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后故乡只
-
全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呵
- 北营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 杜甫
jiàn
wài
hū
chuán
shōu
jì
běi
剑外1忽传收蓟北2,
chū
wén
tì
lèi
mǎn
yī
cháng
初闻3涕4泪满衣裳。
què
kàn
qī
zǐ
chóu
hé
zài
却看5妻子6愁何在,
màn
juǎn
shī
shū
xǐ
yù
kuáng
漫卷诗书喜欲狂7。
bái
rì
fàng
gē
xū
zòng
jiǔ
白日放歌8须9纵酒,
qīng
chūn
zuò
bàn
hǎo
huán
xiāng
青春10作伴11好还乡。
jí
cóng
bā
xiá
chuān
wū
xiá
即从巴峡穿巫峡12,
biàn
xià
xiāng
yáng
xiàng
luò
yáng
便13下襄阳14向洛阳15。
小学古诗情感唐诗三百首思归地名洛阳
译文
逐句全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收起
注释
闻: 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 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 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 眼泪。
却看: 回头看。
妻子: 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 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 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放歌: 放声高歌。
须: 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青春: 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 与妻儿一同。
巫峡: 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 就的意思。
襄阳: 今属湖北。
洛阳: 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收起
赏析
诗歌句解写作特色: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开篇便点出了写作的缘由,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因此诗人惊喜莫名,以至于刚一听到便涕泪如雨。“涕泪满衣裳”里,既有对战乱将息、百姓终于可以安定下来的欣慰之情,也有对自己数年来颠沛流离、终于可以回归家园的感慨之意,更有对回忆多年离乱的痛切之情,诗人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五个字中了。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漫卷”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激动心情,而“喜欲狂”更是直抒胸臆,把感情推进到一个更热烈的层次上。先写家眷也一改愁容,喜形于色,再写自己草草地卷起诗书,无心再读。这极为反常的举动,恰当地反映了诗人欣喜欲狂的心态。“喜欲狂”既是上面初闻惊喜的结果,又是下面由惊喜而引发展望的原因。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因“喜欲狂”而纵酒放歌, 遂生“青春作伴”、乘舟返乡的遐想。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想象回程,展望旅程的美好:“巴峡”是出发之地,“巫峡”是必经之地,“襄阳”和“洛阳”是诗人的原籍和故乡,从襄阳到洛阳,要改走陆路,所以用“向”字。路途遥远,但在归心似箭的诗人笔下,简直就像朝发夕至那么容易。这一联包含四个地名,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使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就有了一泻千里的气势,将诗人急于回到家乡的情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整体写作特色: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这首诗别具一格。诗人以畅快、热情的笔触,尽情抒发自己在听到捷报后喜悦与激动的心情。这首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全诗明白如话,自然连贯,不但表现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听到捷报后无比喜悦的心情,还反映出他高超、娴熟的创作技巧。
收起
作者
杜甫 [dù fǔ
- hi投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听取蛙声一片的全诗
听取蛙声一片的全诗如下: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词作于作者贬官闲居江西之时,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词中围绕着夜行的特点,展现出夏夜乡村田野的幽美景色及作者对丰收年景的由衷喜悦。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田园风光,情景交融,幽美如画,恬静自然,生动逼真,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这首词平易中见真切,浑沦中见准确,连绵中呈陡转。写眼前常景,而能别开蹊径;脱手炼词,得刻物入神之妙。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023-07-04 15:09:2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闻到了稻香,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2023-07-04 15:09:43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稻田里的蛙声特别响亮,远远近近连成一片,伴这阵阵稻花香传扬在空气中,似乎向人们报告着丰收在望的喜讯。2023-07-04 15:10:266
听取蛙声一片全诗意思
蛙声的解释蛙的叫声。 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 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 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 诗:“ 薰风 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栊燕子飞。” 词语分解 蛙的解释 蛙 ā 两栖 动物 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部首 :虫; 声的解释 声 (声) ē 物体 振动 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声音。声带。 消息,音讯:声息。不通声气。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声明 。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名誉:名声。 音乐歌舞:声伎(女2023-07-04 15:11:19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哪一首古诗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注释】1、丰年:丰收的年景2、听取:听见【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2023-07-04 15:11:49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诗?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创造。2023-07-04 15:11:591
听取蛙声一片"那首诗全诗怎么背来着
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希望能帮助到你!2023-07-04 15:12:414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是什么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月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3:012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是什么?
稻花香里说丰年[出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3:393
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解释: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诗词名称:《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听取蛙声一片”的详细介绍: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全文点此查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详细内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二、背景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三、辛弃疾其他诗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四、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乡村夏夜的宁静与优美之词,乡村的夏夜月明风清,空气中飘来阵阵稻花香,处处蛙声和鸣的景象,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上阕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在这里,读者也可以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五、译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六、注解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鸣蝉:蝉叫声。旧时:往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见:同“现”,显现,出现。相同朝代的诗歌《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详细信息2023-07-04 15:13:50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扩写】 80字左右
农民伯伯们站在稻田里,闻着秋风里那散沁醉人的稻花香,看着黄灿灿的稻田,欣喜的谈论着今年的丰收盛况,远远的传来一片蛙鸣声,如一曲乐曲在庆贺着农民们的收获2023-07-04 15:14:104
怎样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夏天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今译〕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初夏月夜景色的小词,以轻快灵巧的笔调反映出作者愉悦的心情.上述两句是词中尤感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加之前两句的视觉形象,构成一幅立体的生活图景.给予读者多方面的审美享受.〔原作〕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上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说明】 本篇是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您能谈谈在这首词中您感受到哪些声音吗?2023-07-04 15:14:26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丰收2023-07-04 15:14:353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鸣蝉:蝉叫声。 5旧时:往日。 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7见:同“现”。 8忽见:忽现。 9西江月:词牌名。 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2023-07-04 15:14:445
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是什么?
稻花香里出丰年2023-07-04 15:14:59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辛弃疾的词吗
是2023-07-04 15:15:086
听取蛙声一片前面的诗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023-07-04 15:15:26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出处是?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诗人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15:331
听取蛙声一片指什么娃
听取蛙声一片指:青蛙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绝大部分青蛙通过体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体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种青蛙进化至体内受精,部分会把受精卵排出体外孵化成蝌蚪。青蛙一向被认为是卵生动物,不过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雨林的青蛙能够产下蝌蚪。这种青蛙是全球6000多种青蛙中唯一一种能够"下蝌蚪"的青蛙。 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开始进化。现今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因为青蛙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因此必须栖息於水边。中国的蛙类有130种左右,它们几乎都是消灭森林和农田害虫的能手。2023-07-04 15:15:581
蛙声初一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蛙声初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蛙声初一作文1 十年前,寂静的夏夜,银光交织,小草夹着雨露在微风中轻轻点头,静谧的夜中,小池塘边,一片蛙声传来,让人不由得想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小池塘边。 布谷鸟问:“青蛙哥们儿,这是要去干嘛呀?”青蛙无奈地指了指旁边干涸的鱼塘,说:“你没看见吗?那池塘已经干了,我得去别的地方。”布谷鸟感到有些疑惑,瞪大了眼珠子左看右看,似乎寻找着什么,“我怎么没看见你的兄弟姐妹啊?他们到哪儿去了呢?”青蛙望着池塘,伤心地说:“他们早已经走了。”“那你怎么现在才走呢?”布谷鸟更加不解的问。 青蛙激动地说:“说来话长,很久以前,我和我的同胞们在这儿生活得非常自在,可后来,一些自称为是人类的生物来到这里,开始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减少,还在森林里乱丢垃圾,虽然他们说要处理,可方法就是把这些垃圾全部推进我们的池塘,后来,我的同胞们再也不无忍受他们的恶行便离开了这里。”布谷鸟又问:“那你怎么现在走呢?” 青蛙望了望池塘说:“那时,我还以为他们会回心转意,把森林又复原到原来那样美丽,生机勃勃,可他们不但不复原森林,还变本加厉地砍伐树木,往池塘里倒垃圾,导致了池塘的干涸……”说完罢,青蛙又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池塘,便上了路,这时,传来了一个声音:“该死的青蛙,别再叫了,吵得我睡不着,我待会儿把你们这些低等生物拿去炖了吃了!”布谷鸟无奈地摇了摇头:“哎!不知有多少生物将会毁在人类之手啊!” 若干年后,世界各地发来消息:“出现大量害虫,形成虫灾,庄稼产量正直线下降!”当人们听到这则消息后,想到的只是农药,于是,开始大面积使用农药,虽然害虫减了不少,但也致使了大多数人中毒而死,这时,人们想到了青蛙,可为时已晚,青蛙已经走了,任何人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最终。 千年后,同样寂静的夏夜,同样的银光交织,却没有了同样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蛙声初一作文2 朋友,请闭上你的双眼,在脑海中描绘这样一个画面:你站在广阔的田野上,尽情享受着清新和夕阳西下的壮美,转身眺望,却发现目光怎么也摆脱不了瓜果飘香、果粒饱满的丰收景象,耳边总缠绕着青蛙们“呱呱”的报喜声,让人心情舒畅无比......这是多么有钱、幸福的生活啊!这又是谁不想拥有的闲情雅致啊? 但是,随着光阴的飞驰、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乱砍乱伐、过度浪费,是自愿的数量急剧下降,出现资源短缺;大量的捕杀,是多少种可爱的生灵走向灭亡的边缘;乱排污水、化学制剂,是江河无言,鱼类大规模死亡,部分地区再无纯净水可用;乱扔垃圾,是环境遭到破坏,,是环保、健康不再;还有违规使用化学用品,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毒的环境里,处处提防着危险的降临......这现实的一切一切,与我们想象的好像太过遥远,仿佛理想的家园却只能在梦中出现。 亲爱的朋友,难道你愿意生活在一个堆满垃圾的环境中?难道你不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园?那就请不要气馁,不要灰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拯救我们的家园:我们要积极宣传环保知识,让每个人都能有环保意识;我们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人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也要提醒、监督身边的人这样做,换其他人的行动,共同为地球的和谐与安宁献上一份力;我们还有鼓足勇气,都发现有不文明现象的人或违法违规的工厂绝不手软,坚决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也许,这会花去我们的时间、金钱、精力,会使我们疲惫,但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切一切也是必要的,是值得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万众一心,坚决打击破坏环境、危害地球的人和事,我们理想的生活终究会到来,我们美好的家园终究会出现,那美妙的蛙声也终究离不开我们的耳畔! 蛙声初一作文3 当疲惫的我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那口水井前,一股希望之火在心底油然而生,回顾之前的遭遇,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流下了几滴“幸福”的眼泪。 小时候的我,生活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稻田中,每天无忧无虑地与伙伴们玩耍。看着蓝蓝的天,绿油油的草,无边无垠的稻田,总会幻想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垄上的小学生一排排的走过后,留下一串悦耳的童音,这时的我总会随声附合,“呱、呱”地叫两声,心中涌起自豪。 但未来并不像希望的那么美好,由于人们提出“抓产量,保增长”的口号,不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开始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导致了水质的污染。昆虫的大量死亡,导致我们食物的严重短缺,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我原本鲜亮的外衣也因为这样的折磨黯淡了,同伴们一一个个变得形销骨立了,我们常聚在一起诉说心中的苦闷与不满,但人们听不到我们的心声,只顾着他们的产量。 如果只是这样,我们也许还能度日如年的活下去。但是,贪婪的人类再一次将魔爪伸向我们,他们认为我们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在金钱的诱惑下不及后果的捕杀我们,于是我每天只能提心吊胆的度过,看着同伴一个个的减少,无边的恐惧就会在我的身边围绕。终于,幸运女神没有再陪伴我的身边——一张大网无情的把我捞了出来。我被送往了一家快餐店,昏黄的灯光下映照着一个男人丑恶的脸,黏糊糊的案板上,我的同伴正被他一个个的送往天堂。箩筐里的我,不住的在想:我的生命也要在此终结吗?我人生的意义就是被人类吃掉吗?不!我不能做人类的俘虏,我要自由。当那只血腥的手再次伸进来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小洞,看到了一线生机,于是,我奋力一跃......当我爬出快餐店的时候,仍然心有余悸,如果......嗨,不想它了,我的人生应该自己来掌握。但是,我要上哪呢?这光怪陆离的城市是我能生存的地方吗?这时,我看到前方的巷子里有一口井...... 蛙声初一作文4 大都市里,霓虹闪烁,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在忙忙碌碌中生活,一天天麻木。人造假山,流水,便是所谓美丽的大自然,高楼大厦间夹着一些小草,绿树,红花,池塘,就能算是一个美丽的小区。然而,大家都忘记了真正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标志是青蛙,美丽的蛙声是大自然最好的证明。然而,有多少人还记得,那份真正的美好。 记得第一次去乡下,看见了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理由很多荷叶,荷叶旁有许多青蛙呱呱地叫着,跳下水,妈妈开玩笑地说,这是青蛙跳塘。我也用幼稚的眼光,兴奋地看着这些青蛙,听青蛙们演奏。 后来搬去江阴,住在一个又灰又脏的厂里。厂里有许多野猫,夜晚在厂里自由的走着,绿眼睛大的跟铜铃似的。厂的围墙外面是一望无际的农村,小小的街巷,绿油油的田地,还有绿色的小池塘。围墙当住了外面的景色,却挡不住那美妙的蛙声,每天晚上都听着这熟悉的蛙声,安然入睡。 过了几年,厂要搬走了,我马上就要和小乡村告别,和蛙声告别,去一个新的地方。妈妈说,那里也会有青蛙的。然而,搬去了。却没有看到一只青蛙,没有听到一声蛙叫,我不免有些失望。妈妈笑笑。放学后,妈妈带我去菜市买了几只青蛙,悄悄的放在常后的土地上,那里杂草丛生,还有两个小水窝,我想,青蛙应该能在那里快乐的成长吧。那天晚上,我又听到了久违的蛙声,心里十分高兴,推开窗子,看哪个灯火通明的世界,不免又有些失落,这里不是我可爱的小乡村,那蛙声,仅仅在厂的一块小地,孤独的唱着歌。 第二年,青蛙生了许多黑色透明的小蝌蚪,夏天的晚上又热闹了,想青蛙跳塘一样。没想到我这么快就走了,回柳州来,我告别了我亲手放下的青蛙,临走时,我发现一个水窝不见了,一问爸爸,才得知那里要建新厂房了。 今年夏天,我再回去时,一座高楼耸立在那里,昔日的小水窝,杂草顿时全无。我在也听不到熟悉的蛙声了。我的小青蛙,你们在哪,你们又能去哪?在这个高楼林立的世界里徘徊吗?你们的家呢?我当时的做法究竟是帮了你们还是害了你们呢?我智能枕芯竹园你闷能找到一方净土,自由快乐的歌唱。 蛙声初一作文5 俗话说得好“都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而如今,蛙声却正从人们的生活中远去。——题记 “稻花香里所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不假。我七岁时回到老家。每到晚上,总可以听到一片蛙声。蛙声清脆,仿佛是泉眼里冒的气泡又突然破碎的声音。这声音时断时续,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细细感受,时而好像百支乐队公共鸣,时而则像一人的独奏。这大概就是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吧。我常常陶醉其中。 同一地点,像个六年。今年回去,这自然的声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傍晚,太阳依旧是照样地悄悄拉上夜幕,我来到门外,盼望能再次听到六年前来自青蛙的音符。夜色越来越黑,我的心随着黑夜也越等越急。“它会来的”我心里这样想,又有了信心。结果并不那么愉快,我苦苦等了几个小时,竟没有等到蛙声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气沉沉。沉寂的夜晚,除了几声蛐蛐叫外,就只剩风吹的草声。 蛙声去哪儿了?我倚在门旁寻思着,久思不得其解。 “呱呱——”清脆,有力虽然不那么赋有神韵。是蛙声!这声音把我从思考中惊醒,猛然抬头。一位老汉和一个小孩一并走着。手里提着一大袋青蛙。“呱呱——”又是几声蛙叫,刚才的蛙声便是从这袋子里传出。“爷爷——”小孩开始说话了,天真而又幼稚。“天天可以吃青蛙么——?”“可以,只要你喜欢。”“那田里的青蛙不会被吃完么?吃完了就没法捉害虫了。”“放心,青蛙多的是,那有什么吃完的?再说现在都用农药了,不要青蛙也罢!”小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和爷爷消失在了一个拐角处。 半晌,我才缓过神来,我的心早已和这个夜晚的风一般凉了。刚才,我又听到了六年前的蛙声。依旧是那么清脆,依旧是断断续续,可它却失去了它的美妙。那是青蛙的歌声?不!那是青蛙在哭泣!每当我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总会感受到一股钻心的痛。 老虎,熊猫,已载入保护的清单。我不希望,若干年后的今天,青蛙,会被列入这条清单;我更不希望看到,若干年后的夜晚,人们将永远的失去这美妙的歌声,动听的音弦,来自大自然的奏鸣。 蛙声初一作文6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而我却能听到别的声音——不详的声音。 “蛙声”已成为油锅里的爆炒声,刺耳的“吱吱”声转化成商业的利润,“蛙声”已成为一捆捆红红绿绿的钞票,成为人们心头的过往。 我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少年,稻香曾溢满我的裙角,蛙声曾贯穿我的童年,如今,曾陪伴我度过美好童年的声音,已被置于锅里,为成了一盘盘美味,一道道佳肴,供人品尝,在满足了人的所需要的各种欲望的同时,人们心头的记忆也装进了肚子里。 回忆起小时候,吃过晚饭,漫步在田野中,夜幕笼罩着大地,蛙鸣声由远到近逐渐清晰,高高低低。夏天的风拂过稻田,翻滚出绿色的稻浪,那感觉,妙不可言。让人有一种身于原始森林中的错觉,唯独少了属于原始森林那份独特的静谧。或是在下过雨的午后,穿梭于稻田中,倾听连续不断的蛙鸣,呼吸略带潮湿气味的空气,与身边的情景融为一体,忘掉所有的尘嚣……那是我过童年的芬芳,可再也回不到童年,找不到那时的感觉,唯留记忆在心头没有随我的长大而褪色,那乡间的蛙声,也正逐渐消失在田园的尽头…… 长大了以后,学习伴随而来的压力通常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我把书翻得“哗啦”作响,猛然看见某页上写着“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到的地方叫童年”,突然想踏上那熟悉的乡间小路,回到那熟悉的场景,倾听一下那稻浪翻滚的声音,即便早已物是人非。回归田园,也已被诠释为另一种意境。已不同于以往身临其境才能感受,而是到郊区,走进某家饭店坐下,点上一份青椒爆炒青蛙,品尝它的味道,也可亲自走进厨房请厨师教你如何“回归田园”。 小小巷变了多少,孩子长大了多少,无论时间过去了多久,我还是心里面那个固执的少年。而那美妙的蛙声,却在我们的心中久久飘荡,未曾远去,只不过是逐渐地消失于生活中罢了。 蛙声初一作文7 蛙声是美妙的,是动听的,它们就像是夏天的音符,每年都要为它谱上一首美妙的曲子。这一切都是由谁创造的呢?对,就是它们——青蛙。它们就像是夏天的使者,每到夏天就用这嘹亮的歌喉使人们放松心情,忘记一切烦恼。当然,它们也因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而有名,它们的能力,绝不业于蚯蚓等动物。 可是,近些年来,由于青蛙的肉食鲜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捕杀青蛙,用它们来当做我们的盘中餐,所以常常只能在餐桌上见到它们,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啊!它们也想为人们做出一些奉献啊!可谁想最后反而落到了我们的口中,这些捕杀者想过青蛙们的感受吗?也正是因为这,青蛙的踪迹就越来越少了,蛙声在夏天也就更难听到了。 记得在老家,一到夏天的夜晚,池塘边就是动物们的大合唱的乐园,蛙声,蝉声,蛐蛐声。它们合作的是那样协调,真不愧是天生的音乐家啊!在那时,我们总喜欢在池塘边听动物们的大合唱,做永远玩不腻的游戏,多美啊! 可是自从搬进了城市里,蛙声就越来越稀少了,几乎都没有了,夏天只能听到蝉那乏味的独唱,可能它们也不愿意这样吧!难道我们希望这样吗?不,我们也不希望这样。怨谁呢?只能怨那些捕杀着太贪财,只能怨那些食用者太贪吃,难道你们狠心地一口口咬下去吗?若我们全国每个人都吃一口蛙肉,那么将会有多少无辜的生灵逝去呢?若没有蛙声,那我们将来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朋友,青蛙是无辜的,我们不要太自私,不要只贪图自己的利遂而去破坏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切。青蛙不仅仅只有它的叫声轻脆悦耳,而且它帮助农民伯伯们去捕捉害虫,若没有它们这好帮手,我们能拥有现在这么多丰富既有营养的粮食吗?朋友,仔细想想,若我们生活的地方没有蛙声,只有那汽车的鸣笛声,电视的嘈杂声,那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蛙声,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悦耳的曲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蛙声,朋友,为了让世界多拥有一份快乐,一份悠扬的歌曲,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青蛙创造一些更多的生存环境,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这对我们有帮助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去聆听这青蛙们用内心表达出来,发自内心的呐喊吧!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它们吧!2023-07-04 15:16:09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写的是什么声音?
青蛙2023-07-04 15:16:162
形容蛙声的诗句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6:25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蛙声由谁发出的?鸣叫的目的是?( )A.雄蛙 求偶B.雌蛙
在两栖类无尾类的许多种类的雄性中,使咽壁向外膨出形成膜状的球形囊,这个囊称为鸣囊,由很小的开口与咽头相连,鸣叫时膨胀,起共鸣器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雄蛙有鸣囊,能鸣叫,这里的蛙声是雄蛙为了吸引雌蛙,属于求偶行为,也属于繁殖行为.故选:A2023-07-04 15:16:321
形容乡村蛙声的古诗词
1.描写蛙声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唐·韩愈 《盆池五首》 原文选段: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释义: 青蛙从晚上鸣叫到天亮,就像在方口钓鱼的时候。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选段: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16:3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SB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u20262023-07-04 15:16:4614
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1、听取蛙声一片翻译: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听;听到;听从。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赏析: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作者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感受。2023-07-04 15:17:20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一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7:271
有哪些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7:362
形容夜晚蛙声的诗句
1. 关于夜晚蛙声的诗句 关于夜晚蛙声的诗句 1. 描写蛙声的诗句 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 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 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 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 关于蛙声的古诗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唐·韩愈 《盆池五首》 原文选段: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释义: 青蛙从晚上鸣叫到天亮,就像在方口钓鱼的时候。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选段: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3. 关于“夏夜,蝉声蛙鸣”的诗句有哪些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代赵师秀《约客》 译文: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3、雨馀林外夕烟沉,忽有蛙声伴客吟。——唐代诗人吴融《西京道中闻蛙》 。 译文:雨后的树林外傍晚烟云低沉,忽然有青蛙的叫车伴随着旅客的吟唱。 4、竹深树密虫鸣处 , 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译文: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5、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四时读书乐》 元-翁森 译文:白天变长了,读完书以后,听听蝉儿在树上的鸣叫;夜晚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4. 关于夜晚鸣蝉的古诗(整首,两首,带注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来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 [编辑本段]注释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自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bai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du“明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见:同“现”。 6 西江月:词牌名zhi。 作者的思想情感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把这些形象dao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5. 辛弃疾写的有关夏夜,蝉声蛙鸣的诗句 宋代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是其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诗词赏析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 首句中“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枝”似乎更为恰当。词人虽是夜行,却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此时的他,没有需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他人的指责、诽谤而彻夜难眠。虽然遭弹劾免职,胸中还有诸多愤懑愁苦,但美丽的自然和恬淡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分的愤激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023-07-04 15:18:02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谁在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2023-07-04 15:18:10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
描写的是夏天夜晚在丰收的稻田里大家休息长谈场景用的是对比2023-07-04 15:18:205
听曲蛙声一片 诗名叫什么
出自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2023-07-04 15:18:3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什么一片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枪声一片。2023-07-04 15:18:503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词的下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江南乡村盛夏月夜图,也是一种恬静的美。2023-07-04 15:19:126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清风半夜鸣蝉
不是。“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全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诗的名字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译文为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2023-07-04 15:19:36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两句词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诗人漫村遍野的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2023-07-04 15:19:442
形容蛙声的诗句
1、《约客》宋代: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五月十九日大雨》明代:刘基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3、《绝句》宋代: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蛙,两栖纲无尾目动物,任何无尾目(Anura)两生类。在严格的意义上仅指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但蛙一词常泛指皮肤光滑、善跳的无尾目动物,以区别体肥、皮肤多疣、齐足跳的种类(称为蟾蜍)。2023-07-04 15:19:523
解释诗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20:032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什么?全诗是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2023-07-04 15:20:26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耳边传来一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2023-07-04 15:20:5013
“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鸣叫声,仿佛也在庆祝丰收之年一样。语出宋代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全文译文如下: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2023-07-04 15:22:061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意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上阙: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下阕: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鸣蝉:蝉叫声。⑤旧时:往日。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⑧见:同“现”,显现,出现。古诗文网视频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句解作者:佚名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其它作品清平乐·村居青玉案·元夕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不懂还可追问2023-07-04 15:22:2511
听取蛙声一片 是出自于"李清照"的哪首词?
这是辛弃疾的西江月里的 不是李清照的诗啊朋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2023-07-04 15:23:011
听取蛙声一片的前一句是什么?及全诗
听取蛙声一片前的前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23:092
听取蛙声一片上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2023-07-04 15:23:181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谢谢喜欢2023-07-04 15:23:447
听取蛙声一片是哪诗
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诗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扩展资料 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单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2023-07-04 15:24:18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的理解诗词
越丰收河里的青蛙就越多2023-07-04 15:24:27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什么?
听到了青蛙的叫声,闻到了稻香,看到了丰收的喜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出自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树枝上的鸟鹊,清爽的风在半夜传来了蝉鸣叫声。在稻花香里,好像它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听到连成一片的蛙声。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在山路转过溪桥的地方忽然出现。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2023-07-04 15:25:531
辛弃疾的[西江月]中,听取蛙声一片的上一句是什么?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2007年05月30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一】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鹧鸪天 黄沙道中即事》)。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在任湖南转运副使期间,他曾奏进《论盗贼札子》,为民请命,历数百姓“嗷嗷痛苦之状”,指出“官逼民反”的事实,大声疾呼朝廷要“以惠养元元为意”。他在罢官闲居以前就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遂以稼轩名,自号稼轩居士。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因而他对农民的疾苦很关切:“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风调雨顺,老百姓不致饿肚子了,他也感到很高兴。在这些农村词中,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市朝”对立起来的。“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清平乐 题上卢桥》)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岳池农家》)。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这首《西江月》写的是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所经历的一个片段。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树枝杈上的乌鹊,以为曙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而起,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枝还籁籁作响呢!当它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才在另一根树枝上停息下来。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叫起来。就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的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水国的骄子们似乎很理解我们词人欢悦的心情,于是为他奏起了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的词人已听到了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他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江南夏夜的舒适之中,于是情不自禁地翘首遥望天际,那里只有稀疏的几颗星星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是江南的盛夏天气呢!不知什么时候,忽然飘来几片浮云,恶作剧似地洒下几点雨来。这突来的阵雨打破了词人的雅兴,使他不得不匆匆急步,躲避这夜来的飞雨。急于赶路,不暇四顾,路到溪桥一转弯,猛然抬头,嘿!一爿熟识的茅店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简直是一幅优美动人、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这幅江南山村月夜图,作者是运用哪些艺术手段来表现的呢? 首先在词调的选择上,作者选用了易于表现活泼欢快情绪的小令《西江月》。《西江月》词,为双调,五十字,上下阕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厌韵。这首《西江月》的“蝉”“年”“前”“边”四字都在平声“先”韵内,而结句的“片”“见”两字虽属仄声,但在词韵中也属同部。这样平仄韵同部互协,可以增加词的声情之美,而这两个仄韵字都安排在上下阕的结句上,声调短促,戛然而止,使整首词更显得和谐有力。《西江月》每句字数大致整齐,为六、六、七、六句式。上下阕开头两个六字句,易于对偶。这首《西江月》上下阕开头两句对偶都很工稳。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别枝”的解释问题。据我所看到的,大致有三种解释:一种是释“别”为“离开”,这里又有两种细微的不同说法,一是说月光“离别了树枝”,一是说乌鹊“离开枝头”;第二种是释“别枝”为“斜出的树枝”;第三种是释“别枝”为“另一枝”。我认为第三种解释是比较好的。因为“明月”两句对仗十分工稳。“明月”对“清风”,都是自然景象,真可谓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惊鹊”对“鸣蝉”,“惊”“鸣”都是动词,而且都有使动的意思,“鹊”“蝉”皆属能飞善鸣的动物;“别枝”对“半夜”,“枝”“夜”都是名词,“半”在这里作形容词用,“别”亦应是形容词,若作动词,则与“半夜”不对偶。再说,词的下阕开头两句:“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对仗非常工整。怎么能够设想,精通词学的辛弃疾会在同一首词的对偶处出现不对偶的现象呢?其实,这里的“别枝”,与唐代方干《寓居郝氏林亭》诗之“蝉曳残声过别枝”中的“别枝”是一个意思。苏轼的“月明惊鹊未安枝”(见《次韵蒋颖叔》《杭州牡丹……》两诗),周邦彦的“月皎惊乌栖不定”(《蝶恋花 早行》),说的也是明月使鹊惊起,不能安栖,意境也是相同的。 其次,是作者采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映的表现手法。明月、清风、稻花、星雨、茅店、溪桥,原都是无情物,而惊鹊、鸣蝉、青蛙,自然也不会有人的感情。但对这些客观景物的描写,却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和心情。对于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来说,他所看到、听到、嗅到、触到、感觉到的一切,都是令人心情舒畅、欢欣鼓舞的。整首词的中心是“说丰年”,而着重表现的是作者因年丰而引起的欢快情绪。词的上阕着重于“面”的渲染,一、二两句静中有动,而偏重于静境的描绘,鹊惊、蝉鸣,则愈益显出环境的幽静;三、四两句动静交混,而着重于动静的点染,蛙声一片,稻香一片,都是为了突出“说丰年”三字。上阕对“面”的渲染,已形成欢快喜悦的氛围。词的下阕则着重于“点”的刻画。作者选取了夜行途中一个带有戏剧性的特写镜头,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使全词声情为之一扬。词的下阕一、三两句写静,二、四两句写动,而一、二句的“四二”句式,节奏轻快,跌宕起伏,末句的“转”字、“忽”字,更使作者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夜来飞雨,并没有使作者懊恼、扫兴,相反,更增加了词人的兴致。有的同志认为“七八个星天外”是“写云层之密”,只是从云层里透漏出来七八个星星。但从整首词看,这样解释则缺乏情致。这一句是和词的首句相照应的,写的正是“月明星稀”的实景。黄遵宪《早行》诗:“东方欲明未明色,北斗三点两点星。”写的也是这种情景。如果云层很厚很密,那么酝酿时间必然较长,星星只能透漏出七八个,那么月亮定是黯淡无光了,这样作者思想上必然早有防雨的准备,这与上阕所描写的悠然恬适的心境是不相称的。再说,作者经常来往于黄沙道中,对沿途景物非常熟悉,如早有准备,那结句的“忽”字就无着落。盛夏时节,天气多变,刚才还是月明星稀,清风徐徐,想不到刹那间飞来几片乌云,接着撒下“两三点雨”,作者猝不及防,不暇思索而匆忙躲雨,及至“路转溪桥”,“旧时茅居”才蓦然出现在眼前。“忽”字在这里用得是很传神的。所以我说这是“夜来飞雨”,是盛夏的阵雨。如果是未雨绸缪,大雨将至,那就未免有点大煞风景了,而与整首词轻快活泼的情调也不和谐。五代卢延让《松寺》诗云:“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唐李山甫《寒食》诗亦云:“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辛弃疾在遣词用字上显然是受了他们的影响,但不能据此断定“七八个星”是由“云层之密”所致。 再次,全词用语明白如话,而又灵活多变,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轻快活泼的情调。辛词好用典,好发议论,但这首小词,作者一不用典,二不发议论,而是采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实地描写出来,清新活泼,摇曳多姿,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使人读来感到异常亲切自然。应该说,像辛弃疾《西江月》这样描写农村风光的抒情小词,在整个古典词中是不可多得的。(张忠纲)2023-07-04 15: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