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民读音
五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
指《诗》《书》谈说之士、处士、勇土、技艺之士、商贾之士。
指士、农、工、商贾、兵。
指士、农、商、工、贾。亦泛指五方之民。
引证解释
⒈ 指褊急之民、狠刚之民、怠惰之民、费资之民、巧谀恶心之民。
引《商君书·垦令》:“重刑而连其罪,则褊急之民不鬭,很刚之民不讼,怠惰之民不游,费资之民不作,巧諛,恶心之民无变也。五民者不生於境内,则草必垦矣。”
⒉ 指《诗》《书》谈说之士、处士、勇土、技艺之士、商贾之士。
引《商君书·算地》:“事《诗》、《书》谈説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事勇士,则民竞而轻其禁;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商贾之士佚且利,则民缘而议其上。故五民加于国用,则田荒而兵弱。”
⒊ 指士、农、商、工、贾。亦泛指五方之民。
引《史记·货殖列传》:“临菑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
裴駰集解引服虔曰:“士、农、商、工、贾也。”
引如淳曰:“游子乐其俗不復归,故有五方之民。”
《宋书·符瑞志下》:“四海既穆、五民乐业。”
⒋ 指士、农、工、商贾、兵。
引《宋史·王禹偁传》:“自秦以来,战士不服农业,是四民之外又生一民……佛法流入中国,度人修寺,歷代增加。不蚕而衣,不耕而食,是五民之外,又益一而为六矣。”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五民
五民相关词语
- 1 五难
- 五难: ㄨˇ ㄣㄢˊ
- 2 五处士
- 五处士即指汉末徐穉、姜肱、袁闳、韦著、李昙五隐士。
- 3 五保
- 我国农村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保障的成员实行的社会救助,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五个方面,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农村依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 4 五坊
- 五坊指农村中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而开办的油坊、碾磨坊、粉坊、豆腐坊、酱醋坊等作坊。主要为农民生活服务,在税收上可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酌予减免税照顾。原属殿中省闲厩使管辖,后改属宣徽院,由宦官主管。
- 5 五幡
- 五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wǔ fān,意思是西汉 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的称号。
- 6 五方杂处
- (1) 形容城市的居民纷杂,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英 place where peoples from all regions congregate;inhabited by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 7 五花仪
- 即五花判事。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五花仪久废,三尺法略施。”原注:“故事:舍人五花判事,今则废之久矣。”
- 8 五户丝
- 五户丝是元朝在江淮以北之汉地所实行的按户征收的科差之一。
- 9 五侯蜡烛
- 五侯蜡烛,是汉语词汇,出自《寒食》,解释为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 10 五馆
- 五馆: wǔ guǎn ㄨˇ ㄍㄨㄢˇ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
- 11 五父
- 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春秋·鲁桓公之弟公子佗的称号。唐·李揆对李辅国的尊称。
- 12 五箭
- 五箭是风水家言恶风、恶水、恶土、恶石、恶木、皆如箭之伤人,谓之“五箭”。
- 13 五千文
- 五千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ǔ qiān wén,五千文就是五千言。
- 14 五禽言
- 五禽言:周紫芝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