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读音
五保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五保
(1)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保险,即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五个方面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家为比,使之相保。”
清袁枚《随园随笔·杂记》:“读欧公《杜杞墓志》称闽俗贪嗇,有老而生子者,父兄多不举,虑分家产故也。 杜公上书请立五保,俾民相察,有犯者置之法。”
⒉ 宋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参阅《宋史·兵志六》。
引宋苏轼《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自祖宗已来,每有赦令,必曰凡欠官物,无侵欺盗用、及虽有侵盗而本家及五保人无家业者,并与除放。”
⒊ 合作化后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
引张峻《家乡夜曲》:“像他老那大年纪,又是独身汉,应该享受五保。”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五保
五保造句
- 最后,对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的制度化方向进行了讨论。
- 为此,本文将对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化的建设提出一个理论和操作框架。
- 目前,全区已形成低保、五保、灾民救济、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助学救助、就业培训救助等主体性救助制度。
- 自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以来,五保供养制度由集体福利转为国家福利。
- 解决五保户分散供养问题的措施:提高集中供养率。
- 目的:研究农村分散供养五保老人的生存质量状况,为制订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 西部农村很多地区并不能保证分散供养“五保户”所有五个方面得到落实,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存在困难。
- 五保老人是当前农村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对他们的救济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重要内容。
- 五保供养变为国家救助后,与农村低保在属性上渐趋一致。
- 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改革的进行,农村五保供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五保相关词语
- 1 五坊
- 五坊指农村中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而开办的油坊、碾磨坊、粉坊、豆腐坊、酱醋坊等作坊。主要为农民生活服务,在税收上可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酌予减免税照顾。原属殿中省闲厩使管辖,后改属宣徽院,由宦官主管。
- 2 五幡
- 五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ǔ fān,意思是西汉 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 3 五方杂处
- (1)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英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 4 五花仪
- 即五花判事。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五花仪久废,三尺法略施。”原注:“故事:舍人五花判事,今则废之久矣。”
- 5 五户丝
- 五户丝是元朝在江淮以北之汉地所实行的按户征收的科差之一。
- 6 五侯蜡烛
- 五侯蜡烛,是汉语词汇,出自《寒食》,解释为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 7 五馆
- 五馆: wǔ guǎn ㄨˇ ㄍㄨㄢˇ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
- 8 五父
- 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
- 9 五箭
- 五箭是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 10 五角大楼
- 五角大楼于1941年9月11日动土起建,1943年1月15日完成。工程项目负责人是布里恩·萨默维尔将军(Brehon Somervell),而莱斯利·格罗夫斯上校(Leslie Groves)作为军方负责人全程监督了建设过程。上世纪60年代,五角大楼成为了反越南战争浪潮的中心
- 11 五际
- 它把《诗经》中的篇章和阴阳五行相配合,用以推论政治得失,是今文诗学的一种说解。
- 12 五腊
- 五腊 wǔ là,分别是天腊、地腊、道德腊、民岁腊、侯王腊的合称,中国传统民俗之一。
- 13 五处士
- 五处士即指汉末徐穉、姜肱、袁闳、韦著、李昙五隐士。
- 14 五难
- 五难: ㄨˇ ㄣㄢ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