旁寻思着,久思不得其解。 “呱呱——”清脆,有力虽然不那么赋有神韵。是蛙声!这声音把我从思考中惊醒,猛然抬头。一位老汉和一个小孩一并走着。手里提着一大袋青蛙。“呱呱——”又是几声蛙叫,刚才的蛙声便是从这袋子里传出。“爷爷——”小孩开始说话了,天真而又幼稚。“天天可以吃青蛙么——?”“可以,只要你喜欢。”“那田里的青蛙不会被吃完么?吃完了就没法捉害虫了。”“放心,青蛙多的是,那有什么吃完的?再说现在都用农药了,不要青蛙也罢!”小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和爷爷消失在了一个拐角处。 半晌,我才缓过神来,我的心早已和这个夜晚的风一般凉了。刚才,我又听到了六年前的蛙声。依旧是那么清脆,依旧是断断续续,可它却失去了它的美妙。那是青蛙的歌声?不!那是青蛙在哭泣!每当我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总会感受到一股钻心的痛。 老虎,熊猫,已载入保护的清单。我不希望,若干年后的今天,青蛙,会被列入这条清单;我更不希望看到,若干年后的夜晚,人们将永远的失去这美妙的歌声,动听的音弦,来自大自然的奏鸣。 蛙声初一作文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而我却能听到别的声音——不详的声音。 “蛙声”已成为油锅里的爆炒声,刺耳的“吱吱”声转化成商业的利润,“蛙声”已成为一捆捆红红绿绿的钞票,成为人们心头的过往。 我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少年,稻香曾溢满我的裙角,蛙声曾贯穿我的童年,如今,曾陪伴我度过美好童年的声音,已被置于锅里,为成了一盘盘美味,一道道佳肴,供人品尝,在满足了人的所需要的各种欲望的同时,人们心头的记忆也装进了肚子里。 回忆起小时候,吃过晚饭,漫步在田野中,夜幕笼罩着大地,蛙鸣声由远到近逐渐清晰,高高低低。夏天的风拂过稻田,翻滚出绿色的稻浪,那感觉,妙不可言。让人有一种身于原始森林中的错觉,唯独少了属于原始森林那份独特的静谧。或是在下过雨的午后,穿梭于稻田中,倾听连续不断的蛙鸣,呼吸略带潮湿气味的空气,与身边的情景融为一体,忘掉所有的尘嚣……那是我过童年的芬芳,可再也回不到童年,找不到那时的感觉,唯留记忆在心头没有随我的长大而褪色,那乡间的蛙声,也正逐渐消失在田园的尽头…… 长大了以后,学习伴随而来的压力通常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我把书翻得“哗啦”作响,猛然看见某页上写着“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到的地方叫童年”,突然想踏上那熟悉的乡间小路,回到那熟悉的场景,倾听一下那稻浪翻滚的声音,即便早已物是人非。回归田园,也已被诠释为另一种意境。已不同于以往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而是到郊区,走进某家饭店坐下,点上一份青椒爆炒青蛙,品尝它的味道,也可亲自走进厨房请厨师教你如何“回归田园”。 小小巷变了多少,孩子长大了多少,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我还是心里面那个固执的少年。而那美妙的蛙声,却在我们的心中久久飘荡,未曾远去,只不过是逐渐地消失于生活中罢了。 蛙声初一作文7 蛙声是美妙的,是动听的,它们就像是夏天的音符,每年都要为它谱上一首美妙的曲子。这一切都是由谁创造的呢?对,就是它们——青蛙。它们就像是夏天的使者,每到夏天就用这嘹亮的歌喉使人们放松心情,忘记一切烦恼。当然,它们也因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而有名,它们的能力,绝不业于蚯蚓等动物。 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青蛙的肉食鲜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捕杀青蛙,用它们来当做我们的盘中餐,所以常常只能在餐桌上见到它们,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啊!它们也想为人们做出一些奉献啊!可谁想最后反而落到了我们的口中,这些捕杀者想过青蛙们的感受吗?也正是因为这,青蛙的踪迹就越来越少了,蛙声在夏天也就更难听到了。 记得在老家,一到夏天的夜晚,池塘边就是动物们的大合唱的乐园,蛙声,蝉声,蛐蛐声。它们合作的是那样协调,真不愧是天生的音乐家啊!在那时,我们总喜欢在池塘边听动物们的大合唱,做永远玩不腻的游戏,多美啊! 可是自从搬进了城市里,蛙声就越来越稀少了,几乎都没有了,夏天只能听到蝉那乏味的独唱,可能它们也不愿意这样吧!难道我们希望这样吗?不,我们也不希望这样。怨谁呢?只能怨那些捕杀着太贪财,只能怨那些食用者太贪吃,难道你们狠心地一口口咬下去吗?若我们全国每个人都吃一口蛙肉,那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生灵逝去呢?若没有蛙声,那我们将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朋友,青蛙是无辜的,我们不要太自私,不要只贪图自己的利遂而去破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青蛙不仅仅只有它的叫声轻脆悦耳,而且它帮助农民伯伯们去捕捉害虫,若没有它们这好帮手,我们能拥有现在这么多丰富既有营养的粮食吗?朋友,仔细想想,若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蛙声,只有那汽车的鸣笛声,电视的嘈杂声,那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蛙声,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悦耳的曲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蛙声,朋友,为了让世界多拥有一份快乐,一份悠扬的歌曲,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青蛙创造一些更多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这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去聆听这青蛙们用内心表达出来,发自内心的呐喊吧!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它们吧!2023-07-04 15:16:09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是什么声音?
青蛙2023-07-04 15:16:162
形容蛙声的诗句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6:25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由谁发出的?鸣叫的目的是?( )A.雄蛙 求偶B.雌蛙
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A2023-07-04 15:16:321
形容乡村蛙声的古诗词
1.描写蛙声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唐·韩愈 《盆池五首》 原文选段: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释义: 青蛙从晚上鸣叫到天亮,就像在方口钓鱼的时候。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选段: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16:3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SB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2023-07-04 15:16:4614
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1、听取蛙声一片翻译: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听;听到;听从。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感受。2023-07-04 15:17:20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一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7:271
有哪些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7:362
形容夜晚蛙声的诗句
1. 关于夜晚蛙声的诗句 关于夜晚蛙声的诗句 1. 描写蛙声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 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唐·韩愈 《盆池五首》 原文选段: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释义: 青蛙从晚上鸣叫到天亮,就像在方口钓鱼的时候。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选段: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3. 关于“夏夜,蝉声蛙鸣”的诗句有哪些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赵师秀《约客》 译文: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3、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唐代诗人吴融《西京道中闻蛙》 。 译文:雨后的树林外傍晚烟云低沉,忽然有青蛙的叫车伴随着旅客的吟唱。 4、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译文: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5、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译文: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4. 关于夜晚鸣蝉的古诗(整首,两首,带注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来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 [编辑本段]注释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自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bai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du“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见:同“现”。 6 西江月:词牌名zhi。 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把这些形象dao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5. 辛弃疾写的有关夏夜,蝉声蛙鸣的诗句 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诗词赏析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 首句中“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枝”似乎更为恰当。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023-07-04 15:18:0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谁在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2023-07-04 15:18:10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
描写的是夏天夜晚在丰收的稻田里大家休息长谈场景用的是对比2023-07-04 15:18:205
听曲蛙声一片 诗名叫什么
出自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8:3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什么一片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枪声一片。2023-07-04 15:18:50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词的下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江南乡村盛夏月夜图,也是一种恬静的美。2023-07-04 15:19:126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清风半夜鸣蝉
不是。“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诗的名字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译文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2023-07-04 15:19:36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词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诗人漫村遍野的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2023-07-04 15:19:442
形容蛙声的诗句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9:523
解释诗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20:032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什么?全诗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023-07-04 15:20:26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耳边传来一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20:5013
“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鸣叫声,仿佛也在庆祝丰收之年一样。语出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全文译文如下: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2023-07-04 15:22:061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上阙: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下阕: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鸣蝉:蝉叫声。⑤旧时:往日。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⑧见:同“现”,显现,出现。古诗文网视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解作者:佚名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其它作品清平乐·村居青玉案·元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不懂还可追问2023-07-04 15:22:2511
听取蛙声一片 是出自于"李清照"的哪首词?
这是辛弃疾的西江月里的 不是李清照的诗啊朋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023-07-04 15:23:011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什么?及全诗
听取蛙声一片前的前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23:092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23:181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谢谢喜欢2023-07-04 15:23:447
听取蛙声一片是哪诗
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扩展资料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2023-07-04 15:24:1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的理解诗词
越丰收河里的青蛙就越多2023-07-04 15:24:27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什么?
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闻到了稻香,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2023-07-04 15: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