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勇读音
壮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强健而勇敢;刚勇。 2.壮勇者;壮丁。 3.宋代禁军之一。 4.兵勇;士卒。
引证解释
⒈ 强健而勇敢;刚勇。
引《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於衍水中,卒得破丹,始皇以为贤勇。”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夫入虎狼之羣,后知賁育之壮勇。”
唐裴铏《传奇·韦自东》:“贞元中有韦自东者,义烈之士也。尝游太白山,栖止段将军庄; 段亦素知其壮勇者。”
宋范仲淹《奏上时务书》:“次命武臣密举壮勇出羣之士,试以武事,迁其等差。”
邹韬奋《萍踪寄语》三十:“他虽是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但意志的坚强和胆量的壮勇,更胜于他的老子。”
⒉ 壮勇者;壮丁。
引唐陆贽《论关中事宜状》:“徙郡县豪杰处之陵邑,选四方壮勇实之边城。”
⒊ 宋代禁军之一。
引《宋史·兵志二》:“陕西、河北 ‘振武’, 河北、京东 ‘武卫’, 陕西、京西 ‘壮勇’……皆为禁兵。”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以《宋史》考之云:壮勇, 宋初禁军,隶侍卫司,以招获羣盗、配近京徒役者拔立。 咸平以后,递有增补。”
⒋ 兵勇;士卒。
引唐无名氏《剑侠传·解洵娶妇》:“妇人并囊橐皆不见,从卒走报, 潜使壮勇三千人出追捕,亡所获。”
清龙辑五《复唐子实书》:“见今餘盗潜匿,土寇横滋,壮勇之散遣无归者,所以剽掠,即逆贼不来,而可虑者甚众。”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壮勇
壮勇相关词语
- 1 壮卒
- 勇猛的士兵。清·俞樾《春在堂随笔》附卷:“先匿壮卒海旁。”
- 2 壮毅
- 勇壮刚毅。《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承(张承)为人壮毅忠谠,能甄识人物。”《逸周书·官人》“勇气壮力” 清朱右曾校释:“勇者,壮毅有力。”
- 3 壮长
- 壮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zhuàng cháng,解释为成年人,尊长。
- 4 壮县
- 富庶繁盛的县。《新唐书·杜洪传》:“ 神福 ……以 永兴 壮县,馈餫所仰,既得鄂半矣,遂进围鄂州。”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二:“壬辰早发苏稽,午过 符文镇 ,两镇市井繁遝,类壮县。” 明·归有光《送嘉定县令序》:“ 吴为东南大都,而嘉定边海,疆土最广,号称壮县。”
- 5 壮龄
- 壮龄,即指壮岁,壮年。
- 6 壮意
- 壮意,拼音zhuàng yì,解释豪壮的意气。
- 7 壮颜
- 少壮时的容颜;壮美的容颜。明·高启《秋日山中》诗:“壮颜岂草木,憔悴同此时。” 明·何景明《送王梦弼之高邮》诗:“南窜随春色,东行识壮颜。”
- 8 壮苗
- 壮苗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素质优良的秧苗。
- 9 壮美
- 壮美,指雄壮美丽。语出《诗·大雅·文王》:“殷士肤敏。”
- 10 壮实
- 壮实是汉语词语,是指健壮结实。
- 11 壮族
-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 12 壮丽
- 壮丽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huang li,意思是健壮美丽。宏壮美丽。多指山川﹑建筑﹑图景﹑场面等。宏伟瑰丽,语出《汉书·息夫躬传》——“容貌壮丽,为众所异。”
- 13 壮翼
- 健壮的羽翼。亦指善飞的鸟。 晋 左思 《魏都赋》:“云雀踶甍而矫首,壮翼摛镂於青霄。”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雄梁渡水,壮翼临空。”
- 14 壮布
- 壮布和壮锦就是中国壮族人民所织造的布和锦,载誉古今,队美丽精致见称。古代的壮族,有相当繁盛的纺织业,花色品种也比较繁多,现在知道的还有好几种:在印染方面,有斑布;在麻织方面,有柳布、象布、古布、綀(shū)子:在棉织方面,有壮人布;在丝织方面,有水绸、壮锦。重要的,是斑布、綀子、壮人布和壮锦。这些织物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纺织技术的优点,还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品里,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