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Cloud
-
热战建议看(12)条:)
(1) 战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是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即历史条件和必然性。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分析,西欧各国的普遍衰落和美国跃上世界霸主的峰巅,取代英法充当世界主宰。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政治威望空前提高,使苏联成了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而这种新的世界格局是建立在雅尔塔体系上的,因此,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过程,也就是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而雅尔塔体系的基本原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通过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作出的。战后的世界大国按照这个基本原则,对世界政治版图和势力范围重新进行划分,即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互相让步、妥协的产物,起到了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力量对比的既成事实固定下来的作用。它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出现的大国强权政治的特征,给日后世界带来许多纷争和动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格局的重心一直在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出现了美英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斗争,但优势仍然在西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主导地位,各自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形成了两极格局,美苏矛盾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向对峙,这既有意识形态的因素,也有国家利益的因素。
�(2) 联合国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但在联合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操纵,曾一度成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联合国宪章》是一个指导国际关系的国际法的重要文献。
�(3) 纽伦堡审判是由美、苏、英、法四大国组成法庭负责的,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战争罪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也是国际法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这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东京审判由中、苏、美、英等11国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主持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从整体来讲,这也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但由于美国的庇护,审判也留下了缺憾,一些杀害中国人民的日本战犯逃避了审判。
�(4)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出现了几次演变。每次都是由于世界各种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从而打破原有的国际格局的均势而出现新的格局的。第一次是19世纪早期出现的维也纳体系,欧洲大陆各大国一度“势力均衡”,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占有很大优势,据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第二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出现了美英争夺霸权的国际关系结构,此时的英国虽为战争所削弱,但仍保持住了强大的海上优势和庞大的殖民地;而美国虽然经济实力大增,但仍未达到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三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出现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这是由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和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增强造成的。
�(5) 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社会主义运动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著,这种体制始于30年代,(请复习前面第一章第四节的有关部分),在当年大规模集体化和工业化时期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时期,曾有效地发挥过作用。同时,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破坏,再加上文艺界、学术界批判运动中的偏向,这一切缺陷和弊端,阻碍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和造成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
�(6) 人民民主国家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建立了无产阶级同非无产阶级的劳动群众和某些具有一定进步性的非劳动阶级的联盟,对反动阶级、反动派实行专政。经济上虽然已开始建立公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个体经济依然存在。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是本国革命和苏联援助相结合的结果。东欧各国与苏联结成社会主义同盟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而东欧各国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和苏联将东欧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强行推行自己的模式,为日后东欧各国国民经济的全面提高和政治局面的长期稳定埋下了隐患。
�(7) 亚洲四个国家走上人民民主及社会主义道路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蒙古早在20年代革命已取得胜利,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但蒙古人民共和国得到中国政府及国际上的承认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朝鲜半岛以北纬38度为界,北部在朝鲜劳动党领导下开展人民民主革命,于1948年9月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先行建立了大韩民国,并与美国结盟。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在越盟发动“八月革命”、宣告越南独立后于1945年9月2日成立的。以后,越南人民又进行了九年的抗法战争,直到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才结束。根据日内瓦协定的规定,以北纬17度线为临时分界线,将越南分为南北两方,北方由越南共产党控制,南方由美国支持下的南越政权控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推翻了美国扶植下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注意,亚洲四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特点,又都与雅尔塔体系这个大背景有密切关系,可以看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烙印。
�(8) 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对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要注意一个史实:在东欧建立的人民民主国家共8个,即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但在形成地垮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里,东欧只有7个国家,因为南斯拉夫已于1948年6月,苏联通过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将不肯屈服于己的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了。亚洲有中国、朝鲜、越南、蒙古4国,一共是12个国家。学习时,还要注意教材中有关的地图。
�(9) 战后经济和军事的优势,促使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急剧膨胀,但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世界范围的日益扩大,成为美国称霸全球计划的主要障碍。但是,由于苏联当时是欧洲最强大的、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美国不敢贸然越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双方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同时,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后又重燃战火,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所以,美国采取了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冷战”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是美国政府“遏制”苏联的“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马歇尔计划决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因此,它实质上是对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用,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巩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还积极策动和建立以它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战后初期美国“遏制”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10) “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应从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两大集团后来日益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的工具,两强相争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由于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所以谁也不敢轻易动武,这样反而使得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11) “柏林危机”是战后美苏之间出现的第一次冷战高潮,是“冷战”加剧的重要表现。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对抗,“冷战”的结果,而美国的霸权政策是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
�(12) 美国的霸权政策在亚洲主要表现为“热战”,发动局部战争,其突出表现就是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
要理解“特种战争”与“局部战争”的区别,并结合教材中引用的肯尼迪的言论,来了解美国侵略越南的目的。“特种战争”,就是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的反动军队,以反革命的“游击队”对付人民的游击队,把农村居民赶进“战略村”来割断游击队与人民间的联系。“局部战争”是“特种战争”的一种升级,是对越南扩大战争规模,对越南北方轰炸袭击。在南越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洲各国除日本外,都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而亚洲各国人民具有要求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亚洲各国的殖民地崩溃,但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企图恢复它们过去的殖民统治,这样,亚洲各国便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以色列的建立等。�
印巴独立标志英国对印度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印巴分治则是英帝国主义“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巴勒斯坦地区,因英美的插手,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民族矛盾激化。在美苏支持下,联合国通过了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的决议。结果以色列国于1948年5月宣布成立,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国家却长期没有建立起来。至今“巴勒斯坦问题”仍是尚未彻底解决的国际问题之一,也是中东局势一直动荡不安的渊源。
�(14) 北非地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初期到50年代中期,该地区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地区。这一时期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事件有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和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1956年当最后一批英军撤走,英国对埃及长达70多年的殖民占领结束了,埃及总统纳赛尔又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复习时要掌握有关从开凿运河到埃及把运河收归国有的这段史实。苏伊士运河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航运要道。1856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运河的权利,规定埃及要提供土地和无偿劳动力,运河建成后要出租99年之后再交还埃及。1859年运河开始动工,历时10年,于1869年正式通航。1875年,埃及因财政困难被迫把所控制的44%的运河股票廉价卖给了英国。此后,运河一直处于英法的控制之处,当1956年独立后的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运河主权时,英国并不甘心失败,于同年10月支持以色列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并借口“保护”运河,而与法国一起出兵埃及,侵入运河地区。同年底,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侵略军被迫撤走,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15) 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它标志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主宰亚非各国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结束;它标志着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独立地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团结;此后,许多中小国家纷纷开始摆脱大国的控制,走上了团结合作、共同维护自己利益的道路,因而,这次会议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性事件。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
北有云溪
-
冷战是除了战争以外的一切斗争,经济,文化等的一切敌对.
热战就是打仗了啊!
都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而采取的手段.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开始谋求世界霸权。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标志着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国变为战后的敌国,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事件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3个国家遭到重创,英、法的力量也严重削弱,美国却依仗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取得了统治地位。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国务院,希望美国给予希腊和土耳其以经济和军事的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扼东地中海,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的汇合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黑海海峡,是黑海通往地中海、大西洋的门户,历来为大国必争之地。美苏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异常激烈。1945年后,美国全面支持土耳其,在海峡地区的影响不断扩大。战后,希腊的人民武装力量蓬勃发展,不断取得胜利,希腊政府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希腊向英国提出加紧援助的要求。但英国已经难以收拾希腊的局面。1947年2月21日,英国照会美国,要求美国挑起全面援助希、土的担子。“希、土危机”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取代英国、夺取东地中海控制权的可能,而且为美国提出全球性扩张的纲领、抛出冷战政策提供了契机。2023-08-07 02:10:472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典型的大国主义。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联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023-08-07 02:11:013
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冷战的主要表现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冷战结束后再加上经历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023-08-07 02:11:272
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朝鲜停战后开始冷战2023-08-07 02:11:454
冷战开始标志着什么
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希特勒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人类毁灭的危险,双方在这一前提下形成了冷战的态势。即便是冷战,美苏双方也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军备竞赛,双方囤集了足以让对方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实施着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太空竞赛的唯一积极后果是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苏联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国人则抢得了登月的先机。为了完成人类航天这一伟大的事业,双方都不断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展应用。战争改变了军事联盟的格局。2023-08-07 02:12:048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2023-08-07 02:12:299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扩展资料:美苏冷战的影响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2023-08-07 02:12:541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扩展资料:美苏冷战的影响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2023-08-07 02:13:211
二战后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柏林墙的出现标志着冷战开始。2023-08-07 02:13:375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冷战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冷战的开始时间,冷战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吧!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冷战的序曲,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所以准确的说,美苏冷战从1947年开始。冷战的表现有:(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3)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冷战的原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第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且认为苏联是主要障碍。第三,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冷战的影响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积极方面:第一冷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促使世界向整体性发展。第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消极影响:第一,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整个世界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第二给社会主义的传播带来巨大的阻力,国际共产主义陷入新的一轮低谷;第三给新兴的民族国家提升国际实力创造了机会。这些就是关于冷战的的内容。以上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错误,请谅解!2023-08-07 02:13:521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
1、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华约的成立!对峙是两家对峙,只有北约没有华约何来的对峙?2、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面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彻底结束,转变为敌对关系。1949年、1955年先后建立了北约、华约两大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023-08-07 02:14:191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与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用武力来结束对方与其的世界霸权争夺。扩展资料:美苏冷战的影响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2023-08-07 02:14:531
苏美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 铁幕演说2023-08-07 02:15:095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影响呢?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冷战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冷战的开始时间,冷战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吧!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冷战的序曲,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所以准确的说,美苏冷战从1947年开始。冷战的表现有:(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3)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冷战的原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第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且认为苏联是主要障碍。第三,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冷战的影响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积极方面:第一冷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促使世界向整体性发展。第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消极影响:第一,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整个世界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第二给社会主义的传播带来巨大的阻力,国际共产主义陷入新的一轮低谷;第三给新兴的民族国家提升国际实力创造了机会。这些就是关于冷战的的内容。以上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错误,请谅解!2023-08-07 02:15:341
为什么说“铁幕演说”与“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杜鲁门以及其鹰派阵营的思想早就在酝酿。铁幕演说,是正式让这种思想公之于众,而且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苏联通过这一事件真正确定的自己的战略对手。2023-08-07 02:15:593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023-08-07 02:16:094
美苏冷战标志是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冷战(英语:Cold 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约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美国和苏联同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双方都尽力避免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争、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两大军事集团实力相当,谁都不敢轻易动武。美国苏联两国都储存了大量核弹头,彼此相互保证毁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世界各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023-08-07 02:16:321
苏联和美国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冷战(英语:Cold War,俄语: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华约解散,之后苏联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失败,标志着冷战结束,同时也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前后共44年。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格局变为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一超多强”。2023-08-07 02:16:414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冷战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是从1947年3月12号的时候开始的。原因就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影响了两国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地位,所以才会导致冷战。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影响了两国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苏联的经济,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危机非常的严重,也影响了戈尔巴乔夫的民主改革。2023-08-07 02:16:514
冷战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注意是形成!
开始是刚刚形成形成是有了一定的影响2023-08-07 02:17:244
冷战是指什么时期,为什么叫冷战?
冷战 冷战(1945年至1990年)简单来说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之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这个词起源于1947年4月16日伯纳德·巴鲁克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一次演说。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两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剥削工人”,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国家为“邪恶帝国”,企图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到民主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社会主义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严重地冲击着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体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为了遏制、扑灭这些革命运动的发展,巩固资本主义体系,采用各种手段推行“冷战”政策。最先提出“冷战”术语的是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初在一次演说中提出来的。同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访美时,在富尔顿发表的反共演说和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的国情咨文的有关内容,标志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正式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 9月,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战”一书并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战”的文章。从此起,“冷战”术语广为流行,“冷战”政策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争端是几个东西方国家发生区域冲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数时候只是双方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主要强国只是通过资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国家或组织。这么做就减少了两大阵营冲突的紧张性。 随后,美军把“冷战”作为一种战争类型列入野战条令。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把战争分为三种类型,即“冷战”、“有限战争”、“全面战争”。给“冷战”所定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不仅运用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而且还使用军事力量。军队在冷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间接地为实现国家目标做出贡献。为遏制他国使用武力,可以动员后备役部队或展开现役部队”。“冷战和有限战争之间的界限既不是明确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规军队来进行实际上是战斗行动的冷战活动”。1968年版美军《统帅纲要》又补充规定,“稳定局势作战也包括在冷战中”。 这里说的“稳定局势作战”,就是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镇压、扑灭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作战。在世界上,哪里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它们的军队就派往哪里,进行镇压,或是对反动政府提供军援和作战支援,甚至进行核讹诈、核恫吓,大耍“世界宪兵”的把戏。此外,以美国为首的反动集团进行“冷战”的手段还包括:派遣“和平队”进行渗透;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以签订集体防御条约的形式扩大军事同盟,美国先后与五十多个国家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挑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瓦解社会主义体系;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等等。尽管如此,并没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亚、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个独立国家,现在已发展到 140多个独立国家。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科学技术,此外还包括了十分隐蔽的间谍战,和双方的政治宣传战。虽然双方的谍报系统经常采取秘密的暗杀行动,但是由于核武器的威慑,两阵营一直没有发生全面冲突。当然在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一个地区性的小规模冲突是否有可能引发核战争,有鉴于此,每一次的冲突都会引发人们极高的关注。这种紧张态势几乎像真正的战争那样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国可以算是冷战中最主要的争端焦点,特别是柏林。柏林墙很可能是冷战最生动的标志。这堵墙将西柏林(由与法国、英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结盟的西德控管)与将其包围的东德完全隔开。 西方世界对冷战的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在二战结束后10多年的时间内,很少有学者会挑战美国官方对冷战起因的看法:即双方关系的破裂是由于斯大林违反了雅尔塔共识、苏联企图主宰东欧,以及苏联的扩张主义。 但是之后很多历史学家提出了另一种观点:美国企图保障其在全球的贸易利益才是冷战最主要的起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的帝国主义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与苏联的作为同等重要的导致冷战爆发的原因。简单而言,史学家对谁应该为美苏关系的破裂以及冷战是否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后一种观点(即美国应该负责)在越南战争中达到顶峰,很多人开始认为,美国在道德层面上并不比苏联高多少。 各国的军队很少卷入到冷战之中;这场战争主要是诸如美国中情局、英国军情六处、西德情报局、东德国家安全部和苏联的克格勃等情报机构之间展开的。世界主要强国从来不会直接卷入一场针对对方的军事冲突。 冷战中大部分的伤亡可能是由情报机构所采取的针对平民或军事目标的袭击造成的。间谍被派往东西两方阵营,或者在当地召募情报人员,甚至强迫加入。当间谍被发现时,他们不是被立即杀害,就是与对方所抓获的人质交换。间谍飞机和其他从事查勘任务的飞机一旦发现会被立即击落。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冷战”政策,导致了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产生。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继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北约”)于 1955年 5月14日成立。从此以后,“北约”集团 15个国家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役核导弹,相互瞄准着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只是双方都害怕毁灭于世界上已掘有的130亿--160亿吨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使用的 100万颗原子弹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谁也未敢启动“核按钮”,发动核大战。苏联、“华约”于 1991年解体后,美、苏两大集团长达 40年的“冷战”才算告终。这种“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但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又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的冷战。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备的。 今天很多的观察家认为,美国在冷战中的许多作为是违反其宪法以及国家理想的(例如未经国会授权而发动一场未经宣告的战争)。美国的政治或军事领导人则经常以国家安全受到威胁为由来开脱此类行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们认为,他们受到两个超级大国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义主要来源于冷战中美国为阻遏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而采取的不当行为。 在冷战后期,历史学家们开始寻求一种后修正主义的解答。到冷战结束后,这一派观点已经占了上风。这派历史学家并不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国应该为冷战负全责,而是归咎于双方的误解与反应,两方都应对冷战负责。后修正主义学者追随了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如1947年对希腊的援助和马歇尔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这种观点,“共产主义运动”并不是西欧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全面战争,以及欧洲的社会结构才是其根源。而马歇尔计划重建了一个良好的欧洲经济体系,从而减少了极左势力在西欧的吸引力。对欧洲来说,经济援助结束了资金短缺,刺激了对战后重建的投资。对美国来说,该计划解决了生产过剩的问题,增加了美国对外出口。北约组织则将西欧国家纳入共同防御体系,从而避免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后修正主义学派不认为共产主义具有扩张性,企图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们同时认为美国在欧洲的政策在确保欧洲的稳定方面是必要的,从而避免权力向苏联倾斜,最终危及到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00535.htm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91794.html2023-08-07 02:17:516
冷战的标志
1.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美国直到1933年才承认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元旦,美、苏、中、英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作战,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说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能够结成联盟。但是,战争结束后,美苏联盟破裂,转变为冷战和争霸。 2.二战结束以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推行全球扩张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美苏冷战,使美苏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美苏冷战,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在经济上互相封锁;在军事上,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使美苏在冷战中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和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以后,开始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调整。1956年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把“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策略,以缓和美苏紧张关系,寻求美苏共处合作,平起平坐,共同来主宰世界事务。美苏经济军事实力差距缩小,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都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有利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但是,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和科技强国,美国推行称霸世界的战略使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50年代后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格局逐渐形成。 4.美苏冷战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阵营的对抗;美苏争霸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冲突,它超过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美苏冷战是除战争以外的敌对和对抗行动;美苏争霸则是既有和平方式的对抗,也有局部战争,如美军侵略越南和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美苏冷战和争霸在形式上有相同之处。在实质和结果上是一致的。2023-08-07 02:18:261
冷战开始形成和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冷战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正式形成的标志应该是华约的成立。丘吉尔铁幕演说只是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023-08-07 02:18:352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B 试题分析: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选B。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北约成立是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点评:关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学生还要知道,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还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2023-08-07 02:18:491
人们一般认为,“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则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表明,美国对外政策终于完成了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主义的转变。杜鲁门主义实际宣布,美国将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进行干涉,只要它认为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杜鲁门主义明确提出了两种制度之争,从而使美国的遏制政策披上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标志着美国越来越以两极思维来看待这个世界。杜鲁门主义成为美国开始对苏联进行冷站的重要标识。 丘吉尔的演说事先经过精心策划,以“铁幕”一词而闻名。它的主要内容符合美国在战后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斯大林对《真理报》记者发表谈话,谴责丘吉尔的演说是危险的行动,是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铁幕演说对冷战爆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从此拉开了冷战的序幕。2023-08-07 02:18:571
美苏冷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冷战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冷战的开始时间,冷战的原因带来的影响吧!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成为冷战的序曲,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所以准确的说,美苏冷战从1947年开始。冷战的表现有:(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3)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冷战的原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第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且认为苏联是主要障碍。第三,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冷战的影响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积极方面:第一冷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促使世界向整体性发展。第二,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崛起。消极影响:第一,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整个世界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下;第二给社会主义的传播带来巨大的阻力,国际共产主义陷入新的一轮低谷;第三给新兴的民族国家提升国际实力创造了机会。这些就是关于冷战的的内容。以上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果有什么错误,请谅解!2023-08-07 02:19:041
美苏两及格局形成和结束标志
1.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而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3月12日,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攻击苏联是集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 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 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由杜鲁门陪同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关于“铁幕”的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2.联合国家宣言签订时间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3.两极格局形成:1945年,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7年的冷战的形成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55年5月14日华约的出现 正式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结束: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2023-08-07 02:19:291
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2023-08-07 02:19:385
二战后美苏冷战爆发的表现和原因
1,“冷战”的表现: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二战欧洲战场胜利后,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而提出此计划。军事上:北约和华约建立。2,“冷战”的原因:二战后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合作的基础。美国在二战后确立了世界霸权的政策,并视苏联为障碍。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是冷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023-08-07 02:20:261
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破裂,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的标志是?
杜鲁门宣言2023-08-07 02:20:353
美苏冷战的形成过程
美苏冷战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国家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了‘铁幕"演说,这个演说揭开了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美国1947年3月,美国杜鲁门主义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1947年6月,美国发出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十二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在华沙缔结《友好互助条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2023-08-07 02:20:45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2023-08-07 02:21:033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近代以来, 西方人掌握了对历史的解释权,西方人在解释历史事件时经常隐藏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把不利于自己的一面隐藏起来,再作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然后让各国编入历史教材进行学习。 对冷战的解释就是如此。 美国既是冷战的主角,又是胜利者,对冷战的曲解自然不可避免。 美国正统派历史学者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始作俑者 。 修正派 认为,美国是冷战的发起者。 还有一派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冷战是在美苏双方的互动中产生的,双方都有责任。 中国学者徐弃郁观点则是,美苏双方都有对抗的需求。 苏联一直比较封闭,苏联人的生活水平远不如其他欧洲国家。二战中,苏军一路打到了柏林,苏联士兵一路上看到了西方人的生活水平很高。苏联高层担忧民心不稳,就像沙俄当年追击法军,进入巴黎,引发了 “十二月党人” 起义一样。 所以,苏联希望借外部压力来稳定内部。 对美国来说,苏联不可能被纳入美国的体系,美国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外敌,对内可以凝聚民心,激励斗志,对外可以让盟友更紧密的团结在自己周围。于是,根据 乔治·凯南 的建议,展开了对苏遏制战略。冷战就此爆发。 以上几种观点,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呢。 我是这么认为的,美国人的观点是为了混淆视听,隐藏真实原因。 徐弃郁的观点则延续了官方学者的一贯作风,跟高中教科书和央视《大国崛起》一脉相承,看似很有道理,实则不够深入。 那么,冷战爆发的真实、深入的原因是什么呢? 先看一下冷战爆发的时间线。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发表 “铁幕演说” ,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以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 “冷战” 正式开始。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的时间距离 1945年9月3日 日本签署投降书只过去了六个月零两天。这间隔时间实在是太短。 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英国在国内外都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英美政客竟然有时间做出开启“冷战”的决策。 可见,“冷战”事关重大,绝非临时起意。 其实,还有一个人也预见到了战后的美苏对抗,这个人就是希特勒。 二战末期,在苏军攻入柏林之前,希特勒一直觉得盟军内部会出现分裂,美苏闹掰,然后苏联人就会向德国提出媾和。因为如果不这样,那美国就会占领整个西欧,苏联就会占领东欧,美苏就会直接对抗,不符合苏联的利益。 当然,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出现,希特勒的愿望落空了。 因为罗斯福的水平更高,早就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雅尔塔会议上许给了苏联很多战略利益,在欧洲和远东的很多领土上都接受了苏联提出的要求, 给了苏联一颗定心丸。 其实,在二战尚未结束时,就有很多人预料到战争结束后美苏会陷入对抗,包括上面提到的希特勒、罗斯福,还有丘吉尔,可能苏联人也预料到了。 毕竟俄国(沙俄、苏联)与西方对抗了一百多年了, 克里米亚战争、日俄战争、14国武装干涉苏联都是明证,预测到也不是什么难事 。 总之一句话,很多人预测到二战后美苏会重新陷入对抗。只是没想到冷战开启的如此之快。 所以,二战结束后,美国挑起冷战符合人们的预期。发生冷战不奇怪,不发生冷战才奇怪。美国挑起冷战不是单纯的因为意识形态、经济、政治或军事等,而是因为这些因素的集合,用一个词来描述就是:大陆均势。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搅屎棍”英国的传统艺能,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看家本领, 大陆均势政策 。 英国的本土面积远不如法国和德国大,人口数量也没有优势。之所以能称霸欧洲三百年,靠的就是“大陆 均势 ”。 不允许欧陆出现霸主,谁强大,英国就联合其他欧洲国家来削弱它,以此来维持欧陆各国的势力均衡。 二战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美国所在的美洲就像一个大型岛屿,美国就是一个大号版的英国,亚欧大陆就像一个大号版的欧洲大陆,所以,美国必须要像英国爸爸学习,实行大陆均势政策。 只不过,美国的实力比英国强多了,亚欧大陆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和苏联相互牵制,唯一能牵制苏联的纳粹德国已经灰飞烟灭了。况且,二战的爆发证明,牵制也是不靠谱的,法国没有能够牵制住德国。 所以,美国就对“大陆均势”政策进行了一些改进,改为美国用军事基地亲自围堵、遏制苏联,目标是让苏联分崩离析,打掉亚欧大路上最强大的国家,维持亚欧大陆势力的均衡。 事实上,美国也确实做到了。只不过,美国不想让其他国家知道冷战爆发的真实原因,如果下一个强国知道这些,那美国就不好开展下一次 “冷战” 了。 大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2023-08-07 02:21:101
欧洲冷战的开始标志是什么?
欧洲冷战开始的标志应该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也就是1946年的。2023-08-07 02:21:181
美苏冷战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 铁幕演讲时候2023-08-07 02:21:385
美国为推行冷战政策采取了那些步骤
美苏冷战1.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2.结束标志:1991年底苏联解体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2023-08-07 02:21:531
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那些对抗措施使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西方势力:1946年的“铁幕”演说、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8~1951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苏联及东欧:1947年成立共产党情报局,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55年成立华约组织。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即1955年华约建立,抗衡北约。2023-08-07 02:22:002
冷战 是什么意思
1947年,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一本叫《冷战》的小册子,此后,“冷战”一词便广泛为美国报界和政界所采用。“冷战”值得使出军事进攻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冷战体制只得是美国对苏联建立的军事上遏制、政治上对抗、经济上封锁、组织上包围的体制。战后40多年立美苏两大政英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的紧张激烈的对抗。 进入90年代,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冷战格局中结了。但是持续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思维模式或认识框架,仍然在现实国际关系中表现出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循“冷战思维”行事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反映在: (1) 继续推行把西方价值观强加给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的战略。 (2) 加强冷战时期形成的同盟关系,把俄、中等国作为潜在对手加以围堵。 (3) 维护霸权,谋求美国独霸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冷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加速发展,由一两个大国或大国集团操纵和主宰其他国 家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美国继续按“冷战思维”行事,有悖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023-08-07 02:22:1113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北约”的成立 D.
A 试题分析: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把目标直接指向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走向公开对抗成为敌手,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因此选A。点评:“冷战”的开始:①揭开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②开始标志: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③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023-08-07 02:22:361
美苏冷战形成的标志
华约和北约的形成2023-08-07 02:22:443
“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开始。2023-08-07 02:22:511
什么是词根?
有该词根可以派生出很多相关联的词sweetsweetly2023-08-07 02:20:5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用英文怎么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the Trademark Office of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Managemen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23-08-07 02:21:013
魔兽世界亡灵牧师扫盲!
声明,我玩的血精灵MS,不过前期不同,到10多级就差不多的任务了。1.如果你有朋友带你玩 叫他帮你找人带刷FB 10-20哀嚎 20-40(45)血色 40(45)-58(60)斯坦索姆 外域之后可以带任务,或者刷普通副本好处是速度快,坏处是并不是一点点任务做起来的这样会让你对你的角色不怎么了解对新手不怎么提倡2.自己练级--任务 天赋:明显是暗牧(具体如果不会,可以搜,在此不多说); 从亡灵出生点到 布瑞尔 的所有任务都做完,你就12级左右了; 个人建议(也是我自己的升级线路) 去 贫瘠之地(坐布瑞尔北边的飞艇到奥格瑞玛,下飞艇后往南走(建议先开 奥格瑞玛的鸟点),走到十字路口),任务做完就继续往南走,到陶拉祖营地 然后,贫瘠的任务做完,去希尔斯布莱德,穿过银松森林就是希尔斯 布莱德,任务做完,然后荆棘谷,阿拉希高地,塔纳利斯,菲拉斯,新特兰, 1.再去费伍德森林,然后冬泉谷;2.去东西瘟;1或2到了58 然后去外域 再地狱火到61级左右,要是任务做完没到61左右,就刷普通副本 61去赞加沼泽到63左右 去泰罗卡森林到65左右 再去纳格兰到67,68 再去虚空风暴到69 然后疯狂ZC,换装备。 有一定基础后升70; 加个工会 混普通副本,卡拉赞。。。拿副本装备,混牌子(公正徽章)--可以换牌子货。。。 就这样T4,T5,T6慢慢混呗个人认为你得找个朋友带你,不是说全带,只是MS练级比较郁闷,偶尔带下,去外域了叫他带你打普通副本什么的,进他的工会也有个照应打的累了2023-08-07 02:21:0714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英语怎么说?
Shanghai Municipal Bureau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23-08-07 02:21:091
帮忙用英文翻译一下“杭州市下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急用,万分感谢!
Hangzhou Xiacheng Distric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 Bureau.谷歌计算机翻译2023-08-07 02:21:162
湖北工商行政管理局 怎么译成英文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Hubei Province2023-08-07 02:20: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这句话谁能帮我翻译成英文,谢谢
Produced by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23-08-07 02:20:452
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的英文怎么说?
Tianjin City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 Commerce2023-08-07 02:20:374
黎明前的黑暗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黎明前的黑暗The darkest hour is nearest the dawn2023-08-07 02:2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