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问答 / 问答 / 问答详情

小学数学六年级好的教学方法

2023-05-27 09:54:33

小学数学六年级好的教学方法

Chen

六年级数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根据这几年担任毕业 班数学老师的经历,谈几点我认为有助于提高毕业班学生数学成绩的建议:

一、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能为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营造适宜的气氛。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告别童年,迈向青少年的交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可以在班级中找几个“心腹”来侧面了解一些班级情况。针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并不断地激励他们,帮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引导学生朝着良好的状态发展。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一个舒畅的生活环境中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学习。

要想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做到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他们的益友。

(1)热爱学生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热爱学生,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纯洁的,强烈的,想办法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和他们真诚平等的沟通。平时课余时间我会和孩子们聊天谈心,和孩子们一起玩,我和有爱下象棋的同学都成为了棋友,会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励志的故事,在他们拔河比赛时我会像孩子似的给他们加油助威,孩子们生病时落下的课我会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补上,根据天气的变化提醒孩子们注意身体,等等,你的一言一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你的爱。他们也会信任你,爱你。在生活中爱他们,在学习中必须严格要求,对他们爱而不溺,严而有方。学生毕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难免会走歪路,你一味的迁就就会变成溺爱,遇到问题必须冷静,想到好的处理方法,比如该较真的时候就必须较真,就拿我班的一个实际案例来说吧,有几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很糟糕,每天也没家长签字,学习态度极差,还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针对这一情况,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我的课,我让这几个学生叫家长来开家长会,放学后他们几个留下,家长来了我什么也没说就让他们坐在自己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至到孩子写完,最后家长终于意识到为什么就他们几个家长来,家长保证今后要负责任,家庭教育跟上去,孩子保证今后要认真对待学习,其他的同学都让家长领走了,唯独有一个孩子家长没来当时天已经黑了,我把他送回家,到了他家我才了解到孩子没有妈妈,爸爸在外打工,老家没学校,才在这儿租着房子上学,年迈的奶奶做饭,孩子缺乏家庭的爱没有了学习动力。从那以后每天只要最后一节课是我的课我都让他在教室做完作业,然后把他送回家。有时间就给他谈心,鼓励他自信,一天我在办公室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以后一定在家认真完成作业,再也不让您操心了。您可以早点下班了。原来我的做法终于感化了他,后来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很快就提高了,不仅这样,他还帮助他们组成绩最差的组员,小考他的数学成绩95分,他帮助的同学也有四五十分考到了72分。从这次叫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的案例中让家长明白老师都这么负责对待我的孩子,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管孩子,让学生明白当你学习不用心,态度不端正时老师是不会迁就你的。同时也让我真正明白了作为一名老师你的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真的是“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2)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毕业班孩子学习繁忙,负担很重,好几门课程,如果每个老师晚上都布置很多作业,孩子们完的作业有没有质量,第二天的上课有没有精神,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所以我每天晚上给学生布置作业基本上在3道题到5道题之间,如果上课时间快的同学们已完成,那晚上的家庭作业就没了,这样课堂效率也会提高,学生也感受到了你的爱和理解。还有在这里我呼吁大家一定要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孩子们,其实说实话利用下课时间讲课真没什么效果,让孩子们下课休息休息大脑课堂学习效率能够事半功倍。

(3)尊重学生

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恶语伤人,即使学生错了你可以耐心的说服教育。

(4)和家长联系沟通

家庭教育很重要,每带一届新的学生,我首先要让学生填写家长联系卡,便于和家长保持联系。和家长的沟通能让你了解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以及知道孩子的爱好。在工作中能让自己处理一些问题得心应手。家长的素质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用语要恰当,否则会适得其反。

处理好以上这些关系,就能够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有这样一个班级已经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二、 抓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 教学方法要科学化,促进效率提高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的影响。从上班到现在我一直在担任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时,面对一群完全的可爱的面孔时,了解和认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在平时课堂训练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我上半年任教的六年级四班,通过和孩子们接触,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动脑筋,思维不灵活,学习不积极,上课基本没人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差,自控能力差,学习动机和意志力经常脱节,注意力差,课堂上常被一些无关的刺激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的对策是:

一是低要求多训练,摸清学习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指导要求放在他们努力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上,使新旧知识产生联接,形成整体知识框架。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勤动脑,多动笔。有一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

二是设计问题有梯度,活动方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确定学生能达到的目标,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进行,把产生挫折事件的频率减至最低,使他们步步有进展,处处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针对他们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我设计问题时由易到难,让大多数同学都有机会展示。针对他们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点,我首先开门见山的进行新课的教学,然后出示一些精心筛选的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达到讲练结合、学以致用的效果。针对他们不爱动脑筋,不爱回答问题的特点,在课堂活动中,师生活动交替进行,活动方式多样化,例如《百分数应用四——利息》,我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发现规律,学生风采展示,组间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这样不仅调节了他们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大量参与学习活动,表现的机会多了,能力的发展也通过逐步积累而得到实现。

三是教学过程中,注意“三讲两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四是合作交流促成绩,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成绩要落实。在我的班级中每个小组都建立一份学习情况档案,在这份档案中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课余时间表现情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情况这几个版块进行积分评价,每个星期,我都会把每个人,每个小组的成绩按照这几版块分类汇总,成绩公布。在公布成绩单上不仅能看出小组得分,还能看出是谁影响了你这组得分,是在哪一版块失分了,接下来该在哪些方面努力。为了避免组长积分有误差,我这儿也有一本全班同学的成绩档案,让组长记录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这是公平的竞争,并且随时发现组员的不足,及时改进、努力以求进步。这一方法体现了奖惩严明,11组成绩在前三的进行奖励,后三的进行惩罚,奖励可以物质奖励,给学生发奖状,一支笔或本子之类的东西。还可以精神奖励,可以利用上课时间,让组长代表讲讲自己是如何管理的,组员代表说说自己是如何学习有进步的,树立榜样的力量,这样其他组就会暗下决心,齐头并进,让他们觉得必须团结才能有进步,这样就加剧了班级凝聚力。还可以形式上的奖励,可以把班级的座位分三个等级,好、中、差。每次前三的组坐好座位,中间的坐中等座位,排名后三的坐差等座位,让学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措施小组内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组内成绩进步了,那整个班级的成绩自然会有很大的进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用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法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 深挖教材,把课本由薄变厚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这套教材看似简单、实则知识涵盖面广、考查知识点较多,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在备课前一定要深挖教材。比如:在教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题》这一章,课本只有四小节内容,但实际我们会发现这部分知识点多,如果要概括的话,可以分为七大类应用题,而且每个知识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也是我们需要挖掘之处,所以,为了后期的总复习收到更好的效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一定深入挖掘我们的教材内容。该补充的及时补充。

(三) 注重口语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口语评价,因此在课堂上的口语评价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不讲空洞的大道理,及时捕捉评价时机,不失时机的针对每个学生的长处,及时给与评价。

(四) 做好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和反馈

质量检测我做到课堂检测和课后检测相结合,单元检测和阶段检测相结合。及时检测,及时开展教情、学情分析,及时反馈,随时关注学困生,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考试答卷的指导,书写要认真,做题要严密,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不要到最后复习了才去养习惯,已经迟了。把小考当大考,把大考当练习,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 课后作业少而精

作业少而精,如何少而精,具体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今天新授课是《百分数应用四——利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家庭作业我就给学生布置几道这类型题,但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基础差的学生的作业重点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对公式的巩固。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的作业就要有一定难度,比如不仅让他们会根据本金求利息,还要会根据利息求本金。思维特别灵活,成绩突出的学生人家已经在课堂上掌握了求利息,所以作业就不需要这么简单了,可以给他们提高难度,如: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3.06﹪;一种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52﹪,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请你帮忙选一种得利息多的办法。把这类题加进去,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能激发学生挑战难度的学习兴趣。这样有层次的作业既让成绩差的学生有收获,又让成绩好的学生不至于敷衍了事。还有就是学生易错、易混的类型题,可以每天晚上布置一道,反复刺激,至到弄懂为止。比如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简便计算和解方程这两类题失分多,我就每天都给学生出两道简便计算两道解方程,组员不会组长负责讲解,组员有错,组长负责出题至到他会为至。家庭作业基本上做到面批,批完及时让学生当面更正,作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繁重的作业只会积累学生对数学的厌恶,他们认为数学就是没完没了的做,数学老师没人情味,因此适得其反,少而精的课后作业,既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又能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让他们在轻松中学数学,让他们明白课堂上完成的坚决不让他们带回家,孩子们把握好课堂学习时间了还愁学习效率提不高吗。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数学吧。

四、 抓“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无论是哪个班级总有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但却没有学习绝对差的学生。而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假如你用发展性的眼光客观地去看待每一位学习暂时较差的学生,充分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从塑造一个活泼开朗的人格出发,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便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相反的,只给予学生压力,只给予学生批评而不鼓励,不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一名学生显然是不科学的。课堂是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活力的舞台,当你用发展性的目光去看待他们,鼓励他们,调动他们,那学生们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就会被激发,课堂也将成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生命力的舞台。我把学困生分为这几种:一是脑子聪明,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脑子反应慢,基础差,但知道学。三是脑子一般,基础差,学习态度差。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第一种学生我们可以对他们提高要求,用激将法,比如上学期我班有个学生,脑子挺好的,就是学习态度极差,时不时给你出乱子,在班级中谁都怕他,学习成绩很糟糕,你有政策,他就有对策的那种。一次我给他讲以前跟他在一个班的某一个同学,曾经不如他,现在是如何进步的,最后我告诉他:你在老师心中是非常聪明的一个孩子,老师相信你会改变,相信你会超越自己的,在以后做一个有骨气的孩子。后来孩子慢慢变了,变得学习主动了,课下还知道去问问题,每次测验都去问自己考了多少分,我及时表扬他,鼓励他,小考他考了90分,后来放假他在邮箱给我留言:老师,我考上海泉中学了,谢谢您。我正的挺为他高兴的。可以说老师的肯定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第二种学生,我们可以从基础题入手,有方法的辅导他们,对他们要有耐心,慢慢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哪怕一天学会了一道题,一年足以让他们进步。第三种学生就是最让我们头疼的学生,但是我们也绝不能放弃,针对这类学生,基础差,态度差,我们就要看紧他们,课下有时间就叫他们做几道题,给他们讲解,找最有责任心的学生给他们当组长,一帮一,一拉一,一开始,有些孩子不想帮别人,我们要采用方法让孩子们明白帮别人其实是帮自己,在给别人讲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还有那些不会,同时也让自己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当你的组员进步了也是自己的成就,共同进步才是进步。孩子们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就会乐于助人了,同时组员很感激他们的组长,尊重他们的组长。后来在我所带班级中,每次测验完,每个组长第一个问的不是自己的成绩,而是他所帮组员的成绩。到后来有时组员都比组长考得好,慢慢就成了学习上竞争的伙伴。真正达到了共同进步。

五、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的错题,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这些习惯都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我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使比一比,那位同学算的既快又对,在黑板上展示,笔算,做作业时,比一比哪位同学写的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对做的好的要及时表扬、鼓励。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给与表扬、鼓励。

每节课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到课前预习,学生家长监督。课后复习要求做到“一日一小结,一周一总结,一单元一测验”。

让学生养成课堂上动起来的习惯。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

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正确表达数学知识,注意三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六、 认真复习,讲究方法

(一)注重基础。

1. 概念的复习

数学概念的文字叙述一般都很严密,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学概念时,应教会学生“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弄清每个字词的含义,分清每个概念的层次要点。例如: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指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三个要点去掉一个后,平行线的内涵和外延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复习概念时,还应该抓住概念中的某些属性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剖析,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其中的“只”字是关键词语,揭示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本质,明确梯形的另一组对边一定是不平行的,至于梯形的不同行状、位置、方向等都是非本质属性。

总之,只要我们在复习数学概念时,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就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要点,从而对概念有完整、清晰的认识,并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2、公式的复习

小学数学公式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简单几何形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对于公式的推导形成,学生都容易理解,可对公式的应用,往往难住很多学生,有的学生只知道一成不变的套用公式,没能很好的灵活运用,而有的题目是根据某一公式的逆运算才可以求出的正确结果,有的题目是根据不同的图形不同的公式才可以求出正确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只能望题兴叹,无从下手。那么,在教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就应该先教会学生运用字母表示公式。比如:三角行的面积公式(S=1/2Xab),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用字母表示公式,学生易记,易懂。

在复习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学生弄清题目所求的是哪个图形的哪个问题,然后应用公式一步一推敲,逐步求出结果。比如:一堆圆锥形稻谷,底面周长25.12米,高3米。把这些稻谷装入底面直径是4米的圆柱形粮囤,正好装满。这个粮囤的高是多少米?

这样的一道练习题,题目里既出现圆锥,也提到圆柱。所以,不难看出,在要学生弄清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时,要想求圆柱的高,就要先求出圆锥的体积,而圆锥的体积正好是圆柱的体积,然后根据圆柱体积的逆运算,就可以求出这个粮囤的高了。总之,只要学生掌握每种图形的公式,弄清题目所求的问题,然后根据题意和形体的特点正确就能地准确地运用公式。

(二)精讲多练。

教师有选择地认真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重点精讲,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去仿类型分析与练习。

(三)重点讲评。

每测试完一单元,及时进行试卷评析。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就略去不讲,反之,则要加强辅导。尤其十分关注优秀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点掌握的程度。

(四)进行针对性复习。

教完教材后就进行归类复习,归类复习是数学老师在复习期间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六年级复习期间,教材都已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各种类型进行归类整理。教师在进行归纳总结各种类型时,应按照每种类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技巧来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正确灵活、快速解答每种类型及总结归纳的习惯。不是蜻蜓点水般的面面俱到,而是重点讲每一类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具有针对性的重点复习。

(五)善于归类总结教法和学法

在大复习时我给每个同学都有制定的目标分,每次测验都要和目标分比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我平时会把每一份题中的重点题,易错题,不常见的类题型总结起来,让学生进行专项练习,给学生重点精讲。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并把错误的过程和正确的过程记下来,复习时就可以拿出来重点复习,让学生一目了然当时是怎么错了,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不能一错再错。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方法,让学生重点掌握学习方法。

(六)教后反思

教是教了,但学生学习怎么样?各个知识点掌握好了没有?

你今天讲的某一类型题的方法是不是学生接受了,如果没有,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易掌握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学习总结,改进你的教学方法。

七、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六年级学生到最后的复习阶段,每天各科任务都很重,每天大大小小的测验很多,有的学生心理素质不好,测验成绩不好,心情就很不好,在这阶段,老师不能过多的指责,而是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对症找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越是最关节的时候,作为老师越要冷静,沉着的处理问题。因为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给学生一个轻松的环境会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以上七大点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工作感受,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未来的工作之路任然任重而道远,我会让自己一如既往,让工作之花开在烂漫的春天。

分享:

18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5877)┊ 评论 (0)┊ 收藏(0) ┊转载(1) ┊ 喜欢▼ ┊打印┊举报

前一篇:[转载]高素质的数学教师的标准

后一篇:我的成长之路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发评论]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抢沙发>>

发评论

康熙冬瓜 :

更多>>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按住左边滑块,拖动完成上方拼图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转载]高素质的数学教师的标准

后一篇 >我的成长之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

怎么口算百分比呢?

1.打开计算器,口算能力可以也是可以口算的。2.如果想算的是100的30%,就用100×30%,就等于100×0.3,最后等于30。3.同理,如果想算50的32%,就用50×32%,就等于50×0.32,等于16。
2023-05-27 06:56:221

分数乘除法,或百分数的口算题。

3/4*6/5=18/20=9/10
2023-05-27 06:56:303

口算百分数减百分数结果写什么

口算百分数减百分数的结果一般写成百分数的形式,例如:50% - 25% = 25%。
2023-05-27 06:56:503

百分数乘除法口算题不带答案的,180道

(30+20%)÷212×3÷(25+20%)30÷(3+40%)27÷8×16×10%(43×20%)+【3×(1÷9)】 14×15%+25×8×(1÷4)19.8÷(1+10%)19.8÷(1-10%)20÷(1-20%) 20×(1-25%)20÷(1+20%)20×(1+25%)60÷(30%-25%)120×(1-25%-40%)
2023-05-27 06:56:571

百分数加减法口算题

50%加30%等于30%加12%等于自己在出下去吧
2023-05-27 06:57:053

百分数口算的得数是百分数还是小数?黄冈小状元里的得数是百分数,老师说要写小数。这种口算有什么规则?

你好如果没有特别要求(结果是小数,分数)口算结果是百分数就可以了。
2023-05-27 06:57:142

为什么百分数不能做口算题得数?

百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数值相对于另一个数值的百分比表示。例如,50%就表示某个数值是另一个数值的50%,或者说等于另一个数值的一半。因此,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个百分数,而不知道它所相对应的具体数值,就无法进行口算得数。同时,百分数的计算也涉及到分数和小数的转换等操作,需要通过数学公式和知识来进行计算。如果没有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就很难准确地计算出百分数所代表的实际数值。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口算来得出百分数所代表的数值,需要通过数学计算来求解。
2023-05-27 06:57:211

540道口算(分数、小数、百分数)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2.8×0.4= 1.12 14-7.4=6.6,1.92÷0.04=48,0.32×500=160,0.65+4.35= 5 10-5.4=4.6,4÷20=0.2,3.5×200=700,1.5-0.06=1.44 0.75÷15=0.05,0.4×0.8=0.32,4×0.25=1,0.36+1.54=2 1.01×99=99.99,420÷35=12,25×12=300,135÷0.5=2702.8×0.4= 1.12 14-7.4=6.6, 1.92÷0.04=48, 0.32×500=160, 0.65+4.35= 5 10-5.4=4.6, 4÷20=0.2, 3.5×200=700, 1.5-0.06=1.44 0.75÷15=0.05, 0.4×0.8=0.32, 4×0.25=1, 0.36+1.54=2 1.01×99=99.99, 420÷35=12, 25×12=300, 135÷0.5=270 3/4 + 1/4 =1, 2 + 4/9 =22/9, 3 - 2/3 =7/3, 3/4 - 1/2= 1/4 1/6 + 1/2 -1/6 =1/2, 7.5-(2.5+3.8)=1.2, 7/8 + 3/8 =5/4 3/10 +1/5 =1/2, 4/5 - 7/10 =1/10, 2 - 1/6 -1/3 =1.5 0.51÷17=0.03, 32.8+19=51.8, 5.2÷1.3=4, 1.6×0.4= 0.64 4.9×0.7=3.43, 1÷5=0.2, 6÷12=0.5, 0.87-0.49=0.38
2023-05-27 06:57:292

给我出150道关于百分数的口算题目!

(一)1. 3/7 × 49/9 - 4/3 2. 8/9 × 15/36 + 1/27 3. 12× 5/6 – 2/9 ×3 4. 8× 5/4 + 1/4 5. 6÷ 3/8 – 3/8 ÷6 6. 4/7 × 5/9 + 3/7 × 5/9 7. 5/2 -( 3/2 + 4/5 ) 8. 7/8 + ( 1/8 + 1/9 ) 9. 9 × 5/6 + 5/6 10. 3/4 × 8/9 - 1/3 11. 7 × 5/49 + 3/14 12. 6 ×( 1/2 + 2/3 ) 13. 8 × 4/5 + 8 × 11/5 14. 31 × 5/6 – 5/6 15. 9/7 - ( 2/7 – 10/21 ) 16. 5/9 × 18 – 14 × 2/7 17. 4/5 × 25/16 + 2/3 × 3/4 18. 14 × 8/7 – 5/6 × 12/15 19. 17/32 – 3/4 × 9/24 20. 3 × 2/9 + 1/3 21. 5/7 × 3/25 + 3/7 22. 3/14 ×× 2/3 + 1/6 23. 1/5 × 2/3 + 5/6 24. 9/22 + 1/11 ÷ 1/2 25. 5/3 × 11/5 + 4/3 26. 45 × 2/3 + 1/3 × 15 27. 7/19 + 12/19 × 5/6 28. 1/4 + 3/4 ÷ 2/3 29. 8/7 × 21/16 + 1/2 30. 101 × 1/5 – 1/5 × 21 1.口算下面各题 (1)58+42= (2)87-45= (3)125×8= (4)50×12= (5)804÷4= (6)134+66= (7)1000-98= (8)720÷5= (9)0÷47= 2.先填写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出得数。 (1)168+36-36+32= (2)153-5×14+83= (3)50×5÷50×5=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13×15与15×13表示的意义相同。( ) (2)3000÷425÷8的计算结果一定小于3000÷(425×8)的计算结果。( ) (3)两个因数的积是80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20倍,那么积是40。( ) (4)算式:“750÷25+35×2”所表示的意义是750除以25的商;加上35的2倍,和是多少?( ) (5)24×25=6×4×25=6+100=106( )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786-499 (2)32×25×125 (3)1653-338-662 (4)7987+350+2013+450 (5)38×38+62×38 (6)452+99×452 (7)201×79 (8)50×125×4×8 5.计算下面各题: (1)340×(120-40÷8) (2)45×(720-1957÷19) (3)86+[4500+(2088÷36)÷2] (二)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0.65+4.35= 10-5.4= 4÷20= 3.5×200= 1.5-0.06= 0.75÷15= 0.4×0.8= 4×0.25= 0.36+1.54= 1.01×99= 420÷35= 25×12= 135÷0.5= 3/4 + 1/4 = 2 + 4/9 = 3 - 2/3 = 3/4 - 1/2= 1/6 + 1/2 -1/6 = 7.5-(2.5+3.8)= 7/8 + 3/8 = 3/10 +1/5 = 4/5 - 7/10 = 2 - 1/6 -1/3 = 0.51÷17= 32.8+19= 5.2÷1.3= 1.6×0.4= 4.9×0.7= 1÷5= 6÷12= 0.87-0.49= 17×40= 100-63= 3.2+1.68= 2.8×0.4= 14-7.4= 1.92÷0.04= 0.32×500=
2023-05-27 06:57:393

帮我出30道百分数的口算题啦

1楼的真厉害!!!
2023-05-27 06:57:473

求分数乘百分数口算题。!!!!!

0.4*25%=0.10.05*20%=.0.010.1*10%=1%
2023-05-27 06:58:083

考试中出现口算题56%-39%,我写17%为什么错了,难道口算题不能出现百分数吗?

百分数计算的时候,通常把百分数写成小数或者分数进行计算的。如果按小数的话 1=100% 56%-39%=0.56-0.39=0.17
2023-05-27 06:58:153

为什么百分数不能做口算题得数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代表的是两个数的比率,是虚指,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所以,不能做口算得数。
2023-05-27 06:58:221

口算结果可以是百分数吗

不可以
2023-05-27 06:58:295

1-70%=30%对吗?口算结果要化简为3/10吗?谢谢

对呀,就是这样的
2023-05-27 06:58:433

口算题写分数好还是百分数

1-40%=60% 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有小数、有分数、有百分数时结果 化小数或分数都可 只有百分数与整数时,且结果小于1时 结果用百分数
2023-05-27 06:58:491

到底百分数能不能作口算题的结果呢?

应该可以,你想1%+36%等于多少不用百分数用什么?
2023-05-27 06:58:575

口算两个数的和或差结果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吗?

1-40%=60%这就是正确的答案有小数、有分数、有百分数时结果 化小数或分数都可只有百分数与整数时,且结果小于1时 结果用百分数
2023-05-27 06:59:102

关于小学口算题如:1-40%的计算结果能不能用百分数表示有没有具体规定?

1-40%=60%这就是正确的答案有小数、有分数、有百分数时结果 化小数或分数都可只有百分数与整数时,且结果小于1时 结果用百分数
2023-05-27 06:59:171

为什么用计算器算百分数减法和口算的不一样

,学生计算器应有“%”键,1,100一100x20%=100(1-20%)依次按100 “一” 20 “%”显示802,150一150x20%=150(1-20%)依次按150 “一” 20 “%”显示1203,150十150x20%=150(1+20%)依次按150 “十” 20 “%”显示180
2023-05-27 06:59:353

口算、比、简便计算、百分数的题 不 要带答案

35.5+(2.8-0.8)/80%=
2023-05-27 06:59:433

求一道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两步计算

求一道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两步计算口算测验时,一共100题,小明做错了4题,小明计算的正确率是多少?列式:(100-4)÷100=96%希望能帮到你
2023-05-27 06:59:501

有人认为口算1-40%的结果只能用小数表示,不能用百分数表示。表示这种计算题的结果有没有具体的规?

不是在特定的题目里,只是这种计算,没有具体规定。1-40%既可以=0.6,也可以=60%
2023-05-27 07:00:021

百分数乘除口算,跪求呀呀呀,200题,辛苦高手啦!!!!!!!!!!!!

整数小数点往左移2位
2023-05-27 07:00:103

口算答案能不能用百分数

应该可以的下次服从你老师吧,分数要紧啊。
2023-05-27 07:00:173

六年级关于百分数的数学题!帮帮忙啊!(都要过程!!!)

第1题:1.产品的合格数;2.产品的总数;3.学生的出勤数;4.学生的总人数.第2题:甲口算的正确率为18/20*100/100=90%;乙口算的正确率为100%;丙口算的正确率为19/20*100/100=95%;第一名为乙,第二名为丙;第三名为甲.第3题答案:出勤率为:38/40*100/100=95%;缺勤率为:2/40*100/100=5%;
2023-05-27 07:00:2611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课件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课件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过度方面比较自然. 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题:“希望小学六年级有50名同学,今天有一人因为生病未到校,请问六年级到校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又为下面即将要学的新知打下伏笔.然后在学生顺利解答复习题之后,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到校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要求学生对照这句话写出出勤率的公式,理解为什么公式后面要乘以100%.然后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请算出六年级的出勤率”让学生列式解答算出其出勤率. 2、在例题设计、练习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学生学会计算由复习题转化过来的例题中的出勤率之后,马上安排学生算一算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一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求出勤率的情况,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数学,三是渗透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在设计第二个例题时,我以上一个单元的考试成绩为素材,让学生根据考试及格和高分人数算出我们班的及格率和高分率.使学生能根据例题举一反三理解什么是及格率什么是高分率,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并感受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每出示一个题目,都让学生解释要求的那个百分率的意义,说出计算的公式,为学生理解掌握新知铺好了路.后面又让学生讨论本节课所计算过的出勤率、及格率、高分率、发芽率等与1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复习题的第二个条件其实可以设计的更为简单一点,直接告诉“今天有49人到校”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在计算时花的时间也会少一点.然后在新课结束时出一个转了弯的题作为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在巩固练习时,由于下课的 *** 已经响了,所以这个过程进行的有些匆忙,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课后才发现并改正),这是以后一定千万要注意的. 【教学内容】教科书85页的例2,相应的做一做,以及练习十八中的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类百分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并受到健康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怎么解决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2.口算。 3.口答: (1)30米的 45 是多少? (2)400的 9100 是多少? 4. 把“比”字句改成“是”字句。 5. 例2: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 。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小结:我们已经知道百分数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例2: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 20%。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算法。 (2)学生汇报。 (3)总结: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意义是一样的。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课件订正: 方法一: 750×20% =750× =750×0.2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学生有150人。 方法二: 750×20% =750× =750×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学生有150人。 2.说一说怎样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对比练习: (1)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数学测验有15 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 (2)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数学测验有20%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80分以上的同学有多少人? (3)百花胡同小学有480人,只有5%的学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4)百花胡同小学有480人,只有5%的学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参加意外事故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5)养鸡场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有5%没有孵出来,没有孵出来的小鸡有多少只? (6)养鸡场用2400个鸡蛋孵小鸡,有5%没有孵出来,孵出来的小鸡有多少只? 2.强化练习。 (1)7.六年级一班有45名学生,上学期期末跳远测试有 80%的人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2)城关一中和城关二中的男生人数分别占全校学生总数的 52%和54%,城关一中有学生800人,城关二中有学生750 人,哪个学校的男生多? 多多少人? 课件订正答案。 四、总结本课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例2:春蕾小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牙病的学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5 。春蕾小学共有750名学生,有牙病的学生有多少人? 方法一: 750×20% =750× =750×0.2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学生有150人。 方法二: 750×20% =750× =750× =150(人) 答:有牙病的学生有150人。 审定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PPT课件》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百分数的一类简单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例4教学比较一般的问题,先用条形图表示王红等3人一周中长跑的路程,使学生不仅了解到各人跑的千米数,还引起了对旧知识的回忆,直观感觉到图中的那些与几分之几有关的数量,为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提供经验;接着引导学生把“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与“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已有的解题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最后,教材指导求百分之几的计算技巧,先写出小数形式的商,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让学生体会用小数表示除法计算结果的简便.例5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材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把求百分率解释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计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练一练”再让学生求树苗的成活率、说生活中百分率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感受百分率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难点是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目标] 1.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事物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了解百分率在具体生活问题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什么是百分数? 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0.6 7/10 3.5 5/8 1 3.出示例4统计图,仔细观察、获取信息. (1)比较任意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应该怎样提问? 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 王红跑的路程是林小刚的几分之几? …… (2)自由口答,适时提问: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 (3)归纳小结: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4.这几题都是用分数表示两人所跑路程之间的倍数关系.百分数也表示倍比关系,能否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改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呢”? 5.揭题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评析: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课始先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为顺利探究新知、过渡到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将复习题“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改为“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 2.尝试解答,发现问题: 谈话:你是否想自己试着算一算呢?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谈话: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呢? 3.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考: (1)探索如何列式 思考: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哪两个量在比,把哪个量看作单位“ 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题以王红跑的路程作为单位“1”,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实际上与求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 求一个数的 百分之几的是多少的导学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93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3、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30的70%是多少? (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相关计算,为新知做铺垫.)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与良好的听课习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动脑提问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3: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3. 例3: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以旧引新,借助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的意思,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学习解题方法,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百分之几的意思是: 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祝你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有什么疑问,请追问 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哦,谢谢~~~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93页例3.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3、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口算 3/4×4 2/3÷2/3 1+12% (2)、20的3/5是多少? 30的70%是多少? (设计意图:回顾“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百分数的相关计算,为新知做铺垫.) 二、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一)、自主提问,生成问题. 1、教师口述信息: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2、抽生复述刚才听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记忆能力与良好的听课习惯.) 3、学生提出相关百分数问题,引入例题. 预设问题:①、增加了多少册? ②、今年有多少册图书? ③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动脑提问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去思维,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课堂的关注,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二)、解决问题,引出例题. 1、出示例3: 师述:用刚才的信息加上同学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3. 例3: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有多少册图书? 2、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点指导分析“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引导:思考“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是什么意思?在那见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把12%换成一个分数你会解决吗?(我们可以借助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决百分数应用题.)等量关系是什么?(今年图书册数=原来图书册数+增加的册数)单位“1”是那个量?我们先求什么?(即问题①)求增加了多少册就是求什么?怎么列式?(1400×12%)(教师指导一个数乘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以旧引新,借助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方法让学生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的意思,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学习解题方法,给学生探索的空间,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解答,强调过程的完整性.(抽生板演)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实际,让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 (3)、抽生说说算式的意义,回顾解题思路,说说解题的关键点是什么?(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一题多解,拓展思维. 思考:解决这类问题还有什么方法? (1)、提示:借助刚才提出的问题③思考.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1400×(1+12%) (3)、抽生说思路. (4)、借助线段图分析“今年的图书册数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同时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5)、找准解决问题关键点. (6)、列式解答. (四)、分析特征,自主归类. 1、师生一起归类,这类题属于“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回顾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类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三、联系实际,对比提升. 1、改编例3并解答. 学校图书室现在有图书1568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今年图书有多少册? (1)、学生自主思考解答. (2)、小组合作解答. (3)、全班交流. 2、分析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比较今天学的这类题与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 联系生活,深化新知. 1、比30米多60%是( )米. 40千克比( )少20%. 2、做一做1题. 3、某食堂今年冬天买了1000千克白菜,已经吃了60%,还剩多少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层次性,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拨高训练的过程,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自己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 六、 布置作业. 把今天的收获写在日记本上. (设计意图:通过写日记,对课堂上的的收获有一个在回顾、梳理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方法条理化,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 方法一: 方法二: 现在图书册数=原有册数+增加的册数 现在图书册数=原有册数×(1+12%) 1400×12% 1400×(1+12%) =168(册) =1400×112% 1400+168=1568(册) =1568(册) 答:现在有图书1568册. 答:现在有图书1568册.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主要让学生根据在分数应用题里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作为铺垫,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然后通过解题思路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能更好的掌握.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板书设计时没有把关键地方用红笔写出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肯呢个不太深刻,学生在计算较大的数字乘百分数时,速度慢,方法与技巧选择欠妥,有待于加强训练. 六年级数学上册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说课稿 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能够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及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中含有分数,但数量关系及解答方法与整数相同,如练习三中的2、9、7、9题即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是由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而新出现的,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特殊,而线段图可以比较清楚地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从会看、会画线段图入手,使学生能够能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且能够从众多算法选择最优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学习看、画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知识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准确判断是求哪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单位“1”是谁。 2015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威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同学交流威海的旅游景区 2、大屏幕出示威海的旅游景区 二、教学新课: 1、由威海的旅游业的发展引出信息: 在去年黄金周期间,来威海旅游的游客有100万人,其中到刘公岛旅游的占40%。 2、让学生交流题目中的信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0%的意义:是指来刘公岛旅游的游客占来威海旅游游客的40%。 3、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问题:到刘公岛旅游的游客有多少万人? 4、找同学板演,全班交流。 5、练习: (1)一篇文章有9600个字,小明打了全文的40%,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修一条300米长的路,第一期完成了30%,第一期修了多少米? 三、积累拓展: 去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12亿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是多少亿元? 1、 让学生理解20%表示的意义。 2、 引导学生理解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是去年旅游收 入的百分之几? 3、在去年黄金周期间,来威海旅游的游客有100万人,其中到刘公岛旅游的占40%。到刘公岛旅游的游客有多少人? 4、去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12亿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
2023-05-27 07:00:541

300道整数除以百分数的题,口算,例如:3÷3%=100

2012-12-21=x
2023-05-27 07:01:043

谁能告诉我关于小学数学计算题的结果表示的相关规定。

就你举的例子,来证明: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它表示的是一个百分比,所以在计算中,我们一般把 1-40% 的结果写成0.6,而不是60%。
2023-05-27 07:01:221

六年级分数乘除法口算题

分数乘法:1.4/7×1/7÷4/7×1/72.12×(3/4-1/6)3.12×(1/6+1/2)4.70×1/35+40×1/355.4/5×8×106.6×(1/2+1/3)7.(5/6-2/3)×7/98.(1/12+1/5)×609.20×(1--1/41/5)10.1/3×7+2/3×711.3/4×99+3/412.2/7×3/4×1413.8/9×27+1/9×2714.2/5×2/7×5/815.1/4×8÷1/4×816.20×(1/5+1/4)17.(1/2-1/4)×1218.5/4×3.6×819.(1/8+1/4)×1620.2/5-2/5×5/1221.(1/8+1/24)×9622.17/4×101-17/423.28×(4-8/7)24.(2/3-4/7)×2125.56×(1/7-1/8)分数除法:1.3/7 × 49/9 - 4/3 2.8/9 × 15/36 + 1/27 3.12× 5/6 – 2/9 ×3 4.8× 5/4 + 1/4 5.6÷ 3/8 – 3/8 ÷6 6.4/7 × 5/9 + 3/7 × 5/9 7.5/2 -( 3/2 + 4/5 ) 8.7/8 + ( 1/8 + 1/9 ) 9.9 × 5/6 + 5/6 10.3/4 × 8/9 - 1/311.7 × 5/49 + 3/14 12.6 ×( 1/2 + 2/3 ) 13.8 × 4/5 + 8 × 11/5 14.31 × 5/6 – 5/6 15.9/7 - ( 2/7 – 10/21 ) 16.5/9 × 18 – 14 × 2/7 17.4/5 × 25/16 + 2/3 × 3/4 18.14 × 8/7 – 5/6 × 12/15 19.17/32 – 3/4 × 9/24 20.3 × 2/9 + 1/3 21.5/7 × 3/25 + 3/7 22.3/14 ×× 2/3 + 1/6 23.1/5 × 2/3 + 5/6 24.9/22 + 1/11 ÷ 1/2 25.5/3 × 11/5 + 4/3 26.45 × 2/3 + 1/3 × 15 27.7/19 + 12/19 × 5/6 28.1/4 + 3/4 ÷ 2/3 29.8/7 × 21/16 + 1/2 30.101 × 1/5 – 1/5 × 21 百分数口算题:12÷3/5= 9÷6/7= 30÷5/6= 4×(3/2 )=4×7/5 =3÷4/5=24×16/7 =4÷4/5=6÷3/4=10÷2/5=18÷4/9=4×4/5=6×3/4=10×2/5=18×4/9=3÷3/4=2÷1/3=6÷4/5=1÷5/7=3/4÷3=11/3÷2=4/5÷6=5/7÷1=2/1*2=3/1*3=3/2*3=3/1*6=4/3*8=5/3*20=7/3*14=8/7*40= 4/3*16=9/5*27=2/1*30=12/7*24=30/1*30=51/9*102=19/9*76=4/9*8=5/8*90=99/98*99=3/14*6=7/1*28=10/1*90=5/3*105=19/7*38=5/1*25=8/19*16=61/60*122=7/2*28=6/1*48=
2023-05-27 07:01:322

说一说哪些算式可以口算?

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算式都是可以直接口算的。比如说比较简单的那种加减乘除法。又或者是那种可以相乘得一个整数的那种。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口算出来的。
2023-05-27 07:01:393

小学数学中计算题是否可以用百分数做结果

可以
2023-05-27 07:01:4715

急需130道四则运算(含有百分数、分数、)

发射点发射点法
2023-05-27 07:02:103

口算题,急

1734.23+3224.34= 2434.24+3284.65=
2023-05-27 07:02:173

百分数口算题

应有尽有随便选几个吧 12÷3/5=12×( 5/3) 9÷6/7=9×( 7/6 ) 30÷5/6=30×(6/5 ) 4×(3/2 )=4÷2/3 ( 4 )÷5/7=4×7/5 3÷4/5=3×5/4 ( 24 )÷7/16=24×(16/7 ) A÷C/B=A×B/C 4÷4/5=5 6÷3/4=8 10÷2/5=25 18÷4/9=81/2 4×4/5=16/5 6×3/4=18/4 10×2/5=4 18×4/9=8 3÷3/4=4 2÷1/3=6 6÷4/5=15/2 1÷5/7=7/5 3/4÷3=1/4 1/3÷2=1/6 4/5÷6=2/15 5/7÷1=5/7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2023-05-27 07:03:401

百分数乘法50道口算

2.8×0.4= 1.12 14-7.4=6.6, 1.92÷0.04=48, 0.32×500=160, 0.65+4.35= 5 10-5.4=4.6, 4÷20=0.2, 3.5×200=700, 1.5-0.06=1.44 0.75÷15=0.05, 0.4×0.8=0.32, 4×0.25=1, 0.36+1.54=2 1.01×99=99.99, 420÷35=12, 25×12=300, 135÷0.5=270 3/4 + 1/4 =1, 2 + 4/9 =22/9, 3 - 2/3 =7/3, 3/4 - 1/2= 1/4 1/6 + 1/2 -1/6 =1/2, 7.5-(2.5+3.8)=1.2, 7/8 + 3/8 =5/4 3/10 +1/5 =1/2, 4/5 - 7/10 =1/10, 2 - 1/6 -1/3 =1.5 0.51÷17=0.03, 32.8+19=51.8, 5.2÷1.3=4, 1.6×0.4= 0.64 4.9×0.7=3.43, 1÷5=0.2, 6÷12=0.5, 0.87-0.49=0.38 1.(1+1/2)(1+1/3)(1+1/4)......(1+1/100) 2.(1-1/2)(1-1/3)(1-1/4)......(1-1/100) 3.8+2-8+2 4.25*4/25*4 5.7.26-(5.26-1.5) 6.286+198 7.314-202 8.526+301 9.223-99 10.6.25+3.85-2.125+3.875 11.9-2456*21 12.0.5/11.5-4*2.75 13.1/2×3/5 14.3.375+5.75+2.25+6.625 15.1001-9036÷18 16.3.8×5.25+14.5 17.2.1*4.3+5.7*2.1 18.30×1/3 19.102*45-328 20.2/3×12 21.2.8*3.1+17.6/8 22.3/5×5/6 23.(50-12.5)/2.5 24.2/5×1/3 25.6110*47+639 26.1/2-1/6 27.3.5*2.7-52.2/18 28.1/7×1/5 29.3.375*0.97+0.97*6.625 30.25×4/5 31.6.54+2.4+3.46+0.6 32.5/6-1/2 33.95.6*1.8+95.6*8.2 34.1/2×1/5 35.600-420/12 36.344/3.6-5.4*0.25 37.16/2+30/2+90/6 38.3001-1998. 39.5000-105*34 40.0.15/0.25+0.75*1.2 41.(1/2+1/3+1/4)*0.24 42.(25+4)*4 43.300-4263/21 44.0.81/0.25+5.96 45.403÷13×27 46.1.5×4.2-0.75÷0.25 47.3.27×4 +3.27×5.7 48.(1.2+ 1.8)×4.51025-768÷32 49.0.25×80-0.45÷0.9 50.1025-768÷32 51.0.25*2.69*4 52.2348+275*16 53.2/9*15/8-1/12*9/5 54.2.4+2.4*(5.375-3.375) 55.645-45*12 56.0.15+1.2/0.24-0.45 57.3.75-(2.35+0.25/1.25) 58.76*1/4+23*25/100+0.25 59.10-2.87-7.13 60.0.96+9.6*9.9 61.7.5-5.7*1/3 62.12.37-3.25-6.75 63.16*6.8+2.2*16+16 64.401*19+284 65.58.7-16.65/3.7 66.0.4*4.7*2.5+(2.3+5.3) 67.9.31-1.125-7.875 68.640+128*45 69.8.2*1.6-0.336/4.2 70.400*(0.62+0.08)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12÷3/5=12×( 5/3) 9÷6/7=9×( 7/6 ) 30÷5/6=30×(6/5 ) 4×(3/2 )=4÷2/3 ( 4 )÷5/7=4×7/5 3÷4/5=3×5/4 ( 24 )÷7/16=24×(16/7 ) A÷C/B=A×B/C 4÷4/5=5 6÷3/4=8 10÷2/5=25 18÷4/9=81/2 4×4/5=16/5 6×3/4=18/4 10×2/5=4 18×4/9=8 3÷3/4=4 2÷1/3=6 6÷4/5=15/2 1÷5/7=7/5 3/4÷3=1/4 1/3÷2=1/6 4/5÷6=2/15 5/7÷1=5/7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2023-05-27 07:03:481

有关六年级分数百分数的口算题带答案!

32+9= 60×3= 50÷2= 22×4= 66÷6= 71-7= 400÷2= 90÷3= 69÷3= 62÷2= 28+17= 30×8= 800÷4= 13×2= 20×4= 64-36= 31×2= 36÷3= 84÷4= 140÷7= 15×4= 9×80= 15×40= 49×10= 150×2= 56×10= 42×30= 30×20= 31×30= 4×60= 5×60= 20×10= 8×70= 7×40= 27×30= 10×10= 6×30= 150×4= 16×40= 50×30= 70×3= 70-3= 60×40= 35×20= 64÷4= 36+50= 40×50= 18+6= 200×30= 42×4= 63-7= 230×20= 130×3= 60×50= 150÷3= 260×2= 75-26= 21×40= 35×20= 15×80= 300×6= 15×8= 23×30= 51÷3= 60÷60= 80÷5= 240÷80= 100÷50= 1200÷20= 250÷50= 270÷90= 50÷10= 360÷40= 500÷50= 280÷70= 34×2= 15×5= 490÷70= 21×3= 15×6= 120÷60= 25×4= 14×5= 480÷80= 30×60= 1800÷60= 25×40= 280÷40= 125×8= 0÷89= 13×5= 75÷15= 96÷24= 14×4= 78÷13= 68÷17= 17×3= 80÷16= 70÷14= 24×3= 90÷15= 75÷25= 75×4= 308×7= 105×30= 52÷13= 1200÷4= 1800÷90= 5×17= 48÷3= 90×6= 1400×5= 12×8= 92÷2= 150×4= 560÷80= 72÷24= 3200×2= 24×20= 70÷14= 28×3= 6×13= 650÷5= 900÷6= 10×47= 91÷13= 450÷50= 12×20= 18×2= 84÷3= 1900×5= 720÷4= 50×70= 480÷80= 26×30= 93÷31= 18×4= 74÷37= 210÷30= 36×20= 4×250= 120÷20= 160×2= 480÷2= 50×60= 48÷4= 76÷19= 18×3= 6×800= 110×8= 250÷50= 130×5= 400÷8= 420÷3= 90-15= 3×24= 92÷46= 48+16= 11×40= 360÷60= 32+9= 60×3= 50÷2= 22×4= 66÷6= 71-7= 400÷2= 90÷3= 69÷3= 62÷2= 28+17= 30×8= 800÷4= 13×2= 20×4= 64-36= 31×2= 36÷3= 84÷4= 140÷7= 15×4= 9×80= 15×40= 49×10= 150×2= 56×10= 42×30= 30×20= 31×30= 4×60= 5×60= 20×10= 8×70= 7×40= 27×30= 10×10= 6×30= 150×4= 16×40= 50×30= 70×3= 70-3= 60×40= 35×20= 64÷4= 36+50= 40×50= 18+6= 200×30= 42×4= 63-7= 230×20= 130×3= 60×50= 150÷3= 260×2= 75-26= 21×40= 35×20= 15×80= 300×6= 15×8= 23×30= 51÷3= 60÷60= 80÷5= 240÷80= 100÷50= 1200÷20= 250÷50= 270÷90= 50÷10= 360÷40= 500÷50= 280÷70= 34×2= 15×5= 490÷70= 21×3= 15×6= 120÷60= 25×4= 14×5= 480÷80= 30×60= 1800÷60= 25×40= 280÷40= 125×8= 0÷89= 13×5= 75÷15= 96÷24= 14×4= 78÷13= 68÷17= 17×3= 80÷16= 70÷14= 24×3= 90÷15= 75÷25= 75×4= 308×7= 105×30= 52÷13= 1200÷4= 1800÷90= 5×17= 48÷3= 90×6= 1400×5= 12×8= 92÷2= 150×4= 560÷80= 72÷24= 3200×2= 24×20= 70÷14= 28×3= 6×13= 650÷5= 900÷6= 10×47= 91÷13= 450÷50= 12×20= 18×2= 84÷3= 1900×5= 720÷4= 50×70= 480÷80= 26×30= 93÷31= 18×4= 74÷37= 210÷30= 36×20= 4×250= 120÷20= 160×2= 480÷2= 50×60= 48÷4= 76÷19= 18×3= 6×800= 110×8= 250÷50= 130×5= 400÷8= 420÷3= 90-15= 3×24= 92÷46= 48+16= 11×40= 360÷60=
2023-05-27 07:03:561

六年级口算题100道 分数和百分数

不知道  这个对你有用吗?一款数学练习 软件。(电脑随机出题,可出任意多道题)。混合运算、填空等多种出题方式。具体自己去看把 百度CCTVOTVSTV的分享
2023-05-27 07:04:042

在百分数的口算中,结果可以是百分数吗?比如50%÷0.5

不可以,必须使用分数或小数
2023-05-27 07:04:191

六年级数学口算题100道,要有分数、百分数、小数的。。。急啊,如果很好的话,我会追加悬赏的!!!

赞同楼上
2023-05-27 07:04:264

六年级口算题310道,分数,小数,百分数

2.8×0.4= 1.12 14-7.4=6.6, 1.92÷0.04=48, 0.32×500=160, 0.65+4.35= 5 10-5.4=4.6, 4÷20=0.2, 3.5×200=700, 1.5-0.06=1.44 0.75÷15=0.05, 0.4×0.8=0.32, 4×0.25=1, 0.36+1.54=2 1.01×99=99.99, 420÷35=12, 25×12=300, 135÷0.5=270 3/4 + 1/4 =1, 2 + 4/9 =22/9, 3 - 2/3 =7/3, 3/4 - 1/2= 1/4 1/6 + 1/2 -1/6 =1/2, 7.5-(2.5+3.8)=1.2, 7/8 + 3/8 =5/4 3/10 +1/5 =1/2, 4/5 - 7/10 =1/10, 2 - 1/6 -1/3 =1.5 0.51÷17=0.03, 32.8+19=51.8, 5.2÷1.3=4, 1.6×0.4= 0.64 4.9×0.7=3.43, 1÷5=0.2, 6÷12=0.5, 0.87-0.49=0.38
2023-05-27 07:04:331

五年级分数口算题

3/5*5/3
2023-05-27 07:04:435

谁能给我出100道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口算题,带答案。

99乘法表把积当除数好了
2023-05-27 07:04:592

关于小学口算题如:1-40%的计算结果能不能用百分数表示有没有具体规定?

1-40%=60% 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有小数、有分数、有百分数时结果 化小数或分数都可 只有百分数与整数时,且结果小于1时 结果用百分数
2023-05-27 07:05:061

百分数乘除口除口算题60道k

特后悔我是肉猴子扣扣ok完了头痛
2023-05-27 07:05:252

关于小学口算题如:1-40%的计算结果能不能用百分数表示有没有具体规定?

1-40%=60% 这就是正确的答案 有小数、有分数、有百分数时结果 化小数或分数都可 只有百分数与整数时,且结果小于1时 结果用百分数
2023-05-27 07:05:311

1-70%=30%对吗?口算结果要化简为3/10吗?

这要看你的口算要求了: 比如:如果是分数的口算题,结果就是3/10;如果是百分数的口算题,结果就是30%;如果是小数的口算题结果就是0.3;最终结果究竟写成什么形式,要看题目的类型. 如果题目有要求,但你的最终结果不符合要求,一样是错误的. 当然如果题目没有任何要求,写成哪种形式都是正确的.
2023-05-27 07:05:381

出分数百分数小数计算题目(150道)

一、直接写得数。3.2+73%= ÷8= 23 ×90%= 40×(45 -58 )=9.6÷60%= 25÷57 = 100%÷57 = 29 ×29 ÷29 =34 ÷25%= 18 ×15 = 5×209 ×15 = 5 + 15 ÷5=二、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49 ÷6 + 59 ×16 (2)13- - ×(3)(1—75%)÷(1+ ) (4)2.7÷(1-20%-18%)(5)(84+24× )÷80% (6)(37×40%+40%×63)÷三、解方程。(1)50%X-0.8=70% (2)(1-25%)x=72(3)X+30%X=910 (4)x-40%x=5.04
2023-05-27 07:05:452

口算题的结果可以是百分数吗?

作业君找到的参考例题: 【问题】:口算题结果能用百分数表示吗 【答案】:最好算出具体值,比如50%=0.5
2023-05-27 07:05:511

一个数除百分数怎么算

写成乘以或除以一个分数的形式就可以了 比方说100除以40% 即100÷40/100=100×100/40=250
2023-05-27 07:05: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