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危济困读音
拯危济困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陈书·虞寄传》
【名称】:拯危济困【拼音】:zhěng wēi jì kùn【解释】:危:危乱,指运筹中的国家。指拯救、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出处】:《陈书·虞寄传》:“然夷凶剪乱,拯溺扶危,四海乐推,三灵眷命,揖让而居南面者,陈氏也。”【事例】:杀贪官,除豪强,拯危济困,救死扶伤,难道不都是以天地为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引证解释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拯危济困相关词语
- 1 拯溺救焚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九:“足下试自思之,必有拯溺救焚之事。”
- 2 拯危扶溺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三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 3 拯救现象
- 柏拉图深信天体是神圣高贵的,而匀速圆周运动又是一切运动之中最美最高贵的一种。所以,天体的运动应该是匀速的圆周运动。可是在天文观测中,天上的有些星星的运转,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时而快,时而慢,人们把这些星星叫做行星,但柏拉图对这种叫法不以为然,他相信就是行星也一定在遵循着某种规律性,也一定像恒星一样沿着绝对完美的路径运行。
- 4 整襟危坐
- 整襟危坐,成语,作谓语、定语、状语,释义:整衣端坐。形容严肃拘谨。出自: 元·脱脱 《宋史·儒林传六·李道传》:“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
- 5 整衣危坐
- 《北史·苏绰传》:“周文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成语】整衣危坐 【拼音】zhěng yī wēi zuò【解释】危坐:端正地坐着。整理服装仪容,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出处】《北史·苏绰传》:“周文乃起,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
- 6 地主制经济
- 地主制经济是封建社会中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对农民进行地租剥削的经济制度。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形式。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经济最为典型。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地主制经济开始建立。地主利用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强力大量掠夺兼并土地,形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很少直接经营,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经济的强制,以封建地租的形式,无偿占有农民的劳动。
- 7 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英语:Political economics),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第一个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个词语的人是法国的安托万·德·蒙克莱田,他于1615年出版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亚当·斯密认为是研究“国民财富的产生和分配”的科学,目前国际普遍用宏观经济学这个词来代替。
- 8 忠不避危
-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周济
- 周济是汉语词汇,拼音 zhōujì,出自《晋书·食货志》。
- 10 赒济
- 接济,救助。《新唐书·薛戎传》:“悉奉禀周济内外亲,无疏远皆归之,既病,以所有分遗之曰:‘吾死矣,可持为归资!’众皆哭而去。”《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道:‘若得大官人如此周济,教小人安身立命,只不知投何处去?’” 杨朔 《雪花飘飘》:“本来想多赒济点,偏赶上青黄不接,粮食也紧,就能拿出这点。”
- 11 杼轴困
- 杼轴困,读音是zhù zhóu kùn,汉语词汇,解释为财物耗空,陷入困境。
- 12 专属经济区
- 专属经济区(英语:Exclusive Economic Zone,简称EEZ),又称经济海域,是指国际公法中为解决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因领海争端而提出的一个区域概念。
- 13 拯焚救溺
-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明史·姜思睿传》:“举朝拯焚救溺之精神,专用之摘抉细微,而以察吏诘戎予夺大柄仅付二三阉寺。”拯焚救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出自汉代王充的《论衡·自纪》。
- 14 拯护
- 拯护,拼音是zhěng hù,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