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五读音
格五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博戏名。棋类。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博戏名。棋类。
引《汉书·吾丘寿王传》:“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人也。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詔。”
颜师古注:“刘德曰:‘格五,棊行。’《簺法》曰:‘簺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
《后汉书·梁冀传》:“﹝梁冀﹞性嗜酒,能挽满、弹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钱之戏,又好臂鹰走狗,驰马鬭鸡。”
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蹙融,或谓之蹙戎,《汉书》谓之格五。虽止用数棋,共行一道,亦有能否……其法﹝以﹞已常欲有餘裕,而致敌人於嶮。”
清吴兆骞《闰三月朔日将赴辽左留别吴中诸故人》诗:“拟从执戟奏《甘泉》,耻学吾丘能格五。”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格五
格五相关词语
- 1 格物院
- 清 末译词。指设置理、化、生物等理科学科的学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格物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源于数学。”
- 2 格兰姆
- 公制重量单位,今省译作"克"。
- 3 格楞楞
- 格 : 格 gé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 4 格列佛游记
-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 5 格敌
- 宋 周邦彦 《汴都赋》:“於是训以鹳鹅鱼丽之形,格敌击刺之法。”
- 6 格抖抖
- 惊惧发抖的样子。 陈登科 《活人塘》七:“抬头一看,见地上躺着惊惧发抖的样子一个受伤的人民解放军,格抖抖的打了一个寒战,两眼一花,地在摇,脑子打横。”
- 7 格绷格绷
- 象声词。 克非 《春潮急》十:“老人已经年近七十了……夏天喝稀饭,吃起炒干胡豆来,能咬得格绷格绷。”
- 8 格笔
- (2).谓搁笔,停止写作。 宋 苏轼 《答李昭玘》:“观足下新制,及 鲁直 、 无咎 、 明略 等诸人唱和,於拙者便可格笔,不复措辞。”
- 9 格铮铮
- 象声词。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高屯儿 牙齿咬得格铮铮的说:‘这还行啊!’”
- 10 格支支
- 格支支,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ē zhī zhī,意思是象声词。
- 11 格吱
- 用手挠人胳肢窝使人笑。 冯德英 《苦菜花》第九章:“她用手格吱 星梅 的腋肢窝, 星梅 笑弯了腰。”
- 12 格制
- 拼音:gé zhì
- 13 格诗
- 格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gé shī,意思是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 14 格日
- 格日,原名耿瑞,河北定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机床附件厂职工,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创研室专业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文学创作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