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随读音
诡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不顾是非而妄随人意。
引证解释
⒈ 谓不顾是非而妄随人意。
引《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毛传:“诡随,诡人之善,随人之恶者。”
朱熹集传:“诡随,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
唐罗隐《谗书·叙二狂生》:“张口掉舌,则谓之訕谤;俛首避事,则谓之诡随,是时难事也。”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钦若性倾巧,敢为矫诞,知节薄其为人,未尝诡随。”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歷来所遇,变化万端,阴险诡随如此辈者甚多。”
国语词典
诡谲善变。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诡随
诡随相关词语
- 1 诡笑
- 诡笑(guǐ xiào)是一个汉语词语,诡在这里应该是言行相违的意思。
- 2 诡互
- 诡互,读音为guǐ hù ㄍㄨㄟˇ ㄏ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奇异错杂。
- 3 诡滑
- 诡诈奸滑。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但染学有浅深,所得有浓淡,浇伪之徒,因而诡滑。”
- 4 诡辞
- 释义:1、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2、密谈,秘密交谈。3、说假话。4、.妄下断语。5、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 5 诡诞
- 虚妄荒诞 如:行事~
- 6 诡名
- 诡名,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uǐ míng,意思是捏造假名;化名。
- 7 诡品
- 诡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ǐ pǐn,是指奇特怪异的品类。
- 8 诡辩术
- 诡辩术,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 9 诡合
- 诡合,读音为guǐ hé ㄍㄨㄟˇ ㄏㄜ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以正道而投合。
- 10 诡邪
- 诡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guǐ xié,意思是诡诈邪恶之人。
- 11 诡秀
- 奇特秀丽。 唐 欧阳詹 《吊九江驿碑材文》:“湖东有山,蛟奔螭引,直至湖心;顿趾之处,则茂林峭石,势瓌气胜,非往时所睇,而神祠曰 祖将军庙 在焉。公觌其诡秀,与碑材叶,即日以酒酺奠其 祖神 。”
- 12 诡形奇制
- 诡形奇制是一个成语,拼音为guǐ xíng qí zhì,出自《广艺舟双楫·原书》。
- 13 诡戾
- 出处:马融《长笛赋》:“波谰鳞沦,窊隆诡戾。”
- 14 诡秘莫测
- 诡秘莫测,是汉语词汇,出自《后村全集·和实之读邸报之一》,指人的行为态度神秘难以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