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税读音
徭税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徭赋。
引证解释
⒈ 徭赋。参见“徭赋”。
引《后汉书·南蛮传》:“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怀怨恨。”
唐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其一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於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於徵求。”
国语词典
徭役与赋税。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徭税相关词语
- 1 徭力
- 徭力,拼音是yáo lì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工役劳力。
- 2 徭人
- 徭人,读音yáo rén,汉语词汇。指的是瑶族人。
- 3 徭使
- 徭使,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áo shǐ,即徭役。
- 4 徭编
- 1.编户之民的徭役。
- 5 徭差
- 犹徭役。
- 6 徭夫
- 徭夫是汉语词汇,拼音yáo fū,指服劳役的民夫。
- 7 徭戍
- 徭戍,读音yáo shù,汉语词语,谓服劳役与戍守边疆。
- 8 印花税
- 依据财会[2016]22号文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之前是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此次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
- 9 印税
- 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调整证券交易印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国务院通知指出,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国务院决定,从2016年1月1日起,将证券交易印税由现行按中央97%、地方3%比例分享全部调整为中央收入。国务院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继续做好证券交易印税的征收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10 渔税
- 中国旧时历代政府对渔业所征的税
- 11 杂泛差徭
- 1.见"杂泛差役"。
- 12 杂税
- 《南史·宋纪中·武帝》:“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旧唐书·食货志上》:“大抵 有唐 之御天下也,有两税焉,有盐铁焉,有漕运焉,有仓廪焉,有杂税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杂税》:“ 周 衰之末,诸侯以强霸相尚,兵革不息,故费博而什一不足,此杂税之法所由起也。”
- 13 徭赋
- 徭赋(yáo fù),力役与赋税。《韩非子·诡使》:“习悉租税,专民力所以备难充仓府也。而士卒之逃事状匿附托有威之门以避徭赋,而上不得者万数。”徭,一本作“ 傜 ”。
- 14 徭役
- 中国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 、杂役、军役等。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和兵役两部分。它是国家强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负担。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孟子》则有“力役之征”的记载。秦汉有更卒、正卒、戍卒等役,以后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残酷压榨贫民百姓。