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利读音
公利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公共的利益。
显然的便利。
犹功利。
显然的便利。
犹功利。
引证解释
⒈ 公共的利益。
引《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
《商君书·壹言》:“上开公利而塞私门,以致民力,私劳不显於国,私门不请於君。”
⒉ 显然的便利。
引《淮南子·说山训》:“畏马之辟也,不敢骑;惧车之覆也,不敢乘;是以虚祸距公利也。”
⒊ 犹功利。
引汉桓宽《盐铁论·轻重》:“诸侯莫能以德,而争於公利。”
王利器校注引陈遵默云:“公利即功利,德与功利相反,争於功利,则莫能以德矣。”
国语词典
公众的利益。
如:「有时为了公利,牺牲一点个人的方便也是无可厚非的。」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公利
公利相关词语
- 1 公廉
- 出自《史记·酷吏列传》,
- 2 公料
- ﹝厍狄士文﹞性清苦,不受公料,家无馀财。 《北齐书·厍狄士文传》
- 3 公釐
- 1.亦称"毫米"。 2.公制长度单位。一千公厘等于一米。
- 4 公厉
- 公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ōng lì,指古代无后诸侯之鬼。
- 5 公牌
- 官府衙役。
- 6 公人
- 公人,汉语词汇,释义为封建时代称衙门里的差役或旧时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中办理公事的人员。
- 7 公甫
- 1.亦作"公甫"。 2.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甫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 8 公吨
- 公吨即中国普遍采用的“吨”。其英文名称为tonne或metric ton。
- 9 公都
- 战国 时 孟轲 有弟子 公都子 。见《孟子·公孙丑下》。
- 10 公出
- 公出是词语,拼音gōng chū,释义为因公事而外出。
- 11 公报私雠
- (1) 在公务活动中利用某种优势打击报复其认为有私人怨仇的人 英 avenge a personal wrong in the name of public interests
- 12 公罪
- 公罪又名公坐。中国封建法律指官吏因执行公务而犯罪。公、私罪之分自汉后逐渐成制。《唐律疏议·名例》:“公罪,谓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唐律规定,公罪自举者可免罪,其他的可以减等处罚。“诸公事失错,自觉举者,原其罪;应连坐者,一人自觉举,余人亦原之。”“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明清律也有公罪的规定。
- 13 公库
- 公库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经管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机关。根据1928年国民党财政部的规定,用款机关得以部分收入抵拨支出。后于1938年9月公布《公库法》规定: 公库为政府经管现金票据证券及其他财物之机关。
- 14 公墓
- 中国的墓园在景观方面,自古受中国传统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没能体现出中国的山水园林风格,在墓地的规划布局上也是非常严谨,中国历代帝王和臣民的陵墓规模和形式绝不相同,帝王陵墓规模宏伟,坚固耐久,构筑精美,所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也是景色幽雅,风景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