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读音
自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2.个性;本性。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引南朝梁武帝《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寒山《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杨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
⒉ 个性;本性。
引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国语词典
佛教用语:(1) 谓事物的本体、本质。《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2) 谓事物的存在状态。《成唯识论.卷八》:「初能遍计自性云何?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
词语翻译
法语
网络解释
自性
自性造句
- 佛教认为是法平等,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任何生命与佛在本质上都是绝对如一的,自性上没有凡圣之分。
- 当我们看着雪花慢慢飘落,或旭日升上山头,洒落一室的光芒,都可能瞥见自性闪现。
- 参禅参自性,处处常随顺,亦不假磋磨,本原常清净。
- 结果:独自性行为在航期间很普遍,说明舰员容易接受独自性行为的事实,而舰员的择偶更注重个人良好素质与内在条件。
-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愿东顾西,便是说的净土宗。
- 自性、自养、自命、自主,或出或处,做个天地间脱洒光明大豪杰。
- 正理观察是对事物有无自性进行分析,进行抉择。
- 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肉体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南怀瑾
- 莫失良机,修正自身不足,提高自性。
- 让晨钟暮鼓,清净梵音,清涤你的心灵;让银杏古树、千年甘泉,清凉你的世界;让师父的慈悲开示,启迪你的本来智慧、庄严你的自性道场……华商记者。
自性相关词语
- 1 自序
- 亦作“自叙”。
- 2 自学
- 自学,有多种含义,可以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一种状态,即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
- 3 自怡
- 解释为自乐,自娱。
- 4 自叙传
- 即自传。
- 5 自余
- 自余(自馀)
- 6 自制力
- 是指人们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自制力是坚强的重要标志。 与之相反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及事态带来的影响。
- 7 自我批评
- 自我批评[ zì wǒ pī píng ]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作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
- 8 自报家门
- 自报家门,某些戏曲演员一出场首先把角色的名姓、家世、来历介绍给观众。现在常用来比喻作自我介绍
- 9 自不待言
- 自不待言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 10 自尔
- 自尔指犹自然。 唐 张九龄《感遇》诗之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11 自厉
- 自厉是汉语词汇,拼音为zì lì,意思是慰勉警戒自己。
- 12 自晦
- 《旧唐书·韩滉传》:“﹝ 滉 ﹞尤工书,兼善丹青,以绘事非急务,自晦其能,未尝传之。”《新唐书·辅公祏传》:“ 公祏 内怏怏不平,乃与故人 左游仙 伪学辟谷以自晦。” 清 昭连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张文和 公晚年,颇以谦抑自晦。”
- 13 自为
- 自为zì wéi 中性形容词,意思与“自利”相近,表示行为围绕自己,以自己为中心。
- 14 自刃
- 自刃,汉语词汇,意思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