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诗读音
格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2.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证解释
⒈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或称半格诗。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建安无偶句, 西晋颇有之,日盛月加,至梁陈谓之格诗,有排偶而无粘。 沉宋又加翦裁,成五言唐律。
引《长庆集》中尚有半格诗。”
清汪立铭《白香山后集格诗注》:“顾格诗之义虽亡考,而见诸公之文章者可证……由是观之,格者但别於律诗之谓,公前集既分古调乐府、歌行以类各次於讽諭、閒适、感伤之卷,后集不復分类别卷,遂统称之曰格诗耳。时本於十一卷之首,格诗下復繫歌行杂体字,是以格诗另为古诗之一体矣。”
⒉ 在科举中作为标准规格的诗。
引《旧五代史·晋书·李怿传》:“时常侍张文宝知贡举,中书奏落进士数人,仍请詔翰林学士院作一诗一赋,下礼部,为举人格样。学士竇梦徵、张礪辈撰格诗格赋各一,送中书,宰相未以为允。”
国语词典
五、七言古体诗。在白居易的长庆集后集中,特别标举格诗一目。相对于律诗而言。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格诗
格诗相关词语
- 1 格五
- 格五是一种古代流行的中国棋类游戏。又名簙簺、博塞或簺。双方各执黑白棋五枚,共行中道,每次移一步,遇对方则跳越,以先抵敌境为胜。
- 2 格物院
- 清 末译词。指设置理、化、生物等理科学科的学堂。 郑观应 《盛世危言·学校上》:“格物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源于数学。”
- 3 格兰姆
- 公制重量单位,今省译作"克"。
- 4 格楞楞
- 格 : 格 gé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格子纸。方格儿布。 法式,标准: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资格。
- 5 格列佛游记
- 《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便受到读者追捧,一周之内售空。出版几个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外国文学作品之一,被列为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书目。根据其内容改编的电影分别于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荧幕。
- 6 格敌
- 宋 周邦彦 《汴都赋》:“於是训以鹳鹅鱼丽之形,格敌击刺之法。”
- 7 格抖抖
- 惊惧发抖的样子。 陈登科 《活人塘》七:“抬头一看,见地上躺着惊惧发抖的样子一个受伤的人民解放军,格抖抖的打了一个寒战,两眼一花,地在摇,脑子打横。”
- 8 格绷格绷
- 象声词。 克非 《春潮急》十:“老人已经年近七十了……夏天喝稀饭,吃起炒干胡豆来,能咬得格绷格绷。”
- 9 格笔
- (2).谓搁笔,停止写作。 宋 苏轼 《答李昭玘》:“观足下新制,及 鲁直 、 无咎 、 明略 等诸人唱和,於拙者便可格笔,不复措辞。”
- 10 格铮铮
- 象声词。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高屯儿 牙齿咬得格铮铮的说:‘这还行啊!’”
- 11 格支支
- 格支支,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ē zhī zhī,意思是象声词。
- 12 格吱
- 用手挠人胳肢窝使人笑。 冯德英 《苦菜花》第九章:“她用手格吱 星梅 的腋肢窝, 星梅 笑弯了腰。”
- 13 格日
- 格日,原名耿瑞,河北定县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文研班。1967年参加工作,历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机床附件厂职工,呼和浩特市文化局创研室专业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秘书长,文学创作二级。
- 14 格杀弗论
- 格杀弗论是汉语成语,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同“格杀勿论”,出自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