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读音
自序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序
(1) 作者自己写的序
英
(2) 自述生平阅历的文章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自叙”。
⒉ 作者自述写作意图、过程或作品大旨的文章。
引《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书》﹞第七十, 迁之自敍云尔。”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班固次韵乃《汉书》之自序也。其云述《高帝纪》第一、述《陈项传》第二者,所以自序撰书之本意。 史迁有作於先,故己退居於述尔。”
⒊ 自述生平阅历的文章。
引唐刘知几《史通·序传》:“盖作者自敍,其流出於中古?按屈原《离骚经》,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生,次显名字。自敍发跡,实基於此。”
国语词典
作文自述其生平,或自道著作旨趣。如:「太史公自序」。也作「自叙」。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自序 (词语释义)
自序造句
-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
- 那时,鲁迅写东西写累了,常摇着蒲扇到那棵槐树下乘凉,“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落在头颈上”。
- 以下是失踪者宋波,小名子玉的家伙的自序““哦,天啊。
- 从梅曾亮诗集自序中提出的“八蔽”说出发,来论述其诗学思想。
- 许常德在自序中说相爱的证据,从来不是结婚证书那张纸,也不是别人画给你的地图,而是自己的真心和渐渐明白幸福的理由。
- 《报任安书》谓“传之其人通邑大都”,正与《自序》“副在京师”相互发明。
- 在本书的自序中,尼斯贝特坦陈自己曾一直对人类思考的本质持普遍主义观点。
- 《史记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 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
- 《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自序相关词语
- 1 自学
- 自学,有多种含义,可以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一种状态,即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
- 2 自怡
- 解释为自乐,自娱。
- 3 自叙传
- 即自传。
- 4 自余
- 自余(自馀)
- 5 自制力
- 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
- 6 自我批评
- 自我批评[ zì wǒ pī píng ]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作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
- 7 自报家门
- 自报家门,某些戏曲演员一出场首先把角色的名姓、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现在常用来比喻作自我介绍
- 8 自不待言
- 自不待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 9 自尔
- 自尔指犹自然。 唐 张九龄《感遇》诗之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10 自厉
- 自厉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ì lì,意思是慰勉警戒自己。
- 11 自晦
- 《旧唐书·韩滉传》:“﹝ 滉 ﹞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新唐书·辅公祏传》:“ 公祏 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 左游仙 伪学辟谷以自晦。” 清 昭连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张文和 公晚年,颇以谦抑自晦。”
- 12 自绝
- 释义:1、 自取绝灭。2. 自行断绝。3. 自然绝迹。
- 13 自性
- 自性:云南鸡足山高僧
- 14 自为
- 自为zì wéi 中性形容词,意思与“自利”相近,表示行为围绕自己,以自己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