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辞读音
诡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诡辞
(1) 说假话,敷衍搪塞
(2) 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也作“诡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诡词”。
⒉ 不透露谈话的真实内容。
引《穀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
范宁注:“诡辞而出,不以实告人。”
《晋书·羊祜传》:“或谓祜慎密太过者, 祜曰:‘是何言歟!夫入则造膝,出则诡辞,君臣不密之诫,吾惟惧其不及。’”
宋刘敞《赵僖质谥议》:“入则直论,出则诡词,是以人无闻焉。”
⒊ 密谈,秘密交谈。
引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诡辞,当事而行。”
《后汉书·延笃传》:“帝数问政事, 篤诡辞密对。”
⒋ 说假话。
引《后汉书·赵岐传》:“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
清计六奇《明季北略·术士郑仰田》:“魏阉召仰田问数。 仰田蓬头突鬢,踉蹌而往,长揖就坐。阉指‘囚’字以问,羣阉侍列,皆愕眙失色。 仰田徐应曰:‘囚字,国中一人也。’阉大喜。 仰田出谓人曰:‘囚则诚囚也,吾诡词以逃死耳。’”
蒋维乔《辛亥革命闻见》:“盖前数日在电车见面时,口称报馆访事者,乃诡辞以对,而其不去髮辫,亦为祕密工作便利起见,非本意也。”
⒌ 妄下断语。
引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
《新唐书·徐有功传》:“大理,人命所繫,不可阿旨诡辞,以求苟免。”
明庄元臣《叔苴子》卷六:“昌黎论作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殃,以褒贬任心,幽魂抱愤者众也。夫使死者无知则已,如其有知,能甘其舞笔诡词哉。”
⒍ 诡异的言论,异端邪说。
引《汉书·扬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
唐孙过庭《书谱》:“诡辞异説,非所详焉。”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内篇》:“而《山海》诡词,《论衡》邪説,则当疑而弗疑。”
国语词典
说假话,搪塞敷衍。《谷梁传.文公六年》:「故士造辟而言,诡辞而出。」也作「诡词 」。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诡辞
诡辞相关词语
- 1 诡诞
- 虚妄荒诞 如:行事~
- 2 诡名
- 诡名,是汉语词汇,读音是guǐ míng,意思是捏造假名;化名。
- 3 诡品
- 诡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ǐ pǐn,是指奇特怪异的品类。
- 4 诡辩术
- 诡辩术,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 5 诡合
- 诡合,读音为guǐ hé ㄍㄨㄟˇ ㄏㄜ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不以正道而投合。
- 6 诡邪
- 诡邪,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guǐ xié,意思是诡诈邪恶之人。
- 7 诡秀
- 奇特秀丽。 唐 欧阳詹 《吊九江驿碑材文》:“湖东有山,蛟奔螭引,直至湖心;顿趾之处,则茂林峭石,势瓌气胜,非往时所睇,而神祠曰 祖将军庙 在焉。公觌其诡秀,与碑材叶,即日以酒酺奠其 祖神 。”
- 8 诡形奇制
- 诡形奇制是一个成语,拼音为guǐ xíng qí zhì,出自《广艺舟双楫·原书》。
- 9 诡妄
- 诡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ǐ wàng,是指怪诞荒谬。
- 10 诡道
- 《诡道》作者是青子,由大众文艺出版社于2009年04月正式出版。讲述的是杰东与刘姗姗本来是一对情侣、分手之后,带着不同的感触,相继来到许由这个充满虚妄与诱惑的城市,开始崭新的生活。然而未曾想到,等待两人的,竟然是一场欲醒不能的可怕噩梦。
- 11 诡毳殊章
- 【解释】1.谓毛羽花纹不相同,各有特色
- 12 诡丑
- 1.怪异丑陋。
- 13 诡滑
- 诡诈奸滑。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但染学有浅深,所得有浓淡,浇伪之徒,因而诡滑。”
- 14 诡互
- 诡互,读音为guǐ hù ㄍㄨㄟˇ ㄏㄨ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奇异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